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任正非內部講話曝光:金融危機可能即將到來,不能逆勢擴張,要控制現金流

鴕鳥電台消息,12月6日,華為以總裁辦電子郵件形式在內部發布了創始人、總裁任正非在質量與流程IT管理部員工座談會上的講話。

居安思危,在這份親自簽發的文件中,任正非再次敲響「冬天來臨」警鐘。

在本次講話中,任正非提醒內部:

一是金融危機可能即將到來,一定要降低超長期庫存和超長期欠款。

以前我們的貨款記錄不清晰,客戶來還欠款時,我們還莫名其妙,連合同和欠條都找不到了,如果客戶不還錢,多少預備金都付諸東流。

二是以流程撐大流量的拍馬屁行為,一律免職。

對質量與流程IT的下一步工作,任正非要求工作思路要圍繞夯實IPD/ISC/LTC/IFS的目標來展開,要集中精力消除流程斷點,打通信息流。能力要和流程解耦,能力模塊化,並要實現統一介面。

三是流程管理上川普的「日落法」。

減少變革項目數量,要聚焦做好跨功能、跨部門的流程集成和IT集成,使用「日落法」,每增加一個流程節點,就要關閉兩個流程節點。

以下為任正非講話全文,內容比較專業,但對管理者尤其有啟發;沒看懂的下文還有解讀:

首先祝賀本次企業數據中心順利搬遷到東莞,大家不要認為這只是一次簡單的搬遷,而是一次升級換代,將在公司未來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過去幾年,質量與流程IT支撐了公司業務的高速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比如:建成了覆蓋全球業務的網路,構建了8個100ms業務圈,建立了IT服務質量承諾,接受業務監督;通過 「三朵雲」 部署,面向客戶首次實現體驗式營銷;結束區域站點存貨無法盤點歷史,中心倉存貨的帳實準確率99.89%,站點存貨的帳實一致率98.17%;業務對流程IT的滿意度達到87.22分歷史最好,IT需求端到端交付周期也下降了3倍……。

雖然還有不滿意,華為還是從「農民」公司走到現在的IT能對全球業務的支持,而且現在部分領域已經支持單兵作戰,是我們很大的進步,一定要肯定。

金融危機可能即將到來,我們強調,一定要降低超長期庫存和超長期欠款。以前我們的貨款記錄不清晰,客戶來還欠款時,我們還莫名其妙,連合同和欠條都找不到了,如果客戶不還錢,多少預備金都付諸東流。現在我們已經結束區域站點存貨無法盤點的歷史,貨款記錄開始清晰,進步很大。

你們還做出了很多成績,我就不一一陳述。你們自己去評獎,想表彰多少人都行,獎牌可以從道德遵從委員會領取。今天我們主要談談下一步工作的要求和期望。

一、變革和IT也要聚焦,減少變革項目數量,IT不能遍地開花。每增加一段流程,要減少兩段流程;每增加一個評審點,要減少兩個評審點。

面向一線,要做好跨功能、跨部門的流程集成和IT集成,改變每個變革項目有自己專用IT系統的狀況。從需求管理與結果評估入手來加強IT應用開發的有效性。對於生產IT,業務部門要承擔決策責任,投入使用後,沒有使用量的要建立問責機制並問責。對於辦公IT,流程IT部要承擔責任,並基於使用量來評價。

我們要學習川普,每新增加一個流程節點,必須關閉另兩個流程節點。流程必須持續簡化,IT應用及文檔文件要有日落法。

第一,不產糧食的流程是多餘流程,多餘流程創造出來的複雜性,要逐步簡化。

回顧過去五年的變革,看看到底哪些流程使用量大。沒有使用量或者使用量很少的流程,能否先把帶寬供給壓縮一半,支持流程的人員也減少一半;再過三個月,如果沒有投訴,把帶寬再壓縮一半;如果還沒有投訴,就只留下一名人員支持。不想升職升薪的人可以守在那裡,希望進步、升職升薪的人都聚焦去消除流程斷點。

流程是為作戰服務,是為多產糧食服務。使用量少的流程是不是多餘流程?當帶寬不斷減少時,可能會有人投訴,你們就去訪談,看看這個需求有無可能合併在其他流程中。當然,不能簡單直接減掉一個流程,因為可能會產生斷裂帶,引發矛盾衝突,就不會成功。

不可持續的就不能永恆,繁瑣的管理哲學要簡化。有人說,已經走了很多複雜化道路。不經過複雜,也簡化不了,如果一開始就能做出簡化方案,那你是神仙。

第二,集中精力消除流程斷點,打通信息流。

目前公司的架構流程亂、數據斷點多。甚至有些業務流程,操作人員要跳過四、五段流程,才能達到最後目的。舉一個例子,以前深圳有很多斷頭路,之所以堵車這麼厲害,因為沒有微循環,後來交通改革打通了斷頭路,讓一些車輛不用繞到主幹道上,交通就比原來通暢一些。

現在我們公司的流程也比以前好了一些,但還要精簡無效流程,將減下來的人員集中精力去打通「斷頭路」。重點打通合同信息流,目前合同中的配置數據、價格數據依然存在斷點。

第三,IT應用開發投入使用後,沒有使用量的要建立問責機制並問責。

對於五年內的無效流程清理,能否敢於實行問責制?誰提議開發這個流程,能否追溯他的責任?如果他提議開發,一直在使用這個流程,可以赦一半罪;如果他自己也不使用,能否狠狠處分兩個人?有人在命令高級幹部看無效視頻,以撐大流量,這種人就是拍馬屁的,一律免職。

我們不能滿足客戶需求多元化,每個人都會有需求也無法都滿足。如果把所有個性需求上升到很重要的地步,那公司會亂成一團麻。

二、主業務流程和能力解耦,能力模塊化、微服務化是方向。

第一,流程和能力解耦,IT部門最重要的職責是把「高速公路」修好,打通到前線、到戰壕。

能力要和流程解耦,包括財務能力的優化。從單純自建IT基礎設施到自建與使用公有雲服務相結合,把應用分類,涉及核心信息的應用部署在自建私有雲上,不涉及核心信息的應用大膽使用公有雲服務,以此來提升資源使用效率,減少運營、運維人員。有部分領域已經在支持單兵作戰,這點非常好,我們要鞏固。

IT部門最重要的職責是把「高速公路」修好,至於路上跑的是「轎車」、「卡車」、「牛車」……跟IT部門無關。如果流程和能力糾結在一起,「路」不通,能力也就不能用。

我們一定要聚焦主航道,以合同信息流為中心全打通,合同信息包括從合同生成到交付回款,其他先放一邊。

我在LTC會議上說過,我們就是將合同信息流打通,其他優化模塊、能力模塊,先放一邊。現在GTS流程基本打通了,企業網流程閻力大也基本打通了。我們打不通的是做了幾十年的系統,為什麼?因為不聚焦在主航道上,什麼亂七八糟的都往主航道上放。

流程要支持主航道主幹體系,這個系統的人多提拔,優秀兒女都涌過來,怎麼可能會打不通?打通了,再去挖小溝、小渠。大禹治水,如果大江大河都沒有打通,難道把小溝挖完後就沒有水災了?現在流程IT之所以困難這麼大,就是因為主航道沒打通,導致投入了很多兵力,做幾百個項目都沒有用。

第二,能力要模塊化。

我們不要有完美主義思想,流程與能力解耦。能力模塊化以後,單個能力能及時、快速優化,不要因為這塊能力優化,把其他能力也給拖住。以前華為公司存在那麼多問題,也發展到了今天,所以能力即使達不到最優化,公司也不會活不下去。如果今天的能力能做到完全優化,那五年後我們做什麼?

第三,所有能力要有統一介面,IT應用堅持軟體包驅動。

IT部門要與業務部門形成合力,重點突破,為一線作戰隊伍提供集成的IT平台。一線人員登錄IT系統後,能夠獲得作戰所需的資源、能力和服務,使得一線能夠靈活作戰,後方有力支撐前方,業務過程透明可視並監管有效。

公司各種數據(如GTS數據、供應鏈數據、三朵雲的數據等)要制定統一的規範介面,拉通互用,才能多維度關聯建模分析,提升作戰效率,數據資產價值最大化。建立業務部門與IT部門的聯席會議,重要問題在聯席會議上討論,一定要打通各個業務模塊、信息模塊、信息共享。

IT部門是「萬里長城」的主要建設者,需要建立自己的能力中心,堅持購買軟體包驅動變革、驅動流程,不強調自主開發。前期公司已經將流程IT的開發部門全部切出去了,你們要學會當甲方,他們是乙方。

如果你們自行開發出一個軟體,無法想像五年、十年後還能不能使用,而且算算開發人員的股票、分紅……,成本多高,還不如從國外或企業BG購買。

一方面他們已經構建了軟體包的生命周期,另一方面他們會不斷維護生命周期的循環。所以我們強調改變模式,減少自主開發,用美國磚、歐洲磚……來修建「萬里長城」。

三、未來五年,華為要自己實現ROADS,實現數字化轉型,變革與lT要在夯實IPD/ISC/LTC/IFS的基礎上圍繞這個目標來展開。

公司提出了ROADS計劃,要沿著這條路持續走下去。使能公司實現數字化轉型和大平台下的精兵作戰,在研發、銷服、供應等業務領域要率先實現ROADS體驗(實時、按需服務、在線、自助、社交化連接)。

【補充閱讀】任正非何以判斷金融危機即將到來?

作者:齊俊傑(財經專欄作家,公眾號:qijunjie82)

華為內部講話曝光,任正非提出一堆技術流程的改革,我們也是一頭霧水,看不太懂。但他對金融危機的判斷,著實嚇壞了吃瓜群眾。大家不免想,怎麼就金融危機了?

之前我們也說過,一般強美元就跟打雷差不多,一通雷電過後,必然是暴雨滂沱,每次強美元特別是美元指數超過100之後都會爆發金融危機。最近一次2008年,甚至美元還沒這麼強,只是加了幾次利息,就釀成了百年一遇的金融風暴。

現在的情況似乎比當年複雜的多。100以上的強美元,疊加明年可能出現的連續加息,再疊加歐盟經濟解體,再疊加西方國家債務危機,更要命的是還可能疊加我們的自身的史無前例的巨大房地產泡沫,這確實讓我們多多少少感受到了危機味道。

自打2008年以來,世界經濟已經太平了8年,相當於活到了坎上,而美國歷任總統交接班,往往也都是金融危機爆發的時點。新總統上任給上一任擦屁股已經是常態,比如布希上台處理911和互聯網泡沫破裂,奧巴馬上台處理次貸危機,川普上台,處理什麼呢?美國就能欣欣向榮了嗎?恐怕未必。

所以任正非給出的對策就是其實就是兩點:

第一點少借債也不往外借錢。任何金融危機都是債務引發的,華為首先要處理好債務問題,不欠別人錢,別人最好也別欠我的錢。應收賬款太多,在金融危機中大多都會收不回來,從而變成壞賬,會把企業拖垮的。很多逆勢擴張的企業,其實都是死於資金鏈斷裂。從這一點上華為確實有先見之明。

其次,不折騰。說白了就是不能逆勢擴張,少逆勢變革。保持巨大的現金流,為過冬做好準備。

很多同樣知名的企業,就曾經逆勢擴張,死的很難看。比如2008年奧運會後,趁著全球金融危機,李寧竟然開啟了全球化擴張,而美特斯邦威也準備線下門店擴張。結果這兩家企業如今都變得相當困難:李寧全球化沒打進去,本土市場也被安踏搶奪,品牌定位高不成低不就,相當尷尬;

而美特斯邦威更差,學zara沒學成,反倒質量越來越差。品牌定位模糊之際,就亂投廣告,無謂燒掉了很多資金。

如果說李寧和美特斯邦威都是服裝公司,走下坡路也都是漸進式的,那麼華為的危機感則更強,因為他是科技公司。

2008年你的諾基亞還是全球手機第一,2008年的柯達也是500強企業,一陣科技風吹過,諾基亞率先做起了智能手機,但卻死於智能手機;柯達最先研發出來的數碼相機,卻始終不願放棄膠捲市場,最終被自己親手葬送。

科技公司的命運很悲慘,興起源於技術革新,而最終也一定被技術革新打敗。往往這個技術就在你身邊,但你卻因為臃腫的機構和決策的緩慢而無法正視問題。

所以任正非正是看到了國際形勢的變化,也看到了有那麼多先烈在灑熱血,才給華為潑潑冷水。而對於其他企業,也可以學習,簡而言之就是注重資金周轉,保護現金流安全;逆勢不擴張,不折騰;優化內部流程鼓勵內部創新,避免大企業病。

本文編輯:likai(爆料可加微信modujun001)

聲明:鴕鳥電台所有發布內容均為原創或授權發布,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文章作者以及來源:鴕鳥電台;任何不尊重原創的行為鴕鳥電台都將進行責任追究;求報道、談合作請添加「17098041937」為微信好友。

推薦閱讀:

印度創投周報|小米在印欲投10億美元,宜家開設首家印度體驗店
結局悲慘的投資「童話」
欲打造比特幣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國商務部正討論研究金融科技和數字版權區塊鏈技術問題

TAG:创投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