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告別個人英雄時代 | 陳經

關注風雲之聲提升思維層次

解讀科學,洞察本質

戳穿忽悠,粉碎謠言

導讀

人類社會需要適應這個趨勢:重大科學發現將更需要成功的團隊組建與社會資金支持,天才仍然會有作用,但只有加入團隊才是發揮聰明才智的正確方式。科學領域的領軍人物有極高價值,但與從前的偉大科學家特質很可能不同,他們需要更多的綜合能力,帶領龐大的團隊,將社會提供的巨大資金正確使用,才能成功作出重大科學發現。

————————————————————————————————

人類的科研歷史,充滿了個人英雄主義印記。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科學偉人們獨立思考研究,做出了偉大的科學發現,而這些名字也直接為科學代言,像藝術家、政治家一樣成為人類歷史的一部分。公眾接受的科學教育,很大部分是這些大科學家的事迹,學生們常見的人生理想就是成為科學家。科學發現的關鍵更多是個人的汗水和靈感。

然而科學研究發展到現在,其組織形式已經與初高中課本中的科研大不一樣。重要的科研文章有時作者多達幾十個。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三位對引力波發現作出關鍵貢獻的學者,但他們更像是科研工程的領導者,榮譽的背後有團隊許多人的支持。引力波發現的關鍵是精度極高的探測儀LIGO,它正是一個典型的「大科學」裝置,需要多國眾多學者的通力合作。我國學者屠呦呦因為青蒿素研發中的關鍵貢獻獲得諾貝爾獎,但青蒿素是很多人團隊合作的成果,也離不開中國政府對項目啟動與運行的巨大支持。中國另一個諾獎級的成果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也是多人合作,貢獻更為平均,甚至在諾獎評獎中碰到了貢獻評定的困難。

愛因斯坦夫人參觀耗資巨大的天文望遠鏡時驕傲地說,「我的丈夫用鉛筆和紙探索宇宙」。這在當今的科研活動中日益罕見。即使是理論研究者也常規地藉助超級計算機進行模擬,而影響重大的科研進展通常需要多人合作,藉助精密儀器,以及巨大的資金支持。高能物理學家們夢想的超級對撞機需要的投資高達上千億人民幣。國際空間站耗資1500億美元,而且可能2028年就要墜毀,除非超期服役。

最近轟動世界的AlphaGo與AlphaZero在機器學習演算法上取得突破,脫離人類的圍棋、國際象棋知識戰勝了人類。但是這個突破需要5000個TPU用於機器自我對局訓練,才能在幾十個小時內訓練成功,這遠不是個人或者小團隊能負擔的,只有極少數IT大公司具備這個條件。小團隊用嚴重不足的硬體勉強進行訓練,需要數年時間,等於不可行。

人類社會需要適應這個趨勢:重大科學發現的關鍵因素將不僅是個人努力或者靈感,更需要成功的團隊組建與社會資金支持。天才仍然會有作用,但只有加入團隊才是發揮聰明才智的正確方式。科學領域的領軍人物有極高價值,但與從前的偉大科學家特質很可能不同,他們需要更多的綜合能力,帶領龐大的團隊,將社會提供的巨大資金正確使用,才能成功作出重大科學發現。

一方面個人要對此有所認識,很難指望單槍匹馬做出重大理論創新或者偉大的發明創造。另一方面,有志於科研事業的年輕學子,應該主動加入團隊,爭取社會資金的支持。而政府與社會也要對科研規律有所認識,主動幫助科學界建立良好的研發環境,幫助科學家們解決團隊、資金方面的問題。

對中國來說,這其實是個好事。由於國力與體制優勢,中國政府調動資金等社會資源支持大科學項目的能力,在世界各國中已經是數一數二,而且還在快速增長。可以預期,中國對全世界高水平科研工作者的吸引力會越來越大。

背景簡介:本文作者筆名陳經,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員,微博@風雲學會陳經。文章於2018年1月6日發表於環球時報(opinion.huanqiu.com/hqp),風雲之聲獲授權轉載。責任編輯:郭尖尖

歡迎關注風雲之聲

知乎專欄:

zhuanlan.zhihu.com/feng

一點資訊:

yidianzixun.com/home?

今日頭條:

toutiao.com/m6256575842


推薦閱讀:

TAG:科学家 | 科研 | 自然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