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比特幣的信心來自哪裡

這是我寫的第三篇評論比特幣的文章,目前比特幣的價格在 18000 人民幣,前兩篇分別是在 2013 年初(600 人民幣)和 2013 年末(6000 人民幣),在那之後的三年多時間裡,我一直保留著大約 1 到 2 個比特幣。後來在 2016 年初我準備做一個關於區塊鏈的演講,於是為了給幻燈片截圖,還買入了幾十個以太幣(Ether),當時以太幣可能還沒有進入到大眾視野。

之前我也說過,我最早了解到比特幣是在 2012 年初,那時我對去中心化系統非常感興趣,當時比特幣的價格是 40 元錢,說起來最近「我當初知道比特幣的時候才 XX 元錢」已經成了和朋友聊起比特幣時的標準開頭。從那時起我一直都是比特幣的持有者,中間還有一段時間的工作和比特幣相關,對技術層面的了解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時間長了也會去想那個終極問題 —— 比特幣的價值是來自哪裡。

但我們先來解釋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最近兩個月比特幣漲了這麼多(從 10000 到 20000)?可能有的人會說因為外匯管制、因為「隔離見證」、因為 WannaCry,但我覺得可以簡單地歸結為兩個字「信心」,價格之所以上漲是因為有更多的人買入,而他們之所以買入是因為他們對比特幣有信心,或者說他們對比特幣的信心增加了。這種信心的來源是多方面的,可能是你看到了比特幣一路上漲、可能是你認識到了比特幣是一個可能改變世界的發明,當然更大的可能是看到了身邊其他人對比特幣的信心,你的信心來自於其他更多對比特幣有信心的人,因為有他們的支持,所以你可以放心地買入比特幣而不必擔心它會一文不值。

如果你認可了比特幣的價格來自於信心的話,其實我覺得它就更加符合我們對貨幣的一般理解了。人民幣作為一種法幣,即使它只是一張紙鈔或者銀行中的一串數字,大家對它的信心如此之強,以至於全國十三億人沒有人不收人民幣。而且大家甚至認為人民幣是唯一可靠的貨幣,任何其他的貨幣都會受到這些人的質疑,這種信心來自於幾十年里人民幣的購買力相對穩定、來自國家政府的背書,當然更多的還是來自於其他人對人民幣的信心,你知道你拿著這張紙可以從任何一個中國人那裡買到東西。

那麼為什麼比特幣的波動如此之大呢,我覺得一方面是因為它的體量太少,即使按照現在 18000 的價格,總市值大概也只是人民幣的千分之一,更小的市值意味著它更容易被操縱。另一方面比特幣通過世界各地的交易所可以自由、快速地進行 P2P 的兌換,一旦有影響大家的信心的新聞產生,大家就會第一時間進行買入或賣出操作,更及時地反映到市場價格上;而法幣之間的兌換往往要通過銀行,再加上一些對於法幣兌換的管制,導致信心對價格的影響速度被人為地拖慢了,匯率並不準確地反映當前大家的信心。如果一個法幣有著和比特幣差不多的市值,並且允許自由兌換,我並不覺得僅僅因為它是法幣,它就會比特幣的價格更穩定。

比特幣的出現和崛起的確讓我非常激動,這是一項非常偉大的實驗 —— 一種並非政府發行的、去中心化的、基於計算機和互聯網的貨幣能否最終被大家認可。這項實驗還遠沒有結束,包括我在內的無數人用真金白銀,以及顯卡在繼續著這項實驗。比特幣帶動了數百種其他的電子貨幣,帶起了大家對區塊鏈和去中心化技術的興趣,某種程度上來說可能也帶動了顯卡和專用晶元的發展,這是比特幣在「價格」之外的意義。
推薦閱讀:

比特幣創始人 Satoshi Nakamoto 是誰或者哪個團隊的化名?
如何創建比特幣交易平台?主要是交易平台的監管機構是哪裡?需要什麼樣的技術人員?大概投資金額為多少?
如何看待比特幣過於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操作比特幣後面的資本力量是誰?未來它有投資價值嗎?
blockchain 是偽科學嗎?

TAG:比特币Bitcoin | 去中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