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間諜:湯姆與蓋在莫斯科

  與幾位莫斯科來客的斷背取向相比,上層社會的人脈交錯為英國間諜網提供了更為有效的掩護。劍橋五人組的故事詳情在這裡就不多做贅述了,這段情節放在「三十年代反法西斯主義者的分裂」那一章里更為合適。這個故事如今早已家喻戶曉:一群叛逆的公立學校少年不知怎麼的居然認為與希特勒和貧困開戰意味著要向斯大林治下嗜血的俄國效忠,然後他們不知怎麼的就在二戰前期以及期間滲透了英國的情報與外交系統。這些人的父親們是外交官、海軍軍官、英國國教牧師以及內閣大臣,他們的成長環境要多傳統有多傳統,要多愛國有多愛國。即使在東窗事發之後他們在骨子裡依然是英國人。他們當中的一位,蓋.伯吉斯,在與唐納德.麥林恩一起戲劇性地叛逃到俄國之後幾年,工黨議員兼記者湯姆.德里伯格(1)曾經造訪過他。(那次叛逃過程的確驚心動魄,麥林恩的家就坐落於丘吉爾的鄉間別墅旁邊,他懷孕的妻子正在家裡烹制火腿做晚餐的時候,伯吉斯衝進家門,兩人火速趕往南漢普頓乘上了前往聖馬諾的晚間渡輪)。在莫斯科,德里伯格在一家飯店門前見到了伯吉斯,「他氣色不錯,高加索的陽光把他曬得黝黑。」 伯吉斯說他在這裡的主要工作就是翻譯並說服俄國人出版E. M. 福斯特的小說。回到自己的公寓里,伯吉斯在鋼琴上隨手彈奏了一首伊頓賽艇隊的隊歌,並且驕傲地向記者展示自己的西裝上依然綉著當年的徽章。「伊頓的湯姆布朗先生,高街,裁縫」(2)*15*。這位叛逃者將病逝於莫斯科,儘管稍有遺憾,但是全無悔意。另外兩名叛徒,女王畫像檢察官安東尼.勃朗特爵士(3)與經濟學家約翰.坎克洛斯(4),在私下悔罪之後就安然度過了餘生,未曾遭到曝光或懲罰。

  這幫人的重要性很大嗎?的確。這些英國叛徒幫助蘇聯提前好幾年獲得了核武器。他們向斯大林的秘密警察提供了大量情報,直接導致了幾十名英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特工命喪克格勃之手。在金.菲爾比的事例(5)中,他們還制止了一次美國人在阿爾巴尼亞發動起義的計劃,使得這個不幸的國家在暴政蹂躪下不得解脫。他們的故事多多少少遭到了美化,這一現象的推手主要是戰前劍橋的各種學生組織,在一部分英國當權者無所作為時他們挺身而出反抗納粹的行為也很富有理想主義精神。電影與無數書籍對他們的行為加以浪漫渲染,其中有些作品就出自間諜自己之手。但是他們的間諜行為所造成的後果既危險又齷齪。此外他們也算不上最成功的間諜——許多不如他們光彩照人的角色,比如阿蘭.諾.梅(6),比他們更為重要。要說造成損失最大的還得算荷蘭出生的艾倫.布雷克(7),他在20歲那年逃出被佔領的荷蘭,之後加入了皇家海軍,又被軍情六處招募,然後在朝鮮當了俘虜。他日後說,美軍轟炸後朝鮮村莊的慘狀深深震撼了他,於是他將英國控制的400餘名在德國活動的間諜姓名交給了俄國人,其中大多數人的命運可想而知。有人說他被洗腦了。布雷克於1962年被捕並獲得了42年的刑期,這是英國法庭作出的刑期最長的判決。自然,他並不是伊頓出身,沒有什麼人脈,也就沒有朋友為他通風打點(8)。

  英國與間諜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其他西方國家也遭遇過戰後的間諜醜聞,尤其是美國與西德。但是沒有哪個地方像英國一樣與蘇聯間諜糾纏得如此難解難分。階級與性自然是答案的一部分,但是還有另一層不便明說的主題——英國的反美情緒。菲爾比終其一生都一口咬定自己是一名愛國者,而自己的祖國站錯了隊。另一名與他在同一所劍橋學院同時就讀的學生(儘管兩人從不認識)是艾諾.鮑威爾(9),他在幾年之後也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結論。反美這個大題目很能夠讓左右翼愛國人士走到一起。華盛頓一直在警告倫敦情報泄露與出現叛徒的可能性,但是即便來自俄國的叛逃者給軍情五處帶來了關於麥林恩與菲爾比的情報,這些報告也沒有得到重視。要不然還有數量更多、地位更高的叛徒在為他們打掩護(菲爾比在軍情五處的地位已經很高了),否則這一安全戰線上的慘重失敗只能歸因於英國人自己的妄自尊大。

  一旦真的發現了叛徒,通常的做法也是不做聲張,以免惹惱英國當時極其仰賴的美國情報機構,因為政客們有責任解釋或無法解釋尚未暴露的第三、第四甚至第五人不斷增加的疑點與最終叛逃。1955年時任外交大臣的麥克米倫就曾經極力壓制過以下觀點:菲爾比是俄國間諜並且在4年之前曾給伯吉斯與麥林恩通風報信(這兩條都說中了)。後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叛徒紛紛落網,麥克米倫得到了來自軍情五處主管羅傑.霍里斯(10)的消息,他興奮地告訴麥克米倫自己的組織抓住了約翰.瓦塞爾。麥克米倫聞聽此言不由一臉苦相。霍里斯問他是不是不高興,麥克米倫答道,「不,我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如果我的獵場看守打死了一隻狐狸,他不會把死狐狸掛到獵狐犬飼養員的客廳里,而是會挖個坑埋掉。」這時的麥克米倫已經榮升首相,他哀嘆道一場公開審判將不可避免,國安部門將會成為眾矢之的,「下院將會吵成一鍋粥,說不定連政府都會垮台。你們他媽的究竟幹嘛要『抓』他?」更擔心報紙炒作的麥克米倫抓了兩個記者做替罪羊,因為他們拒絕透露自己關於瓦塞爾案件的消息來源。人們自然會認為這一切都是上層階級玩的障眼法,目的無非是自家醜事不可外揚。

  (1)tTom Driberg - Wikipedia

  (2)tTom Brown是伊頓公學的校服專營店,自1784年就開始承接這一業務,至今依然在最初原址營業。eton.co.uk/index.php/bu

  (3)tAnthony Blunt - Wikipedia

  (4)tJohn Cairncross - Wikipedia

  (5)tKim Philby - Wikipedia

  (6)tAlan Nunn May - Wikipedia

  (7)tGeorge Blake - Wikipedia

  (8)t此人於1966年成功越獄並投奔蘇聯,至本書出版時依然健在。2007年85歲生日時還被普京親自授予友誼勳章。

  (9)tEnoch Powell - Wikipedia

  (10)tRoger Hollis - Wikipedia

推薦閱讀:

其實,冰島傍著英國搞大新聞也不是頭一次了……
蘇聯停止幫助中國發展核武器時,中國的原子彈發展到了何種地步?在何種程度上蘇聯幫助了中國?
蘇聯如果1980年代用常規力量全面進攻西歐,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TAG:英国 | 美苏冷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