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三種類型的解脫者

在此所說的「解脫」,乃是指「不斷重複的生老病死、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循環」的終止。由於無常(anicca)屬性的存在,生命是無常的,即一期生命無法恆常永駐,必然從出生起便不斷走向衰亡,最終壽盡而被迫進入下一輪的投生,繼而又一次衰亡。同樣地,生死循環的輪迴,其真正的麻煩之處在於,你永遠無法真正控制下一期生命的品質。

倘若你已經依照佛陀的教導,系統地持戒、修習止禪成功地培育了深厚的定力、在定力的支持下修習觀禪從而觀照構成自身的名色法,並且追溯這些名色法的過去,將能夠發現,你的過去世中,有不少時候都投生為畜牲、餓鬼乃至在地獄。有定力的心強而有力,將能夠追溯這些過去世的狀態,並辨析出其中的名色法成分,這將使得你能夠直接地感受到投生為畜牲時的感受,也同樣能夠辨析出身處地獄時的痛苦。然而,當你尚未持戒、培育深厚的定力前,並沒有能力追溯自己的過去世,所以你或許對於過去世的存在依舊持有懷疑,這很正常。

佛陀希望人們持有「正確的信念」,並以自身直接的體驗驗證這些「信念的正確」。所謂「正確的信念」,是指該信念的內容符合客觀事實,即與真理是相應的。並非人人都能夠持有正確的信念,當人們持有錯誤的信念時,就會在當下或未來給自己帶來痛苦。

能夠相信「存在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便是持有正確的信念。在持有正確的信念的基礎上,應當實踐佛陀給出的方法,即在持戒的基礎上修習「止禪與觀禪」,從而獲得能力親自體驗該信念的真實、正確。唯有通過如實知見的親證,才能消除懷疑。

解脫者,即徹知了四聖諦、終止了輪迴的人,有三種類型:

第一、正自覺佛(佛陀)。佛陀,是指通過自己而不依靠任何其他人,自行證悟四聖諦的人。並且佛陀由於其智慧的圓滿,能夠將證悟四聖諦的方法進行詳盡地表述,從而教導給眾生,建立起傳承佛法的僧團;

第二、獨覺佛。獨覺佛,是指自行證悟四聖諦的人,與佛陀的不同之處在於,獨覺佛並不能夠像佛陀那樣,將佛法進行系統詳盡地陳述,故而獨覺佛並不能夠開啟佛法的流布,也就無法建立起傳承佛法的僧團。

第三、阿拉漢弟子。阿拉漢弟子,是指通過遵循佛陀的教導,從而徹知四聖諦的人。

以上三種解脫者,其本質都是阿拉漢。所謂阿拉漢,就是已徹知四聖諦,斷盡了所有煩惱,從而不再有下一期投生的人。佛陀是阿拉漢,獨覺佛是阿拉漢,阿拉漢弟子自然也是阿拉漢。

解脫只有一種含義,即成為阿拉漢。人們應當明白,輪迴的可怕之處在於,只要你尚未因徹知四聖諦而去除掉心智中的無明和貪愛,則在一期生命的臨終時,在無明和貪愛的牽引下,又會被迫發生下一期生命的投生。人們不應當持有錯誤的信念如「只要能夠去往某個殊勝的世界,即可免於輪迴之苦」。輪迴的發生機制,並非源自於你當下身處何方或與誰在一起,而在於你意識中的煩惱(根源是無明和貪愛)尚未被斷除。

為什麼佛陀會教導如何通過修習觀禪去了解過去世?因為這樣才能直觀地了解到輪迴的發生機制。禪修者在追溯過去世時,本質目標並不是為了要知道過去世的內容細節,而是要辨析到這一世產生的原因,即上一世臨終時候的心路成分;以此類推,第一個過去世產生的原因,即第二個過去世臨終時候的心路成分。這樣往前追溯若干個過去世,然後對於每一世生命結束時如何導致下一世生命的發生機制,有直接的體驗和了解。這非常重要,這屬於四聖諦中的第二聖諦,苦之集聖諦。

佛陀的教導傳承了兩千六百多年,出現了很多「相似法」,它們對佛法產生了一定的干擾。相似法和佛法的目標並不相同。如果說,佛法的目標是要達到對四聖諦的徹知,成為阿拉漢,那麼相似法的目標則千奇百怪,譬如謀求去往虛構的美妙世界,亦或是在不知正確方法的前提下期許全部眾生都成為佛陀。

想要成為佛陀,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如何成為一位佛陀呢?首先,應當先成為一位菩薩。怎樣成為一位菩薩呢?菩薩的素質非常高,惟有滿足九個條件的凡夫被稱為菩薩,即:

  1. 獲得人身;

  2. 生為男性;

  3. 具備只需通過聽聞佛陀的簡要開示即能夠證悟阿拉漢果的能力;

  4. 遇見一尊在世的佛陀;

  5. 出家;

  6. 擁有八定及五神通的成就;

  7. 增上行;

  8. 想要成佛之極強善欲;
  9. 獲得一位在世的佛陀的授記。

一個滿足了九項嚴苛條件的凡夫才被稱為菩薩。一位菩薩就像是一位「受訓」中的見習生,從成為菩薩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巴拉密積累之旅,最終他將會證悟四聖諦,斬斷輪迴,成為佛陀。而當菩薩成為佛陀的那一世,也將是他的最後一世,久遠的輪迴終於也結束了,當佛陀壽盡後,將入滅,將般涅槃,不再有任何物質和精神的延續,不再以任何生命的形式重現世間。

成為一位菩薩都非常困難,何況在正式成為一位菩薩之後,還要至少耗時四不可數十萬大劫的時間積累三十種巴拉密。這些巴拉密是菩薩能夠「自行證悟四聖諦」的必備要素。

如果一個人認為「我現在已經是一個菩薩了,我在積累巴拉密,我將最終成佛」,那麼請謹慎對待自己的這條信念。當一個人持有錯誤的信念時,會帶來苦。如果你真真切切地想要成為一位佛陀,那麼你應當通過善行而積累善業,並在此基礎上發願,「以此善業的力量,願我未來能夠成為菩薩」,這是很關鍵的一步。如果這一步尚未實現,那麼你的菩薩道,就是「自以為行走其上的菩薩道」,本質上也是一個錯誤的信念。

如果你想要成為獨覺佛,那麼依舊需要不斷積累善業,並將這些善業發願導向成就獨覺佛。

當然,如果佛陀的教法依舊傳承於世間,尚未消失時,你也可以當下就遵循佛陀的教導,致力於系統地持戒、培育定力、培育觀智,最終你可能在巴拉密成熟時,於今生即證悟乃至徹知四聖諦,從而不再遭受輪迴之苦。


推薦閱讀:

菩薩是不是比羅漢更有功德或者福報?
請問讀哪些經典,可以了解佛陀的一生?
如何理解「自知不受後有」?
相應部22相應47經/認為經里的「五根的下生「是什麼意思?
沒有誰能救度誰

TAG:上座部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