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真的是一種傳染病

在《思維的利劍》的第231頁到232頁,我提到「思想是一種傳染病」。

人們聽了這話,或許一笑而過。

在「孩子是祖國的花朵」這句話中,孩子並不真的是植物的花朵。這句話是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強調孩子的重要性。

在「黃河之水天上來」這句話中,黃河之水也不是真的來自天上,而是來自青海省。這句話只是誇張而已。

但「思想是一種傳染病」這話,我並沒有誇張,也不是在比喻。我是在字面意義上說,思想真的是一種傳染病。

現在我是在用文字和大家進行單向交流,所以大家聽不到我說話時的重音、表情,看不到我的肢體語言。但如果能看到的話,就會知道,當我說「思想是一種傳染病」時,我的語氣就像是說「1+1=2」、「地球繞著太陽轉而不是太陽繞著地球轉」一樣。

模因是什麼東西?

「模因」是一個不常用的漢字詞,就像「事件視界」是一個不常用的物理學術語一樣。在使用這個概念之前,容我先慢慢解釋一下。

大家可能知道基因(Gene)是什麼東西,中學生物提到過。如果忘了,那打開搜索引擎查找「基因」這個生物學術語,很容易就能理解它。

基因就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信息,是基本遺傳單位。蘋果樹裡面有基因,蘑菇裡面有基因,大熊貓裡面基因,人類裡面也有基因。所有的生物體內都有基因。

在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自私的基因》中,他發明了Meme這個概念,用來表達在文化中也有一個類似基因的東西,它可以複製和傳承,它也能在文化演化和文化選擇中被淘汰。meme這個概念最常用的中文翻譯,就是模因。

模因的分布也很廣泛。書裡面有模因,人腦里有模因,互聯網上有特別多的模因,空氣中也有很多模因。

《自私的基因》於1976年出版,今年2018年,已經過去了42年。照理說,模因這個學術專業概念已經發明了42年了,應該被廣為人知了。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出版於1859年,距今已有159年。這麼多年過去去了,「自然選擇」這個概念也確實廣為人知了,只是地球上75億多人,絕大多數人都不相信自然選擇。

如果大家在中國長大,那可能會對此感到驚訝。「自然選擇」也是我們中學生物學課本里的基礎知識。然而,許多外國人卻不具備我們中國人所具備的常識。

因為他們不願意相信人類是由600萬年前活動在非洲的南方古猿演化而來的,也不願意相信包括南方古猿在內的所有生物,都曾有同一個祖先。蘋果樹、蘑菇、大熊貓、人類等所有生物,都共有同一個祖先。

同樣,很多人也不願意相信「文化演化( Cultural evolution)」這個概念,不承認「模因」這種文化複製子。或者說,人們不願意相信「思想是一種傳染病」。

宗教界和科學界的合力反對

科學家們通常不相信上帝,不相信神跡,不相信靈魂,不相信天堂和地獄。

宗教徒也相信科學,至少相信對他們來說有用的那部分科學。比如,當宗教徒使用手機時,也要相信電磁波理論。宗教徒不會主動去觸碰硫酸,因為宗教徒也相信化學。只是,凡是和宗教信條相抵觸的那部分科學,宗教徒們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了。

然而,模因理論很奇怪,宗教徒們不相信,很多科學家們也不相信,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在模因理論看來,科學和宗教都是思想,所有的思想都是傳染病。其實,「模因理論」本身也是一種思想,它也是一種傳染病。

科學家們不希望自己的辛苦科研提出的研究成果,被當作傳染病。宗教徒們更不願意相信自己信奉的思想是傳染病。

其實是我的不對,我不應該說「思想是一種傳染病」,「傳染病」是一個飽含感情色彩的詞。要是說,「人類思想通過語言符號表徵的模因實現跨個體傳播,其傳播規模取決於模因本身的傳染性」。這樣的說法,會不會更加中性一些,不會引起反感的情緒?

或者說,借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說法。提出「思想競爭,文化選擇,適者生存」,會不會更好理解和記憶一些?

可惜的是,「適者」說的不是人類,而是基因和模因。

模因會改變我們的世界觀

在《思維的利劍》的159頁,我引用了量子力學的創始人普朗克(Max Planck)的話, 大意是說,要接受一個新的科學理論,並不用說服它的反對者,而是等到反對者們都相繼死去,新的一代從一開始便清楚地明白這一理論。

換言之,科學的進步也許不是靠理性的論爭,而是靠相信錯誤理論的科學家們逐漸退休,年輕一代的科學家們逐漸掌握了話語權。

就我的觀察來看,接受Meme(模因)概念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尤其是商業界的朋友,特別容易接受新的科學理論。「病毒營銷」這個詞背後的原理,就是模因理論。

我們可以設想,這些企業家的孩子們,一出生就從身為商界精英的父母那裡接受了模因理論。等這群孩子們進入大學,有些人會繼續從商,有些人則會進入學術圈。那麼,學界中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模因理論。

而模因理論,終將改變我們的世界觀。

它會改變了我們看待科學、社會、商業、政治、教育、人類演化、文化變遷、經濟發展等所有方面的態度。

換言之,如果你頭腦中感染了模因理論,那你的人生觀也會跟著改變。

人腦正是因為感染了模因才這麼強大

大家可能聽說過「人工智慧帶路黨」這個有趣的說法。大致是說,有一群程序員,他們相信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必然將給整個人類社會帶來巨變。在可以預見的幾十年內,甚至十幾年內,或者幾年內,人類社會就會變成想科幻電影中的場景一樣。比如《黑客帝國》、《她》、《超驗駭客》、《終結者》等等。

庫茨魏爾(Raymond Kurzweil)在2005年寫了一本書,中文翻譯叫《奇點臨近》。這本書曾是美國亞馬遜上的銷量冠軍。他在書中提出,2029年就會有計算機通過圖靈測試,達到人類智能水平。2045年就是臨界點,那一年過後,計算機的智能將遠遠超越人類水平。

今年已經是2018年,庫茨魏爾在2005年的預測,大部分都沒有實現。圖靈自己在1950年的時候認為,在2000年之前,就會有計算機通過圖靈測試。可直到今天,仍然看不到有機器能通過圖靈測試的希望。

這是因為,圖靈測試本身太嚴格了。如果一台機器真要能通過圖靈測試,那麼它真的可以算是人了。

機器可以在下棋比賽中戰勝人類,機器可以自動可以飛機和汽車的駕駛,機器甚至可以寫詩和繪畫。但是,機器還不能想像人類一樣說話,我們手機中的語音助手並不是真的會說話。

因為,語言就是人類智能的核心,是最值得我們人類驕傲的特徵。人類對人工智慧給予了過高的期望,嚴重低估了人類智能的複雜程度。大自然花了幾十億年才設計出人類智能,這幾十億年中,有無數奇蹟般的巧合因素。

直到今天,我們還不完全清楚人腦是如何運作的,人腦是如何實現人類智能,人腦是怎麼實現語言功能的。

我相信,文化演化和模因理論可以解釋人腦的為什麼這麼強大。畢竟,人腦和黑猩猩腦以及海豚腦,沒有天翻地覆的區別,但它們的功能卻是天壤之別。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黑猩猩和海豚的腦袋裡沒有語言表徵的模因,而人腦中有。

計算機裡面有模因,但計算機沒有意識,不具備反思能力,不知道自己頭腦中有模因。這就是計算機和人類最大的區別。人類的語言是一套抽象的符號表徵系統,它給了我們反思能力。

未完待續

關於文化演化和模因理論,我會在認真想的課程里詳細介紹,不過與大家見面,還要過幾個月的時間。等不及的朋友們,可以先看下面這幾本有中譯本的書:

《自私的模因》,Kate Distin,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4年4月出版。

《基因之外》,Peter Richerson 和 Robert Boyd,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

《思維病毒》,Richard Brodie,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機器人叛亂》,Keith Stanovich,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

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Dennett)的From bacteria to bach and back一書是2017年2月出版的,目前還沒有中文版,我也不知道有哪家出版社計划出版。這本書對模因理論的辯護,是我見過最強有力的。它也是丹尼特50年來對人類心智思考的總結,懂英文的朋友可以讀一讀,如果你對哲學、生物學、心理學、認知科學、人工智慧、人類心靈、人類意識等話題感興趣的話。

如果有出版社看中,可以儘快立項出版。從丹尼特的文筆來看,只要配合好的譯者,憑藉本書的思想內涵和敘事風格,該書哪怕不暢銷,也定會長銷。不過,麻煩在於,這本書很難翻譯。所以我在課程里不會引用原文或自己給出譯文,而是直接轉述(Paraphrase)。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認真想

致力於普及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認真想小助手微信號:Reason-A


推薦閱讀:

(三維樹)用這方法,你也可以「像哲學家」一樣說話有深度
讀魯惟一《漢代的信仰、神話和理性》隨筆
「底線越低朋友越多」「有思想的人都是不合群的」這命題正確嗎?

TAG:文化 | 进化论 | 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