高嘉:富貴險中求,切記:前提是輸的起

品牌是最大的生意,什麼時候能靠品牌做生意,那才是真的最舒服,那才是真生意。不只是你舒服,消費者也舒服。什麼是品牌?電影《瘋狂的石頭》里,黃渤一口標準的青普傲嬌的說:牌子,班尼路——這就是品牌,消費者買的都傲嬌。

哦,好像班尼路現在也沒了,所謂消費者升級它一定不是產品層面的迭代、而是品牌新老之間的換代。很多生意,質量沒問題、產品沒問題,問題都出在了品牌上面——我們不缺好產品、我們卻的是好品牌。所以,不要在說產品致勝了,單維度的價值觀只能思路一條——產品可以極致、認知萬萬不能極端。

所以,光有產品是不行的、只有產品是不夠的。品牌是企業市場征伐的工具,是消費者口語的表達、是社交場景的器具——沒品牌,真可怕。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做品牌更可怕。一個生意,一旦錯過了打造品牌的窗口期,可能意味著你要付出更多,甚至有時候「更多」也無濟於事。老話怎麼說來著?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切記:消費者心智容量有限——只能記住第一。要麼你代言品類、要麼你佔據特性。

什麼是所謂的品牌的窗口期,其實就是消費者對於品類認知的空窗期。一旦這個空窗期被對手佔據,你可能就真的沒機會了。為此,你既要有戰略耐性去等待窗口期、也要有戰略賭性去飽和攻擊佔領窗口期——富貴險中求,切記:前提是輸的起。

說隔行如隔山那是具體、那是手感、其實是行不隔理,那才是規律、才是本質。人不能沒有感覺、更不能只靠感覺,你要找感覺、更要抓規律。只有這樣你的感覺才最安全、最靠譜,你的判斷才有依據——千難萬難、判斷最難。

一個品類(行業)發展更是有其內在的規律,身在其中不僅要感受「他」的溫度,還要判斷「他」的趨勢。風口來了,豬都會飛起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豬都能飛起來——堵在風口那一隻,才行。

你要全局思考、階段性有效。不做品牌好不久、上來就做品牌死的更快。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是全局思考、什麼時候做是階段性有效。品牌看似是你的主觀創造,其實是市場的客觀存在。如果,你能把品牌、把做品牌當做是市場的客觀存在,你一定就會相信科學了。我說這事不科學,其實是你不客觀、你太主觀。


推薦閱讀:

[商業與技術創新 36] 開創品類 - 《定位》簡記
遊戲評測:暗影戰術:將軍之刃
智能手機回歸商業本質:與其奇技淫巧不如好好做產品
解決方案銷售的核心並不是銷售出去,而是跟客戶一起創造解決方案
從管理到營銷,我的2017

TAG:品牌营销 | 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