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屏蔽用戶@Eric Yi,文章內為事件說明

我很少屏蔽人,雖然@Eric Yi不是第一個。

當我想屏蔽人的時候我都有猶豫,我會問問自己,事情到了必須屏蔽的地步嗎?如果僅僅是因為我個人的主觀偏見而屏蔽他,那如果在以後的時間裡,他恰巧想詢問一些關於實修,關於如何凈化煩惱的問題該怎麼辦?我的屏蔽會斷送掉他求法的機會。

雖然屏蔽之後,該用戶還可以查看我所有的回答和文章,但他卻不能再@ 、評論或私信我,當想到一個簡單的行為,可能會斷除別人求法的機會時,我都會再三考量是否是我的主觀情緒影響了我的判斷,是否有必要屏蔽,在這樣的思維下,也就很少屏蔽人。

但這個人實在莫名奇妙,從十天前開始,斷斷續續在我的回答中評論,張嘴就是:又來誤導人,然後給出一堆莫名奇妙的歪理。這樣的評論,大多數時候我是不回復的,這樣的人,帶著嗔恨心和我慢,他很難聽進去你的話,再者他的言辭中透漏著信息,他不了解觀,不了解什麼是包容,也沒有什麼智慧,而且也不實修,這樣的人若同他爭論,就如同與夏蟲語冰,毫無意義可言,但這個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在評論里,若置之不理,反而給初學者以疑問,但與他的歪理相辯,實在耗心耗力,毫無意義可言,所以特此開貼,把他的評論梳理一遍,一是澄清,二是以後再有此人在同一回答下胡攪蠻纏,一概無視,並貼出此文章以作澄清。

若這位朋友看到此文,並且能夠反思,願意放下自我,虛心求教,我會非常樂意分享我的修行經驗,至於通過何種訊息傳遞你的善意,我想只要用心,你一定會有很多方法,願你快樂、安詳!

下圖為十天前最開始的第一條評論:

文章鏈接:

上座部的幾個主要流派的修行方法分別有哪些長處和短處?以及初學者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修行法門一門深入? - 知乎

其他答案下的回復:

文章鏈接:對打坐產生了抵觸情緒該怎麼辦? - 知乎

這個問題的回答是針對參加過十日內觀的舊生而言的,文中重點強調了禪修中的技巧和方法,有參加過的同學會知道,當注意力跑掉了,沒關係,輕輕的將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繼續練習,不要因為注意力跑掉了而沮喪,不要因此而產生出憤怒,厭煩……這是禪修方法的技巧指導。在他這裡,他理解為說教,所以的出了:「要給出一個直接且有效的方法,不是說一句,你不要產生厭煩,就行了」。

他並沒有體驗過這個禪修方法,卻以自己的想像去解讀這一切,就如同沒有吃過炸醬麵的人,在聽到別人談論它的味道時,便跳出來指責別人,用他想像的味道和別人做對比,然後駁斥別人。

就如同我們在討論如何使用無人駕駛車,突然旁邊衝出一個從未使用過自動駕駛的人,告訴我們:你們在胡說,你們應該踩油門,應該掛檔。

我就問你,要是心不喜歡不願意和呼吸在一起,把心不停地拉回來,心又不停往外跑,怎麼解決?

他的問題就如同,一個人到駕校去學車,還沒去,他就想像一些問題然後問教練:練車需要轉方向盤,如果我轉累了,你怎麼解決?

參加十日內觀的人都有各自的原因,有人或許是為了獲得快樂與安詳,有人或許是因為朋友的推薦,但是當他們自願來到這裡時,就意味著要請求學習這裡的方法,如果不認可這個方法,可以選擇離開,而這位朋友卻在想像中質問:如果我不喜歡你們的方法,你怎麼解決?他所有的結論都建立在,這個方法是說教,而不是實際練習的基礎上

文章鏈接:初學呼吸內觀時,意識稍稍停留在呼吸上,整個頭部就會有一陣 陣痛。這是為何?

其實禪修對注意力要求並不高,而是對其他東西要求高

禪修對注意要求不高的話,那我想請問禪修修的是什麼?嘴巴?耳朵?眼睛?鼻子?舌頭?身體的肢體動作?不是注意力,又是什麼?

第二,煩躁難受的心會安定安詳?

這句話參加過十日課程的朋友自然懂,在課程第四天以後,內心會被深入的切開,很多煩惱會流出來,念頭會一波接著一波衝擊我們的心,也就是我們的注意力,於此同時,莫名奇妙的煩躁感讓人靜不下來,想要說話,想要活動,總是是各式各樣的躁動,但與此同時,內心也充斥著動力和快樂,安詳與寧靜,當第十天可以說話後,煩躁會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內心充實的滿足感。

文章鏈接:

對打坐產生了抵觸情緒該怎麼辦? - 知乎

觀分為兩個部分,覺知和平等心,猶如馬車的雙輪和鳥的雙翼,兩者具足則為觀。而平等心也意味著不去理會它,但不去理會它在他這裡理解為:「這不是佛陀教的平等心,這叫用意志力死抗,是愚蠢的,完全違背佛陀的教導。

就他的理解而言,答案很簡單,他並沒有智慧,在他的生活中只有壓抑和宣洩的兩個極端,而沒有中庸,包容的智慧,這樣的心態又如何能夠理解法?帶著這樣的偏執和情緒,又怎麼聽進去別人的話語?

該用戶已從@Eric Yi更名為電熨斗:

文章鏈接:

覺悟就是成為自己的旁觀者嗎? - 知乎

佛教徒以定為解脫的關鍵」 ,佛陀傳很多人都寫過,隨便一搜網上一大堆,裡面有一部分共同的內容就是:佛陀成就了四禪八定不能達到解脫,然後轉修苦行,最後因觀而覺悟,為何到你這,定又成解脫的關鍵了?

本帖無意挑起任何矛盾,只做澄清之用,願各位賢友也勿因此產生嗔怒之心,祝快樂、安詳!


推薦閱讀:

《吉祥經》說「從業應無害」,但這個「無害」該怎麼判定?如果傷害一小部分是為了造福更多呢?
《金剛經》生活 - 第十八品
幻想和觀想的區別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