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只寫文化人不寫富人的原因?

看財富中國聽到的!的確,縱觀歷史長河,課本只介紹了文化人,卻沒有富人!為什麼?why?


某種程度上說,封建時代和帝制時代的文化人就是富人。封建時代財富是依靠血緣世襲得來。當時的貴族就是富人。貴族需要與庶民相區別的文化資本,重視子弟的詩書禮樂。所以他們有錢有文化。帝制時代也有類似之處。文化資本可以轉換為政治資本。有了政治資本才能免除徭役賦稅,利用特權把生意做大,然後大富大貴。

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張仲禮先生的《中國紳士的收入》。書中用數據說明了最有錢的人都是文化人啊!一方面,土地收入在古代是很微薄的。能靠地租發財的都是地連阡陌的望族。沒有文化考科舉做官,哪來這麼多土地。另一方面,商人,除了極少數的鹽商社會地位並不高。而商人有了錢自然要供子弟讀書考科舉做官,成為文化人。總體上看,做官才是獲得大量財富的途徑,升官發財之間有密切關聯。另外,雖然有文化的不一定能考得科舉功名,但有正途出身的科舉功名多少還是得有文化的。有功名未做官的或做了官退休回老家的在承擔各種社會職能時所能獲得的收入幾乎都會高於地租和經商。

由此,大致就能明白想要載入史冊光有錢,沒文化是不行的。但是世道早就變了......


來來來,請和我一起複習高中歷史課本:

士農工商,是為四民;士為四民之秀,農為邦國之本。商人浮華,不耕不織,唯利是圖,無補於世道人心。重農抑商,崇本抑末,國乃為安。


歷史才不管有文化沒文化,有錢沒錢,好人壞人。

他只記錄影響社會變革的人和事。


史書是寫商人的。如《史記》有《貨殖列傳》,對商人的貢獻很是肯定。《漢書》也有《貨殖列傳》,內容基本抄《史記》,價值觀上卻對商人持批判態度。後世史書則不再寫商人。

為何史書不再寫商人呢?這源於士大夫階層對潛在競爭對手的打壓。

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學立為官方思想。同時,官員也主要取自儒生。各朝的選官制度,如察舉制、科舉制,都保證了儒生的利益。形成了「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士大夫對各種政治對手,都進行了打壓。如宦官、外戚、軍人等。若說宦官有壞人,士大夫里也有奸臣、忠臣。偏偏宦官、外戚等干政是「亂政」,只有士大夫可以名正言順的參政。

商人同樣對士大夫階層形成威脅。商人見多識廣,難以控制,同時又有龐大的財力。為了保證士大夫階層對政治的壟斷,他們對商人進行了「污名化」,並禁止商人參與政治。

他們怎麼會為潛在競爭對手寫傳記呢?


謝邀。

這是因為我們的政治文明比較早熟,就像 @吳夢樓 所提到的,用士農工商給商階層早已經安排了一個合適的位置。

商人圖私利,國家公器則天然的具有謀公利的職能。如果對商人階層不加限制,給這個群體介入社會管理的機會,就會發生執公器而謀私利的現象,這是十分可怕的。各種社會政策都是為商業活動的利潤最大化服務,社會財富的金字塔化變化愈加明顯。

以上。


沒聽說過石崇鬥富?

沒聽說過和珅一倒嘉慶吃飽?

沒聽過沈萬三的故事?

沒見過紅頂商人胡雪岩的勵志書?

沒聽說過呂不韋是誰?

不用看書,多看幾部電視劇也不至於說出這麼極端的話。

感謝題主,徹底打消了我去看那節目的念頭。


和現在一樣


統治階層提倡的東西必定是有益於他們統治地位鞏固的。兩個原因吧,一國家穩定和對外擴張的基礎需要有人安心從事農業和工業(包括現在也是,真正有巨大戰爭潛力和富裕的大國都是真正的工業大國);其次,有錢的商人如果社會地位高,有相當的物質基礎謀求更高的政治地位(造反或者金錢賄賂高官集團為己所用),這對統治階層是不利的。


第一,歷史是文化人寫的。

第二,古代文化人大都富。


張溥《五人墓碑記》有言: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況草野之無聞者歟!獨五人之皦皦,何也?...嗟夫!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而五人生於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亦曷故哉?且矯詔紛出,鉤黨之捕遍於天下,卒以吾郡之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於猝發,待聖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觀之,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而又有剪髮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於朝廷,贈謚美顯,榮於身後;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於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於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故予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

能在歷史上聞名的人,並不是腰纏萬貫之輩,亦非才高八斗之士,而是那些能在精神上給我們啟迪的人物。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化人比有錢人更能在精神上有一番作為,也更容易在史書上留名。


這個女孩好漂亮


拋塊磚頭:書是文化人寫的,包括富的文化人。富人沒有掌握話語權。

再想想:宣傳富人的事迹會起到什麼作用?能達到什麼目的?好像沒什麼大用處,也許有潤筆。


這個爆照是什麼意圖呢?


誰說歷史只寫文化人不寫富人的?什麼是歷史?歷史就是以前發生的重大事件。這些重大事件背後必然有重要人物推動。歷史寫對聯就是這些重大事件和對歷史進程起到重要作用的人,是不區分也沒必要區分這些人是什麼身份的。只要對歷史進程有重要作用的人就必然會被後來人記載在歷史中,除非沒有足夠的歷史資料或者有人刻意隱瞞歷史真相。


推薦閱讀:

鮑照的贍逸
民國裙帶關係、階層固化和拼爹拼背景是不是比現在更厲害?
徐翔即將受審:五位中國資本市場隕落巨星全紀錄

TAG:歷史 | 人物 | 文化 | 文化人 | 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