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系列】第一論——《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

這一篇摘選自衛靈公篇第十五和季氏篇第十六。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

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出自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原文——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譯文:可以跟他說的話,卻不跟他說,這樣會失去朋友;不可以跟他說的話,卻跟他說了,這樣就是說錯了話。

注(僅作參考):開個玩笑,可以裝傻。手動滑稽。

在前面顏淵篇第十二裡面有一句「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這句話單方面的強調了,不可與言的部分,從結果上來看,一般人容易弄錯的是後面那句,就是跟人說了不該說的話。

如果不是智商跟情商都有一定的高度,很難做到既不失人,也不失言。如果二選其一,就看個人喜好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譯文:略。

注(僅作參考):這句話沒啥好說的了吧。。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譯文:略。。。

注(僅作參考):這句話也沒啥好說的。。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譯文:君子遇事習慣求己,而小人遇事則習慣求人。

注(僅作參考):荀子有一句,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但是跟這裡的意思不一樣。

這裡主要指的是,君子遇事的第一反應和想法是自己思考解決策略;而「小人」第一反應就是「啊,誰來幫幫我」。

嗯,你的感覺沒錯,這種人,俗稱「伸手黨」。

珍愛生命,遠離「伸手黨」,別覺得自己沒辦法,真的是想盡了辦法?

巧言亂德。

小不忍則亂大謀。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譯文:光說那些虛偽動聽的話,會敗壞人的品德;小事不忍,成不了大事。

注(僅作參考):想到現在火爆的MOBO遊戲了——這個王八蛋懟了我,老子一定要懟回來。

俗稱「上頭」。

講真,一旦人上頭了,也就進入了稀缺狀態,有了管窺,此時,人們往往專註於現在自己管窺內的事情,而忽略整個大局,一般結果都很蠢。(參見概覽系列《稀缺》一文)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譯文:大家都厭惡的人,必須自己查一下;大家都喜歡的人,也應該自己查一下。

注(僅作參考):切莫「人云亦云」。

三人成虎我們都知道,第一個人抬頭看天,後面的人好奇也會跟著看天上有什麼,最後整條街上的人都抬頭看天——那麼天上有什麼?

不可因「大眾怎麼做的」而決定「自己怎麼做」,每個人做事應當遵循自己的習慣,盲目跟風,那可真蠢。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譯文:知道自己有了過錯卻不改正,那才真叫錯了。

注(僅作參考):犯錯、不知都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自己錯了,知道自己無知,還在那裡苟且。

那就是真的無可救藥了。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譯文:不能讓君子做些小事,要讓他們承擔大任;不能讓小人承擔大任,但是可以給他們做點小事。

注(僅作參考):道理是沒錯,但是標註紅色的主要原因是——

你怎麼知道那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

知道那個人是君子或者小人之後,以怎麼樣的標準來區分大事或者小事?這個標準會不會不同的人承擔的能力也不一樣?

品德是一回事,但是「君子」也可能能力不足,無法承擔那個「大受」。

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譯文:為別人辦事的時候,先要認真辦事,之後再考慮俸祿的問題。

注(僅作參考):這句話本來想給個紅色的批註,但是想了想,話沒錯。

之前我們也多有提到過,論語裡面有些說法,原本是對的,但是可能不大符合具體的情況,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是一個協作的社會,你可以品性高潔,但是你的對手不擇手段,你不過是「默默無聞死在山溝溝里」的那個。

如果老闆是一個公平之人,那麼應當這麼做;但是如果老闆是個瞎子,只是一個靠關係踩了狗屎運的小人,這麼做恐怕可以讓「君子」餓死。

有教無類。

子曰:「有教無類。」

譯文:略。

注(僅作參考):略略略略略!!!

道不同,不相為謀。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譯文:略。

注(僅作參考):繼續略略略略略!!!

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既來之,則安之。

出自於論語季氏篇第十六,原文——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zhuān)臾(yú)。」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xiàng)矣?且爾言過矣,虎兕(sì)出於柙(xiá),龜玉毀於櫝(dú)中,是誰之過與?」

  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譯文:(人們)不怕窮,而是怕不公平;不怕人少,就怕社會不安定。

既然來了,就讓他們安心住下去。

注(僅作參考):第一句說出了人們的心聲,適用於幾乎所有的人類群體。

人們不怕窮,就怕要關係(不公平)。

其實試想,如果社會成了人人都要靠關係,那跟人人都不靠關係有什麼區別呢?人人送禮,跟人人都不送禮,有什麼區別呢?

那為什麼送禮的人總要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去搞這種「囚徒困境」呢?

第二句很多人誤解意思「既然來了,那就先看看有什麼鬼把戲」,應該是TVB劇用多了這句話。

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譯文:如果天下有道,那麼政權就不會在諸侯手中(而在國君手上);天下如果有道,那麼老百姓就不會去談論國家政治。

注(僅作參考):後面那句話,孔子的意思帶有一定的封建思想,庶民議政。

在當代來說,無論天下有道與否,百姓都會談論政治——

其一是人與人之間聊天總得有點話題;

其二就是古代與現代人們獲取的信息量不同,當代信息刻意放出來反而可以讓百姓在某些方面起到「監督政府」的作用(雖然很多時候只是被某些別有用心的政客當槍使了)。

不學《詩》,無以言;

不學禮,無以立。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譯文:不學習《詩經》,就不會說話。

不學習禮,就不知道如何立。

注(僅作參考):為什麼用紅色呢?因為按照這個說法,現在的人豈不是都不會說話也不會為人處世了?

老夫子這句話本來是對的,但是我們應當擴充一下,我們學《詩》,學的是裡面的表達手法和裡面流露出來的民生民事民情,如果學過類似的,也可;

而禮,孔子對禮的推崇,前文應該出現過類似的句子,只有知道禮儀規範,人的行為才會合乎規範。

這句話是對的——

我們這個社會上那麼多作姦犯科的團伙,利用人們的善心偽裝乞討的,盜竊的、詐騙的,有個建議,JIANYU應該強行對犯人灌輸禮法。不過也只是說笑而已,無論是學習《詩》還是學習禮法,關鍵在於心中認可和理解,並且成為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只是單純的去背誦,去做樣子,沒有任何意義。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學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學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譯文:生來就知道,這是上等人;學了才知道,這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難了才去學習,再次一等;至於那種困難了還不學,那就是最下等的了。

注(僅作參考):前面有一篇文章裡面我們說到過,孔子將人分成幾類,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原文就是這句話了。

最後,按照這麼劃分的話——90%都是下等人了?這可真是一個令人憂傷的事實吶。。。

你的閱讀時間就是最好的讚美。

倘若你意猶未盡,還請點擊上方藍色公眾號名字:「你的文具盒」——

關注我們,概覽群書,長見識;修身明理,知是非。


推薦閱讀:

四書五經適用於現在的社會嗎?
下一任日本天皇的年號會是什麼呢?會起卦嗎?日本人會易經嗎?中國以前的年號國號又是怎麼選的呢?
有哪些令你震驚的流傳千古的規律或者道理?
《論語解構》:色,斯舉矣,翔而後集。
《論語解構》:子以四教:孔子從四個方面教育學生

TAG:论语书籍 | 四书五经 | 诸子百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