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民粹主義的輓歌 | 梅新育

關注風雲之聲提升思維層次

解讀科學,洞察本質

戳穿忽悠,粉碎謠言

導讀

有的互利大項目,竟能遷延十年之久仍然只是做可行性分析而不能落地,歸根結底就是對方要價太高,不切實際,我們怎麼算都無法盈利。現在該國陷入深刻的全面經濟、社會、政治危機,在相當程度上應該說是咎由自取。一帶一路應該少侈談「戰略」、空談「友誼」,但凡不以賺錢為目的的項目構想都是耍流氓。

——————————————————————————————————————

前言二:

本來是10月12日貼出,今天重新發出。

貼出此舊文,當初直接原因是加泰羅尼亞公投引發世界矚目和看到一些議論,一個多月來兩場會議討論,談及資源民粹主義問題,更覺需要強調這個。我認為,我們的外宣需要理直氣壯向我們自己的國民、貿易夥伴講清楚這個問題,倘若不敢講清楚這個問題,等於是幫助對方抬高不切實際的要價,最終害人害己。昨天討論會上,一線企業同志談到有的互利大項目,竟能遷延十年之久仍然只是做可行性分析而不能落地,歸根結底就是對方要價太高,不切實際,我們怎麼算都無法盈利。我認為,現在該國陷入深刻的全面經濟、社會、政治危機,在相當程度上應該說是咎由自取。我的主張:一帶一路少侈談「戰略」、空談「友誼」,但凡不以賺錢為目的的項目構想都是耍流氓。

本文主要論點:

要求不付出任何勞動而平白佔有勞動果實,視乎要求者身份,這種資源民粹主義本質上要麼是一種寄生性最強的食利主張,要麼是破壞性最強的流氓無產階級要求。

對於資源產地而言,倘若能與規模巨大的下游消費市場處於一國之內,那就堪稱天賜幸運,因為這樣一來該地產品就擁有相對於進口同類產品的先天優勢。越是規模經濟突出的現代產業,越需要這樣規模巨大的穩定銷售市場。

青島、順德、合肥、珠海市民不能以本地人身份為由要求海爾、海信、格力、格蘭仕等家電廠商向他們半價銷售電器,山西居民不能以本地人身份為由要求煤礦半價賣給他們煤炭,武漢市民不能以本地人身份為由要求菜農向他們廉價銷售洪山菜苔,要求石油、天然氣向產地居民廉價銷售又有什麼光明正大符合邏輯的理由?

正是在總結千百年來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經濟學界誕生了「資源詛咒」這個術語。資源產地只有作為一個蓬勃成長的製造業大國省份,其人民才得以擺脫上述永無止境的惡性循環。

即使是富裕的海灣石油輸出國,他們的暴發不過40年,卻已經經歷了幾次過山車般的經濟劇烈波動。而且,他們的社會結構已經因為產業結構問題而埋下了無可化解的致命缺陷,他們力圖根本改善自己的經濟結構,卻因為客觀經濟規律而被牢牢鎖死。在更長周期內,我們一定能夠看到他們經濟社會這些致命缺陷走向爆發。謂予不信?請拭目以待。

……

論述正確與否,判斷預言準確與否,讀者諸君可對比現實自行判斷。

把這個問題的道理講清楚,不僅僅關係到中國對外經貿關係的正名,更關係到中國維護國家統一的基礎;不僅僅是實踐的需要,也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理論原則正本清源的需要。我感到澄清這個問題的緊迫性,正是來自對外經貿、國際經濟政治研究中的感受,來自某些媒體上迷惑了相當一部分人的謬論,來自親身接觸和目睹一些本來令人尊重人士在這個問題上的糊塗認識。

本文最初以「《資源民粹主義的輓歌》」為題刊發於《經濟學家茶座》總第67輯(2015-1),略有刪節,這裡發出原稿全文;但我在各種場合提出要分析、講清楚資源民粹主義問題,比這要早好幾年,數年來為此陸續發表過一批文章,有數萬字篇幅的理論性論文,也有比較通俗一些的版本,這篇算是半理論性半通俗讀物。

2017.11.25

——————————————————————————————————————

從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國際市場油價暴跌六成,21世紀初開始的這一輪初級產品牛市就此徹底結束。從奈及利亞、南非到巴西,從海灣石油君主國到曾經的世界第二大工業國俄羅斯,那些在此前十年初級產品牛市期間享受了輕鬆愜意好時光的初級產品出口國,在熊市和美聯儲貨幣政策轉折的夾擊下紛紛陷入困境,經濟增速急劇下滑,財政收入驟然萎縮,國際收支迅速惡化,貨幣匯率大幅貶值劇烈震蕩,……未來隨著美聯儲啟動加息周期,他們的日子多半還會進一步惡化。此時此刻,反思資源民粹主義之誤,正當其時。

一、何謂資源民粹主義?

何謂資源民粹主義?這種思潮是將某種自然資源視為只有產地當地居民、甚至只有產地某一民族的居民才能使用、享受其收益的財富,即使沒有為此種資源開發付出任何勞動也要理直氣壯利益均沾,不分青紅皂白給外來投資者、勞動者和下游用戶買主扣上「掠奪資源」之類唬人高帽。對內,這種「資源民粹主義」突出表現為坐享其成思潮大行其道,西式代議制民主競選政體更為這種一廂情願的非理性思潮推波助瀾,各黨派、各競選政客爭先恐後提出各種無償瓜分資源及其紅利、增加福利的方案以討好選民,對資源開發企業竭澤而漁的無度苛索被包裝上「社會責任」的外衣,其經濟可行性和對可持續發展潛力的傷害則被置諸腦後。對外,這種「資源民粹主義」突出表現為該國家/地區違約風險急劇上升,東道國政府或其企業非法地或者不合理地取消、違反、不履行或者拒絕承認其出具、簽訂的與投資相關的特定擔保、保證或特許權協議等,撕毀合同,違約提高稅賦、分紅、價格等要求,致使海外投資者陷入困境而往往求助無門。

在初級產品牛市中,面對飛來橫財似的滾滾金錢洪流,政府常常因財政危機暫時緩解而不願冒險觸動既得利益階層,拖延結構改革,擴大無效率支出,給經濟多元化和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埋下隱患。巨額石油美元等資源收入提高了各個利益集團期望,在代議制民主政體下,政府常常扛不住利益集團壓力,被迫或主動追逐短期效應,鋪張浪費,利用新增資源收入無節制地擴大社會福利轉移支付項目,上馬效益不佳的公共工程,以便製造立竿見影的「政績」,換取民意支持,即使廉潔的民選政權也無法避免上述通病,不廉潔政府就更談不上什麼堅持原則了。前印尼礦業與能源部長、經濟學家穆罕默德·薩德利(Mohammad Sadli)曾指出:「艱難時世造就明智政策,反之也成立」(Bad times make for good policies,and vice versa),確實是親身體驗的總結。

就總體而言,這種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分肥思潮在油氣生產國/地區表現最為顯著,但在其它大宗礦產資源生產國/地區同樣甚囂塵上。在此前十年煤炭、銅礦等初級產品牛市期間,蒙古各派政治力量經濟政策主張競爭的焦點就是比拼誰更能投合不勞而獲人性弱點提出離奇不靠譜的經濟決策及主張,冷靜理智徹底淪為犧牲品:

2008年議會選舉成為蒙古民主黨和人民革命黨的全民分紅承諾對決,雙方競相提高承諾全民每人分紅金額,致使承諾分紅總額達到24—35億美元,超過2010年蒙古財政收入總量(25.6億美元),接近蒙古2010年GDP(62億美元)半數。

2011年,蒙古當局決定向全民每人分配額爾登尼斯-塔旺陶勒蓋公司(Erdenes-Tavan Tolgoi,亦稱「珍寶TT公司」)股票536股,合計佔總股本10%,而該礦至今仍未建成基礎設施,上市一再推遲後仍遙遙無期,連合作開發的外資財團也未落實;……

有這般民眾,有這般分光吃凈式經濟政策大行其道,無怪乎即使在前幾年的初級產品牛市中,資源豐富的蒙古依然連年經常項目收支逆差,進而給蒙古宏觀經濟穩定埋下了地雷。而在牛市繁榮期間仍然連年經常項目收支逆差、甚至財政赤字的初級產品出口國絕不僅僅蒙古一家,巴西、南非等許多拉美、非洲國家都是如此。

對外部貿易夥伴與投資者,蒙古當局和企業、居民的違約行為已成家常便飯。從2012年7月塔旺陶勒蓋煤田西區開發權招標結果出台後又被立馬撤銷,到2012年末至2013年初中鋁與蒙古之間就額爾登尼斯-塔旺陶勒蓋公司供貨合同的糾紛,莫不如此。

在資源民粹主義泛濫之時,蒙方許多言行純屬十足笑柄,卻能理直氣壯在蒙古社會大行其道。2010年,蒙古1550家私營「領軍企業」聯合成立「蒙古人999民族財團」,競標開發64億噸儲量的塔旺陶勒蓋煤田,大肆宣揚聲稱「不需要外國人幫助,我們就能做好這件事」;但這些在中國只能算雞毛小店的所謂「領軍企業」為此湊出的資金總額僅有100萬美元,而這樣一個巨型煤田開發總投資需要數十億美元,超過蒙古當年GDP。

在國際經貿實踐中,這種東道國/地區資源民粹主義思潮帶來的違約風險遠遠不局限於蒙古一地,也不止一種形式,而是遍及亞、歐、非、拉各大洲。作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作為世界最大初級產品進口國,中國因此而受害最深。而東道國/地區最終也無可避免地要為其違約行為付出慘重代價。2013年中煤炭行情暴跌腰斬、銅價急劇波動之後,蒙古煤炭和銅礦因其供貨方易反易覆、信譽低下而首先被中國用戶大面積拋棄,蒙古方面幾個月之內態度前倨後恭,不得不為重新打開中國煤炭、銅礦銷售市場而奔走。在美國因「頁岩革命」而大幅度減少從非洲進口原油之後,許多非洲產油國對中國等東亞國家的態度也發生了根本變化。

二、資源民粹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的衝突

資源民粹主義之誤,誤在其立論基礎就違背事實,或失之片面,推斷更悖離邏輯。特別突出的是,資源民粹主義的影響力在相當程度上源於一些「左派」或自居「左派」人士打起「反對掠奪資源」之類貌似「正義」的旗號,實際上,這種狹隘資源民粹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完全對抗。

首先,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礎是勞動價值論,認為勞動是財富之源;無論是生活常識還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都告訴我們,沒有開發的資源本身不是財富,經過勞動開發出來的資源才是財富。因為某種資源出產於某地,就將這種資源視為只有當地居民、甚至只有當地某一民族的居民才能使用的財富,即使沒有為此種資源開發付出任何勞動也要理直氣壯利益均沾,卻無視和抹煞勞動者的作用,這本身就違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世界上大部分礦產資源、特別是油氣資源要靠非產地的投資和絕大多數來自非產地的工程師、工人勞動才能開發出來。社會主義經濟基本分配原則是按勞分配,即使資本等要素以合理形式參與收入分配,也需要付出資本配置研究與決策的腦力勞動;要求不付出任何勞動而平白佔有勞動果實,視乎要求者身份,這種資源民粹主義本質上要麼是一種寄生性最強的食利主張,要麼是破壞性最強的流氓無產階級要求。在任何國家,任何時代,強大食利階層出現都意味著社會活力窒息、公平傾覆,其破壞性隨食利階層寄生性而俱進,流氓無產階級更是十足的破壞力量。正因為如此,《共產黨宣言》才明確地定性:「流氓無產階級是舊社會最下層中消極的腐化的部分,他們在一些地方也被無產階級革命卷到運動里來,但是,由於他們的整個生活狀況,他們更甘心於被人收買,去干反動的勾當。」

其次,沒有市場需求的資源不會得到開發,經過勞動開發出來的資源還需要經過市場才能實現其價值。正因為如此,馬克思才將銷售環節稱為「驚險的一躍」。狹隘資源民粹主義把自然資源、特別是油氣產品銷往其它地方說成是對銷售地的恩賜,甚至把這說成是銷售地對產地的掠奪,殊不知在市場經濟下,要謀求發展,銷售市場才是最為重要的東西。[1]二戰之後,為了扶植日本、韓國、台灣、東南亞成為遏制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防波堤」,美國最重要的支持措施就是對其開放了自己的國內市場,並推動西歐盟國也向這些國家和地區開放市場,日本、韓國、台灣、東南亞乃得以依靠出口導向增長模式次第實現經濟起飛。中國得以迅速成長為全世界頭號製造業大國和第二經濟大國,開拓出口市場的成功是關鍵原因之一;也正因為銷售市場至關重要,我們才高度重視、持之以恆地與國際貿易保護主義作鬥爭。正因為如此,對於資源產地而言,倘若能與規模巨大的下游消費市場處於一國之內,那就堪稱天賜幸運,因為這樣一來該地產品就擁有相對於進口同類產品的先天優勢。越是規模經濟突出的現代產業,越需要這樣規模巨大的穩定銷售市場。

在青島、順德、合肥這三個全世界最大家電生產基地,市民不會認為本地家電賣往外地和國外是自己遭受掠奪,本地家電賣不出去才會引起他們擔憂;吐魯番的農民不會認為內地客商來收購他們生產的葡萄乾是掠奪,相反,他們憂心如焚的是內地客商因為暴恐事件而不來吐魯番,導致吐魯番農戶葡萄乾庫存如山,我就看到在內地讀中學的吐魯番農家女兒也要開通微博為家裡推銷;……那麼,把油氣等資源產品以市場價格銷往其它地區消費市場如何能成為對買主的恩賜?又如何能成為買主對資源產地的掠奪?

在資源民粹主義思潮推動下,石油天然氣產地居民及其民意代表常常「理直氣壯」地要求向本地居民廉價供應油氣,但青島、順德、合肥、珠海市民不能以本地人身份為由要求海爾、海信、格力、格蘭仕等家電廠商向他們半價銷售電器,山西居民不能以本地人身份為由要求煤礦半價賣給他們煤炭,武漢市民不能以本地人身份為由要求菜農向他們廉價銷售洪山菜苔,要求石油、天然氣向產地居民廉價銷售又有什麼光明正大符合邏輯的理由?某些油氣生產國在國內市場廉價銷售油氣,實際上是一種財政補貼,這種做法違反客觀經濟規律,其經濟、社會和環境負面影響日益顯著,數十年來已經拖垮了印尼等國一度發達的油氣產業,拖累了許多國家的財政和宏觀經濟穩定,即使沙特也有可能因此而於本世紀30年代末轉為石油凈進口國。印度、印尼、埃及、……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正在努力改革這種變相補貼制度,或是已經完成。即使是海外那些實施這種變相補貼制度的國家,他們也是面向全國居民,而非油氣生產所在的一縣、一省居民。

三、初級產品行業無法自我克服悲劇命運

在國際之間,狹隘資源民粹主義嚴重干擾正常的國際商業秩序;在一國之內,狹隘資源民粹主義又常常會走向號召分邦裂土的分裂主義。看看蘇格蘭分離主義運動以獨佔北海石油收益為號召,看看奈及利亞反政府武裝以獨佔尼日河三角洲油氣資源為旗號,看看追求獨立的伊拉克庫爾德區如何爭奪基爾庫克油田,看看2008年大選失敗後玻利維亞傳統利益集團如何在因石油出口而相對發達的潘多、貝尼、聖克魯斯、塔里哈等東部4省(號稱「半月」)煽動分離主義騷亂,……看看這一切,我們就不難明白。然而,儘管「獨享」自然資源收益在牛市期間更能蠱惑無知、無信、貪婪之輩,但在更高層次、更長周期上考察,我們可以看到,對於資源產區而言,只有作為一個工業化大國的省份,而不是作為一個獨立國家,該地區及其居民才更有可能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更多的社會公正。

就總體而言,其它條件相同,與製造業驅動的經濟增長相比,初級產品行業驅動的增長具有一系列無法克服的弱點:經濟波動性強、加劇收入分配失衡和兩極分化、資產泡沫嚴重、加劇社會矛盾,等等。特別是與製造業驅動的增長相比,初級產品行業驅動的增長會帶來更多的腐敗,更多的兩極分化,更多的暴力壓榨,從而產生較多的社會矛盾。因為製造業企業處於永恆的買方市場,企業需要不斷創新才能取悅消費者而賣出產品,實現增長;但初級產品行業經營的關鍵在於佔有資源,牛市時期尤其如此,即使沒有取悅於下游產業的創新,只要能夠「擺平」相關方面勢力,佔有資源,就能大發利市。看看2006—2007年爆出的郴州窩案與當地煤炭、有色金屬資源開發之間的關係,看看山西超大規模開發煤炭資源後當地吏治的全面墮落、在近年反腐敗中當地官場的大面積高層次「塌方」,我們就不難明白這一點。

正因為如此,在現代世界經濟體系中,即使是那些自然資源人均佔有量高、品質優良、運輸出口條件優越的國家,他們的經濟社會發展長期成績也相當糟糕,縱然能夠在牛市期間過幾天「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日子,其資產泡沫、收入分配失衡、腐敗、社會矛盾等問題也積累得更快,最終在熊市中爆發,與熊市相互促進,把這些國家拖入「失去的十年」、乃至「失去的二十年」泥潭之中。拉美,非洲,一戰之前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的俄羅斯帝國,……莫不如此。正是在總結千百年來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經濟學界誕生了「資源詛咒」這個術語。資源產地只有作為一個蓬勃成長的製造業大國省份,其人民才得以擺脫上述永無止境的惡性循環。

同樣是煤炭資源豐富的國家,同樣置身於煤炭需求爆髮式增長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事情,為什麼德國的長期發展實績遠遠超越俄羅斯帝國?因為前者是一個迅猛發展的工業化大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前已經全面啟動工業化進程,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躍居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工業大國;而後者依靠自然資源開發作為支柱產業。現代石油工業誕生地美國為什麼沒有陷入「資源詛咒」的泥潭?因為現代石油工業誕生之時,美國製造業總量已經超越英國而躍居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在這種條件下,石油資源開發的收益方才能夠與製造業發展相互促進,形成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良性循環。也正因為美國經濟、美國製造業規模巨大,石油業繁榮損害製造業競爭力的所謂「荷蘭病」在美國從來就不曾如同荷蘭發生過的那樣嚴重。

蘇聯解體之後,獨立的土庫曼、哈薩克得以獨享本地油氣資源開發收益,在21世紀前10年的初級產品牛市中,他們貌似因為無需在全蘇範圍內分享這項收益而受益不淺,但代價是收穫了更嚴重的資產泡沫、製造業衰亡、收入分配失衡、社會矛盾等問題,更承受不起經濟波動的衝擊,更因此孳生了某些政治能量強大的寄生性社會階層,難以推進必要的經濟社會改革。其製造業衰退之嚴重,以至於哈薩克地方政府在籌備石油資源枯竭後的替代產業時,連碎石廠也被視為「技術含量較高」的項目。[2]如果說,蘇聯時代的中亞還有可能依託全蘇市場和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加盟共和國的製造業而緩解本地產業結構的上述負面影響,依靠大國較高的宏觀經濟穩定性應對經濟波動的衝擊;那麼,時至今日,作為獨立的小國,中亞諸國已經不具備這樣的有利條件了。在初級產品熊市期間,世人必將目睹他們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參考文章:梅新育:石油熊市裡的中亞危機陰影)

即使是富裕的海灣石油輸出國,他們的暴發不過40年,卻已經經歷了幾次過山車般的經濟劇烈波動。而且,他們的社會結構已經因為產業結構問題而埋下了無可化解的致命缺陷,他們力圖根本改善自己的經濟結構,卻因為客觀經濟規律而被牢牢鎖死。在更長周期內,我們一定能夠看到他們經濟社會這些致命缺陷走向爆發。謂予不信?請拭目以待。

(初稿2015.1.7,修訂2015.1.14,壓縮2015.1.28,僅代表個人意見)

備註:[1]正因為如此,可口可樂公司曾發出這樣的豪言:即使可口可樂公司所有的工廠都在一夜之間燒成白地,只要有這塊牌子,銀行就會爭先恐後貸款,公司還能迅速東山再起。而可口可樂品牌之所以有如此魔力,就是因為這個知名品牌代表了巨大的銷售市場。

[2]據哈通社2014年11月8日電,哈薩克克孜勒奧爾達州州長克熱姆別克?闊謝爾巴耶夫在國家新聞發布中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克孜勒奧爾達州石油資源將在10—15年內枯竭,該州石油儲量為1.26億噸,年開採量1000萬噸,主產區庫姆闊勒區原油開採也僅能維持10—15年。為此,克孜勒奧爾達州正在著手實施幾個技術含量較高的產業發展計劃,如計劃建設陶瓷廠、橡膠產品生產企業、詩耶勒縣碎石廠、組建鹹海鹽業股份公司,並加快農業發展,增加栽培果樹,大力促進園藝業發展。從這條新聞報道來看,碎石廠居然能被視為「技術含量較高」的項目,可見蘇聯解體後哈薩克工業和科技水平衰退的程度。——哈薩克通訊社網站報道鏈接:inform.kz/chn/article/2

背景簡介:本文作者為本文作者為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所研究員梅新育。文章發表於作者的微信公眾號梅新育論衡 ,風雲之聲獲授權轉載。

責任編輯:郭尖尖

歡迎關注風雲之聲

知乎專欄:

zhuanlan.zhihu.com/feng

一點資訊:

yidianzixun.com/home?

今日頭條:

toutiao.com/m6256575842

推薦閱讀:

日本經濟停滯20年,我們飛速發展30多年,為啥我們還沒追上?日德從戰爭廢墟中崛起不只用了十幾年時間嗎?
2017 年,中國製造業何去何從?
中國有公司或機構實力能與日本六大財團媲美的嗎?
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大約要多久,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機床是不是軸聯動數越高越好?

TAG:工业 | 经济结构 | 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