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知名主持割韭菜被抓,你還相信大V?

新聞:知名主持人如何割韭菜:《談股論金》廖某某成搶帽子高手

媒體:上海證券報

上海證券報近日從監管部門處獲悉,繼某電視台《談股論金》節目嘉賓朱煒明涉嫌操縱證券市場罪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之後,《談股論金》節目主持人廖某某也已被初步認定涉嫌「搶帽子」交易。

在獲得人氣之後,廖某某利用博客、微博等網路自媒體傳播速度快、受眾多的優勢,藉助其節目主持人的高人氣和微博、博客的精準、高效傳播的優勢,大肆在上述自媒體中推薦股票,誤導投資者。在行政調查初步認定的廖某某涉嫌搶帽子交易的30多隻個股中,每隻股票平均非法獲利超過6%,在獲取高額非法利益的同時,極大地損害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為了逃避打擊,廖某某還動用了十餘個證券賬戶配合其薦股行為進行相應的反向交易,上述賬戶分別開立在上海、天津和江蘇等地,從表面上看相互獨立,很難引起注意。此外,廖某某通過多種方法進一步隱藏其反向交易行為。

今天上證報這篇新聞,老南借著說下長期以來的觀點:真正的高手,絕對不會通過培訓或媒體,免費或收費教你投資賺錢,因為這違背人性。

老南04年進入證券行業,14年離開,運氣比較好,所在的營業部誕生過國內某傳奇股市大鱷,而且現在依然屹立不倒。無論是他本人,還是他的徒弟,從來沒見過他們給別人免費或者收費講課。最多幾個熟悉的朋友之間,指點幾句。

不但這樣,甚至他們的下屬,交易時間手機全部沒收。包括我們券商,這些核心客戶的交易記錄,僅合規、風控高管有許可權查看,其他員工壓根沒有許可權查看。所以的一切,都是為了嚴格保證其交易的隱私性,不然怎麼賺錢?

再看另一個場面,有年冬天,下著大雪。營業部門口來了幾個小夥子,冒著雪凍得瑟瑟發抖,給進出的客人發傳單,邊發邊說:炒股軟體,自動提示買賣點,1萬變10萬,10萬變100。

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能明白,真這麼牛逼,自己借錢去跟著軟體炒股好了,何必大冬天吃這個苦?但是,還真有人上當。

當年老南手下一個銷售,還真去了這樣的公司銷售,幹了半年,說良心受不了,離職了。他說有個老頭,家裡連電腦都沒有,居然花了20多萬買了他們的軟體。要知道那是2009年,20萬首付可以在南京奧體買不錯的房子了,這智商稅交的。

再舉個例子,去年上半年,「線下打新」,即有個一兩千萬,幾乎可以無風險收益30%左右。結果沒幾個月,「線下打新」門檻已經提升到五六千萬,收益率也迅速下滑到10%左右。

這說明什麼?發財,超額收益,永遠是少部分人的狹窄空間,普惠要不是平均收益要不就是一個大坑。

今天這篇廢話 老南想說

對於所謂媒體、大V的薦股,以及各種牛叉閃閃的老師培訓,如果真這麼牛逼,早就自己賺錢發財去了,怎麼可能教你怎麼發財?發財永遠是學不來的,都是自己琢磨和拼搏出來的。

老南反覆告訴自己的客人,理財不是幫你發財,而是學會做好每一個家庭財務決定。

第一時間看老南最新文章,請關注微信訂閱號「石榴理財師訂閱號」(shiliulicaishi)

3月15日,我將在知乎舉辦第一次Live,歡迎大家參加

我是南小鵬, CFP 國際金融理財師持證人,江蘇省理財師協會秘書長,石榴理財師創始人,金融從業十三年,略懂理財。我在海通證券工作十年,南京國資集團互金平台紫金所創始人。目前創業一年,不銷售任何產品,僅為中產及高凈值家庭,提供理財諮詢。

知乎上以及現實生活中,我被問到最多的問題,諸如「我有 200 萬怎麼理財?」,「有沒有什麼好產品推薦?」,「有沒有絕對安全還收益高的產品?」。可是,這就是理財嗎?大家真的懂到底什麼是理財嗎?理財只是買個金融產品而已嗎?我會通過本次 Live 告訴大家, 99% 的人對理財的認識是錯誤的,甚至是被產品銷售誤導的,並教大家如何 DIY 自家的理財方案,防範風險和忽悠,讓自己的家庭資產穩健增值。

本次 Live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為何大量中產家庭倒在「激情理財」?
  • 到底什麼是理財?

  • 如何構建家庭理財規劃並付諸實施?

  • 如何快速分辨理財師水平及有效溝通?

  • 如何簡單快速判斷金融產品真實風險?

  • 如何通過互聯網尋找到乾淨的理財信息?

本Live適合以下人群:

  • 閱讀大量理財文章,但依然困惑

  • 有點小錢,卻理財理的傷痕纍纍
  • 工作繁忙希望快速搭建理財知識架構

本Live不適合以下人群:

  • 希望靠理財發財

  • 希望資產快速翻翻
  • 希望學到一招即可點石成金

知乎 Live 入口


推薦閱讀:

買房一步到位
盈泰財富雲楊勇:財富管理掙的都是風險利潤,投決會是風控核心 | 愛分析調研

TAG:理财 | 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