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年鑒——我們花了三十五年時間,卻只走到這裡(上)

隨著雞尾酒療法被發明,艾滋已經不再像曾經一樣被視為無法終結的噩夢。但是在艾滋發現的初期,那段用感染者血淚書寫的抗爭歷史卻不應被忘記。即使是在35後的年今天,我們在回顧這段歷史的同時,也難以避開那些沉重的詰問——人們如何放任了艾滋的肆虐?疾病又是如何蒙蔽了人心?在這場災難中,哪些人站了出來,真正被拯救的又是誰?

在此轉載微信公眾號「復旦大學知和社」去年12月翻譯的一篇文章,供討論。(本次轉載已獲得授權,「復旦大學知和社」微信號為:zhihe-fdu)。

--

編者按:

我們希望,我們能從這35年的歷史中找到想要的答案。我們希望人們能夠明白,我們究竟在歧視什麼,我們又究竟在害怕什麼。

--

文 | AIDS.gov

編 | 鳩潔 hanzhen 可為

譯 | hanzhen 可為 吳星玥

校 | 山木 hanzhen

▎1981

6月5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布的《每周發病率及死亡率報告》(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記錄了卡氏肺囊蟲肺炎(PCP)的發病案例。這是一種罕見的肺部感染,在洛杉磯的5名此前健康的年輕男同性戀身上發現。此時他們身上都存在其他異常感染,說明他們的免疫系統不再工作;而且報告發布時,其中2名已經去世。這期報告是艾滋病疫情第一次的官方報道。

6月5日-6日:美聯社、洛杉磯時報和舊金山紀事報發表了《每周發病率及死亡報告》的文章。在幾天之內,CDC收到了在男同性戀中很多類似的卡氏肺囊蟲肺炎和其他機會感染的病例報告,包括在紐約和加利福尼亞州的一群男同性戀中的一種十分罕見並且異常兇險的癌症,卡波西氏肉瘤。

7月3日:美國CDC發布了另一份《每周發病率及死亡率報告》,關注了紐約和加利福尼亞州26名男同性戀者的卡氏肺囊蟲肺炎和卡波西氏肉瘤。在同一天,紐約時報發文標題為「罕見癌症在41名同性戀中發現」。在這個時候,「男同性戀癌症」進入了大眾的詞典里。

9月21日:美國第一所卡波西氏肉瘤診所在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醫學中心開始運營。

(「卡波西氏肉瘤海報男孩」(KS Poster Boy)Bobbi Campbell)

12月10日:Bobbi Campbell是一名舊金山的護士,是第一個公開身份的卡波西式肉瘤患者。他自稱為「卡波西氏肉瘤海報男孩」(KS Poster Boy),他開始在一份叫做「San Francisco Sentinel」的報紙中寫專欄文章,記述他與「同性戀癌症」共生的生活。同時,他對著當地藥店的櫥窗拍攝自己受到損傷的身體,通過發布照片,向社群警示這種疾病,並鼓勵人們尋求治療。

1981年末,累計報告270個男同性戀嚴重免疫缺陷案例,其中121人死亡。一些研究者開始把這個情況叫做「同性戀相關免疫缺陷」(Gay-RelatedImmune Deficiency)。這個術語影響了專業醫護人員和公眾對於疾病的認知,認為這種疾病僅限於男同性戀者。這對女性、異性戀男性、血友病患者、注射毒品者和兒童有長期的嚴重影響。

▎1982

1月4日:「男同性戀健康危機」(GayMen』s Health Crisis)是美國第一個基於社群的艾滋病服務提供者,在紐約市成立。

9月24日:CDC首次使用了術語「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並且公布了艾滋病的定義:這是一種至少可以合理地預測細胞介導免疫缺陷的疾病,發生在人類中,並且沒有已知案例可以降低該疾病的持續性。

(1982 about henrys accomplishment)

9月24日:眾議員Henry Waxman和Phillip Burton提出法案,要求政府向CDC撥款500萬美元用於監控疫情和1000萬美元用於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艾滋病研究。

12月10日:CDC報告了一例接受輸血的嬰兒的艾滋病病例。接下來一周,《每周發病率及死亡率報告》報告了22例嬰兒不明原因的免疫缺陷和機會感染病例。

歐洲多國同樣報告了艾滋病的病例。

在烏干達,醫生們報告幾例致命的使人消瘦的疾病,被稱為「slim」。

在這個時候,一些為男同性戀者提供安全性行為建議的艾滋病相關組織已經成立。包括美國的舊金山艾滋基金會和英國的Terry Higgins Trust(後來改名為特倫斯·希金斯基金會)。

▎1983

1月1日:「86號HIV病區」(Ward86)是全世界第一家專註於艾滋病門診的診所,在舊金山綜合醫院開設。

1月7日:美國CDC報告了男性的女性性伴侶的艾滋病病例。

2月,美國CDC開通了全國艾滋病熱線,以回答公眾關於這種疾病的諮詢。

5月18日:美國國會第一次通過法案,為艾滋病研究和治療向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的所屬機構撥款1200萬美元。

5月20日:弗朗索瓦絲·巴爾-西諾西和她的同事們在法國的巴斯德研究院發現了一種逆轉錄病毒,他們把它叫做「淋巴腺病相關病毒」(Lymphadenopathy Associated Virus),認為這可能是導致艾滋病的原因。

在六月,感染者佔領了在丹佛的全國艾滋論壇的全體會議,發布了聲明,呼籲在政策制定時保障感染者的權利,尊重他們的人格,並把他們稱作「有艾滋病的人」而不是「艾滋病受害者」。這份聲明之後被人們熟知為「丹佛原則」,這也是後來創建「艾滋病毒感染者協會」的章程。

7月25日:舊金山綜合醫院開放了5B病區,是美國第一個艾滋病專屬病區。在幾天之內這個病區就滿員了。這個病區為艾滋病患者提供溫情的、完備的醫療關懷,而且這裡所有的醫護人員都是自願工作者。這就是後來廣為周知的對待HIV感染者的「舊金山模式」。

(《新聞周刊》封面:美國同性戀——性、政治和艾滋病的影響)

8月8日:艾滋病活動家Bobbi Campbell和他的伴侶Bobby Hilliard在《新聞周刊》雜誌報道中出現,標題為「美國同性戀:性、政治和艾滋病的影響」。這是美國主流雜誌封面首次刊登兩名男同性戀者互相擁抱的照片。

9月2日:為了應對日益增長的針對醫療環境中艾滋病傳播的擔憂,CDC發布了第一套針對醫護人員和健康工作專業人員的職業暴露預防指南。

在9月的《每周發病率及死亡率報告》中,CDC指出了所有HIV傳播的途徑,排除了任意性的接觸、食物、水、空氣和環境表面的傳播可能。

9月30日:在一名紐約州醫生被威脅並驅逐出他治療艾滋病患者的大樓之後,司法部長和Lambda Legal發起了第一個艾滋病歧視訴訟。

11月2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第一次舉辦會議來評估全球艾滋病情況,開始全球式監控。

1983年底,美國的艾滋病病例上升至3064,其中1292人已經死亡。

▎1984

(AIDS Action)

在這一年,基於社群的艾滋病服務組織聯合起來成立AIDS Action,這是一個全國性的組織,總部位於華盛頓,代表受疫情影響的人們和社群倡導,教育聯邦政府,幫助推動艾滋病相關的政策和法律。

4月23日:HHS的秘書Margaret Heckler宣布NIH的Robert Gallo博士和他的同事們已經找到了艾滋病的病因,是一種被標記為HTLV-III的逆轉錄病毒。Heckler也宣布了血液檢查診斷HTLV-III的進展,表示希望2年內可以生產艾滋病疫苗。在和巴斯德研究所聯合召開的會議上,他們宣布LAV和HTLV-III是同一種病毒。

(HHS的秘書Margaret Heckler宣布NIH的Robert Gallo博士和他的同事們已經找到了艾滋病的病因)

7月13日:美國CDC表示避免注射性毒品使用和減少共用針頭「應該會有效預防病毒傳播」。

8月15日:艾滋病活動家Bobbi Campbell死於艾滋病相關疾病,享年32歲。

10月,舊金山和洛杉磯官員下令關閉浴室,原因是在這些場所的高風險性行為。紐約和洛杉磯在一年內效仿了這一命令。

1984年底,美國累計報告7699個艾滋病病例,其中3665人死亡。歐洲累計報告762個艾滋病病例。

▎1985

1月11日:美國CDC更新了艾滋病的定義,指出艾滋病是新發現的病毒所導致的,發布了臨時的血液篩查指南。

3月2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為第一個HIV血液檢測廣告ELISA頒發執照。血庫開始篩查美國的血液。

4月15日-17日:美國衛生資源和服務局(HRSA)和WHO在亞特蘭大舉辦了第一次國際艾滋病大會。

(Ryan White)

8月27日:Ryan White是一名印第安納州的青少年,在血友病的治療中因為被污染的血液製品而感染了HIV,被拒絕進入中學就讀。他的家庭開始了漫長的訴訟鬥爭,保護Ryan的上學權利,呼籲全國對於艾滋病議題的關注,並且Ryan選擇公開發聲,呼籲關於艾滋病的教育。

8月31日:五角大樓宣布自10月1日起,在招募新兵時檢測HIV感染情況,且拒絕感染者入伍。

9月17日:總統羅納德·里根第一次公開提及艾滋病,呼籲把艾滋病列為首要議題,針對「艾滋病研究資金不足」的批評做了辯護。

(Rock Hudson(左)、Nancy Reagan(中)、President Ronald Reagan(右))

10月2日:演員Rock Hudson死於艾滋病相關疾病,享年59歲。他是美國第一個承認自己患有艾滋病的公眾人物,他的死亡標誌著公眾對於疫情的接受度的轉折點。Hudson留下了25萬美元,幫助建立美國艾滋病研究基金會。演員Elizabeth Taylor成為了這個組織的創始的全國主席。

12月6日:美國公共衛生署發布了第一份針對預防HIV母嬰傳播的建議。

到1985年底,全世界每個地區都至少報告1例艾滋病,全球累計報告20303個艾滋病病例。

▎1986

羅伯特-伍德-約翰遜基金會發起了艾滋病健康服務項目,提供資金給HHS,來在最受影響的美國城市展示項目。這個項目是Ryan White Comprehensive AIDS Resources Emergency Act(Ryan White CARE Act)的前身。

5月,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宣布引起艾滋病的病毒正式定名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

(Everett Koop博士)

6月18日:在華盛頓召開的全國黑人社群艾滋病會議上,一群少數群體的領導者與擔任Surgeon General的Everett Koop博士討論有色族群的艾滋病問題。這次會議標誌著半正式的全國少數群體艾滋病理事會的成立。

10月22日:Koop博士發表了Surgeon General』s Report on AIDS,指出HIV不會被隨意地傳染並且呼籲:全國性的教育運動(包括學校中的早期性教育)、更多使用安全套、自願HIV檢測。

10月24日:CDC報告艾滋病不成比例地影響非洲裔和拉美裔的美國人。這對於非洲裔和拉美裔的兒童尤其正確,因為他們佔到了美國HIV母嬰感染案例的90%。

1986年底,85個國家已經向WHO報告38401個艾滋病病例。地區分布為:非洲2323例、每周31741例、亞洲84例、歐洲3858例和大洋洲395例。

▎1987

2月,艾滋病活動家Cleve Jones製作了第一塊艾滋紀念毯。

2月1日:WHO發起了全球艾滋項目,目的是:提高意識;形成基於證據的政策;向國家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啟動相關的社會、行為和生物醫學的研究;促進非政府組織的參與和保護HIV感染者的權益。

3月,劇作家和艾滋病活動家Larry Kramer在紐約市成立了ACT UP(艾滋病解放權利聯盟)組織。

3月19日:美國FDA批准了第一個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齊多夫定(AZT)。美國國會批准了3000萬美元的緊急資助各個州的齊多夫定藥物,為在1990年Ryan White CARE Act所批准的艾滋病藥物互助項目奠定了基礎。

3月19日:FDA發布規定,擴大了尚未被批准和頒發執照的有前景的新葯的使用許可權。這加速了藥物審批的流程,節省了2-3年的時間。

3月31日: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和法國首相雅克·希拉克結束了一場國際的科學爭論,宣布兩國科學家共享發現艾滋病毒的功勞。兩國同意將科學發現所帶來的潛在血液檢測權利分享,將其中大部分捐獻給一個新的艾滋病研究和教育基金。

4月7日:FDA宣布預防HIV也是男用安全套的功能之一。

(黛安娜王妃倫敦的醫院與HIV感染者握手)

4月19日:黛安娜王妃登上媒體頭條,她在倫敦的醫院與HIV感染者握手的照片傳遍世界。她也成為了HIV感染者積極的支持者,有力地發聲反對HIV和艾滋病的污名化和歧視。

4月29日:FDA批准了Western blot血液檢測套裝,這是一個針對HIV抗體的測試。

5月15日:美國公共衛生署將HIV加入了「危險的傳染疾病」外來移民排斥名單,強制要求所有簽證申請者檢查HIV。這項HIV禁令直到2010年1月4日才被廢除。

5月31日:總統里根首次面向公眾演講,關注艾滋病並且建立了一個HIV的總統委員會。

8月5日:一位聯邦法官命令佛羅里達州的Desoto County School的董事會招收HIV感染者兄弟,Ricky Ray、Robert Ray和Randy Ray。董事會曾拒絕招收這三個患血友病的兄弟入學。在裁決下達之後,憤怒的小鎮居民拒絕他們的孩子上學,甚至有人在8月28日點火燒毀了Ray一家的房子。

8月18日:FDA支持第一個HIV疫苗的人體試驗。

9月30日:CDC發起了第一個艾滋病相關的公共衛生公告,《美國應對艾滋病》(America Responds to AIDS),在10月開展第一個艾滋病意識月。

10月11日:艾滋紀念毯首次在華盛頓的國家廣場展出。這次展覽有1920條4*8拼布組成的毯子,吸引了50萬參觀者。

10月14日:美國參議院以94票對2票通過了赫爾姆斯修正案(Helmes Amendment),要求聯邦資助關於艾滋病的教育材料,強調禁慾和禁止「鼓勵」同性戀或毒品使用。

10月22日:艾滋病成為了聯合國大會第一次討論過的議題。聯合國大會決心在全球動員整個聯合國系統應對艾滋病,並且指定WHO領導這些嘗試。

11月,紐約城市聯盟青少年服務主任Debra Fraser-Howze創辦了全國艾滋病黑人領導委員會。該組織致力於教育、動員和授權黑人領導人迎接抗擊HIV和艾滋病以及其他地方社區的健康差異的挑戰。

11月13日:美國醫學會宣布,醫生有道德義務照顧艾滋病患者,以及那些感染了病毒但沒有癥狀的人。

1987年12月,WHO收到美國的病例報告累計47022個,估計全球有500~1000萬人感染。

▎1988

4月,第一個北美的綜合的針頭交換項目在華盛頓州的塔科馬港建立。舊金山效仿,後來成為全國最大的針頭交換項目。

11月4日:《健康綜合計劃擴展法》(The Health Omnibus Programs Extension Act)授權使用聯邦資金用於艾滋病預防、教育和檢測。它是第一個全面的聯邦艾滋病法案,它還建立了國家艾滋病委員會和國家衛生研究所的艾滋病研究辦公室。

11月28日:Elizabeth Glaser是一名感染HIV的母親,她的兩個孩子也被感染了。她和兩個朋友一起建立了小兒科艾滋基金會(之後被命名為Elizabeth Glaser小兒科艾滋基金會)來倡導治療兒童的HIV和艾滋病治療研究。

(世界艾滋病日)

12月1日:第一次紀念世界艾滋病日。這個日期是由WHO指定,聯合國支持的。

12月27日:同性戀權利活動家和作家Joseph Beam死於艾滋病相關疾病,享年33歲。他以編集《In The Life》而著名,這是第一本黑人男同性戀的作品集。

在這一年,HRSA獎勵11個州和10個城市HIV補貼,來制定HIV和艾滋病醫療系統的計劃,同時資助第一個兒科艾滋病服務示範補助項目。這些補助項目為州層面的項目奠定基礎,此後那些州的項目受Ryan White CARE Act的資助。

▎1989

6月16日:根據NIH的推薦,美國公共衛生服務局發布了預防卡氏肺囊蟲肺炎的指南。這是艾滋病導致的機會感染,也是很多感染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6月23日:NIH的國立過敏和感染疾病研究院的領導安東尼·弗契博士支持針對臨床試驗的「平行軌道」方法,允許HIV感染者獲取試驗性治療。

8月18日:CDC的數據顯示,美國艾滋病病例總數已達10萬。

9月10日-17日:50個教堂和清真寺的成員第一次為了哈萊姆祈禱周聚集在一起,為艾滋病的治療祈福。這次活動是非裔美國人免疫學家和牧師Pemessa Seele博士的想法,他還進一步成立了The Balm in Gilead,一個致力於為黑人信徒群體健康工作的非政府組織。

12月1日:非裔美國人、舞蹈指導和活動家Alvin Ailey死於艾滋病相關疾病,享年58歲。2014年,總統巴拉克·奧巴馬追授Alvin Ailey總統自由獎章,這是公民的最高國家級榮譽。

在這一年,CDC和HRSA的計劃提供了1100萬美元資助7個社群健康中心,提供HIV諮詢和檢測服務。此後這成為了Ryan White CARE Act的一部分。

* * * * * * * * *

▎1990

(Keith Haring作品)

2月16日:波普藝術家及艾滋活動家Keith Haring因艾滋病相關疾病去世,年僅31歲。

4月8日:印第安納州的Ryan White因艾滋病相關疾病去世,年僅18歲。逝世前,他曾做過無數關於艾滋病反歧視的演說。

5月21日:ACT UP向NIH抗議。他們要求政府給HIV感染者提供更多的治療,並擴大臨床試驗範圍,覆蓋到更多的女性感染者和有色人種感染群體。

6月20日-24日:第六屆國際艾滋病大會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為了抗議美國阻止HIV感染者入境的移民政策,全球諸多非政府組織共同抵制此次大會的召開。

7月26日:美國國會通過了「美國殘疾人法案」。該法案旨在禁止針對傷病殘障人士的歧視行為,此法案同時也覆蓋了HIV感染者。

8月18日:美國國會通過了「Ryan White全面艾滋病資源緊急援助法案」(Ryan White CARE Act),並下撥了2.2億美元資金用於艾滋病社區護理和治療服務。HRSA被授權管理此項目,這也是美國為艾滋病感染者服務的最大的政府項目。

11月28日:美國國會通過了「艾滋病住房機會法案」(AHOA)。在該法案推動下,次年成立了the Housing Opportunities for People with AIDS (HOPWA)項目。通過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DHUD)的協助,HOPWA開始向艾滋病感染者提供住房援助。

1990年底,全世界有307000例艾滋病的官方報告,然而真實數據估計接近100萬。估測全球有800~1000萬人感染了HIV。

▎1991

4月-5月:The Visual AIDS Artists Caucus發起了紅絲帶項目(Red Ribbon Project),並創造了一個視覺符號——紅絲帶,以表達對艾滋病感染者及其護理人的關切。而紅絲帶也從此成為了對艾滋與HIV認知的國際符號。

7月21日:CDC建議限制HIV陽性的醫護人員的行醫工作。美國國會也通過了相關法律,要求各州接受CDC的建議,或者制定、實施各州自己的對應政策。

8月14日:美國國會通過了Terry Beirn Community-Based Clinical Trials Program Act,旨在建立一個針對HIV治療的社區臨床試驗網路。美國艾滋病研究基金會(amfAR)的執行主席與遊說者Beirn對HOPE法案和Ryan White CARE法案的通過起到了關鍵作用。他於1990年7月16日因艾滋病相關疾病去世,年僅39歲。

11月7日:美國籃球明星「魔術師」埃爾文·約翰遜(Earvin Johnson)公開宣稱自己為HIV陽性。

(皇后樂隊主唱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Mercury))

11月24日:皇后樂隊主唱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Mercury)因艾滋病相關疾病去世,終年45歲。

▎1992

當年,艾滋病成為25-44歲美國男性的頭號死因。

2月4日: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規定,攜帶HIV的運動員完全有資格參加奧運會競技項目。

(前美國公開賽與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冠軍Arthur Ashe)

4月8日:前美國公開賽與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冠軍、在體育界和社會議題上起著先驅作用的非裔美國人Arthur Ashe,宣稱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曾於1979年和1983年做過心臟搭橋手術的他認為自己是通過血液傳播途徑感染了HIV。次年2月3日,Ashe因艾滋病相關疾病去世。

5月11日:美國曼哈頓地區法院聲明,1987年通過的赫爾姆斯修正案違憲。該修正案要求聯邦政府資助的艾滋教育材料強調禁慾,並且禁止任何「鼓勵」同性戀和使用毒品的內容出現。

5月27日:FDA批准了一種HIV快速診斷試劑盒的上市,這種設備在10分鐘內就能通過血液樣品檢測出結果。

▎1993

這一年,美國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eople With AIDS召開了第一屆「AIDS Watch」。全美數百名社區成員齊聚華盛頓特區,遊說國會增加資助資金。

1月6日:世界知名芭蕾舞演員Rudolf Nureyev因艾滋病相關疾病去世,終年54歲。

(《天使在美國》)

4月13日:Tony Kushner創作的關於艾滋的舞台劇《天使在美國》贏得了1993年普利策戲劇獎。

5月7日:FDA批准了女性安全套的使用。

八月,the Women』s Interagency HIV Study和HIV Epidemiology Study正式啟動。這兩者都是由美國聯邦政府資助的關於女性HIV/AIDS的調查研究項目。

12月18日:CDC擴大了艾滋的定義,將CD4數目低於200列為感染艾滋病的指標。在同一份報道中,CDC為艾滋病新增了三個臨床判斷指標,分別是:肺結核、複發性肺炎以及浸潤性宮頸癌。這幾樣病徵的增加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女性和注射毒品者會被診斷出艾滋病。

12月22日:電影《費城故事》上映,主演Tom Hanks在片中飾演一位因感染艾滋病而丟掉工作的律師。在這之前,包括紀錄片No Sad Songs(1985)、Buddies(1985)、《晨霜》(1985)和《愛是生死相許》(1989)在內曾有多部電影涉及艾滋病,但是《費城故事》是首部與艾滋病相關的好萊塢電影。而主演Tom Hanks也因此片獲得了他的第一個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

截至1993年底,估計全球有250萬艾滋病患者。在亞太地區HIV感染者超過了70萬。

▎1994

當年,艾滋病成為25-44歲美國人的主要死因。

2月17日:美國記者Randy Shilts因艾滋病相關疾病去世,終年42歲。生前,他曾報道過與艾滋病流行相關的報道,並著有《And the Band Played On: Politics, People and the AIDS Epidemic》。

5月20日:CDC發布了《Guidelines for Preventing Transmission of 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 Through Transplantation of Human Tissue and Organs》(預防因人體組織與器官移植而導致HIV感染的指導方針)。

8月5日:美國公共衛生署建議孕婦使用抗病毒藥物AZT來減小在圍產期母嬰傳播的風險。

12月11日:MTV知名電視劇《真實的世界》的演員之一Pedro Zamora因艾滋病相關疾病去世,年僅22歲。

12月23日:FDA批准了一種口腔HIV測試,這也是首個無需血液樣本的HIV抗體測試。

▎1995

2月23日:奧運會跳水金牌得主Greg Louganis宣稱自己感染了艾滋病。

3月26日:說唱歌手Eazy-E(原名Eric LynnWright)在被診斷出艾滋病後一個月因艾滋病相關疾病逝世。

6月,FDA批准了第一批蛋白酶抑製劑的使用,這迎來了雞尾酒療法的新時代,即高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HAART)。

7月14日:CDC發布了第一份幫助醫療服務提供者在為HIV感染者提供服務過程中預防機會性感染的指南。

截至10月31日,全美已報道了50萬艾滋病例。

(第一屆White House Conference on HIV/AIDS)

12月6日:柯林頓總統主持了第一屆White House Conference on HIV/AIDS。

截至1995年底全世界估計有470萬新發感染,其中250萬在亞洲,290萬在撒哈拉以南非洲。

▎1996

1月1日: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IDS)正式成立,旨在倡導針對HIV疫情的全球行動,並協調聯合國各國家的HIV/AIDS工作。

5月14日,FDA批准了第一批HIV家庭測試和收集試劑盒的使用;6月3日,FDA批准了一種可以檢測血液中HIV病毒水平的病毒載量測試;6月21日,FDA批准了第一批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製劑(NNRTI)藥物——內韋拉平的使用。

10月,艾滋紀念毯第一次被完整展示。它覆蓋了華盛頓地區的整個國家廣場。

(Dr. David Ho憑藉其對雞尾酒療法的研究,當選時代周刊的年度人物)

12月30日:HIV/AIDS研究者Dr. David Ho憑藉其對雞尾酒療法的研究,當選時代周刊的年度人物。Ho鼓勵一種新的HIV治療策略——「hit early, hit hard」,患者在感染早期被給予新的、更積極的治療方案,以使他們更加健康長壽。

自艾滋流行以來,直到1996年,美國新確診的艾滋病病例數第一次有所下降。而全球多地爆發疫情,包括東歐、前蘇聯、印度、越南、柬埔寨和中國。到1996年底,估計全球2300萬人感染了HIV。國際艾滋病疫苗行動組織(IAVI)加快了尋找有效HIV疫苗的步伐。

▎1997

這一年,雞尾酒療法(HAART)成為了HIV治療的新標杆。

美國CDC報道,美國的艾滋病死亡率第一次顯著下降。和前一年相比,全美與艾滋病相關的死亡病例減少了47%,而這都歸功於雞尾酒療法的出現。

(柯林頓為the Dale and Betty Bumpers VaccineResearch Center舉辦落成儀式)

5月18日:柯林頓總統宣布在未來十年內,找到有效預防HIV的疫苗將會是全國的首要重點工作。這也推動成立了NIH艾滋疫苗研發中心。(1999年6月9日,柯林頓為the Dale and Betty Bumpers VaccineResearch Center舉辦落成儀式)

9月26日:FDA批准了雙汰芝(Combivir)的使用。這種藥物是將兩種抗病毒藥物結合在同一個藥片上,這也使HIV感染者更方便服藥。

UNAIDS估計,全球大約有3000萬成年人和兒童感染了艾滋病,並且大約每天新增16000例感染者。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服用蛋白酶抑製劑,藥物的抗性也逐漸變得普遍。耐藥性已成為艾滋病社群中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

▎1998

這一年CDC報告,美國因艾滋病相關疾病而死亡的人中,大約有49%為非裔美國人。非裔艾滋病感染者的死亡率幾乎是白人的10倍,也是西班牙裔的3倍左右。

在CBC的領導下,美國國會資助了Minority AIDS Initiative。為了加強美國對非裔美國人、西班牙裔和其他少數群體的艾滋病預防和治療,國會投資了前所未有的1.56億美元。

4月24日:CDC發布了關於以抗病毒療法治療成年和青少年艾滋病感染者的第一個國家治療指南。

6月,UNAIDS報告稱,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女性艾滋病感染者數量已超過男性感染者。

6月25日:美國最高法院規定,美國殘疾人法案(ADA)的適用對象除了艾滋病患者外,還包括感染HIV的早期感染者。

10月,柯林頓總統宣布艾滋病已成為美國非裔、西班牙裔社區中一個「嚴重、持續的健康危機」。他還宣布了一系列特別倡議,旨在減小HIV/AIDS對種族和族裔少數群體的影響。

11月12日:出於對因受污染的血液製品而感染HIV的弗洛里達少年的尊重,美國國會通過了Ricky Ray Hemophilia Relief Fund Act。1982年-1987年期間,曾有一批患有血友病和其他血液凝集障礙疾病的患者因使用了未經篩選的血液凝固劑而感染HIV,而這項法案正是為了給他們給予合適的資助。1992年12月13日,年僅15歲的Ricky Ray因艾滋病相關疾病逝世。2000年20月20日,22歲的Robert Ray也因此去世。

▎1999

WHO宣布,HIV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致命疾病,同時也是非洲第一大致命疾病。WHO還估計,全球大約3300萬HIV感染者,已有1400萬人死於艾滋病引發的疾病。

3月,舊金山生物技術公司VaxGen開始在泰國進行第一例人類疫苗試驗。

(the Black AIDS Institute)

5月,激進人士Phill Wilson建立了the Black AIDS Institute。該協會旨在「通過動員黑人機構和個人共同努力應對HIV,來阻止艾滋的流行」,協會的宗旨是「Our People, Our Problem, Our Solution」。

7月19日:柯林頓總統宣布開展「Leadership and Investment in Fighting an Epidemic」 (LIFE)計劃,該舉措將會為解決全球HIV流行問題提供資金。

A Timeline of HIV/AIDS,每一條信息都是一個值得挖掘的故事,可通過點擊原文中的超鏈接深入了解。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追求男女平等是追求女性特權」這種觀點?
避免與女性發生肢體對抗和在戀愛中主動追求女生算不算剝奪女性正當權利,壓迫女性?
我們憑什麼不能憤怒
如何看待知乎上的「女權主義」?知乎是否在某種程度上黑化女權?

TAG:艾滋病 | LGBTQIA | 平权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