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孩子笨拙的樣子,你總是恨不得替他完成?

1.

今天下午,碰到了一位很有意思的家長。

他跑過來跟我說,孩子現在變得越來越注重外表了,買衣服也一定要買自己喜歡的,你說我到底是應該尊重他呢?還是應該,以後我買的衣服不管他愛穿或者不愛穿,都強迫他一定要穿?

背景介紹:他的孩子大概是上初中的樣子。

當時,他問我這個問題之後,我沒有直接回答他,

我只是反問他,你在初中的時候,爸爸媽媽如果這樣對你,你會怎麼做呢?

他下意識地反抗說,我一直都不管打扮這件事情的。

然後我又問,那你有沒有遇到一些事情,是你不太願意,但是爸爸媽媽卻要你做的事情?

這時候,他就開始支支吾吾了.....「我在初中的時候也是屬於比較叛逆的....」

我就笑了,我說,那你的孩子是不是跟你很像啊。

他把頭低了下去,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孩子的叛逆,跟我還真的有點像。」

然後我說:「你在叛逆的時候,希望爸爸媽媽怎麼對待你呢?」

接著,這個家長其實很快就意識到該如何去對待孩子了

或者說,他在問我這個問題之前,他就已經知道了,他應該要尊重孩子,而不是強迫。

他只是需要通過我的嘴來告訴他,你尊重孩子才是正確的。

也許,這樣「正確」的做法,其實是違背他自己內心的,所以他很需要一些外在的支持,來反駁自己內心的根深蒂固。

在這裡,並不是因為我告訴他這樣做是對的,他才這樣去做的。這個選擇並不是我幫他做的。

相反,是他知道自己怎麼做,我才選擇支持他自己內心的想法。

同時,他才會很認真的去思考和執行。

2.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說,聽了很多大道理,可是我們依然不知道該怎麼去活得更好。

如果今天晚上,我沒有去跟這個家長說他自己初中的時候,希望怎麼樣被爸媽對待,

而是直接就告訴他,你應該尊重孩子,初中生已經有自主意識啦,巴拉巴拉的.....

我相信,他聽了之後,不會感覺到有那麼大的支持的力量,他可能會把我的「大道理」束之高閣,

回去之後,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做。

這就是所謂的,聽了我的大道理,回頭卻依然不能夠把生活過得更好。

反之,我現在用的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讓他自己感受到這種被強迫的痛苦,感受到現在女兒的感受。

他似乎就特別理解,「孩子有自主權呢,你應該尊重他。」

3.

聽了那麼多大道理,卻束之高閣,生活肯定是過不好的,

因為道理根本就沒有實踐到你的生活去。

你所有的體會都停留在理論層面,並沒有帶動你的感官器官去感受這個道理的力量,

只有當你一步一步的去實踐了這些道理之後,才會將它刻在心裡。

這時候你的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

4.

想討論孩子教育問題的,歡迎留言給我

歡迎關注我公眾號:情商提升


推薦閱讀:

于飛心理:實用心理學課堂(二)
學心理學會不會使人產生一些心理問題?
人際交往中,怎樣平衡坦誠與神秘感?
憂鬱的空白

TAG:儿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