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性三德、四樞德與聖神七恩

超性三德

什麼是超性三德?

超性三德就是信德、望德和愛德。

這些德性被稱為是超性的或神聖的,是因為它們直接指向天主。通過聖洗聖事,它們與聖化恩寵一起被灌入我們的靈魂里。

信友將信、望、愛三德作為強有力的武器來保護自己,並用之與邪惡和惡魔的誘惑戰鬥,它們被稱為行為的永恆標準。在超性三德中,愛德永不失敗,因為它永遠通向永恆。

※ 聖經

「現今存在的,有信、望、愛這三樣,但其中最大的事愛。」(格前13:13)

「我們常為你們眾人感謝天主,在祈禱時時常記念你們;不斷地在天主和我們的父前,記念你們因信德所做的工作,因愛德所受的勞苦, 因盼望我們的主耶穌所有的堅忍。」(得前5:8)

「但是,我們作白日之子的,應當清醒,穿上信德和愛德作甲,帶上得救的望德作盔。」(得前5:8)

※《天主教教理》

1813超性的德行奠定、激發基督徒的倫理行為,並顯示其特點。超性的德行激發所有倫理德行並使之定型而活躍起來。超性的德行是由天主注入信友靈魂的,為使他們能以天主子女的身分行事,並掙得永遠的生命。超性的德行是聖神在人的官能上臨在並行動的保證。超性的德行有三個:信德、望德和愛德。

※梵二文獻

在各種生活形式與職位上,眾人都修鍊同一聖德,他們由聖神發動,聽從天父的呼喚,以心神以真理朝拜天父,追隨貧窮、謙遜、背負十字架的基督,期望將來可參與祂的光榮。每人必須按照本身的恩賜和職務,毫不猶疑地循著活潑信德的道路前進,信德必會激發望德,借愛德而工作。(教會41)

什麼是信德?

超性信德是一種超性之德,借它我們堅定地相信天主啟示的一切真理。信德是可能的,因為天主自由地對我們說話,同時開啟我們的理智與心靈,使我們感覺到他的臨在和慈愛。

信德的對象的對象時真理的主體,在信經、教會訓導和啟示中能夠找到。神聖的啟示包括聖經和聖傳,信德從本質上說是一個人實踐信仰的力量,它讓我們明白天主啟示了他自己和他對我們人的意願。

超性信德作為是從思想上對天主的啟示的贊同,這樣的作為需要聖寵,無論是行動恩寵,或者是聖化恩寵。這種作為發跡於人的意願,如果信仰的作為是恩寵的狀態中形成的,那麼在天主面前是有功勞的。信仰的一個簡單作為就是,「我的天主,我相信你,相信你的教會所教導的一切,因為你說過:你的話是真實的。」

當領受聖洗聖事時,信仰隨著聖化恩寵被灌注入我們的靈魂內。哪怕是嬰兒的領洗,雖然他年齡不夠,不能練習,但也有這種德性。

信德的效果就是成義,就是說:被超性愛德美化後的信德,使與天主分離的人再次與天主結合,並使所有人都結合在天主內。

聖經

「如果你口裡承認耶穌為主,心裡相信天主使他從死者中復活起來了,你便可獲得救恩, 因為心裡相信,可使人成義;口裡承認,可使人獲得救恩。」(羅 10:9-10)

「凡不是派遣我的父所吸引的人,誰也不能到我這裡來,而我在末日要叫他復活。」(若 6:44)

「因為所有的人都犯了罪,都失掉了天主的光榮, 所以眾人都因天主白白施給的恩寵,在耶穌基督內蒙救贖,成為義人。 這耶穌即是天主公開立定,使他以自己的血,為信仰他的人作贖罪祭的;如此,天主顯示了自己的正義,因為以前他因寬容,放過了人的罪。」(羅 3:23-25)

「至於我們,我們卻是依賴聖神,由於信德,懷著能成義的希望,因為在基督耶穌內,割損或不割損都算不得什麼,唯有以愛德行事的信德,纔算什麼。」(迦 5:5-6)

天主教教理

1816 基督的門徒不該只是保持信德,活出信德,還該宣認信德,滿懷著信心為信德作證,並傳揚信德:「所有的人都要準備好在人前承認基督,並在教會屢屢遭遇的迫害之中,追隨基督走十字架苦路」。為信德服務,為信德作見證,是獲救的條件。「凡在人前承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承認他;但誰若在人前否認我,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否認他」 (瑪10:32-33)。

181 「信」是教會的行為。教會的信德作前導,產生、支持及滋養我們的信德。教會是所有信徒的母親。「除非有教會為母,沒有人能有天主為父」。

若望保祿二士 真理的光輝通諭

66這是信德的選擇,信德的服從(參閱羅十六26),「人藉此服從,自由地把自己整個地託付給天主,『對於啟示的天主應盡理智與意志的服從』」一一二。這個信德,藉愛德行事(參閱迦五6),發自人內心深處、發自人「心」(參閱羅十10),它必須從工作上結出果實(參閱瑪十二33-35;路六45;羅八5-8;迦五22)。

88信仰是活出對基督的認知,對他誡命的活的記憶,要生活出的真理。一句話,在任何事上,不能算真的被接受,除非此話見諸實行,除非真的實踐。

89.信德也擁有著倫理的內容。它引發及要求有一種一貫的一生的承諾;它引起並使人更齊全的接納並遵守天主的誡命。聖若望在書信寫道:「天主是光明,在他內沒有一點黑暗。如果我們說我們與他共融、但仍在黑暗中行走,我們就是說謊,不履行真理……如果我們遵守他的命令,由此便知道我們認識他。那說『我認識他』而不遵守他命令的,是撒謊的人,在他內沒有真理。但是,誰若遵守他的話,天主的愛在他內才得以圓滿;由此我們也知道,我們是在他內。那說自己住在他內的,就應當照那一位所行的去行」(若壹一5-6;二3-6)。 藉著倫理生活,信德不但在天主跟前也在人前成了「明認」;它成了見證。

梵二文獻

信仰的行為,由於其本身的性質,該是自願的,因為人受了救主基督的救贖,被耶穌基督召叫為天主的義子,卻不能向啟示的天主皈依,除非聖父吸引他,而他以信仰理智地和自由地歸向天主。(信仰10)

只有在信德的光照下,默思上主的言語才能夠時時處處認識天主,「因為我們在生活、行動、存在,都在他內」(宗 17:28)才能夠在一切境遇中,尋求他的旨意,在每人身上,看到基督-------無論這人是近人或是外人-------才能夠正確判別現世事物的意義和價值,以及對人終極目標的意義和價值。(教友 4)

什麼是望德?

望德是超性的德行,借著它我們堅定地相信全能、忠信的天主在他的仁慈里將賜給永遠的快樂。望德是借耶穌基督的救世工程與受苦的功績賜予我們的。

望德是注入我們內心的超性之德,在領洗時與聖化恩寵一起賜予我們。享有天主是望德的首要對象。

「因為我們得救,還是在於希望。所希望的若已看見,就不是希望了;那有人還希望所見的事物呢﹖但我們若希望那未看見的,必須堅忍等待。」(羅 8:24-25)

希望屬於意願,使人渴望永生,面見天主。希望給人自信去接受必要的恩寵,到達天國。

希望的基礎是全能、美善和忠信德天主所做的許諾。

希望的德性為得救是必須的。希望的個人行為對得救也是必要的,是天主對成年人的要求。

希望的行為有時要受失望和絕望的試探,並存在於各種超性的善行中。我們可以做一個希望行為,說:「我的天主,借著你的諾言、你的仁慈、你的力量,我盼望你,盼望你的恩寵與光榮。」

若望保祿二世 真理的光輝通諭

103.由於天主聖寵的幫助和人的自由合作,人的面前常有希望的屬靈展望。 在耶穌救贖的十字架下,在聖神的恩寵內,在救主被刺透的肋膀流出的聖事中(參閱若十九34),信徒尋獲常常遵守天主誡命的恩寵及力量,雖在極嚴重的困難中,亦復如斯。猶如聖安德.克里特(CRETE)說:「法律由恩寵得到生命,在協合及有效的組合下,為人服務。二者都仍保有其特色,並無傷損及混淆。可是,法律原本是沈重而暴虐的,因著天主的恩寵,卻變成輕鬆的、成了自由的泉源」一六叄。

天主教教理

1817望德是超性的德行,藉著望德我們期盼天國和永生,視之為我們的幸福;我們所信靠的是基督的許諾,所依賴的不是我們自己的力量,而是聖神恩寵的助佑。「應該堅持所明認的望德,毫不動搖,因為應許的那位是忠信的」(希10:23)。「這聖神是天主藉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豐富地傾注在我們身上的,好使我們因他的恩寵成義,本著希望成為永生的繼承人」(鐸3:6-7)。

梵二文獻

凡有這種信心的人,是在記念主的十字架與復活,都生活在天主子女對啟示的希望之中。 他們在當前生活旅程中和基督一同隱藏在上主內,他們擺脫掉財富的奴役,而嚮往永恆的事物,以慷慨的心情完全獻身於廣揚上主神國的事業,以基督的精神作為現世秩序的靈魂,使之趨向完美。在生活的逆境中,想及「我實在以為現時的苦楚,與將來要顯示在我們身上的光榮是不能較量的」(羅:八,18),在希望中找到勇氣。(教友 4)

來世的希望並不削弱人們對現世所有的責任感,反而以新的理由支持人們完成這責任。沒有天主作基礎,沒有永生的希望,人性尊嚴,一如現代屢見不鮮者,將受到嚴重的損害,並使生命、死亡、罪惡及痛苦等問題,永遠成為不解的啞謎,而令人陷於絕望。(現代 21)

什麼是愛德?

愛德是超性之德。出於天主自己的緣故,我們借著愛德愛他在萬物之上,以及為愛天主也愛我們的鄰人如同愛我們自己。

「 這訓令的目的就是愛,即由純潔的心、光明磊落的良心和真誠的信仰所發出的愛」(弟前 1:5)

「你應全心,全靈,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這是最大也是第一條誡命。第二條與此相似:你應當愛近人如你自己。」(瑪 22:27-39)

因為愛德在領洗時與聖化恩寵一起進入靈魂,是一種處在恩寵中的狀態,如果一個人失掉超性愛德,即使還具有超性望德和信德,但已成失掉恩寵狀態。

愛德行為時一個超性行為,根植在天主可愛的信德之上,而不是為了希望獲得報酬,這個行為需要聖寵,或者是聖化恩寵,或者是行動恩寵,這也是一種增長愛德的方式。

一個簡單的行為可能使用許多言辭,如「我的天主,因為你善良,我全心愛你,又為愛你的緣故,我愛近人如同自己。」超性之愛首先在於意願,而不是感情。愛天主的意願是:我們願意放棄一切由於大罪而傷害天主的事。

我們可以以一種真正和超性的愛去愛我們的鄰人,儘管出於自然本性我們對他有一種強力的厭惡感。所以,為了天主的緣故我們寬恕冒犯我們的人,如果他需要,我們為他祈禱,隨時幫助他。因此,我們隊鄰人有一種超性之愛。

聖經

「論兄弟之愛,要彼此相親相愛;論尊敬,要彼此爭先。論關懷,不可疏忽;論心神,要熱切;對於主,要衷心事奉。論望德,要喜樂;在困苦中,要忍耐;在祈禱上,要恆心;對聖者的急需,要分擔;對客人,要款待。迫害你們的,要祝福;只可祝福,不可詛咒。 應與喜樂的一同喜樂,與哭泣的一同哭泣。」(羅 12:10-15)

「所以,我們一有機會,就應向眾人行善,尤其應向有同樣信德的家人。」(迦 6:10)

「 愛是含忍的,愛是慈祥的,愛不嫉妒,不誇張,不自大,不作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卻與真理同樂: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格前 13:4-7)

天主教教理

1823.門徒們藉彼此相愛,效法他們由耶穌所領受的愛。

1827.愛德確保和凈化我們愛的能力。愛德提升人的愛到達天主之愛那超性的完美境界。

若望保祿二世 真理的光輝通諭

梵二文獻

「天主是愛﹐誰在愛內,就在天主內﹐天主也在他內」(若一:四,16)。天主藉著聖神把祂的愛情,傾注在我們心中了,把聖神也賜給我們了,所以,第一個最重要的恩寵便是愛德﹐我們因而得以愛天主於萬有之上,並為天主而愛人。.每位信友,為了使愛德像優良種子一樣在心內生長結實,應該欣然傾聽天主的聖道和天主的意旨,靠著祂的聖寵,見諸實行;又應多多參與聖事,尤其聖體聖事,以及其他善工:還要恆心專務祈禱、克己,為弟兄服務,修練各種德行。原來愛德就是全德的聯繫,也就是法律的圓滿(參閱哥:三;羅:十三,10),統馭著各種成聖的方法,賦與生氣,並導向目的(十二)。所以愛天主愛人便是分辨基督徒的標記。(教會42)

四樞德

什麼是四樞德?

四樞德是節制、明智、正義和勇敢。

這些德行幫助我們趨向好的倫理生活,幫助我們正確地按照天主的意願去待人接物。

「若有人愛慕正義,當知道:德行是智慧工作的效果,因為她教訓人節制、明智、正義和勇敢:在此生沒有比這些對人更有益。」(智 8:7)

明智是作出正確判斷的力量。「獲得智慧,勝於獲得黃金;獲得知識,勝於獲得白銀。」(箴 16:16)

正義幫助我們明白需要保護別人的權利。「追求正義和仁慈的人必將獲得生命與尊榮。」(箴 21:21)

勇敢給我們力量去戰勝困難,去做好事。「我實在以為現時的苦楚與將來在我們身上要顯示的光榮是不能較量的。」(羅8:18)

節制幫助我們控制慾望,特別是克制我們的感官,幫助我們去從事正確之事。「我兒,在你一生中,你要操練你的心靈,對有害的事物,不要任憑發生。」(德 37:34)

「你們要堤防:不要讓你們的心靈因放蕩醉酒及生活的憂慮所累,以免那日子像網一般突然臨在到你們身上。」(路21:34)

聖化恩寵使我們妥當準備去練習這些德行,並在我們實踐這些德行時有超性功勞。

天主教教理

1804人性的德行乃屬理智和意志的堅決的態度、穩定的傾向、習慣性的完美。德行依照理性和信德,規範我們的行為,管理我們的情慾,引導我們的舉止。德行使我們容易地、自制地、愉快地度一個美好的道德生活。有德行的人就是自由地實踐善的人。

倫理的德行是以人力取得的。倫理的德行是道德良好行為的果實和種子;倫理的德行支配人的所有能力,為與天主的愛共融。

若望保祿二世 真理的光輝通諭

100 尊重人權就要實踐節德,對世物不要太留戀,實踐義德,尊重別人的權利,該人的就該給。

梵二文獻

正義及公平要求個人調整經濟進展所需求的流動性,以避免私人及其家庭生活的不安定。對來自其他國及其他地區的工人,應給予周到的照顧,禁止在工資和工作上歧視他們,因為他們也以其勞動,致力於國家及本地經濟的繁榮。(現代66)

為什麼智德、義德、勇德和節德被稱為四樞德?

它們被稱為四樞德,是因為他們是諸德的關鍵,其他諸德的基礎。

德行是一種習慣或行善避免的永恆傾向。如果我們靠自身的努力學到一種德行,如,有意識地發展處一個特定的好習慣,那麼,我們稱那德行為一種自然德行。不管怎麼說,天主能直接把德行注入我們的靈魂內,並不需要我們的努力。由天主直接注入靈魂內的這種德行被稱為超性德行。

智德、義德、勇德和節德(學到的和注入的)被稱為樞德(Cardinal Virtues,拉丁文為Cardo,是「關鍵」和「連接」的意思),是因為它們自身包括其他所有德性的種子,人性倫理的其他德性必須與它們聯繫起來;如服從、忍耐、謙虛、忠信、愛國精神等德性。

聖經

「蠢人從不聽從父親長者的勸戒,只有明智的人汲取訓誨。」(箴 15:5)

「年長者應該沉著、莊嚴、慎言,在信德、愛德和堅忍上要健全。」(鐸 2:2)

天主教教理

1810 人的德行是通過教育、自主的行為和努力不懈的恆心而逐漸修成的,因天主的恩寵而得到凈化和提升。在天主的助保之下,德行鍛性格、使人易於行善。有德行的人視實踐德行為一樂事

梵二文獻

凡人服從基督訓誨,先尋求天國及其義德者,將能獲得更慷慨而純潔的聖愛,以便幫助所有兄弟,並在愛德的啟迪下,完成正義的偉業。(現代 72)

聖神七恩

聖神七恩是上智、聰敏、超見、剛毅、明達、孝愛和敬畏天主。它們是恩賜,在描述正義之人------默西亞的伊撒依亞書的第十一章中有記載。

聖神七恩是賜予靈魂的,使靈魂能夠回應天主的恩寵。它們能幫助我們修鍊德性。就像愛德(最完美的德性)包括了其他德性一樣,上智是最完美的恩賜,因為它包含了所有其他恩賜。(1) 上智,它能增強我們的信德,堅固我們的愛德,並推動我們去修鍊這些德性使之臻於完美。上智光照我們的理智,讓我們去聆聽、去回味神聖的事物,使我們對現世快樂不感興趣,使基督的十字架結出神果。

(2) 聰敏,作為聖神的恩賜,幫助我們領會信仰的真實含義。借著信仰我們得知真理,可是聰敏幫助我們學會欣賞和回味真理。它使我們有能力明了啟示真理的內在含義,並加快我們生活的更新。

(3) 超見,它把超性智慧賦予我們靈魂,它把超性智慧賦予我們靈魂,增加靈魂的能力使之正確地和敏捷地去判斷必須做什麼,特別是在困難的環境里。被明達和聰敏所裝飾的超見把各種原則應用於我們日常生活所面臨的數不清的具體事件中。超見是一種超性共識,是得救必需的無價之寶。

(4) 剛毅,借著它我們的靈魂增強了克服自然恐懼的能力,並懂得完成倫理責任。剛毅把推動力和能量給予我們的意願,推動意願毫不動搖地去承擔最重要的任務,去面對危險,輕視世上的報酬,以及毫無怨言地去背負生活中的各種十字架。

(5) 明達,它使我們有能力去評估與天主有關係的受造之物的真實價值。明達揭示受造物的偽裝面具。明達告訴我們天主用各種方式眷顧我們,指導我們在生活的每一個環境中去光榮天主。在明達之光的指導下,我們把首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增加與天主的友誼勝過其他一切。

(6)孝愛,它使我們從心裡產生一種愛情,承認天主是我們最愛的父親。他鼓勵我們為了天主的緣故去熱愛和尊敬奉獻給天主的人和事物,包括那些具有天主權威的人,例如聖母瑪利亞、諸位聖人、教會、教會可見之首教宗、我們的父母、長上、我們的國家以及領導人。那些充滿孝愛恩賜的人發現,實踐自己的宗教信仰,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快樂的服務。

(7) 敬畏,它使我們對天主充滿至高無上的的尊敬,並使我們無所畏懼,哪怕我們犯罪傷害了天主。敬畏不是來自於害怕地獄,而是來自於對天父敬重的感情和孩子般的服從。敬畏是智慧的開始,因為它從世樂中提升我們,使我們與天主永不分離。

資料來源: 《教友家庭要理問答》

《梵二文獻》

《天主教教理》

《聖經》

教宗通諭《真理的光輝》

------------姑蘇道明整理


推薦閱讀:

基督徒女性相比於一般女性,是否更軟弱?
耶穌受難為何可以替人承罪?
基督教中的信心到底是什麼? 什麼才算信? 如何才能堅定的信?
假基督徒可以有多可怕?

TAG:天主教 | 基督教 | 耶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