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和應對科學主義?

最初的科學與其他認識世界的方法一樣,默默地發揮自身的作用。到隨著科學能夠解釋越來越多的自然事實,科學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影響力變得越來越大,相對的,其他認識世界的方法因不能達到和科學同樣的作用,聲音變得越來越弱。這樣下去,如果有一天當世界上只剩下科學「家族」時,我們應當承認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還是應當通過人為干預盡量避免它的發生?


不請自來……

反對「科學主義」的人往往給「科學主義」下的定義是「存在唯一的客觀世界」+「客觀世界可以被科學方法得知」+「科學家們的行動在得知客觀世界的意義上是某種程度上成功的」+「唯一在得知客觀世界的意義上在某種程度上成功的行動是科學家們的行動」……但在實踐中,他們把所有認為「科學是可欲的」+「違背科學的信念是不可欲的」的人都斥之為「科學主義者」。儘管因為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科學實在論者的緣故,似乎大多數他們實踐中判斷的「科學主義者」或許的確是他們所定義的那群人,但是至少據我所知,幾乎所有的邏輯實證主義者(例如卡爾納普),和相當大一部分歷史主義者(例如庫恩),同樣會落入他們對於「科學主義者」的實踐上的判斷,儘管因為這兩種人不是實在論者,這兩種人都不符合他們對於「科學主義者」的定義……或許Dennett對於「科學主義」的點評一點錯都沒有:某些人就是想要搞個大新聞,一旦科學得到他們不想要的結果,他們就說那是「科學主義」……

我們必須指出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至少在某種意義上的實用主義必然導致「科學是可欲的」+「違背科學的信念是不可欲的」這種意義上的科學主義,而這沒什麼不好的……如果非說這是「社會達爾文主義」,那把這種「社會達爾文主義」用到範式競爭上也沒有什麼問題……

我一點都不認為科學和宗教等等其他的東西所做的完全不是同一件事情,科學和宗教之間的區別是職業玩家和菜雞之間的區別,而不是風暴玩家和星際玩家之間的區別……為什麼到了後來大家都越來越傾向於現在這樣的科學,而其他的路越來越少?——因為菜雞就是這樣的啊!……

至於因果虛構論,因果虛構論和科學實在論都是兼容的(可以參考David Lewis),就更不要說跟工具主義之間的兼容性了,因此要用因果虛構論來反駁「科學主義」,還差得遠了點……同樣的,反歸納也不能反駁「科學主義」,因為科學本身就依賴於很多理論假設,沒有理論假設,無論是科學還是哲學都是不可能做出任何判斷的,甚至驗證或者是論證理論假設本身,也還是需要理論假設,因此,就算是理論假設「錯了」又怎麼樣呢?你唯一能確信的,就只有「它現在有沒有用」這一條而已……


我們將經驗-歸納和在數學觀念化中完成其自身嚴格性的科學成為關乎「事實」的科學,這是完全可以的。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兩種看法。

1.歷史主義

即在歷史意識展開下,將問題還原成為個人意見,即在特定時代背景下的某種看法,相對的,一門科學在這裡就會被認為是一種特殊的「世界觀」。這樣的一種世界觀之爭是沒有盡頭的,也就是說,世界觀沒有正確對錯之分,任何世界觀都是個人意見或者時代意見的闡述。

這種帶有濃濃相對主義色彩的世界觀還原將可能導致這樣的結果。「食人族吃人沒有錯,只不過他們和我們不是一個世界觀。」「西醫和中醫的差別在於看問題的看法不同」「宗教不過是一種特定世界觀罷了,和科學的分歧只是在於世界觀的差異」等等我們經常見到的看法。

2.科學

任何問題都需要有一種嚴格科學的態度才能得到解決,也就是說,在嚴格科學形成的框架之下,問題才能得到解決。例如我們關於自然世界的認識就必須依靠自然科學才能夠解決,相對的,一門嚴格科學並不意味著將一切一個領域還原成為另一個領域。(例如將道德問題還原成為自然問題,將意識分析還原成為心理-物理分析等等)

而是說明,我們必須依靠建立的一種,有著特定標準方法的學科對這個問題進行解決,儘管這個方法和學科可能被修正,但是基礎框架一旦成立(比如自然科學的將自然世界數學化,觀念化。從而產生的現代科學方法,即數學演繹-經驗歸納驗證),那麼它對於問題的裁決就絕對不是個人意見,或者說世界觀可以有爭執,但是關乎某些問題的科學一旦成立,它對於問題的裁決就將一錘定音,具有永恆意義的裁決。

那麼二者是否是可以共存的?答案當然是可以,比如我們經常看到的,在自然世界的認識問題上持科學態度,但是卻在道德和倫理上持歷史主義、相對主義態度。也就是,自然科學裁決關於自然世界認識,但是道德上任何問題都是世界觀問題。

而問主所說的科學主義,實際上就是這樣的一種態度。即將自然世界的認識上持科學態度,但是認為道德上,阻礙科學發展的都是錯的。道德、倫理、宗教沒有特殊的,屬於它的方法,沒有一門道德科學可言。

於是對於問主的問題就有了這樣的回答:

1、自然科學解決自然事實是科學的,因為這門學科本身就是為了解決自然科學問題而成立,它就是自然世界認識的科學,科學共同體對於自然科學的認識是正確的。而其他學科對於自然科學所研究範疇的認識僅僅是一種前科學的世界觀,沒有達到科學的層面。不存在風水和星象,不存在迷信意義上的人能夠騎著劍飛來飛去,不存在圍繞火圈跳舞就能夠將腿接上等等等等。

2.自然科學解決其它爭端是不可能的。自然科學不可能解決社會問題爭端,不可能解決形而上學問題的爭論,不可能解決宗教問題。之所以我們看到很多人主張自然科學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是由於這些範疇內的問題沒有形成一門「嚴格科學」。於是我們就採用我們已知的一個「科學體系」去解決一切問題。這樣的做法是錯的。(例如應用自然科學去解決神學爭端,用考古學去解決神學爭端這也是一種逾越,相反,如果神學在「自然世界」的認識上也不具備科學性)。

也就是說,我們實際上看到的科學主義實際上不是一種科學主義,而是一種自然科學超出了其應用範圍的逾越。如果說這個世界只剩下「科學」家族,上帝保佑,這絕對是一件好事。這意味著千百年來任何問題都可能得到解決,例如設想一下道德問題將會在一種嚴格科學的承諾下得到研究,而不是所謂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是一件多麼讓人振奮的事情。而這件事情實在是任重而道遠,有待我們去努力實現。

但是,如果說另一種看法,問主真正擔憂的那種,自然科學主義,或者說物理主義,我個人認為,他們混淆了問題的界限,他們在自然科學上的認識或許是清晰的,但是他們在其他問題上的劃分相當模糊。只要我們清晰的劃分出各種問題的明確界限(例如哲學研究的意識本身和心理學研究的心理-身體交互關係問題的劃分),那麼這樣的一種認識態度自然會被消解。

——————

以上純嘴炮口胡,LZ可以看看我在這些問題里的回答。

信仰科學是否屬於泛神論?泛神論者在當今社會多麼?

怎樣理解胡塞爾講的「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分裂」?(這個有點涉及到專業性。。)


利益相關:學物理的。

首先,我覺得科學主義成為人類唯一的壟斷意識形態在可預見的將來完全沒有一星半點可能性,所以這個擔憂是多餘的。看看現在中國和美國反科學勢力是多麼猖獗,一般民眾的科學素養又有多差……大家來討論討論到底怎麼提高一般人的科學素養才是正事……

劉鎮銳的回答已經基本說出了我如果嚴肅地回答這個問題的話想說的東西了,說得比我自己能說的更好。

所以我就來說點不嚴肅的回答。

如果真的有一天,科學主義終於要獲得壟斷性地位的話,我覺得我們應該盡全力阻止這個情況發生。原因很簡單,那樣太無聊了。科學之外的同樣從事生產世界觀這一行的領域,比如宗教,提出過很多儘管不正確但非常有趣的世界觀,它們作為知識沒什麼價值,但作為文學非常有價值。我衷心希望人類能夠繼續生產各種奇奇怪怪的世界觀。


簡單說一下吧。

科學主義就是認為科學是對於這個世界的最權威的解釋。

科學主義認為,任何其他的解釋,比如說宗教,都是扯淡。

科學主義之所以盛行,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實用主義的影響——因為它有用,所以就是對的。

但是科學的基礎,「科學方法」本身的正當性就是有待討論的。

科學方法依賴於因果性,可是所謂的因果究竟存不存在呢?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我們發現,從前所有的蘋果都是往下掉的,可是我們怎麼知道下一個蘋果不會往天上飛呢?

有人會說是因為萬有引力定律,所以這不會發生。

可是萬有引力定律不也是人們通過對已經發生的事情歸納總結出來的么?我們怎麼知道它能夠準確描述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呢?

科學方法,正是依賴於這種無法證明是否真實存在的因果性。而科學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暫時還沒有重大的違背因果律的現象發生。

如果發生了會怎樣呢?可以參考劉慈欣在《三體》中對於「智子」干擾強子對撞機從而鎖死人類科技的描述。

如果哪天,我們發現,人類歸納出的結論無法預測未來時,大概科學就會逐漸被冷落吧。但是在那之前,只要科學相對於其他的對於世界的解釋,更有用,更能夠幫助人類進步,他就必然會被大眾所推崇之至。

關於因果性,詳見:因果關係是真實存在,還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


馬克思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哲學,從遠古以來,就不僅是某些學派的問題,或少數學者之間的論爭問題。它乃是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羅素

如果說科學主義和神學等學科的論戰領域是象牙塔,那麼社會上科學主義的興盛很大程度上在於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對於政治經濟和思想誰決定誰暫且不爭論)的原因,不對當前和未來社會的意識形態發展做一點分析是不行的。

本人才疏學淺,僅對科學主義和宗教他們各自的"敵人"做簡要分析。

就當前社會來看,在貧窮地區,科學的敵人是無知和愚昧,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文盲和半文盲,科學主義之所以興盛是因為他能帶來常識,文化交流和就業。而宗教呢,同樣也是興盛的,但帶有邪教特色的民間宗教真的是宗教思想的目的,他們又如何傳播他們的教義呢?從這一點看,在貧窮地區,所有的思想是有共同目標的,在於帶來人權的普遍提升。僅從教育效率上來講,普通的文理科教育的效率是最高的,只有像法國這種土豪國家在高中教授哲學和宗教等思想,不管是儒家也好,神學也罷他們的艱深不是貧窮地區的師資所能接受的。因此科學主義不是太霸道,而是發展的遠遠不夠,在消滅貧窮之前,何談科學主義的一統天下?


有一張空頭支票叫:老子現在還解釋不了,那是因為老子還沒發展到那個程度,等老子發展到那個程度把你們所有的問題分分鐘全給解釋了!

科學主義拿著這張支票囂張地拍在你面前的桌子上,換來了它霸權地位和邏輯的自我再生產。


謝謝邀請!
先佔個座,很快就補上乾貨。

一個好問題有時比它的答案更有價值,回答這個問題前也要先正衣冠,端履珮啊!

科學的偉大力量其實不是今天才被我們重視的,科學本只是一種擴充知識的手段,但是它實在是太高效、太有力量,讓人們不得不相信它能夠決定人的認知和世界觀。所以我們先看看之前的那些大牛是怎麼看待科學的。

  • 1886年,偉大的恩格斯同志為德國社會民主黨的理論雜誌《新時代》寫了一篇文章,批評了德國古典主義和費爾巴哈的一些哲學觀點,這篇本應是人畜無害的文章後來成為了無數反智主義者的宣言。其主要內容是宣告哲學已經死亡,恩格斯認為科學已經成為決定世界未來的唯一法度,再不需要哲學啦,再不需要形而上學啦,我們只需要有歷史辯證法就足夠了,他緊緊地抱住細胞、能量轉化、進化論的大腿,高聲叫嚷著自然哲學已死,他還說「任何使它(自然哲學)復活的企圖不僅是多餘的,而且是倒退」。恩格斯發現他真的已經掌握了宇宙真理,用所有他能想到的辛辣嘲諷全部扔在費爾巴哈身上,什麼「驚人的貧乏」、「膚淺」、「矯揉造作的愛的宗教」等等。我們從生活經驗中就能夠得出這樣一個印象,只有當一個人已經徹底確信自己是絕對不可能出錯的時候,他才會對他身邊所有人表現出一種智商上的優越感,甚至人格上的優越感,所有讀了這文章的人都能輕易地感受到恩格斯寫這些文字時那種深深的輕蔑,他嘴角露出的狂妄的微笑、揮灑他不屑一顧的文字時心中陣陣湧起的暗爽。哦對了,這篇文章叫做《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記住名字哦,有妹子問起要一字不差地告訴她。
  • 恩格斯寫完這篇文章後的第九年就去世了,然後僅僅過了兩年,第三次數學危機爆發;又過了七年,物理學危機爆發。恩格斯非常幸運地躲過了晚節盡喪之痛,我有時真的想看看當恩格斯發現自然科學領域裡頻繁的巴掌扇向他的老臉時他的表情,那種被他的科學情人狠狠拋棄連張好人卡都沒有時的可憐相。而數學危機和物理學危機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非行內人,不知道其中微觀的道理,我只能直接給出結論和影響,如果有圈裡人能完善或者更正我的說法的,那我會非常非常感謝。 物理學和數學在20世紀的發展,最後演變為一種立場的遊戲,它們呈現出的面貌取決於觀察者看待它們的角度和方法,也就是說,這兩個學科最後都失去了客觀性,完全成為學科各分支理論博弈的戰場,每種理論前進一小步都伴隨著無數嘈雜的反對聲——它們不再是真理了,因為大量和它們平行而且相左的真理在學科里同時存在,Sheldon的弦理論是真理嗎(不好意思讓奇怪的東西亂入了)?霍金的黑洞理論是真理嗎?如果說它們是真理,那也只存在於每一個信仰它們的科學家心中,沒錯,真的就是信仰而已。
  • 當然,用自然科學尖端的一點點爭論來回應題主的問題是不負責任的,科學在今天依然是可靠的,我如果生了病首先考慮的還是西醫,我相信通過演繹推理得出的科學對我們的生活更有幫助,而不是莫名其妙的感覺、領悟、境界、陰陽這種沒名堂的東西。迦葉尊者大可以對著菩提微笑,但那是你們的事情,我作為普通人知道自己該信什麼、該做什麼,絕不能用空洞的虛無主義和相對主義敷衍人生,所以在大多數的生活領域,科學依然是我們的最佳指導,只要別像恩格斯一樣極端,大多數人都能很好地平衡這種關係,明確了這點之後,我們就能平靜地討論啦。所以,接下來就說說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怎麼這麼長啊……)

初中物理教給我們,用直尺量一個物體的長度的時候,我們可以在一個最小的刻度之上,給它加一個估計值,這樣能更接近物體的真實長度,因為這東西不可能那麼精確地剛好到達某一個毫米,總是會長一些或者短一些,所以加一個預計值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你和另一個人為那直尺無法精準標記的長度開始爭吵,那就是庸人自擾了,你說1.5毫米,他說1.6毫米,誰能說服誰呢?尺子最小刻度只能到達毫米,除非你再找個更高級的尺子比如遊標卡尺什麼的。

科學也是如此,它就像是一把刻度精度有限的尺子,我們能用它來丈量生活中絕大多數的物品和事情,但是不能奢望用它來解決一切困惑,因為它有自己的適用範圍,有它自己力所不逮的地方,而平心而論,在我看來,這個餘地還挺大的。用心裡學目前根本無法囊括人類那麼複雜的感情,根本無法解釋個別天才心中激蕩著的靈感,用數學目前根本無法規範人的語言,不可能將語言完全納入邏輯和科學的範疇;同樣的,科學也很難(本來想說不可能的,還是算了)將人類所有生活的細節納入闡釋的視野。用康德的理論來解釋,生活屬於感性經驗的領域,其先驗形式是空間與時間;科學屬於知性演繹的領域,其先驗形式是邏輯範疇(這裡看不明白沒關係,直達結論即可)。所以,二者本身就是絕緣的。

因此我覺得科學不會一家獨大,不會淘汰其它任何一門學科。生活就是生活,生活有很多東西必須親身去體會一次,必須讓自己真正品嘗幾回侮辱、挫敗、絕望、狂喜、忘我、性高潮,才能讀懂人生;而科學則給予了理性、剋制、原則、底線、道德、反思的能力,才能在保持敏感的同時為自己帶來智慧。我見過專業素質一流而審美水準極其幼稚的50年代理科老大學生,也見過唐詩宋詞倒背如流但南北不分缺乏起碼理性常識的騷包語文老師,前者活得無趣,後者活得不堪,人總得對自己好點不是嗎?


首先應該了解,主流哲學傾向於承認哲學沒有區分科學非科學的能力,如

今天的科學哲學界不僅早已放棄了證偽主義,而且也淡化了尋找統一的科學分界標準的努力。比較一致的意見是:不存在一個單一的、得到普遍認可的、既必要又充分的科學分界標準。

——可證偽性原則不能作為科學分界的通行標準

在20世紀的科學哲學中,對劃界問題作出了突出關注並深入研究的,主要是兩個理性主義的科學哲學學派,即邏輯實證主義學派和波普爾學派。往後的歷史主義學派在這個問題上的貢獻主要是對以往的劃界理論進行解構,對於如何正面解決這個問題卻無多大的建樹,由於這個問題本身面臨的困難,其中一些人甚至企圖消解這個問題,實際上是逃避這個困難... 但劃界問題畢竟是不可能消逝的... 經過科學哲學界將近一個世紀的努力,迄今為止,關於劃界問題似乎仍然難以找到能夠為學術界普遍接受的、令人滿意的解答。但是,這隻能說明這個問題的難度,而不是這個問題不存在。

——論科學與非科學的劃界問題

這也就是說,哲學的所謂「唯科學主義」究竟「唯」的是不是科學,哲學其實不知道。因此有哲學學者說了:

什麼是科學主義?實際上很難說清楚。奇怪的是,當其指稱沒有界定時,學者們竟也能大膽地批判之。

——什麼是科學主義?

「應對科學主義?」——先把前提弄清楚好嗎 !


我們科學教連可控核聚變都沒有掌握,沒法建造可持續穩定的火獄,你現在這麼說,是硬點由我們來搞末日審判嗎?


科學主義告訴大家:如何只睡4個小時?如何成為一個短睡者?我一天干16個小時!為什麼睡的多死的早?

結果,猝死一大批,奮鬥完產生一大堆藥渣34歲給你下崗。睡的多,身體好

科學主義告訴女人:吃豬蹄不能美容,要去買膠原蛋白。

結果,普通家常菜的動物皮效果杠杠的

科學主義告訴大夥:為什麼轉基因比非轉因更好?

結果,領導們一個都不吃

科學主義告訴大夥:權威整形專家鑒定,安哥拉北鼻沒整容!

結果,手動滑稽

中世紀的宗教通過道德主義收取人的贖罪卷-道德稅

本世紀的珂學通過理性主義收取人的智商卷-智商稅

本質就是一丘之貉,壞逼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有,且佔領大多數話語權

不過最終還是要被打倒的嘛

神棍這種東西,無論哪個時代都會有,只不過出現的形式不一樣,永遠都不會被消滅,就是因為他們出現造成範圍性大規模殺傷,愚弄那個時代的一批人,通過打倒他們,人類才又前進了一步

宗教黑暗的時代,珂學黑暗的時代終將過去

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當代做一個超越當代的人


科學解決不了的事情然後說它不科學這是不科學的。


科學主義和科學是兩個概念,科學用古老的回答是: 觀察、推理、思辨。現代對科學的解釋是一種通過科學方法取得,併受到時代和方法論限制的有限認知結果。所以科學有兩個要素。時代局限的認知論,範式局限的方法論。科學是有十分深刻的歷史觀局限性,它本身也強調自身的時代局限性和方法局限性,成為一種邏輯沒有悖論的思考提議。唯一的時代局限性也被完全限制在可證偽性原則中。如果一切沒有實證反例,科學規定此種認知經驗是假說,不是理論。如果找到反例,科學反倒認為這種認知是事實,接近認知主體,是接近真理的。正因為這樣,科學從不完美變成沒有邏輯悖論的統一體,所以任何人都無法通過邏輯和實證主義證實科學有誤。因為它強調它是自身是局限的,它一旦發現完美無缺的認知,它說這個是暫時這樣的,有待推翻,併在未來一定會出現實證的可偽證性。所以它窮盡了所有邏輯側面,反倒在追求不完美中統一了。宗教所有的設置都是完美主義的,一開始就特化了邏輯。所以對比起來,完美的實證和認知是所有不完美實證和認知的時代特例。這樣看來,科學泛化了認知水平,爾宗教特化了認知水平。認知水平高下一目了然。即使出現了靈能主義,科學也不會特別緊張,因為科學將一如既往的根據方法論的方式來認知靈能主義,併逐步吸收分解為已有認知的多個側面,如果一時無法認知,科學也將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認知靈能。廣義相對論的誕生是科學在物質與時間緯度上的最高水平認知,所以反觀精神力量,已現在的科學認知水平,人類也不會感到驚訝或恐慌。靈能主義也無非是一種時空科學理論的高級工程應用而已。


推薦閱讀:

TAG:哲學 | 科學哲學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