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變革 # 互聯網+機器人來襲,傳統券商投顧怎麼保住飯碗?

專欄開啟已久,一直無暇打理,今天借青果樂園兩周歲之際,重理思路,堅持更新,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我今天要說的,各位聽來可能有些刺耳,但都是出於我長期的觀察和思考,不敢說良藥苦口,但相信有心人自會領悟。」

關於券商投顧的未來。這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但最近貌似又突然「火」了起來。

一方面可能跟市場行情有關,不少投顧都感覺到越來越「寂寞」;另一方面,隨著「智能投顧」時代的到來,職業焦慮感也正在行業中蔓延。

所有的從業者都明白,證券投顧是券商經紀業務中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在智能投顧出現並普及之前,傳統人工投顧模式仍是行業主流。

但我們也看到,人工投顧模式的路子正在越走越窄,服務內容體現不出太多的持續性和品質性。

比如,當一個客戶問你,這支股票怎麼樣?你可以很容易地發表意見。但如果客戶真把錢交到你手上時,也許你才發現,根本沒能力玩。

就好比打仗之前要進軍校一樣,作為一個投顧,如果連模擬訓練都做不好,真刀真槍地干,能幹得好嗎?答案不言而喻。

從更深一個層次來想:為什麼會出現上面這樣的問題?也許是因為券商的經紀業務本質上是中介業務而不是投資業務。而經紀業務的屬性決定了幾乎所有同業機構,都缺乏投資體系的建設。

(我在很多年前就認識到這一問題,也一直在嘗試泰九的投研體系建設,花了不少功夫,但從實踐情況看,泰九的投研體系迄今仍不能讓我滿意。)

我在07、08年的時候,對這個問題做過反思,發現一個道理:對每個個人客戶來講,他自己是「投資經理」,你這個投顧就是「研究員」。

一個研究員無論水平多高,只要投資經理不行,就永遠干不好投資。

試想有這樣一個客戶,如果你不能讓他的資產保值、增值,不能持續讓他嘗到甜頭,他還會長期跟你嗎?不會的。他會去尋求更好的服務和產品。那會是什麼呢?我認為是資產配置,做財富管理。

我相信,在一輪輪「割韭菜」,不斷地接受教訓之後,一定會有越來越多高凈值客戶去做資產配置,不會像過去和現在這樣,只痴迷於炒股票。難道大家沒有發現這一趨勢正越來越明顯嗎?

當然,你可能會說,喜歡炒股的個人客戶一直都有啊?但在我看來,這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最後要麼被市場消滅掉,要麼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對自己的操作失去信心,而轉做資產配置,只是每個人的領悟時間長短不一樣而已。

所以,我經常也跟員工講,做事情一定不能單純憑個人興趣來。天天盯盤看股票,比打麻將還刺激,誰會沒有興趣呢?但要知道,這是一種單一的模式,這個模式能否支撐你長期走下去?這才是你需要思考的問題。

針對投顧的未來,我們還可以從行業發展趨勢上進一步探討一下。早期我們的投資顧問,只做股票就很容易成功,因為它是建立在嚴格的分業經營情況下,券商只有股票可以提供,那時候無非還有銀行的產品、保險的產品等等這幾塊。

但這些年,隨著中國的市場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新型理財機構、創新理財產品都已出現。

對高凈值客戶來講,大類資產配置是方向。市場嗅覺靈敏的機構,還會階段性地緊跟市場,看到什麼好就去重點配置什麼,靈活性、自主性都很強。

在這方面,券商就顯得很被動。比如泰九,雖然也在搞「互聯網轉型」,但我們的產品還不夠豐富。可以預見到的是,今後網上商城上線後,理財產品肯定是不夠的。

這個問題對傳統券商來說,自身其實很難解決。主要是監管和體制的原因,傳統券商對於新產品的風險都很擔心,不敢去嘗試,而可惜的是,往往是新產品才最有競爭力。

總結來說就是,從長遠看,未來金融業一定是混業方向發展。如何在混業情況下做出自己的特色才是問題的關鍵。比如泰九,股票特色是一定是要有的,這是我們的主業之一,但如果你還想要滿足大客戶的需求,那就一定不能只講股票。

最後談一談券商投顧轉型的具體路徑。在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前,你首先得明白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麼

如果我們把私募視作投資機構里的先進生產力,那麼量化私募未來一定是風口,很多傳統主動管理型私募,如果不採用量化投資,今後可能會越來越被動,更不用說傳統做股票的了。

因此每個投顧都要想想你在投資方面的核心競爭力,這個過程會很糾結。

對於一個投顧來說,無論你是想往全面的財富管理方向走,還是想往投資方向走,都要讓你的投資水平、投資模式,達到市場里較高的水平,這樣才能生存。

比如你想做投資經理,但要知道,那個群體更精英人數更少,競爭也會更激烈。作為券商經紀業務人員,一定要掂量清楚這是不是你要轉型的方向。

如果不做投資經理,為什麼不能去跟大客戶講講財富規劃、資產配置呢?

中國現在的理財市場,誠信度普遍比較差,大部分機構和理財師做業務,更多是為了拿收入、推產品,為客戶著想的很少。雖然貌似競爭很激烈,但實際上,行業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換句話說,如果你真正具備專業度,能夠把原理講清楚,贏得客戶信任,成為他家族資產管理信得過的人,在這個市場你就一定是有價值的。

從多年來中國的券商理財業務實踐來看,要做到這一點,看起來簡單實際卻「知易行難」,對於每一個機構和個人來講,一定會是個艱巨的挑戰。


PS: 不久前,定哥的朋友圈又被兩家互聯網企業刷屏,一個是支付寶的年度賬單、一個是騰訊拿到了基金銷售牌照。

阿里的螞蟻財富一直被認為是一頭巨獸,現在騰訊理財通又可以銷售基金了。

這些互聯網巨頭正在摩拳擦掌,等著顛覆這個行業,不得不說,留給我們的時間,確實不多了。

今明兩天,定哥和好友梁啟鴻先生一起,以線下公開課的方式,分享券商未來十年如何突破「中年危機」困局,能做出哪些切切實實的改變。

梁啟鴻先生,曾是雅虎北京研究院首席架構師,前廣發證券IT董事總經理兼首席架構師。

現在,他出來創業一年多,站在另一個角度反觀這個行業,看到了我們的焦慮,也看到了我們的機會。

定哥,恰好也想借這次機會,分享我這二十多年來的所聽所看,所思所想。

我帶領現在這個團隊打拚14年了,從當年的粗放式經營,到如今看齊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的轉型,藉助互聯網的賦能,逐步運用精益管理的理念運作整個體系,每一步都很不輕鬆。

進入到2018年,我們深愛的中國證券行業,也即將迎來Ta的而立之年。如果說我這麼一個老兵,現在有什麼可以為行業做的,可能就只有多做分享了。

這回,線下交流的主題,雖然叫《預見券商的未來十年,如何通過「精益管理+技術變革」,佔領時代巔峰?》,呵呵,似乎有些大。

但我更希望,通過啟鴻和我的拋磚引玉,在與券業同仁們一起的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共同預見券商未來的十年。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定哥的知乎專欄小助手(luoshiyuan@szqgly.com)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2016.8.19 國企員工持股計劃來了
2017.10.19 兩融餘額萬億魔咒
證券發行核准制到註冊制中的差別和意義?

TAG:证券 | 互联网 | 中国证券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