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痴迷的9個電影關鍵詞和它們的25部代表作

電影帶給我的快樂和感動,盡在這9個關鍵詞中。

2012年年底的時候,某電影網站讓我們這一些影評人每人推薦25部「中國觀眾應該看看的經典好片」。其實以我這點極其業餘的道行,我哪有資格告訴中國觀眾該看什麼,於是只好搗鼓出一份自己心目中的top25清單交差。

這25部影片純粹是我個人的心頭所愛,沒有任何客觀性可言,也並非我心目中中國觀眾「應該」看的片子,我沒有資格做這樣的推薦。這些片子中的一部分,是自己成長經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成年後再看已經可以看出不少瑕疵,但這完全不影響我對它們的愛。

受限於自己80-90年代中國小鎮的成長經歷,也受限於自己在影視方面極其不專業的知識背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這些作品中可能大半都不是專業影評人眼中的什麼傳世佳作。在行家眼裡,以下這份清單肯定「俗」不可耐。

要列出top25其實很難,要說「最愛」的片子吧,數量遠少於它,要說「很愛」的吧,數量又遠多於它。心理學裡有一個「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是說人的腦袋裡印象最深的通常是最早看到的和最近看到的。我現在回看這份top25,發覺它的組成的確符合這一規律:榜單中一部分是小時候看的,它們是「首因效應」,另一部分是列這個榜單的2012年前後看的,它們是「近因效應」。「首因」基本穩定,而「近因」會一直被刷新,所以如果我今天重列top25,下面這個清單里的不少片子都不會再入圍了。

但是,比起具體哪部片子入圍,更有趣的是,我發覺這些片子其實可以被歸納入9個關鍵詞。這25部片子,其實是詮釋這9個關鍵詞的代表作。代表作會變,但這些關鍵詞也許一直不會變。它們才是我從童年開始一直痴迷至今,並且也應當會繼續痴迷下去的電影元素。

電影帶給我的快樂和感動,盡在這9個關鍵詞中。

————————————————

關鍵詞一:橋段

代表作:終結者2

小時候光在錄像廳就至少看過五六遍《終結者2》,從那時起詹姆斯.卡梅隆就是我心目中的「橋段之王」。卡梅隆的牛,跟後來偶爾展現出來的一丁點兒藝術表現力(比如《泰坦尼克》)完全無關。他的牛,牛在對動作橋段的天才想像力

單是一部《終結者2》就創作出多少經典動作橋段?T800和T1000的商場遭遇戰、摩托車和卡車的追逐戰、T800單手上膛、T1000精神病院穿越柵欄、電梯逃生、machine gun掃射、T1000摩托車跳攀直升機、鍊鋼廠大戰,從頭到尾哪一個橋段不是動作迷和科幻迷們津津樂道了幾十年的經典?

(△《終結者2》的每一場動作戲都是設計絕妙的動作橋段)

在卡梅隆的另一部代表作《真實的謊言》里,最出風頭的也不是施瓦辛格,而是鷂式戰鬥機炸斷跨海大橋以及在摩天大樓旁懸停的橋段。

(△《真實的謊言》中最精妙的橋段:懸停在摩天大樓間的鷂式戰鬥機)

甚至連《泰坦尼克》,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難道不也還是「you jump, I jump」、「雙手平展抱腰式」這樣的「橋段」嗎?

(△《泰坦尼克》的雙手平展抱腰式)

————————————————

關鍵詞二:范兒

代表作:忠烈圖

古龍的《多情劍客無情劍》里有一段很驚艷的描寫。寫的是阿飛本來要去殺上官金虹,結果走在上官金虹身後,不由自主地就迎合上了上官金虹步伐的節奏,而且覺得這個節奏非常舒服,幾乎非這麼走不可。僅僅通過這個小細節,我們就知道阿飛根本殺不了上官金虹——因為上官金虹展露的,叫「絕頂高手范兒」,上官金虹有這范兒,而阿飛卻沒有。

所謂絕頂高手的氣場,就是他不需要真的動手,只要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節奏,就讓你知道自己絕非對手。

金庸小說里絕頂高手之「高」往往需要鋪墊,小說里會先讓次一點的小高手登場,讓讀者誤以為小高手已經足夠牛,然後再讓絕頂高手登場,輕描淡寫地掐死小高手。古龍卻不用這麼寫,他只要寫上官金虹的腳步什麼的就夠了。古龍善寫的這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大概就是所謂的「高手范兒」了。

胡金銓的《忠烈圖》,如果跟後來徐克、程小東那一路的武俠相比,武打動作是很難看的(當然,它可能更接近真實的搏擊),但是片子把「高手范兒」描摹得實在太出色了。我們完全可以在《忠烈圖》中高手們舉手投足之間乃至在一個微妙的神態之中感受到上官金虹的步伐那種魔性的張力。

(△《忠烈圖》舉手投足間盡顯高手范兒)

武俠片想拍出物理上至強的武力,其實倒簡單,無非是這邊揮一揮衣袖,對面就山崩地裂罷了。但要拍出范兒,卻極考驗編、導、演的功力。《忠烈圖》,或許是這方面最傑出的典範。

————————————————

關鍵詞三:盡頭

代表作1:銀翼殺手

代表作2:搏擊俱樂部

代表作3:人工智慧

代表作4:人類之子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一聽到「正能量」三個字就起皮疙瘩。作為一個內心陰暗的人,我對太積極的東西經常抱有警惕,甚至有時候會有生理上的不適感。

我不喜歡太光明的世界,大概是因為,在我們這裡,光明總伴隨著虛假。讓我覺得更舒適的,是《銀翼殺手》里那個好像永遠都沒有白天的黑夜世界:

搏擊俱樂部》里有太多可以讓人津津樂道的元素:「急轉直下」的後1/3、意識分裂、革命……,但真正讓我愛上它的,是結尾那一幕男主角拉著女朋友的手看著世界在眼前崩塌。對於我這樣陰暗的人來說,這一幕簡直就是是浪漫的極致啊:

人類之子》最打動我的,也不是那幾個驚世駭俗的長鏡頭,而是瀰漫在片中的人類即將終結前的末世氣息:

《人工智慧》里,失魂落魄的小機器人David呆坐在淹沒在汪洋中的城市廢墟里,彷彿在世界的盡頭處看到了時間的盡頭:

比起欣賞這個世界的美好,我更愛看著這個世界在我面前終結。

————————————————

關鍵詞四:永恆

代表作1:攻殼機動隊

(△海報上的2.0並不是指第二部,而是1995年版的CG畫面增強版)

代表作2: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

代表作3: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弔詭的是,「永恆」,一個與「盡頭」正好相反的詞,也同樣程度地吸引著我。我愛盡頭,但也很愛無盡。我愛《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里與永生相伴的落寞與孤獨;我愛《攻殼機動隊》里暗示出的那個意識擺脫肉體永恆存續的可能性;我也愛《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華麗的想像力包裹下那個追逐永生的主題。

————————————————

關鍵詞五:扭曲

代表作:切膚之愛

有一年我對比著看了一些日式和英式推理小說。

推理小說我看得少,總是很難在結局揭曉之前自己先於書中的偵探推理出謎底,不過,對於英式推理和日式推理,理由不盡相同。對於英式推理來說,猜不出謎底是因為自己的智商被作者碾壓,自己的木頭腦袋還原不出作者天才的腦袋瓜里構思出來的絕妙殺人詭計。

而對於日式推理來說,猜不出謎底,是因為自己的陰暗面被作者內心的黑洞所碾壓。我以為自己已經夠變態了,但跟一些日本文藝創作者相比,我完全可以稱得上sunny boy呢!

於是,大概同樣是因為上面說過的熱愛負能量的陰暗心理作祟,我也就無可救藥地愛上了日式恐怖片、驚悚片里那些與日式推理小說一脈相承的扭曲。

感謝這些日本藝術家,讓我領教什麼叫「只有更扭曲,沒有最扭曲」(完全褒義)。

————————————————

關鍵詞六:追尋

代表作1:東邪西毒

代表作2:千年女優

代表作3:殺妻總動員

代表作4:暖暖內含光

身上的負能量再有一個表現就是,與「獲得」相比,我更愛「失去」。我喜歡《暖暖內含光》和《殺妻總動員》里的「失去之後才發現失物之可貴」。不過我說的並不是「失去了之後再去找回來」。找不找得回來完全不重要,迷人的是「追尋」的狀態本身

東邪西毒》里說:「當你不能夠再擁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千年女優》里說:「我真正愛的,是追逐他的旅程。」

失去,然後追尋,這就已經是完滿的了。

————————————————

關鍵詞七:秘密

代表作1:飲食男女

代表作2:迷失東京

代表作3:色,戒

代表作4:空房間

李安第三次拿到奧斯卡獎之後,我聽到一種說法,說李安是最「職業」的導演,因為他拍的每一部作品幾乎都完全不同,但他卻都能很完美地把它們都拍得很不錯——簡直就是把李安說得像是個技術非常過硬的工程師似的。

但卻我覺得李安的作品其實有一以貫之的相通之處。《飲食男女》中郎雄與張艾嘉的不倫(?)之戀,《色,戒》里身份與感情的雙重秘密,《卧虎藏龍》里李慕白對俞秀蓮的感情,《斷背山》里的同性戀情,《少年派》中無法對人傾訴的食人經歷……它們描摹的都是同一種「心中懷著秘密,卻無處言說」的狀態。

有人說王家衛一輩子拍來拍去其實都是拍同一部電影,而我覺得李安每部作品雖然看上去都很不同,但骨子裡其實也都是相通的。李安幾乎所有的作品,主題其實都是「不能說的秘密」。

我之所以這麼欣賞李安對「秘密」的描摹,大概是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有交流障礙的人,我很熟悉這種無處言說的狀態。

這份對「無處言說」的親切感,也讓我愛上了《迷失東京》里直到分離前的一刻才說得出口的耳語告白,和《空房間》里自始至終的沉默。

唯有靜默才能讓述說變得更有力量。

————————————————

關鍵詞八:宿命

代表作1:霸王別姬

代表作2:槍火

代表作3:

代表作4:無恥混蛋

小時候看過《霸王別姬》和其他一些類似的作品之後,我就很害怕看民國題材的文藝作品,因為害怕去想像故事裡人物最終的結局。除非故事的結尾明確地告訴我最後男女主人公逃到香港、台灣、海外,否則,就算他們活過民國、活過抗戰、活過內戰,只要他們還活在大陸,等待在他們面前的,也會是那個所有人都無法避免的大悲劇。

無論在故事的篇幅里他們的結局如何,我總會不由自主地去想像:只要他們活到60年代,他們的結局就註定是無限屈辱地活著或是無限屈辱地死亡。所以類似《霸王別姬》的民國題材文藝作品對於我來說都散發著強烈的宿命感,比其他所有標榜自己的主題是「命運」的作品都要強烈百倍。

但我很喜歡「宿命」這個主題。「宿命」有時候意味著無可奈何,有時候卻意味著某種安定感。

徐克的《》,之所以能將「墜崖不但不死還撿到秘籍練成神功」這樣最惡俗的武俠片橋段化腐朽為神奇,就是因為拍出了宿命:世事險惡,命運慘烈,但冥冥中卻有股力量在維持著公義。

昆汀的《無恥混蛋》,雖然沒有任何一處提及「宿命」,但影片結束時回頭一看,卻發現該報的仇最後必定會報,該付出的代價也一定會付出,處處透著命運精緻的平衡,每個角色的結局都幾乎都應驗了因果報應。

「宿命」也是銀河印象二十年多來的作品中一貫的主題。在銀河印象的世界裡,有時候命運很無常(《一個字頭的誕生》),有時候命運強大得不可忤逆(《非常突然》),有時候佛性的靈光可以突破因果的輪迴(《大隻佬》),有時候命運是聖誕老人,好人就是會很莫名其妙地、很無厘頭地得到好報(《PTU》、《天有眼》、《奪命金》)。

在銀河印象的世界裡,大多數時候命運都不是凡人可以左右的,但也有那麼偶爾的一兩次,你只要耍點陰謀詭計,命運就被改寫了,比如《槍火》。也因此,《槍火》在銀河印象一堆「厚重」的作品裡顯得特別地「小清新」。《槍火》里值得稱道的東西太多(比如竟然在一部槍戰片里拍出了武俠電影也不曾拍出過的古龍式的靜態對決),但我尤其愛它的「小清新」。

————————————————

關鍵詞九:憂傷

代表作1:倩女幽魂

代表作2:東方不敗

代表作3:雙峰

《倩女幽魂》和《東方不敗》這兩部片子,我從90年代初開始到現在數不清看了多少遍,印象中光是小時候在錄像廳就看過不下十遍。很長時間以來,它們都是我心目中中國古裝電影的唯二標杆。現在回想起來,我對電影的熱愛應該就是被這兩部作品啟蒙的吧。後來看的次數多了,片子的缺點越來越顯眼,尤其是《東方不敗》,某些情節的轉折缺乏足夠的說服力,但沒有辦法,它們在我心目中絕世神作的地位無法動搖。

我想我那時是被這兩部作品營造出來的世界觀完全給震傻了。那是一個堅定地與現實劃清界限的世界。片子的畫面色彩足夠濃烈,與自己身處的幾乎只有灰色的現實世界完全不同;片子里古人的著裝,透著混合了異域(比如東方不敗的日式裝束)與現代(比如《倩女幽魂3》里張學友的圍巾)的奇特風采,與現實的古代世界也絕對劃清界限;音樂上,在聽過黃沾和戴樂民的「古曲」之前,我聽到過的古曲旋律都透著股濃濃的鄉土氣;武打場面上,雖然飛檐走壁,誇張是誇張了點,但是跟後來動不動就移山填海的「科幻武俠」相比又節製得恰到好處,完美地視覺化了我們對武俠小說中高手境界的遐想。

這兩部片子對於年少時的我來說屬於要什麼就有什麼,它們太完美地滿足了一個前青春期小盆友對異世界的幻想。

但最重要的一點可能是,對於一個即將成長為慘綠少年的前青春期小盆友來說,《倩女幽魂》和《東方不敗》都是愛情悲劇。所以它們對於我的意義其實跟女孩子看到的第一部瓊瑤小說沒什麼兩樣。這麼比喻有點掉價,但回想起來事實似乎就是如此。

寧采臣沒見小倩最後一面,東方不敗對令狐沖說「我要你永遠記著我」然後就墜崖了。還是個小屁孩的我大概就是從那時起隱約開始明白什麼叫「憂傷」的。所以這兩部片子,可能既是我審美上的啟蒙,大概也是情感上的啟蒙。

多年以後再次被「憂傷」擊中,是因為大衛.林奇的《雙峰》。美國人在銀幕上的形象似乎總是粗線條多過細膩敏感,而《雙峰》把這個印象完全扭轉了,沒想到美國大老粗們也有如此憂傷的一面。這部最終在第二季就爛尾的作品被很多美國觀眾評為迄今為止最好的美劇,不知道是不是與它的憂傷氣質有關。

直到現在,儘管被郭敬明一遍遍地糟蹋,我仍然覺得「憂傷」是個好詞。小時候啟蒙時形成的感受,估計是很難改的了。

文:@魏知超

————————————————

歡迎關注我的音頻節目公眾號「心理朋克」(ID:psychpunk),·我們立志做一檔最魔性的泛心理學音頻節目。

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等音頻平台中搜索「心理朋克」訂閱我們的節目,每周一、周四更新。


推薦閱讀:

電影院情人
電鋸驚魂8 | 豎鋸「復活」開啟新遊戲!你,準備好了嗎?
《禁閉島》真的恐怖嗎?
電影《老炮兒》好在哪裡?我為什麼看不懂導演究竟想表達啥?

TAG:电影推荐 | 影视推荐 | 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