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之美nn——《中國傳統器具設計研究》讀後感

  • 本文為讀書小組成員李倩於4月16日晚第三期讀書會上所做的彙報——《中國傳統器具設計研究》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關注交流。
  • 器物,是人們日常所用之物,記錄承托著人們的精神和意志,將人類有限的生命延長至一個更廣闊的時空範圍內,也讓我們現在人可以通過這些器物了解到過去人的生活和思想,了解到我們的祖先在創造這些器物時的巧思妙想。器物之美,不僅僅體現在它的外觀,更重要的是它將實用性和美觀性結合在一起,將設計與製作結合在一起,賦予了每一件器物靈性,也讓每一件器物上都蘊含了人對於自然,對於天地,對於自身的思索。

  • 器具最初產生的目的就是在於便利人的活動和基本需求,它的功能性主要體現在延伸人的肢體功能,如筷子;拓展人的活動範圍,如車、船;實現對自然物體的計量,如量器、度器、衡器、計時器,以及滿足人類更高的生活需求。隨著人類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對於器具的要求已經不僅僅體現在為我所用,對我有用的範圍,他們有了審美的追求,希望一件器物不僅有用,而且美觀,讓人看著舒服,甚至是可以引起人們精神和思想的共鳴,帶給人更多的情感體驗,此時的器具則是造物與造美並舉,器具所體現的東西也越來越深厚。

  •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王琥老師主編的《中國傳統器具設計研究》就是在以一個全新的視角審視中國傳統器具,從生活用具和生產用具兩大分類中選取有代表性的三十件器具,以傳統器具設計為研究主題,通過個案分析的研究方法,將中國古典器物設計與製作的精華與現代美術設計完美融合,旨在構建當代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設計藝術及其教育體系,古為今用,讓傳統智慧散發去全新的光芒。

  • 這本書雖然是案例分析,但是主旨非常明確,貫穿到整體的案例解析中,王琥老師通過這本書想與讀者討論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設計和製作的區別和聯繫,最早的器具大都是設計者也承擔著製作者的任務,但是隨著時間推進,設計者和製作者慢慢分離,有的時候 「一器而工聚焉者車為多」,設計和製作的差別也就體現了出來。設計更偏向於腦力活動,而製作更偏向於體力活動,勞動性質的差別,讓設計者和製作者的社會地位也在發生著變化,這種演變對於器物本身的影響更是複雜,但是通過研究設計與製作的關係,可以更清晰,更直觀的體會到古人在創造器物時的心理活動,也讓我們更加了解古人的思想。第二個問題是探討中國人的造物觀和審美觀,以群體意識探索中國人思維方式中的「通識」以及這種「通識」的演變過程。在這些案例的分析中我們很明顯能感受到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並且看到這種思想體會在我們日常所使用的這些器物中,包括器物的選材、設計、製作等各個過程,中國人數千年的發展中形成了自己這個民族獨特的審美,如對稱性等,這個就是民族烙印和民族共識,也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最偉大的精神財富。同時通過不同時期器具的分析,王琥老師也想引導我們去思考中國人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的養成和進化,了解中國人審美的發展。第三個問題則是器物形象共識,某種器物的樣式,一旦被使用者所接受並隨著流行傳播開來,就形成了該器物相對固定的,共同認知的「器物形象」,出於對「器物形象」的共識,形成了在使用要求和審美要求上具有的視覺參數的「度」,根據「度」的上下限參數來進一步完善器物的製作,直到有新的、更具有使用和審美雙重雙重優勢的新式樣的同類器物出現並取而代之。因此我們在研究器物演變時需要考慮同樣使用功能的器物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造型設計,這種變化與不同的使用人群,不同的居住環境的聯繫在何處。器物的同化和取代,是技術的傳播,還是人的遷移引起的,通過此類問題的研究,可以將傳統研究物的範圍擴展到研究人與物之間的關係,進而上升到研究人的思想問題上。

  • 《中國傳統器具設計研究》這本書為中國古代器物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突破了考古和文物保護以物為主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體系,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角,讓器具的價值可以得到更深程度的發掘,更加全面復原古代人的生活信息。通過學習研究中國傳統器具,讓我們現代人更容易找到我們與古人之間的共同點,通過學習這些器物設計與製作的精華,可以讓古人的智慧為今天人類文明的發展服務,為凝聚中國力量,凸顯中國共識服務,將過去與未來聯繫在一起,讓每一個中國人都為我們民族的文化而深深驕傲。

推薦閱讀:

過去一年,全球最佳的建築類圖書都在這了
盛大未立,泰康已起,拍賣巨頭蘇富比股權風雲
從藝術專業的角度來說,怎樣才算完美的悲劇?可否舉例加以詳細說明?
公立的博物館可以出售藏品嗎?
藝文 | 搬好小板凳跟我來聽一樁藝術圈奇案

TAG:博物馆 | 艺术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