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讀者不用看,主要給某些記憶不好還懶得作者準備的

背景:

以我國古代為基礎,但完全架空,那裡的人崇尚魔法(主要與自然相關,且不能太強力),朝廷中有許多方士。後來,有農民研發出了裝甲(人類第一次接觸科技),並上朝說這裝甲能提升士兵性能,希望皇帝能撥款並賦予其權力繼續研究。朝廷方士不滿,為防止錢與權力被爭奪,便向皇帝懇求研究靈魂融合之法,把野獸的靈魂與人類靈魂融合,以大幅強化士兵。皇帝批准,於是全國各地興起各大據點,將普通無辜百姓關入其中,強行進行研究。最後,有人造反,各地發生暴亂,魔法源泄露,天下大亂朝廷瓦解,無數野獸轉變為妖獸,各地危機四伏,污染遍地。於是,人類進入無政府混亂狀態,各地建立起無數勢力與避難所。

各大勢力:

地下科技城:生活在地下的一批人,崇尚科技唾棄魔法,以科技維持城市運轉,表面民主,政府分為紅(管軍事),黃(管城內民生與資源等),藍(管外交)三團,相互制約,可實際上權力都掌握在紅團手中,類似獨裁不說,看似和諧的城中實際也是暗流涌動,領導人的意圖不明,但據說這個地下城在暴亂前便計劃修建,當初暴亂,也有該勢力的人從中作祟。

·對下一代的教育主旨在詆毀魔法。

·紅藍黃三黨人各自陪有對應顏色胸針。

·地下城居民迷戀幾何,迷戀線條,甚至有少數人到了病態的地步。(就是對機械對科技的無邊崇拜?)

湖下居民:方士們把魚與自己融合在一起,居住在傳說中深不見底,怪獸橫行的黑湖之中,其中居民分為主張復仇的激進派(主要以當時參與研究的方士為主)以及主張先保命的保守派,雖然表面上雙方矛盾激烈,但在面臨危機與外敵時,由於人數稀少,雙方實則萬分團結,且每人實力也不俗(不可能有以一敵百這麼誇張,只是強與常人)。

·黑湖坐落在一片廣袤森林中央,森林外圍鳥語花香,越往深入越寂靜,草木走獸漸漸銷聲匿跡。

·臨近黑湖,土壤鬆軟漸黑,常有沼澤。

·黑湖湖水呈青黑色,常年死寂,不起波瀾,夜中月下宛如濃墨。

·周邊往往有雷聲作響,卻不見雨。

·唯一允許在黑湖中擺渡的是人骨船。船不大,船頭立人骨,是湖人族的叛徒被抓回來領死刑後,為死後洗刷罪孽,拆骨做船行擺渡之用。(骨船神出鬼沒,要坐的話得是湖下居民自己人或者付出高昂代價)

狩獵者:在暴亂後二十年才漸漸形成的組織,主要接受委託,獵殺各地妖獸,組織成員遍布全國,以特定方法交流,勢力與人數都未知,且因為收人只看實力,三流五教的人都有,唯一能約束他們的,或許只有森嚴的等級制度。

避難所聯盟:由各地避難所自發形成的聯盟,目的單純,只是為了讓避難所發展更好,以免自己丟掉性命,有護衛,但不忠於任何避難所,只聽從聯盟安排。

紅龍:朝廷余留下來的勢力,極為隱秘,眼線遍布全國。以已經妖化,年齡老邁,但還保留理智(不過已經很糊塗了)的皇帝為首領。皇帝心疼自己的子民,且想彌補當年犯下的愚蠢罪行,所以一直想消除眼下的混亂狀態,便一邊幫助各避難所,一邊平定局面,然而卻被人利用,表面上是按著皇帝的想法走,甚至該組織也受一些人愛戴,但實際上一直在暗中積蓄能量勢力,運用各種殘忍手段,以求統一天下,完成獨裁。

地理:

全國大可分為五塊。

東面:沙漠,地洞,地下科技城也坐落於此,同時由於靠海的緣故,有人開始建造碼頭,以和外人交易溝通,或者乘船逃走(類似難民)。因此,船隻極為貴重,多掌握在大勢力手中。

東部地圖:(上為原圖,下為局部增添內容)

地標:合璧城、離落城、九子沙漠、龍洞、地下城、朝陽碼頭、東臨城、鯨魚碼頭、血山、通靈山。

一、自然特徵:

此區域以連接皇城與東臨城的通道為界限,以北為(冬冷夏熱降水稀少且集中於夏季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沙漠、荒原地帶、以南為(全年溫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平原地區,兼有丘陵地形,西南高東北低。

九子沙漠一帶多風沙,有零星的綠洲分布,偶有降雨,因此干而不旱綠洲上有流動水。東北方有兩座土城——合璧城與離落城。

(土城大致形貌)

合璧城與離落城氣候乾燥種植小麥,東臨城氣候溫和水分充足,且有與自然、植物相輔相成的魔法,因而種有稻穀、各色花草樹木。

血山是最大的活火山,因為常年有熔岩噴出,似血鮮紅,故被人稱為血山,周圍無人居住,早在暴亂前便傳說此地有龍出沒,暴亂後更加異常的自然現象更令此處顯得神秘離奇。

二、風土人情

1. 九子沙漠:

①九子沙漠位於東北交界處,是全國最大的沙漠,地下科技城便位於其下,擁有大量地洞,最大的龍洞也位於此處,而龍洞便是地下科技城的入口。此地在暴亂前蟄居著收錢賣命的傳統殺手,他們精通偽裝隱蔽,身手矯健不凡,武器通常為刀劍,不屑使用暗器,卻也能殺人於無形,在外界看來他們行蹤神秘、隨性自在,不會服從於誰,唯有他們得到他們認為的等價之物才可以暫時受人驅使,曾是皇城顯貴秘密剷除異己的利器;暴亂後一部分殺手成為狩獵者,另一部分任然從事著自己的老本行(但從事老本行的人都是在暴亂漸漸發展起來,各大勢力的人開始互相較勁的時候才又去乾的)

②殺手做派風格按各人來設定。(饅頭說了一個,但我沒搞懂,總之不要中二以及撞了被人說抄襲就行)

③著棕褐色服飾,似與沙漠一色。

2. 合璧城:俯瞰此城宛如兩個半璧合成的圓形,居民多為女性,巾幗不讓鬚眉,且能歌善舞,逐漸形成女強男弱之勢。服飾風格尚簡女子喜好男裝,歌舞之時才身著艷麗女裝;男子則與離落城男性著裝無異。無宗教信仰。

(女扮男裝)

(女裝)

3. 離落城:與合璧城恰恰相反,城中居民多為男性,陽剛英武,擅長鍛造冷兵器,且似乎得到了某種力量使兵器的威力超出一般武器。男子的服飾風格粗獷,女子則與合璧城女性女裝無異。無宗教信仰。

4. 朝陽碼頭位於東面沿海,是最大的碼頭,被科技城所支配,用於與外界貿易,以及研發船隻武器。該碼頭每年都會安排難民出海,以奴隸形式賣與外國,牟取暴利。

5. 鯨魚碼頭位於東南沿海,是第二大碼頭,由一群造船工打造,是真正意義上屬於避難所百姓的碼頭,主要用途為外出捕魚,與外界貿易換取糧食,以及難民出海。但由於最近海賊猖狂,且本身該碼頭便受各大勢力覬覦,碼頭一度陷入停工之中。碼頭擁有者正急求改革與措施,改變局面。

6. 東臨城:

①臨海,東面唯一沒有淪為廢墟的大型城鎮,曾是經濟發達的貿易城鎮,因為經濟繁榮故極為重視禮樂教化但也不失開放,當地人頭腦精明、性格溫和、樂善好施,性格開朗熱情。

②東臨城有三大家族——驍勇大氣的皇族分支夏氏、草根發家的趙氏和詩書簪纓之族的言氏。

③婚嫁:相對自由開放,一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花朝節和七月初七夜市燈會,年輕男女踏春賞花或是賞燈逛街時若有中意之人便留下姓氏門第,等待提親,由雙方家中最為德高望重的長輩共同主持婚禮;二是由媒人介紹,雙方會面皆表示滿意,便可議親,婚禮主持如上。夫妻二人可以自由和離

喪祭:人死火葬之後,一部分骨灰放於紙船之上在海中漂流而去,另一部分隨死者生前摯愛之物存於家中或埋於院落時時憑弔,三大家族則有專門修建的靈堂

④其餘節慶風俗禮儀與中國古代基本一致,但無跪拜之禮和戕害婦女人權的禮數。

⑤宗教方面偏向於中國古代的道教信奉海中龍神,城中設有大大小小的廟宇。

⑥暴亂後被三大家族余脈中的小勢力控制,由於被毀掉的碼頭遲遲未重建起來,暫時沒有人爭搶此處。

⑦服飾偏向富有質感的綢緞或輕薄的紗衣,男子髮型隨意,女子未婚時髮型隨意,已婚則必須挽發梳髻、衣服花紋和首飾依照個人家庭收入以及家族地位聲望來定,總體特徵是富貴典雅婚嫁時男子著玄色(黑中帶赤)、女子著硃紅色;喪葬時送葬守靈等人著白衣黑紗,其餘時候忌諱白衣黑衣同穿。

(已婚女子髮髻參考)

7. 通靈山曾是天師派(方士中的一脈)的據點,周邊有一些小村莊。此山迷霧朦朧,影影綽綽,煞是神秘,周邊居民常會前來祈求天師賜予福壽靈藥或是鎮宅神符,一度成為當地人心中的仙家聖地,暴亂之後霧氣消散,了無生氣,現在由支配鯨魚碼頭的造船工佔領。

8. 東部地區總體來說宗教信仰偏向於道教,對帶給他們財富的大海十分敬畏,相信海中居住著真身為龍的神靈,不允許他人褻瀆神靈,神廟之內不可殺戮

(設定模板借鑒二叔,具體忌諱、喜好之類可自己再做設定)

西面:以樹林居多,潛藏了許多妖獸妖人,同時也有避難所坐落其中,是極為隱秘的存在,神秘且危險。

西域地圖(修改前):

西域地圖(修改後):

主要地圖元素:曙光河、聖山、咆哮谷地、駐屯城、烈士林、貿易通道

地理設定

整片區域北以寬闊綿延的草原連接北域,雖然一馬平川,但是草原中沼澤、荒灘不絕,行人和馬匹難以通過,這也是西域人民與北域人民隔絕,難以交流貿易或征戰土地的原因。

區域以南為大片山脈和森林,地勢相對北方較高,因此河流為由南向北流動。西域水源稀缺,山脈下的河流是西域人民賴以生存的水源,因此西域人民的村莊及城池大部分都偏南,沿河而建。

區域以東為錯綜複雜的道路網路,連接中域、狼鷹城、皇城等地,實現軍政、商貿、外訪等日常往來,因此這些主要道路地區較為繁華,也魚龍混雜。

區域以西接壤其他國家,因此邊境需要常年扎屯駐守。西面的烈士林便是為紀念駐守邊城而犧牲的勇士植造。由於西域人民有樹木崇拜,因此每株樹木都代表一個戰死的高貴靈魂(宗教部分會提到)。

區域內部則為南高北低的地勢。南部有象徵西域人民信仰的聖山,聖山有兩株環抱相生的參天大樹(品種自創),是為雙樹神的化身。高等地位的居民生活在聖山附近,有資格朝拜雙樹神,有資格使用上游的水,並擁有其他優等資源。區域北部是咆哮谷地,咆哮谷是罪犯、被驅逐者、妓女等低等地位的居民聚集地,他們只能使用下游的水,沒有資格朝拜雙樹神,並且試用其他劣等資源。(但同時這種惡劣環境和周遭的無盡野獸也生出一叫做獸魂派的門派,雖然在西部不受尊敬,但在其他地方影響力還是蠻大的)

(兩棵相生相繞,十人環抱的參天大樹)

風土人情

1.遊獵

由於西域水源稀缺,不適合農耕,普通人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普遍為游牧或打獵,以獸皮、牲畜貿易換取其他生活必需品。

2.性格趨向

西域人民性格較為粗獷,性格暴躁,好美酒,好交友,思維比較簡單直接。(只是一個大體形象概念,不必以偏概全)

3.氣候

地區氣候大體乾燥偏暖,但也有雨量豐沛的時期,維持森林和草原的正常代謝。

4.盛大節慶

每年雨季到來(3月到4月之間),會有維持十天的XX節(拜託了內母組),這是西域人民最盛大的節日,每到這個時候需要朝拜雙樹神,停止捕獵和殺生,沐雨,飲酒狂歡等等。

5.禮儀

西域人民在異鄉相見時多會用一個手勢打招呼:雙手手指在第二指節處交叉,呈垂直角度,寓意雙樹庇佑。

6.忌諱

不可褻瀆樹木

7.婚喪

(1)婚:男女定情後,由祭祀(村長?領導人?卡奧?長老?)主婚。

(2)喪:一個人在死後,會由他最親近的人,去聖山上折一截樹枝,以死者命名,養育生根後種植在山腳下,以寄託死者的靈魂。戰死之人的樹會種植在烈士林。

8.宗教

先古時期神話傳說,暫時沒什麼想法。

後期(如果沒流產的話)我參考《孔雀大明》寫一個短一點的歌謠啥的,講述一下雙樹神的相關傳說。

9.圖騰

烈士林中,駐屯兵團的象徵圖騰,士兵會將其文在身上,或刻在武器上。

三、人物著裝參考

偏朋克,但暫無機械元素,因此武器也偏冷兵器,可加輕魔幻元素。

同時猶豫地理原因,不產鋼不產鐵,西部的士兵大多是布甲皮甲,人們也多是勁裝。

北面:暴亂前以游牧民族為主,所以多為草原,暴亂後人口稀少,物資匱乏,但由於與外國相鄰,且草原上留有神靈與寶藏的傳說,常有勢力在此地交易,探索,甚至爆發衝突。

背景:機械的滲透對草原來說是最淺淡的,但草原內外部有眾多風格各一的民族,撅和桜是其中最大的兩支。兩族被阿爾泰山脈分割。

桜(ying)族保留著自身民族的驕傲,認為完整的身體是自然給予的,信奉北方的xx神,認為狼鷹(一種北方特有的動物)是xx神的使者(這就是為什麼首都叫狼鷹城)。擁有和狼群以及一些珍奇異獸交流的親近的能力。

撅的民族更加入世,在貿易上和其他區域更為緊密,用礦藏,油脂等資源換取機械裝備,以及一些低廉的相關知識。因為撅民族使用的機械多數是其他地域相對(換取機械裝備等建議換掉,後面會說理由)

馴化

桜的族群毛髮濃密,雙腿拔長,赤腳,認為這樣可以更加接近自然。桜的貴族生下來就會有獸來叼走,如果能夠成功活下來,等到年紀成熟了,會再次重歸部落。競選首領。這樣的勇士一般擁有驅使百獸的能力。

錢幣

草原上流通的錢幣是布,形狀似鼎。之前與中部大戰時,桜的領袖得到了布之後大肆通行。上至牧獵時的規矩,下至氈包的具體制定,繩結的打法等相關了十八項規則,因為是在庫爾彌原野上進行的。後代亦稱為『庫爾彌大會』。

『桜』這一民族信奉青銅,擁有數十種冶煉技術,科技最先進的國家都沒有辦法複製一二。傳聞桜的先代擁有一座青銅之城,是用築模法一氣而成,目前消失在荒野中。

機械相關

桜經歷了三個時期,一、游牧時期二、農耕時期,三、商業時期。唯一藉助機械的可能就是居住的氈包,利用蒸汽和特殊礦物,逐水草遷徙。大遷徙時,氈包會伸出機械腳,自己站立起來,跟著人與馬一同前行。夕陽下,宛如壯麗而流動的山河。

政治

推行女治,最高的權利人稱為『大母』,旗下擁有十八帳主,掌管其下各個部落。每一代的大母都要求擁有對桜絕對的貢獻才可以當選。初代大母因為研發了紡織之術,讓部落度過了雪域的寒冷。拯救了部落。(建議加一個先知啥的,輔佐大母,也有很高的地位,有的地方先知的地位甚至高於大母,主要供奉狼鷹傳達神的旨意)

撅敬畏自然尊重狼鷹尊重xx神,但這不是主要的,統治權在一個機構手裡(名字xx拜託name組)這個機構極為神秘,不僅能溝通狼鷹xx神,也掌握有青銅和機械的一些知識。

關於機械:

因為東面的地下城是埋著的,所以設定是很早以前,東面有一個很發達的機械文明,後來被埋著了。而在他發達的時候,東面文明給了北部許多幫助,比如給他們的氈包加機械腳,授予他們青銅蒸汽的技藝,以前的青銅城也是他們幫忙建造的,當然,他們沒有把核心的技術交給他們。而正是因此,當東部文明湮滅埋沒後,北方民族對機械也就慢慢沒用了,現在有機械腳的氈包已是很稀少了,而且只要壞了就沒人會修,蒸汽青銅器械也十分少。基本上關於機械的知識都被掌握在統治撅的那個機構里,他們將其視為遠古傳下來的很神聖的值得敬畏的東西,當然,即便是他們也不精通,只是略知皮毛罷了。

南面:物資豐富,也是受大亂影響最小的地區,避難所數量多,避難所聯盟也常聚集於此,相比其他地區,更為和平安寧。地理設定:

南部地區西面為高聳山脈和樹林,將南部與西部隔開。地勢險峻,環境惡劣,猛獸繁多,人跡罕至。

南部地區南面分散有山脈森林,越過後便是蠻族,為抵禦蠻族入侵,建有邊陲防線(沒想好是防線還是長城,由大家定奪)。

南部地區北面為農田和小城,其中有一半屬於南部,一半屬於北部,也就是說南中兩部其實是通的,沒有阻礙,常有貿易來往。

南部與東部的交界:騰龍河。

南部本身地貌:多平原,多谷地,氣候溫和且土地富饒,也是整個國家糧食的主要產出地。

標誌性地方:

笠霄山脈:南面唯一的山脈(就不算與西部的交接),橫跨南部和西部,為騰龍河源頭。

不燼城::位於中南交界處,很早以前也曾是帝都,如今雖沒有皇城繁華,沒有東臨城有錢,但卻是面積最大的城市,周圍全是農田與小城。

騰龍河:南部的母親河,也是全國最大的河流,起自笠霄山脈,終至海洋。

邊陲防線(長城):抵禦進攻,是長城還是防線大家投票吧。

鳳凰城(這名字太俗了求name組拯救):是暴亂後才出現的城鎮,暴亂前為許多農田,城堡,莊園和小城。

另:南部面積大,富饒,小城和農田很多,做地圖時可以先弄出來,名字和歷史我暫時沒想出來,擱一下。

新加的城:yy城:位於東南,靠海靠邊線,是為了抵禦蠻族而修起來的軍事城鎮,有很多補給與士兵。

風土人情:

性格:溫和,好客,愛享受,底層農民淳樸,高層的地主和官員雖然心不壞,但普遍精明,尤其是對錢對生意。

氣候:四季長春,降水適宜

大型節日:在此暫時為一年6月(最後到底一年幾個月還是要共同討論)

2月中旬:南部的豐收節,每到這個時候,不僅所有人都要狂歡,也會集體收割糧食,聚在一起吃飯(類似百家宴那種),這段時間食物價格十分便宜。

4月底:全國性的xx節

6月底:每年末的節日,不能殺生不能鬥毆,以回報這一年來自然給大家的恩賜

婚喪:和歷史上古代的習性相近,但稍微開放些。

宗教:南部人民較為自由,沒有統一的宗教信仰,本身有很多土神,比如保佑天氣,保佑豐收啥的,也有人崇尚全國性的宗教

人物著裝:富人奢侈,窮人至少保暖小康什麼的可以達到。軍隊裝備也十分優良,但奢侈品和舶來品沒有靠海的東面多

中部:中部有兩個重要地點,一是方士們居住的,傳說中極為危險的黑湖,黑湖周圍幾乎沒有生物(方士們神經緊張,但本性不壞,只會殺掉懷有惡意的入侵者,不小心闖入的往往是將其嚇跑)。二是皇城,皇城周圍全是大大小小的城鎮,有些是避難所,有些是勢力的據點,有些則被妖獸甚至是死人佔領(比如皇城),但這地帶所有的城鎮,其實幾乎都在紅龍掌握之中,因為紅龍其實就潛藏在被外界視為不詳之地的死城(原皇城)之中。

面積不大,政治中心,交通樞紐,重要地點有皇城和黑湖,笠霄道,英雄道及西部貿易通道。

居住在中部的,除了流浪於黑湖附近的通緝犯,便是皇族和有錢有權的超級貴族。

全國性的節日:為慶祝國家統一,每年4月有長達五天的節日,為緬懷英雄先王,慶祝征服,國家成立。但北部和西部的人對這個節日都有些抗拒。

全國性的宗教:是對魔法的崇尚,崇尚國師,崇尚xxx神靈,而這個宗教又分為幾個陣營,一個是對自然和諧的崇拜,一個是對獸魂力量的崇拜,還有一個則把魔法看作秩序,維護世界的秩序(這個沒想好,大致意思是不崇尚力量,敬畏魔法,覺得世間一切都靠著魔法維持……恩反正就是我表達不出來,誰來幫我想一想orz)

婚姻和穿著:政治性很重,穿著精美,都很有錢。

標誌性地理位置:

朝陽碼頭:位於東面沿海,表面上屬於沿海各避難所共有財產,但實際上被科技城所支配,用於與外界貿易,以及研發船隻武器。該碼頭每年都會安排難民出海,說是拯救,但其實是以奴隸形式賣與外國,賺取利潤。

·擁有可稱最先進的造船技術,船隻高度機械化,旗幟為一輪淡金色太陽。

·雖稱之碼頭,實則更像沿海城市,是一處居民思想多元化的繁榮之所,也是亂世之中,主要由商業資本維持運轉的一座「各地絕不攻打」之城。在繁榮背後,有一位地下皇帝統治著幾乎所有奴隸。

·建築物風格多樣,整座城市建築群色調奇特,日出為淡金,日落呈暗紅。

·碼頭乾淨整齊,來往多是雙目無神,如同行屍走肉的忙碌奴隸。

鯨魚碼頭:東南沿海,是第二大碼頭(上一個最大),由一群造船工打造,是真正意義上屬於避難所百姓的碼頭,主要用途為外出捕魚,與外界貿易換取糧食,以及難民出海(真的為難民好)。但由於最近海賊猖狂,且本身該碼頭便受各大勢力覬覦,碼頭一度陷入停工之中。碼頭擁有者正急求改革與措施,改變局面。

·碼頭標誌是一個巨大鯨魚骸骨,屹立在碼頭出入口,頭骨向海,尾骨向碼頭。

·主要貿易物為鯨魚油膏,同時油膏也是居民晚上點火的材質。

·地磚里常年積攢著油膩和污垢,天氣陰潮,偶有颱風。

·碼頭邊上堆積著大量怪魚屍體。

·民風悍勇,很多年輕漁夫的夢想地是朝陽碼頭,或是把鯨魚碼頭改造發展成如朝陽碼頭般發達的碼頭。

九子沙漠:位於東北交界處,全國最大的沙漠,地下科技城便位於其下,擁有大量地洞,最大的龍洞也位於此處,而龍洞便是地下科技城的入口。

·城郊有一座鋼鐵墳墓,堆積著無數人妄圖打造「永動機」卻失敗的廢銅爛鐵。(說是城郊,其實就是隔壁的地洞,名字叫鋼鐵墳墓)

東臨城:臨海,東面唯一沒有淪為廢墟的大型城鎮,曾是經濟發達的貿易城鎮,如今被一些當地小勢力控制,由於被毀掉的碼頭遲遲未重建起來,暫時沒有人爭搶此處。

血山:東面靠中南,是最大的活火山,因為常年有熔岩噴出,似血一樣,故被人稱為血山,周圍無人居住,早在暴亂前便傳說此地有龍出沒,暴亂後更加異常的自然現象更令此處顯得神秘離奇。

通靈山:曾是天師派(方士中的一脈)的據點,現在由支配鯨魚碼頭的造船工佔領。

皇城:如前文所訴。

黑湖:如前文所訴。

駐屯城:坐落於烈士林旁,是西面不可多得的城市,也是唯一一座建立在山中林中的城市(西面的城市十分少)。暴亂前曾是西面最大最繁華的城市,如今有人說已被妖獸佔領,也有人說是被趁虛而入的異域人士佔領。

咆哮谷地:凹陷入地底的一大塊土地,四周被住滿猛獸的樹林圍繞,臨近黑湖,曾是獸魂一派(方士中的一脈)的據點,也是當初執行強化計劃的總部。

聖山:西面居民的聖山,周圍的林子也被稱作聖林,由於西面的人認為樹都是有生命有智慧,且是比人還高一級的生物,谷涼山上那大的誇張的樹便被視作萬樹之神,也是西面居民心目中的神,被喚作格塔,似乎真的蘊有不可小覷的力量。

烈士林:覆蓋於西面邊界的長條形樹林,其中有諸多哨所據點,主要是在暴亂前抵抗異域人士的入侵。

林中道:無人為干擾,自然在樹林中形成的一條道路,起自黑湖,終至北方草原,被人視作怪獸開闢出的不詳之道(也有傳言說是湖中蛟龍因愛上了北方草原的駿馬,便開闢出這條路,直向草原,因此林中道也被稱為蛟龍道)

·起於黑湖北邊沼澤地,終於北方玉螭草原南起十(暫定)里處戛然而止。

·道路寬闊平坦,不生草木,不積山石,宛如有人日夜精心打掃。

·由黑湖起點,每隔十米(暫定)便有巨大爪印深深印在林中道上,往草原去這一路,腳印漸漸變淺變小,最後平坦道路上,不見巨大爪印,只有星星散散的馬蹄印印於路上。

不燼城:位於中南交界處,很早以前也曾是帝都,如今雖沒有皇城繁華,沒有東臨城有錢,但卻是面積最大的城市,周圍全是農田與小城,如今由於此處附近曾大規模建立研究據點的緣故,大部分地方都成了廢墟,保留下來的城鎮區域,成了避難所聯盟的據點。

鳳凰城:位於騰龍河南面,是將一大片田地和小城整合在一起,重新建立起來的城鎮,之所以叫做鳳凰,便是取了其(涅槃重生)之意,該項目由避難所聯盟負責,收到紅龍的大力支持。

·村莊城鎮組合起的城市,建築物主基調為村屋與古樓,參照中國古代城市。

·城中央是修建完成的宮殿群,由此呈發射狀,建築群的顏色開始都被染成淺紅色,與此同時,繁榮程度也漸漸減小。

·在組合前,城中央有一塊百米高岩石突兀立在此地。鳳凰城成立後未摧毀巨石,而是圍繞巨石建立宮殿群,如今宮殿群完工,那塊巨石也已經被雕刻成了半隻鳳凰,尚未完工。

·因受到【避難所聯盟】以及【紅龍】兩大勢力的支持,鳳凰城欣欣向榮。

·曾取「鳳凰涅槃重生」之意,不過如今更多人開始將「鳳凰」作為信仰。

笠霄山脈:南面唯一的山脈,也是大量避難所聚集地(因為受暴亂影響最輕),全國最大河流騰龍河的源頭也在這兒。

騰龍河:全國最大的河流,起自笠霄山,終至東面海洋,因其形狀似龍故被稱作騰龍河,而據傳說來看,該河中也確實有神奇生物。

·起自南方笠霄山脈,終於東海。

·河細小支流無數,但除卻人工開鑿的河道,最顯眼最古老的,有八小支流、兩大支流、一主流。

·於南方笠霄山脈起,東南方有四支流,西南方有四支流,各自併入兩大支流,兩大支流於鳳凰城北方不遠處,併入幹流,幹流融入大海。

·若由空中俯瞰,便像東海臨岸有大龍出海,一爪踩山脈東南,一爪踩西南,伏於中原。

·起始支流有窮山惡水,也有青山綠水,於近中部兩大支流變湍急,匯聚幹流處危險急流更盛,藏有無數旋渦,漸漸平穩,流入東海。

笠霄道:連通皇城,不燼城,東臨城的道路,是全國最為平坦寬闊也是最為主要的商道,暴亂後受損不小,已難再走。

英雄道:起自皇城,終至北方大城狼鷹城,相傳很早以前北方並不屬於我國領土,先朝皇帝xx帝便是憑此道直入草原,建立城鎮,一舉吞併北方。暴亂後該道同樣大幅受損,已難再走。

狼鷹城:北方草原唯一的城鎮,也是據點之一,受損嚴重,被養在城內的幾隻狼鷹(狼鷹被北方民族認作神的化身,是xx神的使者,而xx神便是他們信仰的守護神)妖化嚴重,已成具有神智且極為強大的妖獸。

5Xx大草原:整個北方最大的草原,也是傳說中寶藏埋藏之地,暴亂前常有部落爆發衝突(北方雖然被統一,但類似於現在的自治區,政府很少干預他們,不同部落間便會爆發衝突),暴亂後常有勢力爆發衝突。

移動避難所:北方獨有的避難所,多為以前的游牧民族所建立,是北方的一大特色。

玉螭草原:不及5xx大草原大,但卻產有全國最好的馬,傳說中吸引到蛟龍的駿馬也產自此處。

臨淵崖:整個北方唯一的懸崖,也是狼鷹的棲息地,懸崖深不見底,卻有一巨大雕塑矗立其間,雕塑便是北方的xx神,但沒人知道該雕塑是誰建造的,而懸崖之下的地帶,也成了極為神秘的存在,據傳擁有神靈的力量。

邊陲長城:曾是我國領土,位於南面,修建以抵禦野蠻人侵略(生活在雨林之中,可馴獅馴虎,坐騎多為戰象,善施毒蠱之術),暴亂後失守,野蠻人入侵後發現該地已成兇險之地,沒有侵略意義,便退回家鄉,並派人駐守長城,以免有妖獸和難民入侵。

新加地理要素:

——西面的

曙光河:

貿易通道:

——東面的

合璧城:

離落城:

全國性的節日:為慶祝國家統一,每年4月有長達五天的節日,為緬懷英雄先王,慶祝征服,國家成立。但北部和西部的人對這個節日都有些抗拒。

全國性的宗教:是對魔法的崇尚,崇尚國師,崇尚xxx神靈,而這個宗教又分為幾個陣營,一個是對自然和諧的崇拜,一個是對獸魂力量的崇拜,還有一個則把魔法看作秩序,維護世界的秩序(這個沒想好,大致意思是不崇尚力量,敬畏魔法,覺得世間一切都靠著魔法維持……恩反正就是我表達不出來,誰來幫我想一想orz)


推薦閱讀:

愛情,究竟屬於原欲,還是文明的產物?
閱讀小說的收穫是什麼?
談談網文的違和感,以及違和感的利用
《紅樓夢》里鳳姐與寶釵為何相互敬而遠之?

TAG:文学 | 故事 | 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