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精華】平凡中尋找職業發展的突破點

大學畢業後,工作了五、六年,甚至更多,每天從事的都是單調、重複的工作,不知道還需要幾年才能走到部門經理或者總監的職位,當然那些CXO的崗位似乎更遙不可及,相信很多年輕人都有同樣的困惑。

其實任何一個人從事任何一份工作或呆在任何一個崗位上,都會經歷四個階段或四個角色,新員工、專家、管理者、及領導者,這裡並不是指這個人印在名片上的職位,而是這個人呆在這個崗位上所展示的能力,或者一個人在同一個崗位上可以以不同的四種角色展示自己。

第一個角色是「新員工」, 當員工從事一份新工作時,他表現的肯定像「新員工」,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份工作,或者不熟練,這時候員工主要的工作是學習,對於知識、技能等方面都有待提高,所有接受新工作的人,都會經歷這個階段。

或快或慢,隨著時間的推移,員工自己的學習加上公司的培養,這位員工逐漸成為這個崗位或流程或知識的專家,這樣就進入了第二個角色「專家」,員工能夠非常熟練地操作,並充分了解所從事的這項工作的來龍去脈,也可以經常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理解,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走到這一步,有些人幹了一輩子都沒有搞清楚自己的工作。

檢驗你是否達到「專家」這個階段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你能不能站在台上給大家分享你自己的工作,就其中的一個主題講半天。

第三種角色的要求就更高了,是「管理」的角色,這不是指職位,而是指掌握工作的程度,員工不僅能做好工作,還能夠管理這項工作,知道什麼是好的、標準是什麼、如何考核等,當然,如果被任命成經理,由於外在權利的幫助,能夠更加有效地管理他人完成這份工作。

檢驗你是否達到這個階段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三:

  1. 你有一份關於你自己工作的過程清單,只要完成這份清單,工作就不大會出錯,應該有不錯的業績表現;

  2. 你有一個優異的標準,你可以用來判斷自己做得好還是不好,這個標準也可以幫助與你做同樣工作的同事;

  3. 你自己對於這份工作的態度,不是完成工作就好了,更加關注「完成這項工作對於公司或者他人的影響」;

再向上發展,第四種角色可以稱之為「領導」,並不是所有人能夠表現這個角色,當然這也不是指工作的職位,而是看員工是否有能力確定工作的方向、有效獲得他人的支持、或激勵他人更好地幫助自己。

我們隨便找一個任何平常的工作,都可以分解四個層次,我最喜歡用組織會議當成例子,這是很多秘書的基本職能,相應有過二、三年工作經驗的秘書或者行政人員肯定已經過了「新員工」的階段,不會再問一些基本的問題或者犯一些基本的錯誤,更多地會表現地象「專家」,了解組織會議的基本流程、知道有效地安排所有的時間、會準備好所有會議需要的物品、也會考慮各項活動之間的銜接等等。

很多人到這裡就結束了,以為這就是完成這一份工作的標杆,其實還可以往上走,需要嘗試表現「管理」的角色,就是有一個非常的標準,並且按照這個標準與酒店、交通、餐飲等方面的人進行溝通,提出要求,並且有效地衡量及跟進改進,同時,也有一份詳細的清單,確保不會出現意外,比如,提前通知鎖定大家的時間,或者提醒總經理提前準備做開場白,或者會議前一個晚上怎麼安排大家的時間等等,雖然只是一位普通的秘書,但表現得好像就是會議的組織者。

那麼,「領導」的角色是什麼呢?

組織這個會議肯定不會是秘書或行政助理一個人完成,她可以需要一些外部供應商的員工來配合她,她也需要公司其它部門的員工來配合她,如行政、車隊等等,她可能也需要部門的同事來支持她,如何讓大家都來配合、支持、幫助她,更進一步,如何讓大家滿懷激情地配合、支持、幫助她,這不是『領導』角色那又是什麼呢?

在普通的一個崗位,只要你用心,你也可以鍛煉自己、提升那些當CEO才需要具備的能力。

「掃地」,這是我喜歡舉的另一個例子。

大家可以發現許多國內的連鎖快餐,無論如何做,衛生總是與國外的連鎖KFC或麥當勞相差許多,是什麼原因呢?是國內餐館的員工的掃地能力差?肯定不是;是國內餐館經理的管理能力差?但我們發現這個差距是普遍性的,所以不能說這是經理的管理能力。那是什麼?是CEO,是CEO管理衛生的能力差,CEO能否把餐館的衛生作為公司的一個核心價值?能否建立一個有效的管理體系,確保餐館的衛生?最後,能否激勵員工努力把衛生搞好?

當你還在默默地從事類似掃地的工作,不知不覺中,你正在歷練當CEO時需要的「領導」能力,從平凡的工作中尋找職業發展的突破機會,提升你對工作的理解、提升你的管理能力、甚至發展你的領導力。

文章轉發自微信公眾號「易漫學習」,可搜索公眾號「enmust99」


推薦閱讀:

放療物理師的具體工作是什麼?其發展空間是怎麼樣的?
你努力的樣子,看上去可真焦慮
職場迷茫外衣下的胴體是什麼樣的
32歲想做健身教練,晚了嗎?
如何適應新工作環境

TAG:职业发展 | 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