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系列】第一論——《論語》子張篇第十九、堯曰篇第二十

這一篇摘選自最後兩篇:子張篇第十九和堯曰篇第二十。

在這一篇之後,下下周三(下周三,也就是明天是概覽系列的《槍炮、病菌和鋼鐵》)我們會放出一篇對整個《論語》的綜述,將整體結合起來理解一些關鍵、本質的思想。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譯文:博學並且堅守自己的志向,對切身相關的問題會提出疑問並且認真思考。

注(僅做參考):屬於「道」的範疇,道,就是一系列的準則,做事的標準。

博學、篤志、切問、近思。

勤於學習,知道為何而學,對於疑惑較真,善於思考問題。

這句話拆分出來的四個詞語,可以用於我們教導孩子的學習,或者是教孩子一些其他方面。

這是學習之道。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譯文:各行業的工匠在作坊裡面完成工作,君子通過(終身)學習達到實現自己的道。

注(僅做參考):為何而學?以致其道。

如果之後有人問你,為什麼跟個神經病一樣總是在看書學習?

可以用這句話回答他。

重點不在於是不是君子,而在於對學習的理解。

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譯文:君子的一句話就可以體現他們的智慧,也可以一句話體現他的愚昧,所以說話必須要慎重。

注(僅做參考):如果有人在看過這些論語之後,學會了說話慎重,學會了少說多聽,可能朋友會問你,怎麼開口就是很正經的時候,可以用這句話回答他們。

而對於筆者而言,當別人問我為何不發表情包的時候,我想,這句話回答起來應該很恰當。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譯文:不明白天命,不能算是君子。不懂得禮儀,就不能安身立命;不善於理解分析別人說的話,就不能說是會看人識人。

注(僅做參考):在季氏篇第十六裡面,有「不學禮,無以立」,這裡重複。至於其餘的兩句,天命,知言。

天命在孔子的哲學觀裡面應該是「道」、「禮」的泛稱,孔子的理解裡面,合乎禮,就是合乎道,也就是符合天命。

而知言,嗯,孔子多次強調的是敏行訥言,這從側面反映出孔子認為,看人是從其言開始,反過來,孔子多次強調對於言論的重視性。

末、結語

論語一共二十篇,到這一篇,就算是結束了。

不過竊以為,論語這種二十篇的分法,把很多內容其實分隔開了,並且單獨去看每一篇的那些話,對於整體的理解,反而還有一些繁瑣。

所以在之後的第二個周三,我們將給出《論語》的一篇概述,就是整體結合起來去理解,孔子對於道、仁、君子、言、行等等這些事兒的整個理解。

在《論語》之後,我們給大家帶來的下一論,也就是第二論,是《大學中庸》。

你的閱讀時間就是最好的讚美。

倘若你意猶未盡,還請點擊上方藍色公眾號名字:「你的文具盒」——

關注我們,概覽群書,長見識;修身明理,知是非。


推薦閱讀:

為啥東周的百家爭鳴起源不了現代科學和政治?
公輸班的雲梯敵不過墨子的一條腰帶?
【諸子與法】孟子「兩徒」之語與法律的外部結構

TAG:论语书籍 | 四书五经 | 诸子百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