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說:人心向背,決定存亡! | ?「余莉開講」第11講上

  • 哪一個當領導的不希望使國家得到治理、社會和諧?但為什麼「太平盛世」卻沒有再出現!?
  • 一旦一個人奢侈浪費了,他就不惜盤剝人民的血汗,也不可能對百姓有仁愛之心。
  • 如果縱情享受,滅亡的日子立刻就會到來。

每天20分鐘,52期輕鬆學完《群書治要》

《群書治要·漢書》上記載:「自成康以來,幾且千歲,欲為治者甚眾,然而太平不復興者,何也?」自周成王、周康王的盛世以來,「成康盛世刑措四十年而不用」,刑罰擱置了四十年都沒有用,「囹圄空虛」,監獄裡都沒有犯人,他達到了這樣的治理。從那個時候到當時的漢代,將近有一千年了,想使國家得到治理的人很多很多,哪一個當領導的不希望使國家得到治理、社會和諧呢?但是這個太平盛世卻沒有再出現,這是什麼原因呢?

「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義廢也。」就是因為我們廢棄了治國的常理、常法,這個法度是古人所講的禮法,而且是恆常不變的禮法,就是我們所說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不再講仁義禮智信了,不再講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了,也不再講禮義廉恥了,也不再講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了。

把這些都捨棄了,而憑著自己的私心、自己的喜好來治理國家,奢侈盛行而仁義被廢棄了。因為人的私慾生起來了,為了滿足自己不斷膨脹的慾望,必然會過上奢侈浪費的生活。而一旦一個人奢侈浪費了,他就不惜盤剝人民的血汗,也不可能對百姓有仁愛之心。所以「奢侈行而仁義廢」,這就是國家不能夠再回復到太平盛世的重要原因。

我們觀察歷史上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等盛世的出現,都是因為皇帝他有這個認識,所以能夠帶頭力行節儉;也就是《老子》上所說的「我無欲而民自朴」

譬如說在漢文帝的時候,有人向皇帝貢獻了一匹千里馬。漢文帝頒詔說:「鸞旗車在前先行,隨班的車在後緊跟著。吉日出行一天行五十里,軍隊行軍一天行三十里,朕騎千里馬,獨自先到哪去?」於是他就將千里馬歸還,並且還付給獻馬的人行程的費用。並且又下詔書說,」朕不接受進貢,可下令四方之人不要再請求進獻了。」

皇帝對這些遠方之物、難得之物都不認為貴重,結果閒遊的娛樂禁絕了,珍奇美麗之物的贈送杜絕了。後來漢文帝就被謚號為「孝文」,因為他懂得怎麼樣才能夠把國家治理好。

《貞觀政要·論儉約》記載著唐太宗的很多故事,以下舉兩則。

貞觀元年,太宗對侍臣說:「自古以來,帝王凡是要大興土木,都必須要順應民心。從前大禹鑿九山,通九江,耗費人力巨大,卻沒有人抱怨。因為這是民心所向,反映了百姓的意願。秦始皇營建宮室,人民都反對,因為秦始皇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違背了民心的原因。朕現在想建造一座宮殿,材木等都已經準備就緒,但想想秦始皇的教訓,決定不再興建了。古人曾說:『不要做無益的事情而損害了有益的事。見不到引起貪心的東西,心就不會被擾亂。』由此可知,見到那些誘人之物,心很容易被污染。像那些精雕細鏤的器物,珠寶玉器、服裝玩物,如果縱情享受,滅亡的日子立刻就會到來。」

他還要求自王公以下,宅第、車服、婚嫁、喪葬等,如果用度超過了規定而過於奢華,都要一律禁止。從此二十多年,社會風俗崇尚簡樸,衣服沒有錦繡,物質富饒,沒有出現挨餓受凍的情況。

貞觀二年的時候又發生了一件事。有公卿上奏皇帝說:「依照《禮》,夏季最後一個月,可以居住在建在高台上的樓榭。現在暑天未退,秋季的連綿大雨剛剛開始,皇宮低下潮濕,請陛下營建一座樓閣來居住。」太宗說:「朕有氣力衰竭的病,不適宜居住在低下潮濕的地方,但如果同意了你們的請求,浪費實在太多。從前漢文帝想建一座露台,但是要花費相當於十戶百姓人家的費用,他就放棄了這個念頭。朕的德行比不上漢文帝,而耗費的財物卻要超過他,難道這是作為民之父母的國君之道嗎?」

儘管公卿再三上書奏請此事,太宗終究沒有答應。唐太宗確實是汲取了歷史的經驗教訓,知道要節制自己的慾望,不能損害百姓的利益,滿足自己的私慾,才創下了貞觀之治的盛世。

【第十一講 奢靡之害 (上)】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杜魯門開羅宣言里為什麼要宣稱台灣屬於中國?
秦嶺淮河這一區域,為什麼沒有發展出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城市?
黃巢起義人吃人,通過人肉作坊把百姓加工成軍糧!喪心病狂!
東西德合併後原東政府的人員如何安排?
關於南北朝時匈奴的去向?

TAG:历史 | 人心 | 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