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9)布萊爾的最後時光

  自從1997年工黨上台直到2005年大選為止布萊爾及其大臣們都沒有特別擔心過保守黨。在2001年慘敗之後,黑格立刻就辭職了。接下來保守黨拒絕了怎麼看都是下屆黨首不二人選的邁克爾. 波爾蒂略。他是一位西班牙共和派流亡者的兒子,小時候還給利賓納果汁(1)做過廣告。八十年代中期他曾被頻繁地吹捧為未來的領袖,撒切爾的內定接班人,這段經歷將他折騰得著實不輕。但是波爾蒂略與黑格素有過節。更重要的是他此時正在為了開拓視野而環遊全球,還公開承認了自己年少時的同性戀行為,此外他根本不屑於在全黨面前掩飾自己的社會自由主義立場,他開始競選的場所則是倫敦城裡一家時髦得令人頭痛的餐廳。於是托利黨在建黨歷史上第一次完全民主黨首選舉中選擇了伊安.鄧肯.史密斯(2)。此人是個退役士兵,商人,在議會裡一貫質疑歐元,還繼承了諾曼.泰比特在青福德的議席。傳統派的保守黨覺得他們終於找到了一位能夠真正代表他們核心信仰的人。但是他們低估了鄧肯.史密斯對於幫扶弱勢群體的深切興趣,也令人悲哀地高估了他的政治手腕。儘管他為人十分正派,但是在演講與上電視方面卻遠不是其他人的對手。他的糟糕表現嚇壞了托利黨。2003年12月,越發高漲的黨內反對促使鄧肯.史密斯辭去了黨首之職。

  士氣不振的保守黨做了一件不尋常的事:他們沒有通過慣常的激烈內鬥就挑選出了下一任黨首,邁克爾.霍華德。霍華德擔任內政大臣期間人們對他爭議頗多,但是他是托利黨內「劍橋黑手黨」的一員,而且他還將黨內的自由化叛逆派系重新帶領回了自己的領導圈子。一開始他在黨首之位上乾的很出色,包紮好了托利黨的傷口並重振了全黨士氣。他是第一個令布萊爾與布朗感到擔憂的托利黨首。如同黑格一樣,他在下院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他曾就伊戰問題要求布萊爾辭職,並且最大限度利用了一系列的內政部危機與醜聞。2005年大選中他的側重點在於公共服務與移民。保守黨競選海報上打出了以下問題:「你在想我們之所想嗎?」儘管他們獲得了數量可觀的議席與選票——在英格蘭地區獲得了多數票——但是英國主流民意對他們的回答卻是「話倒也不能這麼說。」 霍華德隨後辭職,他的接替者是一位才幹過人的伊頓畢業生大衛.卡梅倫。他帶領托利黨走上了一條綠色自由化的道路,並在民調中贏得了很高的支持率。在2007年,他看上去已經成為了自30年前撒切爾擔任黨首以來最有機會推翻連任工黨政府的保守黨領袖。

  另一方面,自民黨可能也曾希望極其不受歡迎的伊戰與布萊爾政府越發狹隘且小動作不斷的國家主義會成為第三黨派取得突破的契機。在帕迪.艾什頓治下的自民黨與工党進行過漫長而徒勞的相互示愛,但是由於布萊爾手中掌握著大量多數議席,兩黨終究未能成就好事。接下來的蘇格蘭議會選舉改變了布萊爾原有的立場,轉而反對投票制度改革,而這正是自民黨的關鍵訴求之一。布萊爾的舊日導師羅伊.金肯斯一臉苦澀地放棄了他,兩黨之間的關係就此冷卻下來。艾什頓的繼任者查爾斯.肯尼迪當初以蘇民黨員的身份當選西島區議員,也成了當時最年輕的議員。他在黨內以及媒體面前都很受歡迎。他帶領自民黨全面拉開了與新工黨的距離,並且在收到眾多鼓勵之後發起了反對伊戰的運動。在他的治下,第三黨派成為了失意左派的聚集地,在布萊爾的旺盛戰意與內政部長布蘭凱特力圖圈禁庇護尋求者的熱情面前,自民黨成為了一片寧靜的避風港。2001年自民黨贏得52個議席,2005年增至62個,創下歷史最高紀錄。但是在八十年代初期的冒進樂觀主義退潮之後,自民黨似乎再次打起了持久作戰的主意。此外查爾斯.肯尼迪有著十分嚴重的酗酒問題,發作起來會使他神情恍惚。語無倫次。儘管他的助手們多年以來一直為他打掩護,最終他還是因此辭職了。他的繼任者是門茲.坎貝爾爵士(3),一位蘇格蘭籍律師,前奧運會田徑運動員,儘管老了一些但卻更穩妥。

  2005年大選結束後工黨的多數議席從上一次的167席下降到了僅僅67席。對於大多數過往的首相而言,這等規模的多數議席都很可以接受,希斯、威爾遜、卡拉漢與梅傑會很樂意為了這個數字上刀山下火海;與紛爭不止、動蕩喧囂的撒切爾第一屆政府相比,現在的工黨依舊多了24個多數議席。但是如果以新工黨自己的記錄為衡量標準,這次的損失則是一個嚴重的挫敗。選民已經注意到了。但是他們究竟注意到了什麼呢?布萊爾認為他們注意到了工黨議員的不忠,而工黨議員們則認為他們注意到了布萊爾的無能。自然,離心離德的大臣與左翼異見分子的數量如此之多意味著布萊爾更難推行自己的主張了。此外他的任期也越發來日無多而個人威信則日漸萎縮。這次布朗並沒有獲得他早已駕輕就熟的選舉籌劃工作,但是與布萊爾對2005年大選一開始的打算相比,他實際完成的工作要多得多。兩人都拿出了自己最為完美的虛偽笑容,並且對托利黨的公共開支削減計劃施加了近乎不著邊際的攻擊並因此廣受批評,最終他們終於肩並肩(如果說並未手挽手)地第三次為工黨贏得了執政權。選舉剛剛結束布萊爾就將注意力轉向了如何繼續留任上,他打算留任的時間與布朗的期待相比要長的多。

  布萊爾首相生涯的晚期完全被伊戰的血腥後果以及連綿不絕的阿富汗戰事所籠罩。在一系列十分難看的地方選舉之後他解僱了公開抗議的內政大臣查爾斯.克拉克,將外交大臣傑克.斯特羅降職,還解除了遭到醜聞襲擊的約翰.普利斯科特的部門職責。警方對於是否有商人在提供貸款後獲得了受封貴族頭銜的推薦進行了令人尷尬的質詢,現在這一質詢離唐寧街越來越近了。2006年聖誕節過後不久布萊爾就成了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在任期間因為犯罪調查而遭到警方審問的首相。他在唐寧街里被一位格萊姆.麥克納爾迪警長及其同事盤問了兩個小時。同一天關於黛安娜死亡的官方報告正式出籠,另外政府還就農村郵政系統發表了一份頗具爭議的聲明。唐寧街否認自己有任何埋葬壞消息的意圖,但是就外人看來這已經成了新工黨的一項早該拋棄的惡劣傳統。

  不過這一切是否會促使布萊爾提前下台呢?在經過了一個動蕩不安的2006年夏天之後出現了一輪有組織的低階大臣集體辭職,要求布萊爾辭職的呼聲也有所耳聞。唐寧街與媒體都認為這是布朗的支持者們搞出來的。儘管首相在一封公開信中對這些 「不忠、無禮且錯誤」的行為大加斥責,他最後還是在9月7日承諾自己將於下一次黨代會後辭職,在重壓之下他終究沒能守住自己干滿最後一屆任期的承諾。工黨黨代會一般在曼城召開。布萊爾在這次黨代會上奉獻了自己最為雄辯的一篇演講,面對著巴不得他早點走人的全黨上下進行了挑釁一般的告別,與會黨代表們則向他獻上了一大堆相當虛偽的溢美之詞。這次分離無論從哪一邊來看都算不得甜蜜,有人曾聽到謝麗用「騙子」一詞來評價早先布朗在會上的演講。很快布萊爾派系的成員就開始嘗試勸說年輕的內閣大臣大衛.米利班德(4)挑戰布朗的黨首之位。由於他過於靦腆這一打算終究沒了下文。但是這件事很好地證明了工黨究竟陷入了怎樣的麻煩。民調顯示布朗的支持率在新任保守黨黨首卡梅倫身後亦步亦趨。無論如何,眼下對於工黨而言都算不上朝氣蓬勃的清晨。

  (1)tgoogle.com/search?

  (2)tIain Duncan Smith

  (3)tMenzies Campbell

  (4)tDavid Miliband - Wikipedia

推薦閱讀:

通過UCAS申請英國大學的相關?
如何看待荷蘭承諾繼英國後舉行脫歐公投?
三明治(sandwich)在英國真的很流行嗎?
英國第二大城市是曼城還是伯明翰?
現在的英國人是如何看待自己國家對他國殖民的歷史的?

TAG:英国 | 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