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一法師:在少林寺打禪七

懷閒齋主:少林寺,作為達摩祖師駐錫地,本是禪林聖地。而後屢遭流言染污。今呈少林寺禪七記以正視聽。本文原出於明一禪師博客,鏈接地址:在少林寺打禪七。

在少林寺打禪七

作者:釋明一,號崇守。

1963 年 5 月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

1985年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電子技術系。

2003年12月於邢台玉泉寺依上凈下慧老和尚剃度。

現常住湖北黃梅四祖寺,任堂主,兼監院。

(一)緣起篇

懷著七上八下的心態跑到少林寺打七,感受真的很多。真正進到少林寺禪堂到解七出禪堂前後只有二十四天,而從動念頭去到回來卻有三個多月的時間。這次的經歷就像是天堂地獄來回的跑,跑到最後,覺得自己長大了。

「少林寺」三個字一提起來馬上就和武術聯繫起來,電影《少林寺》影響了我們這一代人並不斷地延續著。「少林寺」是我少年時夢想的地方,我想,一定也是很多人夢想的地方。隨著年齡的增長,夢不好做了,腿腳不再飛揚,英姿不再颯爽,英雄出少年已經與我無關,少年時的夢悄然隱退。學佛後則對少林寺不屑一顧,儘管它是禪宗的發源地,是禪宗的祖庭,卻沒有被列入我一定要去拜訪地方。幾個月前聽說少林寺要打禪七,少時的夢想翻了出來,當一回少林寺和尚的念頭強烈地縈繞在心頭,何況打七是我夢寐以求的事情。考慮多次後向大和尚提出想去少林寺打七,不出所料被大和尚一口拒絕。大多數人對少林寺的印象和自己少時的夢一樣,它是武林高手的世界不是佛教的世界,更不是禪修的地方。更有人說:去少林寺打禪七,是不是搞錯了,打架還差不多。少林寺啊少林寺!我的夢,少時的夢,做少林和尚的夢,這個夢好難圓。直到少林寺起七了再次向大和尚請假,大和尚說要出遠門等他回來再說,默默等待十幾天後,大和尚終於回來了,再次地向他請假,答案是要我處理一堆的事情,好在早就把這些事情安排好了,最後剩下去北京的事情,在去北京的路上通過電話再次向大和尚請假,給大和尚說先去看看,好就打完七回來,不行就算是一次朝山,終於得已批准。其實自己的心裡也是七上八下的:少林寺是否容納我?會不會中途進禪堂(因為打禪七最怕中途有人進出禪堂影響堂內的人用功,沒有解七要是提前離開更是大忌,因為這樣會使正在用功的人失去堅持用功下去的信心,所以我在向大和尚請假的有力理由就是只有少林寺會在我們在柏林寺起七前解七,可以不影響自己廟裡的禪七法會)?自己的身體能否受得了?怎麼去少林寺?如此等等問題很多。

通過發簡訊諮詢如何去少林寺,去過的人詳細告訴我行程路線——坐火車到鄭州然後再坐汽車到少林寺。在晚上九點半坐上去鄭州的火車上時才發現自己已經累得快動不了了,因為從早上兩點多起床後打坐、上殿、過堂、坐汽車、坐火車、處理事情、買車票、吃飯,一直到上了火車還沒有休息過。發出去的簡訊也在不斷地有回復消息,河南的居士要到鄭州火車站接我並送到少林寺,推辭未果,想想自己第一次到鄭州,心裡沒底,最後默認他們的幫助。第二天早上五點半下火車後發覺遇到寒流,來接站的居士因路上事故頻發晚到半個小時,見面後二話不說駛向嵩山少林寺,心裡自然升起英雄斷腕的感覺。外面的世界銀裝素裹,路卻很滑,小心翼翼地行駛在銀色界里,心裡錯綜複雜,不知道自己到少林寺後能不能進堂用功?功夫能不能用得上?這樣的信施自己如何消受?雪漫天飛舞,厚厚地壓在了嵩山上的棵棵青松上,青松依舊蒼勁翠綠。「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少時喜歡的詩句宛然而現,體悟卻更深更廣。

山腳下和居士道別,地上厚厚的雪有點融化,羅漢鞋和襪子很快就濕了,本來還在找稍微干點的地方走,後來索性不管了,濕就濕吧,心裡倒是坦然了。問了好幾次路終於走到曾在電影和圖片里看到過很多次的熟悉的山門,無心兩旁的景物,上大殿禮完佛後就到客堂,講了很多話才得知禪堂那邊還有自己的客堂,能不能進堂還要禪堂那邊的客堂做決定。沒有猶豫找到禪堂,正好聽到慧通老和尚的聲音,找到老和尚說了自己的經歷,最後說兩年前在雲居山曾在他的座下打過幾個七後他終於說你去找知客師,你要進堂他是不會有意見的。有了這句話我在早六支香換了一雙干襪子就坐進了禪堂,腿盤起來時心放下了。感謝諸佛菩薩護佑!

(二)常住篇

寺院要打個禪七可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人力物力就不是一般的寺院能支持得了的。禪堂里的一切東西要準備,吃的喝的用的五花八門。連師傅們的衣服、用的手紙等等一切的生活所需全要備齊。古話說身安才能道榮,只有讓堂內的師傅有了保障,他們才能全身心地放下來辦道。平時是說住進那個禪堂是把色身交給常住,把性命交給龍天。打七的時候更是這樣,把色身交給常住,把性命交給和尚。所以打七的時候不單是和尚、班首職事師傅、內外的護七師傅、庫房的師傅、閱眾師傅、當值師傅、監值師傅、司水師傅、香燈師傅、大寮的師傅們、等等全都要忙起來。維那師更是需要內外照看,是最辛苦的一個。就連諸佛菩薩,龍天護法也要忙,真是缺一不可。這樣才能成就這個道場,才能圓滿禪七法會。像少林寺這次打六個七光是吃、喝、用等花的錢就用掉四十多萬,更不要說要動用這麼多的人手,諸佛菩薩都是要驚動的。

少林寺和別的寺院不同,別的寺院大多是靠居士來供養,來修建。而少林寺卻是完全靠常住。這幾年來少林寺依靠發展旅遊有了點錢,辦了不少的事情,不但把自己的廟修得漂漂亮亮,還把周邊老百姓的經濟生活帶動了起來。八十年代在中國人還在為溫飽而忙碌的時候,永信大和尚帶領少林寺的僧眾通過練武術的形式大辦旅遊和宣傳佛教的事業,不但解決了自己的溫飽問題還帶動周邊的經濟的發展。這在鄭少高速公路上可以看出來,為了讓大家去少林寺參訪容易專門修建一條高速公路,可見地方政府對少林寺做為經濟領頭羊的重視。這些做法和古代的禪師做法很類似,在自己的生存有困難的時候林下泉邊耕衣搏飯,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就出來帶領大家解決溫飽然後宣傳佛法(這在《維摩潔經〉里是這麼說的:「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而永信大和尚就是這麼做的。他先利用《少林寺》影片的宣傳效果和人們對武術的熱愛發展旅遊,建設自身,然後搞少林寺文化,由武術的熱點轉移到文化的熱點上,最後把佛教的特點——禪推到顛峰。他在給我們講開示的時候還說計劃再建一個更現代化的禪堂,比現在的條件還要好,讓修行到有一定基礎的人進去修行,再建幾棟關房讓有功夫的師傅閉關,還要在嵩山地區建一些條件好安全性高的茅蓬讓師傅們在裡面修行。所有的修行師傅由常住來供養。這和別的寺院有一定的區別,別的寺院因為是信眾的捐贈,往往帶點某位信眾的心念。而少林寺的建設完全是佛弟子自己在搞,所以不會有這些問題。這在少林寺剛剛恢復就辦得有聲有色的禪堂可以看出來,一般的寺院花幾十年的時間也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少林寺恢復禪堂到現在不到一年的時間,打了三次禪七。這次最圓滿也是時間最長的一次。可見永信大和尚對禪堂的重視。這次的禪七我參加後也深受感動。

永信大和尚不但在百忙中和我們一起坐香,還一再地鼓勵我們。不但在衣物飲食上無微不至地關懷還把禪的發源以及發展展現給我們,鼓勵我們保持中國佛教的特色並宣傳出去,告訴我們禪才是中國最大的瑰寶,歷代的禪師才是中國最有成就的人才,希望大家入定嵩山。他的開示特點是直接不饒彎子,有什麼說什麼。說的最多的是希望大家打完七不要走,希望大家在少林寺參禪。而且在解七後馬上就把單金給了師傅們,師傅們要走的還叫知客師傅聯繫車輛送行。我在禪堂里自顧不暇,基本顧不上好好去了解和觀察大和尚。但有一次我坐得很舒服,在吃放參包子的時候注意了一下他。堂里的東西做得很精緻不免讓人起貪心想多吃點,但我們在禪堂裡面不敢吃太多的東西,因為吃多了不容易安靜,所以一般吃放參包子的時候,一般的人就吃兩個喝杯水就完事(當然我也看到有吃六個以上的,不過他們最後都是腿子痛得像坐在搖船上一樣)。這次一樣給永信大和尚也是送了兩個包子一杯白開水,他很快就吃完了,當內護七的師傅行包子到他面前的時候他又要了一個,臉上的表情我看不到(上次在雲居山看到純文大和尚要第三個包子的時候是慚愧地笑了一下)。但我知道他和純文大和尚不一樣,他坐完養息香後要回寮辦事,而不會因為多吃一個包子影響什麼。正是這件事情讓我想到,大和尚也「貪吃」我們堂裡頭的放參包子,他是貪嗎?因為他要是「貪吃」禪堂里的包子完全可以叫人多送點回寮再吃的啊!,他想吃更好的包子沒有嗎?要是想做更精緻的包子還不容易?!為什麼還要等我們大家一起吃完包子再回去辦事?他是有權利先走的啊!從這事情可見大和尚的為人,可以看出他對禪堂的熱愛與關懷,可見他的生活並不是網上描述的那樣。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菩薩,他撐起了一把讓佛子安心辦道的大傘。

(三)用功篇

一年多來自己大多數時間是在做接待和為別人解釋問題,所以「覺悟人生,奉獻人生;感恩、包容、分享、結緣;過去無悔、現在無怨、將來無憂」等等天天在為別人說,自己平時也試圖按照這種理念來做,但都是處於接待者的位置。這次出門打七有機會換一個角色,正好檢查一下自己會怎麼樣。

進了禪堂開始坐第一支香的時候簡直就像緩了一口氣,因為一切算是安定下來了,雖然鞋還是濕的但襪子是乾的了。很舒服地一支香很快就開靜了,接著吃午齋。因為考慮到大眾師傅的身體健康,廟裡都把掛單師傅和常住師傅碗筷分開,那麼掛單師傅必然會有種種的不方便,這裡更不方便的是自己要洗自己的碗,而且還要走很遠的地方去洗,我學著別人用開水把碗洗乾淨然後把洗碗水喝了,這樣就不要跑來跑去了。因為心裡知道常住的苦心,平時自己也有過這樣的做法,所以沒有動任何的念頭,一切是合情合理的。自己的不方便是自己的業力感招的,無可厚非。

吃完飯馬上回堂行香,中午的行香時間比較長,要行半個多小時,而且還要快,以便消化所吃的東西。兩天來的疲勞和缺覺這時候一起起了反應,人開始感覺疲乏,盼望著早點上座。上座後想起要好好用功,猛提話頭髮現不對勁,開始怪新禪堂沒有加持力,只好不提讓心安下來。好不容易有點舒服打下地板要求下地打警策了,打完警策上座開始用功,在舒服的時候小小地提話頭,這樣下午的三支香很快就過去了。快四點的時候開小靜大家睡覺,自己總算鬆了一口氣並很快睡著了。睡得正香被人弄醒了,因為自己的呼嚕聲太可怕了,把別人搞得無法睡覺,只好找維那師換個地方。很快養息香就又起香了,因為休息不好腿子開始疼,話頭更是提不起來,沒有辦法只好受著。因為知道怎麼去放鬆,那就放鬆吧,總之是在裝死的過程中度過了將近兩個小時。吃完放參包子催香簡直就是要命,腳板疼得厲害,自己心裡知道這下完蛋了,腳板起水泡了。本想去請個經行假(請完經行假可以沿止單慢慢走)但是自己一想剛進堂就請假人家要罵你來幹什麼的了,受著吧!反正你走不快後面的人就像會撞上你,你自然也就會快起來。拿出剛才走雪地的精神,不管了!愛疼不疼,對不起借給我色殼子的人了,這次要讓你受點苦。好不容易熬到上座了,趕緊調整自己的心態,不用功就不用功吧,偷偷睡覺。但是剛覺得好過點腳氣又開始癢起來,苦啊!一直到了晚上快十二點總算開大靜了,躺在床上渾身疼。但是再疼敵不過困,很快就睡著了,又被人弄醒了,又睡著了,又弄醒了……呼嚕寮的人也受不了我的呼嚕了。我只好向大家求懺悔,希望大家原諒,沒有辦法,你們也打呼嚕的,大家將就點吧。

就這樣混了三天總算不再困得受不了了,渾身疼痛依然,腳板更疼,連屁股坐在座上都疼。後來發現手也腫了,可能還有點水土不服吧。但是自己知道活著打七,死也是要打七的,進了堂自己的性命是由不得自己了,疼就受著吧!委屈借給我色殼子的人了而已。這倒是有點武俠小說里寫的:「刀來頸受,拳來胸受。」因為自己知道來這裡是幹什麼的,所以儘管不舒服還是時時不忘用功,能提話頭的時候決不放過,所以不像前幾天,一天到晚連疼也是模模糊糊。一天下來想不起來疼了,好像疼,但怎麼疼怎麼苦是不知道的了,只是知道跟別人一樣,吃、跑香、坐香、上廁所、睡覺,畢竟不會像剛進堂的時候一樣困了。

又混了三四天好像生病了,因為咳嗽了,找了點葯吃,要不發出聲音會打別人的閑岔。開始腿子不那麼疼了,但身體還是像有炎症一樣地渾身疼,不管怎麼樣可以用功的時候越來越多了。記起祖師說的:「疾病以減食為良藥。」所以就不吃飯了,後來連放參包子也不吃了,每天就喝點奶和豆漿,早上的生薑更是不敢吃了。三四天後咳嗽好了,腿子也不疼了(也許疼,但可以忍受不會影響用功),渾身的疼也開始消失,手腫好像也消失了不少,但腳板上的水泡疼就突出了。功夫開始好用了,舒服的時候也越來越多。

又過了三四天病完全好了,腳板的水泡也消失了,覺也夠睡了,人的精神也起來了,正好用功。因為這一年多以來改參「念佛是誰」知道自己的份量,所以在自己很舒服的時候也不會去迷戀那舒服的境界,寧願舍掉舒服也要猛提話頭,搞得自己眼睛發脹,頭大如斗。舒服沒有了,身體又開始疼,一天到晚就是在這疼與舒服的交替中過去。實在是自己的話頭太生,受不了猛烈的提撕,只好自己慢慢調整。在自己舒服的時候少少地提,讓疑團保持的時間越來越長。

這樣又過了三四天。好消息來了,慧通老和尚決定晚點回雲居山,所以我們可以加打一個七。按規矩從第四個七以後每個七的第四天的午四支香是請開示的時間,你必須要去和尚或班首那裡請開示,以便他們知道你的用功情況,要是不去維那師會催你的香,那就是你在前面行香他就一直跟在你後面打你香板。現在因為規矩不是很嚴,班首也自顧不暇所以就模糊了,變成可去可不去了。所以前幾次請開示我都沒有去,而且慧通老和尚也發話說這不要去那不要去,我就理所當然地不去了。第六個七的時候我越坐越舒服,有的時候還會升起輕安的感覺,頭腦非常的清晰,腿子軟得要化了一樣,背上的疼會從頭頂上蒸發出去一樣,舒服得不得了,不但心肺好像空了,連肚子也好像要空掉。但是話頭還是很生,不能提急,提急了舒服就變成疼了,自己知道要在中間平衡。請開示是班首師傅了解在堂師傅用功情況的一個途徑,可能是因為很多人沒有去請開示,慧通老和尚說大家要是功夫上有什麼問題可以及時提出來,不一定要等到第四天的午四支香請開示的時候再問,有問題及時掃除,第四天的午四支香就不請開示了。我也沒有當成事,所以也不理他,可是到了第四天的午四支香他又急急忙忙交代維那師說大家都要去請開示,沒有辦法那天也只好去請開示,找了一個問題去問他。這樣就問他在有點輕安的時候是應該提話頭還是維持輕安,他就問我你參了多長時間了,我說一年多快兩年了。他馬上說你的輕安不是功夫來的,是自己的心比較安靜得來的,還是要提。這和我自己的做法一致。他又說要注意不要墮入頑空,還拉著我的手問了一些功夫以外的問題,鼓勵我好好用功。

注意不要墮入頑空這句話以前明基師也提醒過我,再次被人提醒不要墮入頑空我開始重視了。老和尚一句話就把我的問題點了出來,說我的輕安不是來自功夫,讓我打了一晚上的妄想。我把自己所有升起輕安的經歷回想了一下,看看到底這輕安是怎麼來的,有的是功夫來的,更多的不是功夫來的,不但收心會有,連睡覺的時候也會有。那麼我的這個輕安就有大問題了,要麼是自己把輕安定義錯了,要麼就是墮入頑空。因為不但有一次輕安來自喝茶,還有很多次是在睡著的時候,座上更不用說了,心一收就會舒服得不得了。這個問題有機會要好好地問問師父,因為有人問四祖如何悟解法相,四祖說:「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計心,亦不思惟,亦不觀行,亦不散亂,直任運;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獨一清凈究竟處,心自明凈。或可諦看,心即得明凈,心如明鏡,或可一年,心更明凈;或可三五年,心更明凈;或可因人為說,即得悟解;或可永不須說得解。」當年師父在講前邊的七個亦不的時候著重說了「亦不散亂」很重要。是不是我自己散亂了還不知道?所以後來的祖師給我們一個話頭讓我們不散亂?輕安的時候是非常的清晰的啊,而且產生輕安大多是很專註的時候升起來的,這和師父說的用功要專註、清明、綿密一致啊!有機會一定要好好問問師父。

解七了,大家都捨不得,我自己功夫還差得遠,七就這麼快解了。想哭,再加上永信大和尚的話,把自己搞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慚愧心油然而生。不過師恩未報,還是要回到師父的身邊,雖然不能親手端茶送飯但能為他老人家做點什麼就做點什麼。其實我明白師父才不需要自己為他做什麼,他是要我們在做點什麼的時候快快成長起來,以便荷擔如來家業。

解完七,領了大和尚給的一千塊錢的紅包(正好用這錢打了一堂如意齋,表示自己對常住的感謝)並把下山的手續辦好。就和一位一起呆了24天也不認識的師傅抓緊時間去了一趟達摩洞,回來的時候急急忙忙看了一眼立雪停就吃飯了。吃完飯知客師傅就安排好了我們下山的車,因為衣服帶得少,想在中午不冷的時候下山,這樣晚上11點多就可回到柏林寺了,還不耽誤第二天的早課。

感恩諸佛菩薩的加被;感恩少林寺常住的辛苦操勞;感恩永信大和尚的加持;感恩慧通老和尚的辛勞與指點;感恩班首師傅的開示;感恩維那師傅的照顧;感恩內、外護七師傅、監香師傅、當值師傅、監值師傅、閱眾師傅、司水師傅和在堂的各位師傅成就了這次的法會,讓我收穫多多。

(四)盛況篇

少林寺的禪堂是一個新禪堂,中央空調24小時熱水,連去過堂都不需要見天日。我24天里就在這個封閉的環境里度過,常常養息(睡覺)後醒來不知道是早上還是傍晚。大家都在維那師的眼皮底下用功辦道,規矩是極其嚴格的,因為維那師就是規矩之光(廟裡有三光,維那師是規矩之光,首座和尚是說法之光,典座師是飲食之光)。

每天早上四點半打四板進禪堂,你要是晚了或沒有起床維那師會打你香板的!你要是想早上洗個臉刷個牙那就要早起一會兒,反正四點半就要盤腿坐到禪橙上去了。過一會兒打五板開始內護七的師傅把生薑和鹽開水送到你面前,生薑去寒暖胃,吃一小塊並喝杯鹽開水會很舒服。大家吃完後正好打完報鍾,維那師打下地板大家下坐,兩聲木魚後所有香板(堂內一共有四五十把香板)頭點地(非常的有震撼力),大眾師傅行起來。行幾個圈子後,大鐘打完接鼓,禪堂里掛二板(少林寺掛的是曹洞宗的鐘板,打法和柏林寺臨濟宗的一樣)。快打完第二陣鼓時剎叫香、放廉子、催香(讓你走快點)喊起字(維那師和班首師傅舉香板站著喊,大眾師傅低頭彎腰抱大腿小碎步跑著喊)。最後一個起字喊完後打站板所有香板頭點地,監香師傅兩邊香板橫胸站,班首師傅香板橫胸上下站。在最後一陣鼓完後監值師把住門,佛前的師傅八字排開,當值師掛三板,掛完後禮佛,揚板。外寮的師傅上殿,堂內打催板後所有香板頭點地,諸師行起來。走幾個圈子後喊起字最後一聲木魚大家停下來,維那師帶著監值師和監香師(監這支香的一個監香師)三人逆行饒一圈,維那師走到自己的座前綽香板並說叫小凈趕快,監值師掀廉子,監香師剎叫香。大眾要上廁所就上廁所,不去的和回來後的就盤腿上坐,最後維那師和監香師對面饒一圈後在佛前說:「早課香,打起精神來!」後綽香板,當值師打三聲木魚關門止靜。外寮的師傅上完殿後在門口打三下引磬開門,閱眾師傅進來坐香,堂內師傅要上廁所的可以去,大家一起坐到六點半。

六點半齋堂打叫香,開梆,堂內一聲木魚開靜。接著打下地板、打催板大家行起來,火點打完後維那師招呼監香師出堂,監香師出堂站在通往齋堂的各個路口,維那師看到監香師出完後在自己的位子前綽香板當值師和監值師帶大眾師傅跟著出去,然後是維那師,最後是班首師傅,大家進齋堂不念供就開始吃飯了。

不再詳細描述每一個的步驟,總之秩序嚴謹,氣氛井然。

吃完早飯馬上回堂行香,時間長而且要行得快。因為大家吃了東西要消化後才能好好靜坐。中間會停下來由和尚或班首師傅講開示,有的時候還要打警策香板(每個人打兩下)。就這樣行行坐坐到三支香就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了,大家依次吃完飯後接著回禪堂行行坐坐到三點四十五開小靜養息。差不多有一個半小時多點的時間睡覺。五點半起香大家又進堂行行坐坐到晚上十一點四十五開大靜。然後才可以睡。睡吧,不睡明天就過不去了。

一天下來靜坐十二次,全部的靜坐時間加起來接近11個小時,大多數送到你面前吃的東西也是要盤腿子坐著吃。所以一天盤腿子的時間要超過十二個小時。沒有功夫的人腿子就會疼得像要了命一樣。但是禪堂裡面打七就是要你的命,活著打七死也要打七的。老規矩是病了你就請假(不離開禪堂,各種各樣的假有十幾種之多,有興趣的人可以找本《金山規約》來看),死了往禪橙下一丟,等解七後再送往生。一天到晚又困又累,很容易倦怠,但是不用擔心,因為有香板在照顧你,香板會時時提醒你用功不要放逸。平是跪香挨罰的會很不願意,但在打七的時候很多人是盼望著這支香能不坐,下去跪香。催香催得急的時候大家是躍著走的,因為不能跑,又要快只好躍了。清眾一天到晚是不能說話的,唯一可以說的話就是喊起字。催香催急了後停下來常常是一片「唉——!」然後是猛喘氣的聲音。

這麼劇烈的活動需要很好的保護,所以堂裡面一會兒就會吃點東西。從早到晚送到你位置前的就有早上的生薑鹽開水、牛奶、參湯或八寶粥、茶、梨糖水、麵條或湯圓、茶、放參包子和開水、茶、濃豆漿。早齋的粥和午齋的飯是要到齋堂吃的,門口還有好幾個開水瓶,有濃茶、參湯、補氣湯、補血湯、牛奶、豆漿、薑湯、白開水等。柜子上有各種各樣的葯和花樣繁多的點心。但是你要吃要用都必須快,你要在這些東西前多站一會維那師也是不幹的,連在廁所多呆一會兒也是會催促你進堂的。

少林寺這次的禪七非常如法,維那師更是嚴格,大多是離止靜時間還有十分鐘就要我們上坐了。像止靜時間最長的養息香(時間是一個半小時)我們差不多要坐兩個小時,因為他提前要你上坐,開靜後還要盤著腿吃放參包子。但是因為這次老參師傅很多,他們的功夫都很深,所以什麼事情都做得很如法。一共是打五個七三十五天,後來因為氣氛很好就又加了一個七一共是42天,本想一直打下去到過年,但因為慧通老和尚要回雲居山打七,所以只能這麼多了。最後永信大和尚在解七打完警策要宣布禪七結束的時候遲遲不開口,最後說:「我真的很不想宣布禪七結束,希望大家都留下來。」

(五)總結篇

這次打七收穫很大,感受更是多多,怎麼寫也是寫不完的,這裡就把現在能想起來的事情亂列一氣吧。

1對少林寺有了新的認識,特別是對永信大和尚的認識有了很大轉變。少林寺常住的師傅特別能吃苦,他們的忍受能力特別的強,小小的小法師雙腿一盤坐將近兩個小時疼得他們手都不敢碰腿子也不放下來。也許他們到少林寺是為了學武術的,所以準備好更多的吃苦心裡。他們命更好,這回大和尚讓他們學禪了,將來有機會成為的大禪師。祝願他們學有所成!

2慧通老和尚不但慈悲無微不至,而且智慧更是過人,功夫那就不要說了。有一天他講開示講到和別人爭論五欲的事情,他說他兩腿一盤心一收快樂你不知道!我動心了,我想說我知道!他的耐心,他的細心,他的熱心不可思意。他對班首師傅極其的嚴格,而對不能隨變講話的清眾尤其是沙彌則非常用心地照顧。所以在他主七的地方你就儘管放心地把性命交給他好了,他主的禪七不會差的

3班首師傅的功夫總是沒有得說,他們講開示你就聽著,最好是自己用功,把他們說的話當耳邊風,一定要小心不要對他們講的話動念頭,那樣我們的功夫就散失了。我自己的功夫不好,所以總是被他們拉著轉,他們太能說了,知識面廣,教理理解的透徹,如何用功講得讓我不得不洗耳恭聽、動念頭。

4維那師傅總是鐵打的,他好像就不會累,自己當維那的時候可不是這樣啊。里里外外事無巨細全都管,偶爾還會告誡我們住禪堂你就要吃得了苦,耐得住煩,受得了委屈。在他管理下這次好像就沒有爭香板的事情,打七中爭香板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因為下香板打你是幫助你,常常被打的人會感覺受委屈了,然後就會說前天打的香板現在還疼呢!

5自己這次除了每天打六下警策香板外,一共受了六下香板。三下是行香的時候挨的,有點冤枉但沒有動心。因為維那師催香了,自己走到他的面前,他是每個人都是連推帶打的,要不這樣禪堂里跑香就不會像電風扇一樣地轉了。另外三個是自己坐得太舒服坐歪了,東倒西歪是要下重香板的,只是輕輕的一下我算是賺了。

6保持住了坐香不動的風格,疼死也不動,偷睡(留點精神把自己的身體擺正了,意識還是有只是不用功了)也不動。總算做到了不缺香,不動(上次在雲居上是不放腿子),不睡覺(沒有睡死過去也算吧)。用功的理路清晰了很多,知道了話頭的甜頭——不但有止有觀,還有定有慧。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心更安靜時自己的不好念頭干擾變大了,時時會跑到你的面前久久不去。雖然知道他有千般伎倆我有一法不理,但這根深蒂固的壞毛病不像一般的妄想不到一分鐘就沒有了,它有的時候會干擾你整支香。

7再次體會了放下的好處,鞋濕就讓他濕吧!腿子疼就讓他疼吧!腳板疼就讓他疼吧!渾身疼就讓他疼吧!都會過去的!只要信的及,放得下,守得住後面無限美好的風光在等著你呢!再次體會了師父的感恩、包容、分享、結緣的好處,當你用感恩的心面對社會,用包容的心和諧自他,用分享的心回報社會,用結緣的心成就事業的時候凈土就在你的腳下。

8以前好幾次出門印雜誌的時候路邊常有小孩說:「看——少林寺和尚。」我心裡馬上回答不是的,以後再遇到我可以回答是了。雖然知道他們心裡的少林寺和尚是飛拳踢腿的,但現在還有少林寺禪和子了。其實在自己的心底也不反感飛拳踢腿,無論如何自己也曾經喜歡過。更得意的是可以說我曾經在少林寺參過24天的禪!(完)


推薦閱讀:

少林寺千佛殿的腳坑究竟是怎麼來的?
少林僧兵抗倭秘籍—不靠武勇靠軍陣
中國電影的票房神話是不是《少林寺》創造的?
「小蔥帶你吃天下」——登封:嵩山少林美食知多少!

TAG:少林寺 | 打坐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