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些人對於某一些事的理解和你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並且執意想要說服你糾正你,甚至侮辱你時,該怎麼反應?

這裡說的層次差是客觀上的事實。


謝邀。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喚醒了我不少記憶。

我本科時參加過一次三下鄉,大致內容就是在一個比較窮的縣城裡待一星期,期間天天拿著問卷上街找當地居民做調研。

我們去的那個地方,是真的窮。小縣城的居民,別說上大學了,能識字的人數都有限。

有一回我們在採訪一個小賣部老闆的時候,他聽說我們是「城裡來的大學生」,非常突兀地說了句:你們這些上大學的啊,都是在瞎談戀愛,亂花錢!

說完又舉了好些例子來佐證「大學生都是在混日子」的觀點,這些例子多半來自我們平時就算看到都懶得點進去的標題黨新聞。可是人家真的當回事。

我和小夥伴當時有些尷尬,我們試圖告訴他這些新聞只是個例,事實上也有很多的大學生並沒有在虛度年華。然並卵,他好像什麼都聽不進去。

這個事情之後的好多天,我都在想,當時我應該說些什麼,才能讓他願意聽進去我們的觀點?

後來我也沒有想出好的辦法。直到這幾年有了更多的經歷,我才對這件事產生了新的看法。

我非常喜歡《了不起的蓋茨比》里的那句話:當你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先想想那些他們所不具備的而你卻具備的優勢。

當我重新看待這件事的時候,我看到的是這個縣城每一千人裡面才有幾個識字的,而這些識字的人裡面又有多少個有機會上大學。

批判大學的一切,對小賣部老闆來說,是一種自我保護。

每個人都有軟肋,隨時會因此傷害到自尊心,對於縣城人民來說,「沒文化」是軟肋之一,他們在儘可能地自我保護著。所以不管你的調查對象拒絕填你的調查問卷的原因是「眼睛不好」、「忙家務」還是no reason,你可以試試建議他們聽你念問卷內容,然後口頭回答就好,他們多半會答應的。

回到那個批判大學的小賣部店長身上,正因為他知道自己從來都沒有機會上大學,所以他需要認同「上大學沒用」、「上大學浪費錢」這樣的觀點。

所以我要做的,不是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地向他證明上大學實際上是有用的,而是看到他的軟肋,忽略他的「污衊」,然後想辦法換個大家都喜歡的話題。

在生活中,如果你真的感覺到一個人和你不在一個層次,首先這並不是值得驕傲的事。因為一個人的思想深度,和地域、成長環境、家庭資源、接受的教育、監護人的視野等諸多因素都有關,而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通過你的個人努力得來的,換句話說,你只是幸運。

在這個事情上,你可以做的,取決於對方,如果對方願意交流看法,那麼就愉快地聊聊;如果對方不願意,那就轉移話題。至於對方的「糾正」、「侮辱」,別太往心裡去,難道你下次還會認真和他聊嗎?


謝邀。這樣的人碰到過不少,年輕時我以為能據理力爭呢,現在我明白敬而遠之才是最好的選擇。


不是一個層面的不必強融,有過多次血的教訓。如果遇到層面比你高的人,不要輕易反駁,盡量傾聽;如果遇到層面比你低的人,試探下別人的人品,若願意傾聽,則可平等交流,若執意反駁甚至侮辱,那就盡量遠離,不要做無謂的行為。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的。


推薦閱讀:

我是一個特別老實的人,感覺生活中老吃虧,受欺負,這和內向有關係嗎,還是性格的原因?
做真實的自己不管別人的感受還是做一個偶爾壓抑自己迎合別人的人?
人怎樣才能活得有個性一點?
老實人為什麼不能有老實人的活法?
小人最怕什麼?君子最怕什麼?偽君子最怕什麼?

TAG:心理 | 人際交往 | 做人 | 社交問答 | 做人準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