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普洱茶之台地茶與大樹茶、古樹茶之分

台地茶

(灌木型小茶樹)是指從人工栽培的梯地茶園裡採取茶菁原料,經加工製成的普洱茶。由於受人為種植、採摘、修剪的影響,這類茶樹主幹不明顯,一級分枝部位變低,在種植密度較大吋,樹體生育空間較小,茶菁芽葉細小、葉質較薄、條形較為秀麗,這些特點在長期採摘的密植茶園裡尤為明顯。台地茶因為是栽培的,外觀上,葉身比較單薄,葉片較寬、圓,葉子裙邊起波浪,葉邊齒狀呈規律性,葉背多毛。從香氣上來看,台地茶香氣高揚而留香時間短,口感上茶湯較為單薄,有的會有些許雜味。看葉底,台地茶不易舒,質感薄小且脆硬。品韻味,台地茶的後度及留存在口腔中的茶味短暫,生津不明顯,韻味短暫,陳茶所含的能量也相對較少且釋放得快,人體口感的舒服程度也偏弱。現在的雲南有許多生態化管理台地茶園,樹齡已經幾十年,樹形接近喬木茶。這些茶園的茶,許多資深老茶人品嘗的結論是和古樹茶已經幾乎沒有差別,口感無限接近古樹茶,一般人品嘗已經無法分辨出景邁生態茶園台地茶和古樹茶的極細微區別。而這樣長大了的台地茶,在普洱茶區早已比比皆是,它們的品質已經無限接近當地的古樹茶。這樣的茶,因為台地茶的名聲不好聽,也不能拿去冒充古樹茶,所以許多茶區就把這樣的茶命名為「大樹茶」「喬木茶」或者「野放茶」。其次,雲南茶葉總產量中普洱茶產量、產值約佔三分之一,而雲南的茶葉中三分之二產量和產值的,幾乎都是台地茶。換句話說,普洱中原料用台地茶的不在少數。

大樹茶

(喬木型茶樹)樹齡為在80到200年之間。現在一般是指生長在雲南山區1800米海拔以上野生或半野生狀態下百年樹齡的茶樹。大樹茶的種植方式與小樹茶不同,它不是密植型的。在比較陡峭的山坡地,多採用等高條植的方式,單棵單行種植,間距大,一般達到1.5米以上,而在坡度較緩的地方。看外觀;大樹茶的葉子相對台地茶壯碩,葉面革質感明顯,葉脈清晰,葉邊齒狀無規律狀,葉背毛少。品香氣;大樹茶香氣深沉而厚重,帶蜜香,好的大樹茶杯底留香時間久而蜜香久不散。觀葉底;大樹茶沖泡後葉子舒展程度好,肥大且彈性、柔韌性好。論韻味:入口滋味醇厚,苦澀味所化出的甘性讓口腔生津,韻味久留於口腔、喉頭,陳茶的能量釋放得慢些,茶氣的表現也慢慢體現出來,讓人體感覺舒服的指數高。

古樹茶

(喬木型茶樹)樹齡在200年以上。由於現在200年以上樹齡的茶樹很稀少,產量低。所以古樹茶也泛指樹齡100年以上的茶樹。古樹茶一般生長環境都很原生態,野生狀。另外,周邊地區植物的多樣性、原始性保存較好,因此鮮有蟲害,無須噴葯殺蟲。看外形,古樹茶一般葉片比大樹茶更大更厚,而葉片被毛更少,有的野生狀態下的無被毛。香氣更深沉更厚重,帶較強的蜜香,好茶杯底留香時間久而蜜香久不散。觀葉底;茶沖泡後葉子舒展程度好,肥大且彈性、柔韌性好。論韻味:入口滋味更為醇厚,苦澀味所化出的甘性讓口腔生津,韻味久留於口腔、喉頭,陳茶的能量釋放得慢些,茶氣的表現也慢慢體現出來,讓人體感覺舒服的指數高。(最後最重要的,古樹茶比大樹茶的毛料更貴,所以一般都是用純料而不會拼配。)


推薦閱讀:

普洱熟茶發酸跟泡法有關係嗎,要怎樣避免?
茶多酚就是鞣酸嗎?
小心,「野生古樹茶」可能讓你中毒!
普洱茶生茶熟茶的區別?

TAG:普洱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