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出國留學可能面臨的親情困境,李安的這3部電影都已經劇透了

多圖預警!!從小到大,父母陪伴我們度過了無數個日夜。但是作為留學生的我們,卻要早早地與父母身處兩國。文化的差異也許會讓我們和父母之間「代溝」加深,渴望長大的心情也許會讓我們嚮往獨立。但是當我們真的要離開家、離開父母時,心中卻充滿不舍;當我們遇到困難時,父母總會給予理解和支持。留學生與父母之間的親情面臨著文化和現實的挑戰,而李安的「父親三部曲」把複雜而微妙的情感刻畫得淋漓盡致。如何溝通和互相理解,希望每個人觀看之後都能有自己的收穫。

我一直認為電影是一個非常有效地理解某種生活的渠道,基於真實的故事或者情感,又添加了一定的戲劇效果,在吸引人的同時引人深思。之前一口氣刷完了李安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製作的的父親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認為這大概是最能觸動即將前往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內心的系列電影了。

導演李安在台灣的一個非常保守的家庭里長大,隨後在伊利諾伊香檳學習戲劇,在紐約大學學習電影。在他的內心,兩種文化對他的影響都非常深刻。他明白中國人在美國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因此他可以把這其中複雜的感情清晰地展現給觀眾,使其產生共鳴。這三部電影里除了親情,還有許多值得細細品味的細節,例如看似稀鬆平常的情節中的道德約束以及被壓抑的人性。每一個留學生都將面臨許多挑戰,其中親情又是一個極大的問題根源,在觀看完這三部電影后,也許會對親情有一些更獨特的見解了。

《推手》

《推手》是一個發生在美國的關於中美混合家庭,以老父親的高超的太極功夫為線索的故事。曉生在美國打拚多年,娶了一個美國老婆,生了個混血兒子,終於過上了比較舒適的生活。他沒有忘記國內的老父親,便把他接來美國,想要讓他享受天倫之樂。然而,在美國妻子和傳統中式老父親之間,因為文化差異產生了不小的爭執,曉生夾在中間更是無法做人,直到最後老父親決定離開這個家。曉生四處打聽未果,卻在新聞中看到了父親用太極推手打傷了黑幫和聞訊而來的警察,一家人終於團聚,但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這部電影製作於1991年,是李安的處女作。在《推手》中,除了情感衝突,他也體現出了非常多文化差異的細節。比如美國妻子吃沙拉,吃薄餅,端著一碗醬油鴨拌飯的老父親就覺得對方的飲食十分沒有營養。在情感處理上更是十分震撼人心,從兒子滿心歡喜把父親接過來,到因為夫妻矛盾想把父親趕出去,到聽父親敘述往事感到愧疚,到父親離家之後的悔恨……親情永遠是人們跨不過的坎。父親想要在家裡多陪陪兒子孫子,又不想拖累兒子造成家庭矛盾,最後選擇在語言不通的異鄉找一間小房子蝸居著獨自生活。

即將離鄉的我們,許多人都懷揣著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更好的生活、在美國定居、把父母接過去的夢想。也許今天,不同於90年代,長輩到美國能過到更好的生活,但也可能與90年代的心境相同,最後只是落得孤獨。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在為父母打開「新世界的大門」之後,不應該站在道德制高點去給他們提供「最好的生活」,應當給予他們選擇的權利,給予他們掌控自己生活的權利。在感情的世界裡常常沒有孰是孰非,起初孩子們常常感嘆著自己活在愛的枷鎖里,但在開始照顧別人後,又會繼續帶著這種枷鎖去表達愛。

《喜宴》

這部喜劇影片講述的是中國男人偉同,在美國有了男朋友賽門,同時面臨著台北父母的逼婚,在父母來美國之時,和一個不得志但想要獲得綠卡的中國女藝術家葳葳進行假結婚。經過了一系列意外,葳葳懷上了偉同的孩子,賽門和偉同的感情出現了危機,父母身體不佳繼續留在美國,所有人都在演戲,最後終於崩潰,再也撐不下去了。影片的最後,所有人都知道了真相,但並非所有人都知道別人知道了真相,各退一步,看似大圓滿,內心卻滿是無奈。

這部電影製作於1993年,是父親三部曲其二,通過一場「結婚」來表現了90年代里中美人士對於婚戀觀、性取向的不同觀點。其中比較大的一組對比是,偉同和葳葳在一個小房間里,由一位牧師見證,進行了一些簡短的儀式,就算完成了結婚,而偉同的父母並不滿意,要求大擺宴席,再辦一次婚禮,得「有面子」。在親情這條情感線上,父親一開始再怎麼急著找兒媳婦,他明白真相後也理解了兒子,並選擇保守這個秘密,讓兒子安心。

在這個年代,少有電影人敢於嘗試同性戀題材的電影,這樣一部影片在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讓人們看到了這樣一個群體,這些人要面對多麼大的壓力,以及年輕一輩和老一輩之間在同性戀問題上的文化代溝。我們在與父母的溝通中也會提及許許多多的新生事物,父母也會儘力更上「時代的步伐」,去理解我們所說的內容。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會被文化代溝所阻隔,因此不要把他們拒之於新事物的門外,互相理解對方,多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最重要的渠道。我們接觸多了美國的事物,說話時也常帶著幾個英文單詞,申請季之後,父母也明白了什麼是ED/EA,什麼是offer,什麼是waitlist,什麼是class of 2021。未來也許你發的朋友圈裡超過一半都是英文,而父母一定是最努力去嘗試了解這些內容的人,他們不想錯過任何一個你在異鄉的故事。

《飲食男女》

不同於三部曲的前兩部,這部影片就發生在台灣,講述了一個父親和三個女兒的故事。父親是個大廚,但年紀大了之後慢慢喪失了味覺,又失去了老朋友,和女兒們的交流也僅僅是在飯桌上了。小女兒從小乖巧可愛,和原本在追自己好朋友的男孩子談了戀愛,很快懷孕便第一個離開了家;大女兒是個教師,基督徒,一直被別人說快要成為大齡剩女,找到了對象之後很快就把自己嫁了出去,第二個離開了家;二女兒一直有著最強的離家慾望,她長相驚艷,又事業有成,但在經歷了一系列變故之後,選擇了留在父親身邊。父親也沒閑著,最後和女兒的同學開始了一段老少黃昏戀……

這部電影是三部曲的終部,製作於1994年,描述著90年代中期台灣的生活。最保守的人,最先離開,最新潮的人,卻留守到最後。女兒們和父親之間的感情也是十分微妙,從嫌煩到不舍,大概是親情片的套路,但在這裡絲毫感受不到套路,觀完兩個多小時後仍是意猶未盡。父親內心雖是不舍,但還是不得不放手,把女兒們送出去,自己也在尋找新的寄託。

小時候總想著離家,想要住宿,想要出去讀書,而拿到了offer,即將踏上新的征程時,卻沒那麼想走了。開始留戀身邊的每一家咖啡館,每一條路,每一個人。許多父母在這一階段也開始有或多或少的焦慮,擔心所有的事情,潛意識裡想要孩子永遠留在身邊,但又不得不看著孩子去買機票、辦簽證,最後坐著飛機離開家鄉。

李安的電影總是有種,看到一半都覺得有些寡淡無味,但是越往後看,越是驚嘆到不能自已,並被前面的每個細節都聯繫起來,不得不感嘆安叔的高明。這裡我只從留美中國學生的角度講述了一些個人看法,每一個人在觀看影片後都會有一些自己的體會,都會看出一些不同的東西。作為一名半吊子影迷,在這裡認真安利這三部電影給大家,希望每個留學生與父母都能提前感受一下有關「中美文化代溝」的問題,多一些互相理解。留學生在外會有太多的委屈,失去歸屬感、安全感,但家,永遠在那裡等你回去。

作者:Skylar

編輯:王導

本文系TD創作計劃系列,歡迎關注微信號TestDaily獲取更多信息!


推薦閱讀:

文書寫作丨留學文書,你需要這樣的組織技巧
在美國大學讀暑期學校(summer school)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6大絕招教你對抗留學生天敵 – 拖延症
致全北美愛車和買車的朋友,你好,也久等了 (附帶第一期北美淘車指南)
廉價的國際機票哪裡買?

TAG:留学 | 美国 | 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