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是否有義務向災民提供幫助?

在尼泊爾地震之後,有大批難民流離失所。尼泊爾首都一家5星酒店被指責僅僅為有錢的遊客服務,拒絕向無家可歸的難民提供幫助。這家叫做Hyatt Regency的酒店僅為少數有錢人和西方人開放,當地一位山地嚮導這樣說。這家酒店擁有37英畝的開闊地。圖為Hyatt Regency酒店震前拍攝,這家酒店擁有280張大床。尼泊爾五星酒店拒絕向難民提供房間


謝 @劉十逸邀請。

這個問題我從幾方面思考。

  1. 法律上,酒店有提供幫助的義務嗎?顯然沒有。
  2. 道德上,酒店有提供幫助的義務嗎?顯然,大家認為有。
  3. 為什麼人們願意遵守道德呢?因為個人滿足和收益。個人滿足就不必說了,有的人賣房救狗,就是滿足個人的道德感。雖然家庭破裂也在所不惜,作為外人也沒什麼能指責的。玉林救狗人士曾投200萬養流浪狗 丈夫離婚兒子崩潰 那麼收益呢?社會會對有道德的所為給予一定的補助,讓善行可持續下去,子路受牛就是如此。
  4. 那麼酒店對於善行的經濟分析呢?酒店的目標客戶是有錢人,所以酒店行為一般來說是考慮目標客戶感受的。什麼意思呢?如果這次酒店幫助災民。災民會有什麼反應?或許一部分認為理所當然就這麼過去了,而另一部分人呢?雖然很感激,但是將來依舊無法去酒店消費給酒店利益。而酒店幫助災民,一方面要付出成本,一方面可能得罪入住客人。
  5. 而酒店不幫助災民呢?後果就是,媒體、網民、災民不滿。但是這些不滿的人本來就不會來酒店消費啊。就好比銀行寧願讓普通人多排隊,也要讓VIP有特權(插隊)一樣。
  6. 所以能夠勸說酒店幫助災民的不是輿論,而是來一個大師告訴老闆做好事以後有福報之類的。這就看大師的忽悠水平了。
  7. 為什麼媒體不問問尼泊爾政府部門有沒有開放?學校操場寺廟……


Hyatt的社會責任報告中,專門有一整段是描述人權的。另外Hyatt還有一篇專門對於投資者解釋Hyatt人權的報告,開頭有這麼一段話In keeping with this mission, we
respect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as embodied in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而獲助權作為人權的一個延伸,也是需要保障的。當然如果說義務,這個可能還談不上,只能從道義上講,酒店還是應該給難民提供適當的救助。

由此可見,大企業的CSR都是寫給別人看的,其實並不會去做:)


酒店平時好像沒有向公民收稅,政府應該把錢付了讓難民住進去。


謝 @劉五逸邀請。

回答問題「酒店是否有義務向災民提供幫助?」的話,我認為酒店沒有這個義務。

但個人情感上,我傾向於認為酒店應該向災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不奢求你280張大床,奉獻出幾張。37英畝開闊地,應該貢獻出一些,供災民搭帳篷。看那個新聞,災民們也不是想入住酒店,只是想在開闊地宿營,可以說是酒店的舉手之勞。

我們常說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平時正常的時候,你掙有錢人的錢,依法納稅,方圓37英畝私人土地禁止窮人入內,不出資捐獻希望小學,合情合理合法。大災大難面前,八級地震,繼1934年地震之後,尼泊爾最強地震,可以說是八十年一遇。八十年一遇的災難,都不能讓這酒店拿出點社會責任感,有點說不過去。

外國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組織都捐這麼多,作為一個在尼泊爾本地的酒店,都不能開放開闊地。確實是很令人心寒的。


我是酒店老闆的話我就讓指責這家酒店的媒體掏一半的錢,然後我們酒店負擔一半,看看是誰應該受指責。有那報道的功夫不捐點錢買些帳篷送給災民,對災民來說有得住就行。


無,不然要國家幹什麼?


當然沒有這個義務,酒店的本質就是為了盈利……又不是政府的

那你覺得你家開的商店有沒有義務讓災民隨便拿?

你家開的餐廳有沒有義務讓災民隨便吃?

如果你願意 當然可以 前提是你願意

酒店也一樣 前提是它願意


不能逼捐,不能用言論暴力逼迫別人捐款的



有沒有義務為老人讓座?

答,沒有義務


沒有權利,不過如果事態真的緊急,那麼這家酒店恐怕會被暴力所控制了,就看誰有更強的暴力了.............


向……錯別字


推薦閱讀:

TAG:媒體 | 道德 | 酒店 | 4·25尼泊爾地震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