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捍衛者》:歷史必須銘記,英雄不可忘卻

《捍衛者》以抗日英雄姚子青的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講述了「淞滬會戰」一角的寶山守衛戰。片中戰士用難以想像的勇氣與智慧, 600勇士用血肉築起的防線重新喚回國人回憶,109分鐘再現塵封的歷史,觀看以後,它在心靈上的激蕩是真實、是血淋淋的!

電影主線以在寶山內與敵人鏖戰為主線,和敵人7天抗戰為時間軸。戰前,姚子青交待妻子:「此去倘能生還,固屬萬幸,如有不測,亦勿悲戚,但好好撫養兒女,孝奉翁姑。」從此,他便成為寶山最堅實的壁壘。姚子青的軍事謀略是三營的希望,面臨敵我雙方600:2500的情況下,仍然支撐到了最後一人。這次戰役的結果是悲壯的,日軍為攻破寶山不斷增兵,我軍戰到最後只剩一人,最後一名戰士傳令兵哭著把最陣報送了出去。

《捍衛者》在劇情安排上十分巧妙,以一天為小隔斷,共計七天的過程中,根據戰役情況逐步將影片推向高潮。暴雨沖刷了寶山的血跡與狼藉,卻沖洗不掉戰士內心中的仇恨,僅余的23名戰士去而復返的畫面讓人肅然起敬。影片把情緒揉進細節中,採用心理落差強化觀感。隨著兩軍對峙,死亡增多,噩耗不斷,援軍全軍覆滅,真心感到揪心!絕境當然可以摧垮一切鬥志,但還有什麼比「不怕死」更堅定的信仰。

片中,印象最深刻的場景是最後一天的「巷戰」。當時只有20個同胞了,沒有武器的士兵以牙齒作為武器,以血肉之軀摧毀鋼鐵傀儡,姚子青與馬嘯楊的也在槍林彈雨中倒下。也是這僅存一人傳令兵完成了自己的職責,把寶山戰役的實戰記錄得窺見天日。「巷戰」頗有《南京!南京!》的味道,但《捍衛者》沒有以單純個體線推進來完成劇情升華,而是多點交織,每個人物都十分豐滿,除了靈魂人物姚子青,生死兄弟李忠賢,一身痞氣的李大成,驍勇悍將馬嘯楊,外柔內剛曹素君與截然相反的葛醫生等,一個鏡頭或兩句簡單的台詞卻瞬間將人物立了起來,這些人物極強的性格色彩與多元情感完美糅合,引發觀眾深思。

總體來說,《捍衛者》亮點頗多,在戰爭場面的視效有著不俗表現,戰爭場面血肉橫飛,炮彈落下瞬間鏡頭的晃動,砂礫瞬間撲面而來的顆粒感都極具視覺衝擊,而當敵人喪心病狂投放大量硫磺彈時,那種火焰煉獄帶來的毀滅氣息撲面而來,戰場上士兵的刀兵相見也很真實,沒有超神人物,沒有「避彈」光環,殲敵一千自損八百,甚至有新兵被輪番轟炸嚇尿褲子,這是戰爭殘酷一面的真實寫照。

除了視效,影片的情感內核更能打動人心,姚子青對妻子的囑託,對曹素君的承諾,對士兵一次次的鼓舞,對失去兄弟的悲痛,甚至是在死亡名單上對自己豪邁的一划,這是他對家人、對百姓、對兄弟、對自己、對國家的種種交待,體現的是他作為一名軍人的擔當和柔情。而副營長李忠賢赴死的大義,李大成對曹素君的情感克制,楊俊生獨唱「月光光」的悲戚場景等則更加豐富了影片的情感元素。

壯士許國,不必相送。從古至今,每當國家在危難之際,正是因為有無數視死如歸的捍衛者們不懼生死共御外敵,才換來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捍衛者》讓更多國人了解到抗日英雄姚子青及其所率領的600壯士,將姚子青誓死捍衛國土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傳承下去,更是將誓死捍衛家園的民族精神傳承下去,歷史必須銘記,英雄不可忘卻。

推薦閱讀:

TAG:捍卫者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