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與喬布斯之間,差的不僅僅是一萬個小時

努力一直都是被人推崇的良好品質,也是眾多雞湯文的寵兒,更是一劑萬能葯,似乎所有問題的解決辦法都可以被簡單粗暴地歸結到「努力」身上。

考不上研究生?那是因為不努力;

工作不順利?那是因為不努力;

努力了但還是沒有升職加薪?那是因為還不夠努力。

……

如果非要給努力加個程度,那估計就是玩命,反正還年輕。

前陣子有篇爆款文章《玩命工作就是年輕時最好的生活》,這麼大一碗雞湯讓一群人喝得義無反顧,可我卻想告訴你年輕時最好的生活不是玩命工作,而是深度工作。

喬布斯便是深度工作最好的代表。

蘋果前員工大衛·布萊克曾透露,在蘋果公司,員工們並不願意遇到喬布斯,更不願意和他一起吃飯,只因這位專註工作的CEO,經常會隨機詢問員工關於工作的問題,而大家往往不知該如何作答,只好選擇疏遠。

在第十屆All Things D會議上,蘋果現任CEO庫克在接受採訪時,也提到喬布斯給他的最大啟示就是要保持專註,用深度工作來體現你的價值。

「明明我既專註又努力,為什麼還是和喬布斯差著光年的距離?」

你的「偽努力」正在毀掉你

在日劇《打工仔買房記》的第一集中,男主角武誠治的上司,經常派他去買便當、做雜務,三個月後,武誠治因為受不了上司的百般刁難,選擇了辭職,待業在家。

令他一直想不通的是,明明自己每天跑腿那麼辛苦,已經夠努力了,為什麼還只是一個小員工,沒有獲得任何晉陞。

他始終認為,是沒有伯樂慧眼識英雄。

很多人也會在朋友圈花式秀努力:今天看到了凌晨兩三點的北上廣,明天買了本嶄新的單詞書開始瘋狂打卡,後天又列了長長的書單,準備完成100本書的閱讀計劃……

可或許你今天人前勵志秀努力,明天起床照舊不停刷手機。

在日劇《Legal High》中,古美門曾說:「越是工作做不好的無用之人,就越會主張自己有多努力。」

我們往往沉迷於自己的「高效」,卻忽視了這一切是否真的「有效」。

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初學書法時,王羲之曾指著院里的水缸對他說:「等你把十八缸水練完,寫字才有點骨架子。」

王獻之憑著一股蠻勁兒一練就是五年,他拿著一個「太」字去給母親看,母親只感嘆:「我兒寫字兩千日,只有一點像羲之。」

而這一「點」,恰是王羲之親筆。

我們很容易如同初學書法的王獻之一樣,覺得自己足夠努力就可以領悟所學之物,而如同書法一樣,世上的很多事物之精髓都是需要思考與反思的,光靠蠻力付出時間往往適得其反。

一首小提琴曲,重複演奏一萬個小時,也終究還是老樣子;一幅書畫,重複塗繪十幾年,也只是機械地批量生產……缺乏思考的學習,不進反退。

有很多人認為只要做同一件事情足夠長時間就會更加擅長,然而,熟練與擅長並非同一件事。

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如果不斷以重複的方式做某事,不但不會進步,還有下滑的危險。

衡量工作價值的不是時間與忙碌的程度,而是工作的深度

深度工作,是指在無干擾的狀態下專註進行職業活動,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

這種努力能夠創造新價值,提升技能,而且難以複製。

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的付出與工資不成正比,玩命工作卻沒換來更好的生活,其實對於工作這件事「量」不重要,大量Ctrl+C、Ctrl+V的工作,並不能提升你的價值,深度工作才可以。

商業作家埃里克·巴克將深度工作稱為「21世紀的超級力量」。

說到深度工作就不得不提到股神巴菲特,他在5歲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做生意」,最開始是上門推銷可口可樂,之後是販賣報紙,也曾經推銷過口香糖。

10歲時父親要帶他去旅行,他便提出要去紐約證券交易所。

11歲時,已經學會了炒股,到16歲上大學之前,他就已經通過炒股賺取了53000美元。

21歲以全A+的成績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學位。

2008年,超越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

施羅德曾評價巴菲特說:「他除了關注商業活動外,幾乎對其他一切如藝術、文學、科學、旅行、建築等全部充耳不聞——因此他能夠專心致志地追尋自己的激情。」

巴菲特成功的最大秘訣就是:一生只做一件事,把這件事做到極致。

著名教育學家威尼弗雷德·加拉格爾也曾說:「我將活出專註的人生,因為這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你一定要明白用工作時長來考量自己工作價值的做法太過幼稚,真正決定工作價值的,並非那些瑣碎浮淺的表象,而在於「水面」之下真正的「深度」。

深度工作能帶來高質量的工作表現,讓你在職場脫穎而出

沃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暢銷書作家Adam Grant,他在一年的時間內在國際大刊上發表了七篇論文,第二年他發表了五篇,還出版了一本書。取得如此成績完全得益於他的深度工作。

他用整個秋季來專心教學,這讓他成為沃頓商學院中受學生評價最高的老師。他用春季與夏季做研究,他可以在十幾天時間內不回郵件,不回電話,敲門也不開。雖然這樣的做法有些極端,但驕人的成績卻有目共睹。

或許你會說作為教授,他有大量的時間去潛心研究,這是工作性質導致的。

那麼再來看看Twitter的創始人Jack Dorsey,他每天都被大量的信息轟炸,郵件、會議,幾乎一刻不停,可對他而言,郵件、會議就是他的工作內容,而他能夠很好的投入,最終成為科技行業的代表性人物。

你一定要明白,深度工作不是一味地不被打擾,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從而在工作中做出傑出貢獻。

深度工作除了能讓你在工作中勝出,還能讓你獲得幸福感。

美國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曾提出「Flow 涌流理論」,是指當你進入涌流狀態時,即在專註或沉浸其中的心理狀態下,大腦處於最佳認知水平,在創造出最高質量的產品的同時,你並不覺得累,反而會有精神愉悅之感。

就是說當你處於深度工作的狀態時,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更能讓你幸福感滿滿,而不是像玩命工作那樣讓你身心俱疲。

我不希望你還沒等到65歲退休,身體就被掏空,上個樓就腰酸背痛。

如何做到深度工作

1、工作要深入,摒棄浮淺工作

所謂浮淺工作(Shallow Work),就是操作簡單,容易被複制和替代,且價值有限的工作。

當今是人工智慧的時代,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曾說:「未來會有數以百萬計的工作被人工智慧所取代。」

普華永道也曾大膽預測,在2030年以前,美國有38%的工作將完全被自動化的機器、電腦程序取代。

在我國,2016年,富士康位於江蘇崑山的工廠用機器人替代了6萬個工人,員工人數銳減到5萬;同樣是在崑山,還有大概600家企業試圖效仿富士康,用機器人取代人力。

所以為了防止被人工智慧替代,你一定要學會摒棄浮淺工作,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

如果有好幾個工作同時要做,可以對重要的工作排優先順序,去思考每件事如果交給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他需要多久完成,從而根據耗時長短,進行價值排序,確定自己應該先做什麼。

2、不要過度依賴社交媒體

現在有很多人都有社交媒體依賴症,總是誤以為自己的手機在震動。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提高背單詞的效率」,「放下手機」成為點贊數最高的回答。

前段時間,德勤和市場研究機構GlobalWebIndex發布了一份關於千禧一代(20-33歲)媒體消費習慣和偏好的調研報告。

報告中指出,在全球互聯網使用時長的每3分鐘里,就有1分鐘被用在了社交媒體和即時通訊上,網民平均每日活躍時長超2小時。94%的用戶有至少一個社交媒體賬號,平均每人有8個賬號,而在2012年,人均賬戶數僅為3個。

你會有越來越深刻的感觸,每天好像也沒幹什麼,隨便刷刷朋友圈、微博、知乎、推特、貼吧……一天就過去了。

卡爾·紐波特在《深度工作》里提出對於社交媒體的看法,他指出「它們只是產品,由一些私人公司開發,投資巨大,營銷精心,最終的設計目的是虜獲你的個人信息和注意力,將其賣給廣告商」。

再來算這樣一筆賬,每天工作的時間是8小時,外賣訂餐半小時,同事閑聊半小時,領導開會幾小時,最後會發現真正屬於自己的工作時長可能只有2、3個小時,期間再加上郵件的收發、微信的回復來打斷,你連最後那段完整的時間都沒辦法用來深度工作,又何談高效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3、畫出自己的能力樹

很多人都曾瘋狂地想用證書來武裝自己,人力證、會計證、心理師證……都考過,終於成為了理想中的斜杠青年,可最後發現,這些東西對於本職工作毫無用處。

商業中的有一條著名法則:你想乾的越多,最後成就的就越少。

所以確立明確的工作目標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定要先明確自己工作的主線在哪裡,這也是搭建能力樹的第一步。確定了主幹之後,再去拓展自己的能力體系。只有這樣,才能紮根工作中,屹立不倒。

馬東1996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電視專業學習,在上學期間打實了專業基礎。

1998年—2001年進入湖南衛視主持談話類節目,在此期間,他深諳本職工作,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主持人,也訓練出了良好的說話技巧。

之後,馬東就任央視,不僅出色地完成本職主持人的工作,還開始做製片和導演,並在2011年成為央視春晚語言類節目導演。

2013年他正式離開央視,成為愛奇藝首席內容官,並參與策劃主持了國內首檔說話類真人秀《奇葩說》,受到觀眾熱捧。

2015年,他離開愛奇藝,創辦米未傳媒,出任CEO。

你會發現,在馬東的職業生涯里,有一條貫穿始終的主線——主持人,在專註於本職工作的同時,又開始一步步地拓展自己的相關技能,形成能力樹,最終才得以有所成就。

4、培養習慣,找到自己的節奏

我們聽過太多的21天養成計劃,深知習慣的重要性,而輕鬆開啟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是將它轉化成一種生活習慣。

你可以制定深度工作計劃表,設定啟動時間,每天在這個時間開始深度工作,從而培養出習慣。

美國作家斯蒂芬·金養成的習慣就是每天把自己鎖在房間里,不寫夠字數不出來,這才有《肖申克的救贖》、《致命遊戲》等傳世佳作。

當然別人的習慣並不一定會適合你,所以在深度工作前一定要先找准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

隔離模式:明確自己要完成的工作後,找到一個隔離的環境,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狀態去完成工作;

規律模式:不用完全與外界隔離,但要明確深度工作的時間段,在每天固定的幾個時間段投入到深度工作中,形成自己的節奏;

記者模式:明確一項工作的deadline,在deadline前按需規劃,利用時間點,集中工作。

找到自己的模式之後,堅持去做,使之成為生活的日常。

作家格拉德韋爾在《異類》一書中曾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

但很多人不明白的是,他與天才的距離不僅僅是這一萬個小時,還有對工作的深度挖掘。

就像我們每天吃飯,也沒有成為靠一張嘴走遍天下的美食家;我們每天走路,也沒有成為維秘的T台模特;工作一輩子,也沒有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我希望你不要再單純的迷信這看似科學的一萬小時天才定律,一定要明白,不夠專註的工作態度並不能使你成為行業的精英,只有深度工作才可以。

深度工作總結來說就是:

你必須要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和擅長的領域,保持專註,死磕到底。

這個過程會有點兒艱難,你可能要面對無數次的失敗和挫折,並不斷改進調整,才能形成一個正向的反饋機制。

你也不要心急,蝴蝶的美麗需要痛苦地蛻變,你的成長也需要經歷漫長的摸索和日復一日、堅持不懈地訓練。


推薦閱讀:

ProcessOn 一款HTML5在線作圖工具怎麼樣?
如何在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0個小時的情況下保證生活質量?
《把時間當做朋友》這本書有哪些閃光點?又有哪些不足?
你所理解的清單,其實只是「輕」單(3)——工具篇

TAG: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 | 时间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