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表徵:專家如何解決問題?

面對問題,新手看見的是白紙、煙霧、混沌……他們會花費大量時間摸索,專家看見的卻是線條、符號、路徑……他們會快速抵達終點。

面對問題,新手與專家的解決方式不同,但看待問題的方式大抵相似——都將問題表徵成為空間,一個是模糊的空間,一個清晰的空間,新手成為專家的過程就是將問題空間逐步清晰化的過程。

司馬賀的信息加工理論認為:問題解決過程其實是問題解決者與任務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問題解決者首先要將任務環境表徵為記憶中的問題空間,然後在問題空間中解決問題。

表徵是認知心理學的術語,意思是將概念用不同的學科知識的彈性遷移,在多種相似情境製造共性,抽取出概念的核心。

問題表徵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它既可以是語義的,也可以是表象的;既可以在頭腦中編碼,也可以利用其它的工具(如紙和筆)進行編碼。

常見問題表徵是將問題圖像化,一旦圖像被畫出來或在心裡形成表象,它們便會為利用較少的計算進行推理提供手段,有助於記憶與思考,例如數學等式、符號標記、摘要排列、示意圖等。

一幅好的問題表徵圖像不僅能夠大大地減少在語言陳述的情況下所需要的搜索量,而且可以迅速感知判斷代替困難的邏輯推理。

如果是問題表徵是分散和平面的,那麼問題空間就是系統且立體的,問題表徵是對問題本身的描述,問題空間對問題解決過程的描述。

問題表徵影響和決定著人在解題的搜索過程中考慮的一系列合法的、適當的「步」。這些「步」產生了從問題的初始狀態通向問題目標狀態的路徑,這種路徑就是「問題空間」。因此,問題空間就是由問題解決者對一個問題所考慮的可能的「步」的集合來規定的;而問題空間的大小和性質,則取決於問題解決者對問題的理解。

如上圖,問題空間就是一整塊的線索牆,「步」就是連接圖像的線,問題解決就是中央的問號。

如果上圖還沒有呈現出「問題空間」應有的樣子,那麼下圖就完美詮釋了系統且立體的問題空間。

線索牆是只是問題空間化工具的一種,還有思維導圖、樂高模型、沙盤、計算機操作系統、卡片……所有工具都通向一個目的——構建清晰問題空間、助你快速抵達終點。

推薦閱讀:

一個總是老愛胡思亂想的人,愛多想的人,而且想的還是消極的,搞得很煩,要怎麼改變這樣的心態和想法?
青年維也納是個什麼組織?
體驗過Saihu知識經濟平台嗎,如何評價?
自閉症孩子繞著籃球場不停地跑,志願者應該怎麼做?

TAG:空间 | 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