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3,開路者們

在訪問倫敦期間,列寧曾經這樣發問:「誰主動?誰被動?」這個問題指向了最普世的權力關係,也就是誰能對誰做什麼事。但是這個問題還可以進一步收窄並且落實到更具體的層面上:在學校里,在辦公室里,在商業談判或者戀愛關係當中,誰能將對方叫到身邊?誰會被對方叫過去?回答了這個問題,也就看清了權力關係的結構。1904年5月,勞斯萊斯公司的兩位創始人亨利.萊斯與查理.勞斯在曼城的密德蘭酒店第一次見面。按照列寧的理論,這次會面十分值得玩味,因為發出邀請的人是亨利.萊斯,回應邀請的人是查理.勞斯。這一點很出乎一般人的意料。查理.勞斯不僅是威爾士邊境貴族大地主的兒子以及伊頓公學與劍橋大學的畢業生,而且還在新興汽車領域卓有建樹,早就成了報紙讀者們耳熟能詳的人物。在上游社會眼中他則是一名成功的法國龐阿爾汽車經銷商,倫敦地區的駕駛教練,汽油時代的全能探險家。他在西區建造了陳列室,還將福爾漢姆的一座老舊溜冰場改造成了車庫,足夠容納二百輛汽車。因此一開始他並不認為自己有必要離開倫敦,主動登門拜訪亨利.萊斯。按照他的標準,亨利.萊斯根本沒有受過正經教育,社會地位也很低下。亨利.萊斯是一位破產磨坊主的兒子,九歲就輟學打工,依靠遞送電報來貼補家用。後來他進了工廠,並且在彼得伯勒接受了為期不長的造船培訓。他曾經在英格蘭北部的街頭巷尾到處尋找工作,三餐只有麵包牛奶。忍受著刺骨的寒風與苦澀的貧窮,他咬緊牙關一步步熬出了頭,最後終於在曼城擁有了一家不起眼的電器工坊,製作燈頭、發電機與小型電動起重機。

假如說查理.勞斯象徵了愛德華時代英國有產階級男性的無畏進取精神,代表了傾心於速度科技的上游社會汽車發燒友,那麼亨利.萊斯就是典型的工人階級工作狂,磨禿了十個手指甲才從社會最底層爬上來。他是一位天才的工程師。隨著生意越來越好,他購買了平生第一輛車。勞斯很早以前就喜歡上了法國設計先驅創造的龐阿爾系列,可是萊斯卻對法國車不以為然。他買了一輛二手的德科維爾,剛剛開了兩三天就對這輛車的質量產生了不滿。於是他把這輛車大卸八塊,將氣缸、化油器、點火系統、分電盤、變速箱、懸掛系統、剎車以及潤滑系統平鋪了一地,然後重新安排了車輛的內部結構。等到他收工的時候……只不過身材瘦削、滿臉鬍鬚、廢寢忘食的萊斯其實一直都沒有收工,而是重新設計了一輛車。這輛車看上去平平無奇,但是當它掛著M612的車牌駛上切爾西公路的時候,立刻就顯示出了諸多不凡之處:行駛噪音很小,駕乘感覺很舒適,而且還不會半途拋錨。回頭再說倫敦,查理.勞斯發現推銷龐阿爾的工作越來越難做了。儘管這款車型為未來五十年的絕大多數汽車廠商奠定了標準,但是在1904年看上去卻相當過時,造型過於死板,速度也很慢。因此當他從一位朋友亨利.埃德蒙德那裡聽說了這款新車之後,立刻就產生了興趣。萊斯願不願意到倫敦來見他一面呢?1904年3月26日,埃德蒙德給萊斯寫了一封簡訊:「我昨天給你打電話之後見到了勞斯先生。他認為如果你能來倫敦見他的話會更加方便,因為他很忙。」但是萊斯卻一動不動。

於是勞斯只得親自出馬,坐火車北上來到了曼城——誰主動?誰被動?——一路上他在餐車裡向埃德蒙德承認,他真正想要的是一輛以自己的姓氏命名的汽車,「這樣到了未來我的名字或許會家喻戶曉,就好像『布羅德伍德』與『斯坦威』成為了鋼琴的代名詞那樣。」這個故事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勞斯的為人。後來還有一件事顯露了萊斯的為人。有人向萊斯指出,研製一款低價可靠、面向大眾市場的汽車意味著在汽車行業獲得極大的成功,他卻說自己只想製造全世界最好的汽車,無論造價如何。亨利.福特與年輕的威廉.莫里斯——後者剛剛在此前一年開辦了牛津汽車公司,也就是名爵公司的前身——將會走上另一條道路。與此同時,終於對面而坐的查理.勞斯與亨利.萊斯發現兩人對於汽車的共同熱情消除了彼此之間的一切社會藩籬。這頓午餐吃得賓主盡歡,接下來的試駕體驗也同樣愉快。這次見面奠定了英國現代史上最偉大的工程成功。勞斯萊斯將會在當時頻繁舉辦的賽車場上取得第一次突破,第二次突破則是在1906年推出的銀色幻影。這輛車有四十馬力,最高時速八十英里,但是卻安靜至極。儘管汽車早已成為了財富與社會地位的象徵,但是銀色幻影剛剛問世時卻是憑藉著自身表現震撼了最死硬的汽車愛好者。有人這樣寫道:「在我面前開過來了一輛最令我驚訝的汽車。車身如此修長,行駛如此安靜,造型如此堂皇,全都是汽車世界從未有過的。有人告訴我,這是一位偉大的工程師F.H.萊斯的作品……我們在道路上穿行,如此飄飄然的駕乘體驗使得同車人員無不瞠目結舌。我們用最高時速飄過了一座又一座山嶺。」

精於市場營銷的貴族勞斯與一心追求卓越的工程師萊斯開始合作一年之後,英國的汽車保有量達到了16000輛。在愛德華時代,汽車雖說還沒有走進尋常百姓家,但也已經司空見慣了。等到一戰開始時,英國的掛牌汽車數量將會達到132000輛,觀察家們開始使用「熙熙攘攘」之類的形容詞來描述路況。一個世紀之前的英國曾經是「拉車不用馬」領域的先驅,但從那以後就逐漸落後了。早在1803年,康沃爾的工程師理查德.特拉維西克就製造了全世界第一輛蒸汽車輛。等到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倫敦西北部的帕丁頓區與埃奇韋爾區之間出現了大型蒸汽客車,時速達到了二十英里。格拉斯哥與派斯利之間修建了蒸汽拖車線路,一趟車一次能運載六十多人。三十年代初的英國議員們普遍認為蒸汽車輛將會取代馬匹。頻繁的鍋爐爆炸與鐵路時代的到來將他們推向了錯誤的一邊,儘管蒸汽動力汽車——全球變暖時代最普遍交通工具的老祖宗——直到二十世紀初期都依然很受歡迎。此外愛德華時代早期的車行還會售賣多種款式的電動車,甚至就連國王都買了一輛。

但是除了蘇格蘭人博伊德.鄧祿普發明的充氣輪胎以外,構成汽車的其他關鍵發明全都出自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的德國人——尤其是戈特利布.戴姆勒與卡爾.本茨——或者法國人之手。這個局面一定程度上要歸咎於英國的路況。率先邁入鐵路時代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公路失修,纖細曲折的古道濕滑難行,雖說情趣盎然,但卻效率低下。另外英國的交通法規也沒能做到與時俱進。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自行驅動車輛在英國城鎮道路上的最高限速是每小時2英里,在鄉間道路上翻一倍。而且無論是在城區還是在鄉間,汽車上路都要配備一名日舉紅旗、夜掌紅燈的引導員頭前步行開道。舉旗掌燈的規定後來逐漸成為了非強制的軟性要求,但是早在超速攝像機問世之前幾十年,英國的交警們就已經開始滿懷熱情地逮捕駕駛員以及開罰單了。1895年,工程師約翰.奈特(1)成功地製造了一輛汽油驅動汽車,並且以每小時8英里的瘋狂時速耀武揚威地開上了法納姆街頭,當場遭到逮捕與罰款。

從民航旅行到家庭影院再到行動電話,許多新鮮科技產品剛剛問世時都是有錢人的玩物,汽車也不例外。英國的早期汽車宣傳員包括英國史上第一位猶太裔倫敦市長大衛.所羅門爵士,他在1896年建立了自驅動交通協會,一年之後又與機動車俱樂部合併。俱樂部成員都是貴族與政界要人,例如羅斯伯里與貝爾福。1903年上院通過一項法案,將機動車限速提高到了每小時20英里,社會輿論為之嘩然,人們批評這一舉措是「富人有、富人治、富人享」的惡政。與此同時,司機們則感到自己遭到了陳舊法律與死板警察的迫害。1905年,機動車俱樂部一分為二,一批態度更激進的成員另立門戶,成立了機動車聯合會。

要想知道這些早期有車族的感受,可以看看《每日郵報》的創始人諾斯克利夫勛爵以及其他幾人合著的一本書,名叫《機動車與駕駛》。這本書初版於1902年,後來幾經再版。書中充滿了購車的建議——阿吉爾或者納皮爾都不錯——與修車的竅門。書中認為,機動車非常有用。可以讓車主更便捷地參加獵狐聚會,到達偏遠的鄉村角落射獵野雞與鷸鳥,或者前往蘇格蘭的鄉野湖泊垂釣鱒魚。有一位亨利.湯普森.巴特爵士為這本書貢獻了一篇旨在論證駕駛有益健康的論文。「就我個人而言,我發現駕駛改善了我的整體健康。在公路上以合理的速度駕駛汽車能夠造成輕柔的顛簸,並且對身體產生有益的刺激,用俗話來說就是『疏瀉肝火』,促進腸道蠕動及其功能表現。」換句話說他認為開車就像騎馬一樣有助於緩解便秘(下次你看到愛德華時代貴族男女騎馬遊玩或者駕馭**之車的歷史影像的時候,不妨想一想他們希望實現怎樣的養生功效)。但是亨利爵士也承認騎馬比開車更能塑造腿部肌肉。他認為開車的不利之處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克服,關鍵在於每次開車二十英里之後就應當快跑二百到三百碼。」這一觀點無疑是金玉良言,只不過等到1904年這本書再版的時候亨利爵士已經故去了。

駕駛是一項戶外運動。當時的車輛基本都是敞篷車,因此開車時的恰當服飾也引發了很多爭論。比方說法國機動車俱樂部主席佐蘭.馮.涅**男爵就指出,駕駛員的衣著經常「淪為最不恭敬的粗鄙譏諷的對象……而且很多情況下這些粗鄙之語並非全無道理。」一般的粗呢外套毫無用處,因為「氣流會從兩肋周圍呼嘯穿過,外套的背部會像氣球一樣鼓脹起來。」另一方面,「皮衣皮褲也不合適,因為人體的濕氣散發不出去,結果就是內衣會變得又濕又冷。」在男爵看來,開車的時候最好穿上用帶子束腰的布質外套,裡面襯一件打孔麂皮馬甲,用圍毯護住雙腿,腳上蹬一雙雪地靴,腰間還要系一條橡膠圍裙。後面幾件服飾在冷天尤其有用,因為當你伸腿踩油門剎車的時候,「護具下面依然罩著一層熱氣。」不過最好的駕駛服裝還是毛面翻在外面的大衣以及高領子,儘管「這身打扮歷來都會讓英格蘭的過路人與小孩子們忍俊不禁。」

等到一戰開始的時候。汽車幾乎已經成了出行的必備手段。汽車工廠遍地開花,法律也改頭換面。全國各地的競速比賽與車展使得人們不僅可以親眼看到汽車,親手摸到汽車,有時候甚至還能試駕一下這些新時代的機器。突突突的噪音再也不會嚇得行人與牲畜驚惶失措了。許多名人都是汽車愛好者——例如陸軍元帥羅伯茨勛爵,魯迪亞德.吉卜林,當然還有丘吉爾——並且也都留下了與愛車的合影。在城市裡,馬拉公交車慢慢消失,汽油驅動的公共汽車逐漸出現。雙座馬車也被出租汽車取代了。卡車則接替了大馬車的角色。一度只有化學家才能弄到的汽油如今在新建的車庫裡也能買到。鄉間旅社開始迎合有車一族的習慣,將馬棚改建成了停車場。汽車的勝利要比投票支持工黨的工人階級的勝利或者女性投票權活動家們的勝利來得更快。勞斯萊斯公司搬到了電價與地價都很便宜的德比,興建了規模龐大的新工廠。這家工廠很快就會改行生產軍用車輛,工廠出產的引擎也將會安裝在飛機上。

亨利.萊斯對飛行向來沒什麼興趣。但是查理.勞斯卻對飛機一見傾心。1910年,他已經成為了全國最著名的飛行家,尤其以長距離飛行而為人熟知。這一年6月,他與萊斯以及公司其他董事達成了一項秘密協議,從此放下了公司技術主管的日常工作,專心投入飛行事業。幾天後,三十二歲的勞斯坐火車來到了伯恩茅斯。他報名參加了倫敦海德公園的競速比賽,伯恩茅斯只是中途站點。不過他這次正好趕上了伯恩茅斯建城百年慶典,慶典節目包括愛德華.埃爾加親自指揮的音樂會、假面舞會、童子軍遊行以及航空飛行表演。城鎮郊區的索斯伯恩拔掉了大量樹籬,移栽了四十多塊菜地,清理出了一片機場。機場上扯起了一套彩旗充當空中特技的布景,主辦方還拿出了大筆現金當作彩頭。後來有一位過於興奮的記者聲稱,勞斯來到現場時「滿臉都是聽天由命的神情,兩頰全無血色,似乎詭異地預感到了自己即將迎來突然而又可怕的結局。」他帶來了一架萊特式飛機。當天風很大,很不利於這款身材單薄的雙翼機平安升空。來自法國的對手埃德蒙.奧德瑪早已經上天並且墜機了,所幸沒有傷及性命。他專門趕過來警告勞斯推遲起飛,但是勞斯還是堅持起飛了。他原本打算在天上繞行一圈,然後降落在預定地點,也就是裁判帳篷附近。觀眾們都認為他飛得太高,並且聲稱聽見了「令人心悸的斷裂聲音」,然後飛機的一部分就脫落了下來。勞斯的飛機隨即一頭栽到了地上,他也被甩出了機艙。第一眼看上去他並沒有外傷,似乎只是暈了過去,但他其實當場就死了。朋友與仰慕者們立刻繞著他的遺體圍成了一圈。一名記者想要拍攝墜機現場,結果被他們揍了一頓,他的照相機也被搶過來摔碎了。

就這樣,英國汽車工業的先驅以英國航空業先驅的身份獻出了生命。他是一個小群體的成員,這一群體的努力將會導致四年以後全世界第一場空戰。此時的勞斯顯然已經厭煩了勞斯萊斯公司。萊斯本人對於民航旅行的興趣缺乏並沒有阻止公司在航空時代扮演重要角色。勞斯萊斯公司的引擎將會裝備第一架跨大西洋飛機、噴火式戰鬥機以及很久以後的協和式客機。但是勞斯為公司的創建起到了關鍵作用。他的注意力區間很短,始終不能理解萊斯對於細節以及管理的狂熱關注,而且也喜歡將各種讚譽都推到年長的工程學天才合伙人頭上。但是勞斯很清楚這項突破性的消費產品需要魅力,需要撒上一撮媒體關注的魔塵。他的社交圈子與人脈確保了勞斯萊斯公司能夠贏得各項汽車行業大獎,能夠得到新興大眾媒體的仰慕與報道,能夠在英國汽車市場被德國、法國與美國競爭者主宰之前激起國民的愛國情緒。有產階級擁有財富與創業熱忱,北部地區擁有堅韌與工程技能。假如兩者能合作得更頻繁一些,當代英國的工業史興許還會有更多的閃光點。

(1)John Henry Knight

推薦閱讀:

中國的麥當勞會比英國的好吃么?
英國第二大城市是曼城還是伯明翰?
用三分鐘時間看一下「英國法官」是怎麼回事
在英國留過學很了不起嗎?

TAG: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