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類作物,這些病害的防治技術,您知道嗎?

文/鄉土依舊

豆類農作物的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如:大豆,紅小豆,豇豆等。特別是大豆中的蛋白質含量比豬肉、雞蛋都要高;而紅小豆中的鈣、鐵、磷含量也十分豐富,是喜歡養生朋友們鍾愛的食物之一。

我們在種植糧食作物或蔬菜時,這些豆科作物經常會侵染上一些常見病,有的發病率在100%直接危及植株的生長健康,縮短了果實的採摘期,影響種植戶們的利益。

葉斑病

葉斑病在豆科作物中是比較常見的,多發與植株苗期。最先發病的部位,大多始於植株的下部老葉、病葉上,初期病斑較小多受限於葉脈呈不規則形,大小不等。

染病後期病斑逐漸擴大、乾枯,甚至落葉。嚴重影響植株葉子的光合作用,對植株生長非常不利。可用75%百菌清800倍液,為植株做葉面噴施,可有效防治豆科類作物葉斑病,尤其是豇豆、菜豆。

鏽病

鏽病在豆科類作物中的發病率特別高,可達90%以上,有的地方甚至100%。鏽病侵染的部位也是葉子,開始為邊緣不明顯的褪綠黃色小斑點,隨後斑點變大突起、破裂、呈深黃色,並散出紅褐色粉末狀物,似鐵製品生鏽一般。

鏽病一般發生在植株的中、後期,造成病葉,落葉,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嚴重時大大縮短果實的採摘期,帶來經濟損失。可用15%三唑酮乳油,稀釋後做葉面噴施加以救治。

另外,豆科類作物中的白粉病、病毒病也都是常見和嚴重的病害,要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對於農作物,尤其是蔬菜的病害主要以預防為主,發病後才考慮適當用藥。預防病害的發生,可從選中做起,最好選抗逆強的品種,所播種田地要合理布局,通風透光(鏽病就和田間高溫、高濕有關)、輪作換茬等。在施加基肥時,也建議以有遲效性的農家肥為主,在施加化肥時注意不要過量的施加氮肥。

同名微信公眾號【鄉土依舊】ID:xnr1899 歡迎關注訂閱!專註三農,分享農作物種植經驗、技術。有問必答!

推薦閱讀:

一線產地重磅調研:角逐東北,玉米與大豆的生死博弈
當下豆菜粕價差定價模式以及操作策略探討
蹺蹺板模型:FT 基因家族調控大豆開花時間
豆粕投資機會研討會嘉賓演講實錄[Part I]

TAG:农业 | 植物种植 | 大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