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旅行

最近幾年特別火的一句話就是,「人一生中至少要有兩次衝動 ,奮不顧身的愛情,說走就走的旅行」。秉持這種態度的人,大多看似洒脫,實則體現了他們對當前生活和工作不滿的態度,內心滿滿的逃避。

「說走就走」的衝動最根本是源於對現狀不滿,和旅行的意義有著天然的矛盾。這句話的重點不在於去哪裡,而在於離開此地,說到底就是逃避現實。

真正的旅行者,他們勇敢,卻不赤膊上陣。他們浪跡天涯,但不顛沛勞苦;他們有點瘋癲,卻不空匣而行。

我一直特別不理解那些在國內跟團游的人。總會看到一些人像養鴨場里的鴨子一樣,被導遊驅趕的團團轉。同踩在一片國土上,語言相通,人們友好,為什麼要給輕鬆的行程加上平白無故的束縛。如果我的英語足夠好,我想出國大概也會選擇自由行。

就說說不久前看到的吧。幾群戴著旅行團特有橘帽的老人,從南邊上了蘇堤,只走了不到五分之一的距離,一波被向西邊驅趕到了花港觀魚,另一波直接向東邊上了遊船。再過大約半個小時,他們的西湖之旅就草草的結束了,不禁替他們惋惜。

我想這一定是老人們的兒女為老人訂的老年團,自以為孝順,實則因為沒有時間陪伴老人而花錢打發。老人們花著錢受著罪,如果他們不知情也好,可能樂在其中吧。

閱讀大量的攻略應該說是每次旅行前的必修課,最起碼要了解哪裡有美景,哪裡有美食,哪裡有美人兒。成功留給有準備的人,高質量的旅行也只會留給看攻略的人

根據閱讀攻略的感悟定製大概的行程路線,並不需要詳盡到每天去哪裡。過於緊緻死板的行程只會降低體驗,靈活的行程表能讓你在每個地方都盡情享受。

在火車上遇到同去一個地方的人,總是聽到一周打算去幾個城市之類的話。這種連軸轉的旅行方式,頂多只能讓你在親朋好友面前多炫耀幾個地方:「你知道嘛,這些地方我可都去過呦」。可是僅僅增多目的地的數量並不是旅行的終極目的,有你在城市之間輾轉的時間,不如好好扎在一個地方一段時間,看看它的夜色,聽聽它的見聞,目睹它的風韻,觀察它的人與事。只有當你精心體驗過了當地人的生活,才會像當地人一樣熱愛和了解這個地方。

我比較推崇一個人的旅行。這並不是跟風,是我自己真實的體驗。當你獨自一人行走在這個城市的時候,沒有身邊熟人的干擾,你可以調動所有感官感受周圍的一切,體會這個地方的氣質,而思考也在無聲之中非同步進行。當真有那麼幾次,項目卡在某個問題上,靈感就在獨自旅行的時候閃現了。

如果一定要有人和你一起,一定是合拍的朋友或家人。旅行的節奏零距離才能共同享受,不然親密相處這麼多天,最終上演的就是一部打翻小船的劇本。

於我而言,一場很「我」旅行,能淡定的洒脫,驕傲的流浪。

推薦閱讀:

香港美食包羅萬象,吃哪幾家最具代表性?
沒有盡頭的世界 | 澳洲沙漠中心的7天曆險(上)
什麼時候來香港購物最划算?
在看不懂菜單的情況下應該如何點菜?

TAG:旅行 | 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