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新時代唐三藏西天歸來,實力diss佛系思維:隨遇而安過了頭,就成了隨波逐流

蔡依林在《舞娘》里唱道:再一杯,那古老神秘恆河水。唐三藏如果聽了這首歌,大概會潸然淚下:Jolin施主的歌里都騙人的。。。

那麼問題來了,唐三藏跟蔡依林有什麼關係?這一切要從一座叫做瓦納拉西的古老城市說起。。。

看完這個視頻,你一定不禁懷疑,《舞娘》的作詞跟蔡依林有多大仇,要讓她喝恆河水,一杯不夠,還要再一杯?!

恆河,是印度的母親河,恆河流域更是孕育了世界上十分之一的人口。同時,恆河也是當今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河,混合著人類、動物的屍體,和火化儀式的產物。

在印度教徒心裡,恆河是天堂入口,可以洗去罪惡、凈化身體和靈魂。教徒們相信對神靈的崇拜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進行表現:練習瑜伽、唱歌跳舞、在河水中沐浴,都是和神溝通的過程。

但是由於污染嚴重,在大多非印度教徒眼裡,恆河恐怕並不是一個好的沐浴場所。

恆河是印度教的聖河,也曾是佛教興起的地方。恆河沿岸則就是導演CHAO此行的落腳點,最古老的城市瓦納拉西,印度教的聖地,也是誕生第一批佛教徒的地方。

1858年,畫家筆下的瓦納拉西

當馬克·吐溫在1897年來到這座城市的時候,他說道,

「(瓦拉納西)比歷史古老,比傳統古老,甚至比傳說更古老,它看上去比所有這3者加在一起還要老上兩倍多。」

元前5世紀,佛祖釋迦牟尼曾經來到這附近佈道、傳教。公元7世紀,中國唐代高僧玄奘曾到這裡朝聖。你重播了n次的暑假記憶里,《敢問路在何方》的終極目的地,那個傳說中的 「西天」,就是瓦納拉西本人。

關於這種城市起源的傳說有很多很多,但是考古證實早在公元前2000年開始,這裡就有人居住,這也讓瓦拉納西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不斷有人居住的城市之一。

如果要給印度做一張名片,你會寫什麼?咖喱?歌舞?泰姬陵?

在我看來, 瓦拉納西,才是印度的姓氏,源遠流長,獨一無二。

這是一座會讓處女座朋友陷入糾結的目的地,因為它的衛生狀況實在有點一言難盡,對於單身女遊客的各種慫人新聞,再加上最近中印之間的緊張關係(導演CHAO在瓦拉納西說自己是中國人,很多人竟然嗤之以鼻地離去),但好在,我們可以跟著CHAO的鏡頭,沿著恆河,去最能代表印度文化的文明古城,來一趟說走就走的免費「雲旅行」。

從《黑象》關注孽待大象開始,到《魔力印尼》、《重返石器時代》,再到這部新作品《生死之間》,CHAO行走不同國度,把海外文化通過視頻帶回中國,彷彿是當代「唐三藏」一般。這一次,跟著他的鏡頭,我們也可以好好的進入瓦拉納西一探究竟。

跟著CHAO遊走瓦拉納西,你可以看到碼放整齊的柴火,恆河裡漂浮的屍體,夜晚時的火光衝天,還有神情枯槁的老人,讓人迷惑辦公室的朝九晚五和這裡究竟哪個更真實,哪個更虛幻。

2008年,網友民煮柿油曾在天涯論壇發表了一組他在印度自由行時拍攝的照片,引發了病毒式的傳播,在當時社交媒體並不發達的情況下,帖子獲得了超過200萬的點擊量,有1萬多網友參與了回復。在這篇名為《在赤貧與髒亂中反思》的帖子里,作者這樣形容瓦拉納西:

我臟,可是我精彩,在恆河邊的古城瓦拉納西,每天有人在牆角的土堆上大小便,屎尿垃圾一切回歸聖河,各地的朝聖者還在水中刷牙、洗臉、沐浴、游泳。然而,骯髒的恆河和瓦拉納西卻是印度最有魅力的地方,許多外國遊客愛上這裡,一呆幾個月。我住了一段時間,融入了當地生活,和當地人一起在河裡暢泳。古城濃郁的藝術氣息和宗教精神讓我忘卻物質方面的貧乏。這就是印度人繁衍至今的秘訣:精神高於物質

帖子里的照片比較重口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搜索更多照片。

在當地印度教信徒的心目中,瓦拉納西是靈魂超度的入口處。正是因為這個信仰,數以萬計的信徒們才會來到這裡,希望在這裡死去,打破循環輪迴。 對於他們來說,如果能死在瓦拉納西,就能在輪迴中得到Moksha解脫。

小知識

GLIMPSE TI

印度教相信輪迴的存在,並把「出生-生命-死亡-重生」這一循環稱為Samsara。他們相信每一次輪迴之前都相互關聯、互相影響,Karma就是每一次輪迴之間的因果報應,重生投胎成何物全看之前karma善惡的積累。而印度教認為輪迴是一種痛苦,只有moksha才能終結這種痛苦。類似於佛教中的涅磐的概念。

想得到Moksha解脫,必須要死後在瓦拉納西火化,城中有2處火葬地點,這其中馬尼卡尼卡河壇(Manikarnika Ghat)是瓦拉納西最古老的河壇之一,也是印度教最神聖的火葬地點。

在印度教徒看來,罪惡的行為就要下地獄,而善良的行為和功德則會使人上天堂。死亡,或者說在一個神聖的地方焚燒屍體,正是用這種方式,或是其他方式跨出生死輪迴的關鍵一步。他們相信,濕婆(Siva)常在恆河邊巡視,凡是死後在瓦拉納西火化的人,都可以得到濕婆本人親自在死者耳邊念誦解脫的神咒,從而使死者無需再受輪迴之苦,直接就升入天堂。

關於火葬的冷知識

GLIMPSE TIPS

1. 5種不需要被火葬而直接扔進恆河的屍體,孕婦和孩子(因為純真),麻風病人(因為焚燒後的味道難以忍受),動物(因為他們接近於神的地位),被毒蛇咬死(如果被療愈師發現可能可以救活,所以他們把毒蛇咬死的屍體放在香蕉葉做成的小船里漂往恆河下流),聖人(因為他們與神親近);

2. 每天有大約70-300人在瓦拉納西進行火葬;

3. 女性和孩子不允許進入火葬場,因為她們更容易哭泣,而哭泣會阻止靈魂離開人體;

4. 火葬場的味道並不難聞,因為他們使用帶有香氣的木材和檀木;

5. 一次火葬持續3個小時,最後若是男性屍體留下的是部分肋骨無法被燒盡,女性屍體則會留下部分盆骨,這些剩餘的骨頭會連同骨灰一同被倒入恆河

印度教中的神有三種主要的身份:創造之神梵天,守護之身毗濕奴,毀滅之神濕婆,這三種身份被稱為印度教的三大主神,西方人也常借用基督教的「三位一體」概念去理解這三種身份。他們的職能對應著「創造-維繫-毀滅-重生」這一循環。

馬尼卡尼卡河壇這裡的井,傳說正是毗濕奴所挖,以討好濕婆,在他毀滅世界時,不要破壞這座聖城。濕婆在此洗澡時,他的耳環落入井中。馬尼卡尼卡即意為耳環。

濕婆手中常握各種代表其毀滅力量的武器

每天都會有許多來自全印度的印度教徒被送來馬尼卡尼卡焚化,繼而回歸恆河。在這裡,你可以見證400年前的生活,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坐在河壇上,感受這裡的一切。

古老的瓦拉納西,就像一盒磁帶,捲起了截然對立的兩面。

同一條街上:動物四處流竄,小販兜售毒品,人們享受著忙碌而簡單的生活

同一條河裡:漂浮著腐壞的屍體和焚屍後的骨灰,也回蕩著新生兒的哭啼和晨浴者在水中激起的漣漪。這些聽起來都不搭的畫面,卻時時在共同上演。

這座古老的城市,生與死都褪去了濃烈的情緒色彩。

光明節的清晨, 來自印度各地的人們在這裡進行宗教儀式, 用恆河之水為自己的身體洗去罪惡,為新生兒祈福沐浴。

每個日落黃昏,一些老人專程遠道而來,圍坐祈禱,歌頌恆河、濕婆、太陽、火焰乃至整個宇宙,只為在聖城的天堂入口,度過人生的最後時光, 靜候生命的終點

臨終的冰度,

新生的熱度,

融成這座古老的城市獨有的溫度。

在這座古老的城市,

我看到了死的儀式感,

更確信了生的使命感。

使命感,很脆弱,

最近流行的「佛系XX」思維,稍不留神就會淪為扼殺使命感的兇手,

隨遇而安過了頭,就成了隨波逐流,

無所謂翻幾倍,就成了無作為。

使命感,很強大

是帶著對世界的責任心探索、改變。

它是更適合年輕人的態度款式。

有使命感的人,通常很不佛系,卻充滿魔力,我稱之為「魔系」。

佛系青年在人生路上靜坐,

魔系青年在人生路上狂奔;

所謂生命,本就該堅韌不止,珍惜每一刻

本文轉載自GLIMPSE魔眼(ID:glimpsetv),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戳一下鏈接閱讀編輯部往期精彩文章~

【2017年度文章總結】——印度通陪你走過的這一年

我打賭這五個地方即將成為2018印度熱門景點

2017秒殺泰國的創意廣告我只服印度

2017印度發生了這些驚為天人的大事

weixin.qq.com/r/l0NgeO3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TAG: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