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道德經》(十六)

【感謝南懷瑾老師和羅大倫先生對本經的解讀以及給我的幫助】

第七章(2) 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因此,有道的人會把自身利益擺在眾人後面,因此受到了眾人的愛戴;把自身利益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難道不是由於他不追求私利的緣故嗎?正是由於不追求私利,所以才能成就他的個人價值。」

—————————————————————————————————————————

老子從天地長存中受到啟發,總結了古往今來許多人的實踐經驗,提出一個充滿辯證法精神的觀點: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站在大眾之後才能領導大眾,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反而能活得更好。「無私,故能成其私」,忘掉自我,才能完善自我,實現個人的價值。

然而,老子在兩千年前領悟的道理在今天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生活中,人們往往還是習慣性的被眼前的利益所驅使,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而爭先恐後,他們或許精明,但絕對不明智,他們有的只能說是小聰明,絕不可能是大智慧。

真正擁有大智慧的人面對眼前利益,往往顯得無比謙遜、禮讓。也正是這個原因,他們往往在集體中備受愛戴,當一個人受到群眾愛戴時,我們就可以想像他因此會獲得集體給予他的利益了。古今中外,能夠領悟這句話的精髓,並且能在實際行動中真正做到的人,他們因為自己的無私而獲得的利益是遠遠超過那些費盡心機去謀取個人私利之人的。

漢高祖劉邦便是我國古代做到「退其身」「外其身」的實例。劉邦在謀略方面,比不上張良、陳平;在打仗方面,比不上韓信、彭越;在治理國家上,他不及蕭何。但是他並沒有因為擔憂自己的部下在某些方面強於自己而將他們消滅,他沒有因為想要暫時維護自己的個人專治而做這種短視的行動。他的天下是與大家一起分享的,也正是這樣,西漢初贏得穩定,更為後來取得治世奠定了基礎。

然而,縱觀歷史,我們也能看到有不少統治者為了實現個人統治,為了一己私利而做出鼠目寸光的行動。譬如,太平天國起義的過程中,長達兩個月的天京變亂就是鐵證。在起義剛剛取得一點進展的時候,天京變亂便開始了,先是韋昌輝與秦日綱為了一己私利,殺死楊秀清及其家屬部眾。隨後楊秀清部眾奮起反抗,太平天國金田起義以來的許多中上層幹部死於這場自相殘殺的內亂之中,隨後太平天國起義土崩瓦解。像韋昌輝這種急功近利的人,最終是怎樣的下場呢?和劉邦相比,兩者的差距或許就源於能否做到「退其身」和「外其身」吧。

然而,對我們個人而言,如何學會利用「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來指導自己生活就更顯得意義重大了。就我們的日常生活而言,我們不可能脫離集體而存在,在一個集體中與人相處,首先要學會謙虛與禮讓,這能讓人感受到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讓別人更容易接納自己。在一個集體中,富有奉獻精神的人往往是會受到人們的歡迎的。

但是,在如今這樣競爭激烈的社會,放棄競爭是否就意味著更容易被潮流淘汰呢?不是這樣的。按照道的法則,第一,要樂於奉獻,在實現自我社會價值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的個人價值,即「退其身而身先」;第二,要在將自己置身度外的過程中減少自我的競爭對手,從而使自己在事業上更容易取得成功,謀求自身的發展,即「外其身而身存」。這才是智慧之光。

非以其無私邪?難道不是正因為不考慮自己的私利嗎?老子用最後一句做了總結,這樣的人反而能成就個人的利益。這就是大家常說的舍和得的智慧,一定要先舍,才能有得。

反觀自身,影響我們一生成就最大的因素,就是「私」字。我從不同的方面來聊一下。

首先從人的身體健康方面,人的內心一旦出現「私」的觀念,就會變得患得患失,在患得患失之間就會出現「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獲得利益會喜,損失而無助會怒,想要而不得會憂,處心積慮會思,失去所愛會悲,害怕失去會恐,不能預料會驚。這些都和患得患失有關。所以,在意自己利益的時候,七情就會越來越多,如果不在意自己利益,七情就會減少。

古代有個將軍,征戰沙場,膽量大的驚人。有一天,將軍自己在府上,玩一個古玩瓷器,突然一失手,瓷器馬上要掉在地上,將軍一伸手將其抓住了。此刻將軍發現自己的心跳異常,於是他就開始反思,打仗時面對千軍萬馬都不害怕,為何被一個小小瓷器驚了心呢?原來是因為在意它呀!

《心經》里講:「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就是表達這個思想。「罣礙」就會產生七情,《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又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等,都說明了七情的過度偏激對人體的氣血、臟腑均有一定的損害,這就是人生病的根源。我們越在意自己的獲得,可能就越容易導致生病,當我們不在意獲得,放下所得,就會少了很多糾結,人生就會順暢,更加坦然。所以,無私的狀態是一種養生的好狀態,需要大家好好了解的。

大家其實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做起來卻很艱難,主要原因在於利己是一種本能思想。動物的大腦進化過程有三個階段,爬行動物階段主要進化腦幹、小腦,主要負責動作;哺乳動物階段主要進化邊緣系統,主要負責各種慾望、衝動;人的階段主要進化了大腦皮層,主要負責各種情感協調關係、剋制慾望衝動。正是因為人類進化了大腦皮層,所以才能成群的生活在一起,然後成為了地球的主宰者,這就是因為人類控制了私慾的緣故,這就是道的法則。

所以,如何克服自己的私心,應該是我們一生的修行。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下次再見。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里阿克婭這個角色?
有哪些經典的神回復?
什麼樣的錯誤你認為是不可以被原諒的?
商學教育的核心是喚醒
比榮華富貴更好的是什麼

TAG:道德经书籍 | 心理学 | 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