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他們最需要的並不是馬上得到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說到抑鬱症,我想起曾經和一位心理諮詢師的聊天,他有調侃道:「治療抑鬱症真的沒有什麼特別好的辦法;或許可行的是,把抑鬱症患者整焦慮了,然後治療他的焦慮症(笑)」。難道就像那位老師說的,對於抑鬱症,真的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嗎?

想來,自很多明星因抑鬱症而自殺,關於抑鬱症我們攢了太多的問題了。為此,我們採訪了心理專家王繼堃。

王繼堃簡介:王繼堃,同濟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美國布朗大學訪問學者,現為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講師,博士後;多年致力於臨床心理衛生和精神科工作,具有豐富的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工作經驗;同時也是,中國心理衛生學會心理治療專業委員會、中國心理學會、上海市心理學會、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分會、中美精神分析聯盟等協會會員。

長期接受精神醫學、心理學和心理治療系統的培訓、督導。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三十餘篇專業文章,參編參譯書籍多本,如《正常家庭過程》等,並擔任部分國際專業學術期刊審稿人。

從心理動力學角度來看,抑鬱其實是對喪失的一種哀悼。如果說一個人抑鬱了,你讓他趕快好起來,就等於剝奪了他對喪失的哀悼。

Q:德國心理學家烏爾蘇拉·努貝爾在《不要恐懼抑鬱症》一書中指出:所有抑鬱症患者的一個特徵是,他們都試圖儘可能長地躲藏在「一切正常」的表象後面,他們巨大的自控能力和強大的意志,仍然使他們去履行每日的義務和要求,而把他們的病痛留給自己,不讓身邊的人有所察覺。這似乎解釋了,很多人如果不是自殺沒有人知道他患有重度抑鬱症。奇怪的是,究竟是什麼原因致使抑鬱症患者掩飾病情並拒絕尋求幫助呢?

A: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和抑鬱有關的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抑鬱情緒。所謂的抑鬱情緒就是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來,好像這個世界也是一片灰色的。不過,並不是說一個人一有抑鬱情緒就會被診斷為抑鬱症,要知道,抑鬱情緒是每個人都可能會體驗到的情緒。第二個階段是抑鬱狀態。所謂的抑鬱狀態就是比較長時間地陷入情緒低落的狀態里,比如連續幾個星期。在一個人遭遇親人去世或突然失業之類的重大事件時,都很有可能會陷入抑鬱狀態里。第三個階段就是抑鬱症。抑鬱狀態可以分不同的程度——輕度、中度、重度,如果抑鬱狀態是比較輕的,那多半還是可以勉強自己完成一些事情,但如果到了重度,就會影響到社會功能,比如成天躺在床上起不來——學生不能上課、上班族無法工作,在社會功能受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被診斷為抑鬱症。

你剛剛提的問題說,好像有的人平時看上去一切都還算正常,怎麼突然有一天就做出令人驚愕的事情來?那原因是比較複雜的。

首先,很多抑鬱症患者都有完美主義傾向,不論取得了什麼成就,他們還是會覺得自己不夠好。從心理動力學的角度來看,抑鬱症患者的完美主義傾向可能和早年的養育環境有關。舉個例子來說,在你早年的養育環境里,父母若老覺得你不夠好,久而久之,你也會覺得自己的確是不夠好(很多時候是潛意識的),待長大,你就會把和父母的這種關係內化到自己身體里,就是說,別人這麼苛刻地待你,你也會這麼苛刻地待自己,即便你成家立業功成名就。

另一個原因是,抑鬱症患者對於表達自己的情緒其實是比較困難的。抑鬱症患者大多追求完美,他們可能會覺得「如果我向別人求助,是不是代表我是一個不完美的人?」這導致了很多時候,抑鬱症患者不會過多地去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困難或憤怒。要知道,抑鬱更深層隱含的是一種憤怒情緒,這種憤怒的來源有很多,也許是因為「我覺得自己不夠好,我對自己憤怒」;還有一種情況是,一個人好像各方面都挺完美的,也不需要別人幫助,但突然有一天他就爆發了。如是,抑鬱症患者多半會更加覺著:「可能真的是我不夠好,我不應該發脾氣」。抑鬱症患者在發脾氣之後,他會內疚、羞愧、自責,但別人不知道,他也不會和別人說。

第三是因為抑鬱症患者的低自尊。低自尊和他所取得的成就沒有太大的關係。其實,有些抑鬱症患者能做很多事情,也有了很大的成就,但他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要不停地做各種各樣的事情。一旦停下來,他就會覺得自己很空虛,體會不到自己的價值;一旦停下來,這種空虛感就會壓垮整個人。

以上種種原因決定了,有些抑鬱症患者極力掩飾自己的病情並拒絕尋求幫助,最終導致,如果不是自殺沒有人知道他患有重度抑鬱症。

Q:不久前我們聽到明星因為抑鬱症自殺的消息。聽到後,就發現網路上有很多文章去分析原因,試圖理解自殺者的心理狀況。有患過抑鬱症的人士撰文指出,這樣的分析對於處於抑鬱症痛苦中的人來說,除了增加壓力影響就醫的勇氣,沒有任何幫助。你如何看這樣的說法?如果真是這樣,那究竟怎麼做才合適?

A:近些年,心理健康逐漸地引起大家的重視,再加上很多名人也患有抑鬱症,因此,有很多人開始關注抑鬱症,這並不奇怪;其中有些人撰寫與抑鬱症相關的文章,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問題是,這樣的文章是誰寫的呢?文章內容對抑鬱症患者是否有幫助?這就需要受眾仔細地去甄別一下了。

記得有抑鬱症患者曾這樣描述自己患抑鬱症時的感受:感覺自己就像陷在泥潭裡頭,好像下面的泥拚命地要把自己往下拽,想掙脫出來卻沒有一丁點兒的力氣……。對於他們來說,這個時候如若接收到一些負面信息,可能會誘使他們更深地陷在沉思的狀態里,反覆地去想一些不好的事情。說到這我想到近些年地震比較多,幾乎所有的電視台都是播放那種很慘烈的畫面,我不知道你看到那樣的畫面會有什麼樣的感受?(我:很不舒服)對!事實上,像那種創傷性的場景或經歷反覆地呈現,無論是在電視上還是在文章里,對受眾都有著相似的影響。想,如若受眾本身就是一個抑鬱症患者,他在過多地接收到這些負面消息後,他多半會更加地陷入自己的內心世界裡頭,只怕更難找到生活的希望了。

但是呢,如果這樣的分析文章是由一些專業人士所撰寫的,考慮到他們能夠很深刻地了解抑鬱症這種疾病,像發病、癥狀、治療等各方面的情況,那麼他們所撰寫的東西對抑鬱症患者來說就是非常有幫助的。

Q:有說,抑鬱情緒的調節,最根本有效的是擴大患者獲得快樂的途徑和方法。但我們有觀察到,抑鬱的人,情緒經常處於一種非常低落的狀態,並因此而不願作任何活動。這就是很多人所奇怪的——患抑鬱症的人為什麼那麼「懶」!那,在這種情況下鼓勵患者去做一些事情,會不會適得其反呢?

A:這裡還要提一下的是抑鬱症的輕度、中度和重度。輕度的就是「我只是這段時間裡狀態不是太好,但我去做一些事情還是可以的」,也就是說,對患者的社會功能影響不是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提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對患者是有幫助的。但對於中度或重度患者來說,你越是說「你快好起來吧」,他越是沒有辦法好得起來,因為這會讓他更加覺得「我真的是不夠好,你們都讓我好起來,但是我怎麼做都做不到,這對我來說太困難了」。這並不是說這個人懶,也不是說這個人道德不好,而是因為抑鬱症的確是一種病,它需要治療。

如果一個人真的有體驗過那種很深的抑鬱情緒,他就會發現,在抑鬱的時候,無論別人怎麼說,他就是聽不進去的。這也是為什麼對於重度抑鬱症患者,必須要用藥。重度抑鬱症患者完全是社會功能嚴重受損,而且在抑鬱情緒很嚴重的時候,他幾乎沒有辦法來做一些思考,而我們做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是需要來訪者能夠去思考一些東西、領悟一些東西的。所以呢,在患者有很嚴重的抑鬱情緒時,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給他們服用一些藥物讓他的情緒稍作改善,能夠比較冷靜地去思考別人說的話,藉此能在他心理層面做一些工作。

那怎樣才能真正幫助到他們呢?事實上,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他們最需要的並不是馬上得到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和他們情緒的一種連接。我不記得是哪部電影裡頭有個這樣的情節:有個男的可能是喪失了親人,他的朋友想要去幫助他,不是講一大堆「應該這樣」「應該那樣」的話,而是就默默地坐在那兒,靜靜地陪著。想來,我們要幫助一個人,最好的方法不是把我們認為對的東西強加給他,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到他需要什麼樣的幫助。

Q:記得有學者說過,抑鬱症對當事人來說,不僅是痛苦有害的,同時也是「有利」的,因為抑鬱症起到了「強制保護」的作用。在該學者看來,如果沒有抑鬱情緒這樣的「剎車提醒機制」,我們的生命跑車一定會是越跑越快,最終也一定會起火、燒毀,即極度,耗竭而亡。想問的是,這樣的提法是心理治療上試圖從樂觀的角度詮釋抑鬱症呢,還是有現實的依據?

A:上面說到要給予抑鬱症患者一定的時間,其實就是和這個保護機制有關。從心理動力學角度來看,抑鬱其實是對喪失的一種哀悼。如果說一個人抑鬱了,你讓他趕快好起來,就等於剝奪了他對喪失的哀悼;如果他缺乏了這種哀悼,可能因此一輩子都會重複在喪失的模式里。

記得國外有一本書叫《必要的喪失》,裡面談到了我們一生中會遇到很多喪失,比如親人去世、戀愛失敗、學習不好、丟了工作……而且每到一個新的年齡階段都會有喪失——40歲和30歲的狀態就大不一樣。這方方面面的喪失會讓我們感到失落、悲傷甚至絕望,這時,抑鬱就是保護我們機體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因為,在喪失的狀態下如果出現了抑鬱情緒,那麼我們會相應地減少機體活動,這就起到了「踩剎車」的作用。

當一種家庭模式形成並對家庭成員產生負面影響時,家庭治療的目標就是對此模式採取有效方式予以消除,使家庭功能得以恢復。

Q:心理治療的一個基本假設是,相比迴避、麻痹等方法,搞明白一個痛苦是怎麼回事,能幫助人獲得控制感,減少痛苦程度,並使改變成為可能。但為什麼對於抑鬱症,尤其是重度抑鬱症,單純的心理治療效果不明顯呢?是因為重度抑鬱症患者已完全失控了嗎?

A:對於抑鬱症的治療,國內外通行的做法是:對於輕度抑鬱症,做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即可;如果是中度抑鬱症,可以做心理治療,但最好還是配合藥物治療;到了重度抑鬱症,尤其是發現有自殘行為的,是一定要住院治療的,待他抑鬱情緒控制下來以後再配合恰當的心理治療。

對於重度抑鬱症,為什麼單純的心理治療效果不明顯呢?那是因為重度抑鬱症多半已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社會功能。比如,有位母親患了重度抑鬱症,整個人都沉浸在特別不好的狀態里,覺得自己有罪,甚至覺得吃飯都有罪,她想到自殺,但又怕死後孩子沒人照顧,因此她可能先把孩子殺了,然後自殺。所以說,重度抑鬱症患者最大的不良後果就是自殺甚至擴大性自殺。

在這,對於抑鬱症患者我有幾點建議:

第一,可以尋求支持。記得有這樣一個研究:有兩組被試,每個被試腳踝上都綁有電極,施加電擊刺激,一組被試旁邊站著與他有親密關係的人手拉著手,而另一組沒有,實驗顯示前一組被試的感受會好很多。所以呢,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如果有親密關係的支持,對病情恢復會大有幫助。

第二,抑鬱症患者需要把自己的真實感受表達出來。無論是對家人還是對朋友。

第三,尋求專業幫助。抑鬱症不是道德問題,而是一種病。精神科醫生可以給患者做一個評估,看看他處在什麼情況,如果各方面比較符合做心理治療,他便需要心理治療師的幫助。

第四,可以設定一些具體的小目標。不需要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要接納自己不完美的部分,目標不要定太大。

Q:有觀察到,一方面,抑鬱症的發病常常與不良的家庭功能有關,另一方面,抑鬱症患者常常使家庭功能受損,如是,家庭功能與抑鬱症形成了循環因果關係。

「對此循環因果關係的認識,有利於臨床家庭心理治療。」見到你在文章中有寫,「當一種家庭模式形成並對家庭成員產生負面影響時,家庭治療的目標就是對此模式採取有效方式予以消除,使家庭功能得以恢復。」那麼,如果家庭治療在家庭層面對抑鬱症患者實施了有效的干預,成功地破壞了惡性循環,那是不是意味著,這種治療的效果多半也只限於對抑鬱症患者家庭功能方面的恢復?

A:為了說清楚這個問題,在這裡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家庭對抑鬱症的重要性。

首先來看一下夫妻關係。我們在和喜歡的人相處的時候會有一種比較熟悉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可能是我們在重複自己和父親或母親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說,我們會無意識地去尋找和自己父母有一些共同特點的人做伴侶,在伴侶身上重複我們和父母間那種關係模式。舉個例子,大家可能覺得沒有人會愛上監獄裡的犯人、他們也很難找到對象結婚,但問題是,就是有一些女孩會找有犯罪經歷的人做伴侶。怎麼會這樣?國外研究發現,這些女孩的家庭環境里多半有類似犯罪行為的父親。想來是,小時候習慣了父母的相處模式以及我們自己和父母的相處模式,長大後,我們就是按照這個模式來找伴侶,因為我們學到的親密關係就是這樣的。所以如果一個人談過好多次戀愛,假如讓他回想一下他喜歡過的這些人會有什麼共同點,我覺得會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答案。

還有一種情況是什麼呢?如果有的人兒時在家庭中沒有得到關愛,比如說一個女孩子,從小她爸爸總是批評她、打罵她,她就會想著「我恨死我爸了,我以後一定要找一個和我爸完全不一樣的人」。但後來她找的人,也許表面上看和她爸是完全不一樣,但實際上,那個人身上恰恰具有她不想找的那一個父親所具有的某些特點,這個在分析上叫強迫性重複。就是說,如果這些問題沒有意識到,我們在找配偶的時候就會無意識地去重複過去的模式,所以有的人可能一輩子結過很多次婚,但是他每一段婚姻可能都在重複同樣的模式。所以有的人說遇到婚姻問題或是情感問題想要換人的時候,其實更重要的也許不是換一個人,而是去思考一下:到底是什麼樣的模式讓兩個人在一起以及是什麼樣的模式讓兩個人產生衝突?有沒有修復的可能性?兩個人的關係還能不能在已有的基礎上發生一些改變?這個才是最重要的!要不然,即便換了一個人,這種模式還是會重複。

此外就是親子之間的關係。假如說自己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存在問題沒有解決,一個人可能會把那種模式重複在自己和自己孩子的關係上。就是說,我們會從父母的身上無意識地學習到並且繼承到他怎麼樣對待我們的方式,然後我們會用這些方式去對待我們自己的孩子。

了解了在抑鬱症中家庭扮演的角色,那在什麼情況下做家庭治療合適呢?記得很多抑鬱症患者來求助時,他們通常不會直接說「我抑鬱了」,而是會說「我這段時間睡眠不好」「我頭痛,身體不舒服」,細問下去,可能是遭遇到一些生活事件,比如孩子有不願意去上學、在學校有衝動行為等一些問題等等,或者和老公有長期的衝突和矛盾、與其他家人有長期不和……總之,他們不會說自己得了抑鬱症。假如是出現抑鬱了,那麼首先是看抑鬱程度,再決定選擇藥物治療還是心理治療或是二者相結合;其次我們看是做個別治療合適還是做家庭治療恰當。如果說一個人,他有一定的心理領悟力,和原生家庭有較清楚的界限,那麼就可以對他進行精神動力學的個別治療;如果他父母中一方或雙方也有抑鬱症,或者他父母關係長期衝突,或者他自己與家人有劇烈的矛盾和衝突,又或者他從小受到父母嚴苛的教育認為自己「不夠好」,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對他做家庭治療是有幫助的。

問題中你有問到,家庭治療的效果會不會只限於對抑鬱症患者家庭功能方面的恢復?實際上,我們做家庭治療不但改善家庭互動,而且可以促進個體的心靈成長。而且有些不僅僅是改善家庭互動,比如說有的人他是內化的「不夠好」的情況,除了改善他和家人的互動,我們可以讓他的家人更加支持他、理解他的狀態,對他的康復就比較有幫助;如果他的抑鬱是和內化了的他和父親之間的客體關係有關,我們可以讓他建設性地表達自己的一些憤怒,心平氣和地和家人交流發生的一些事情。

Q:無論治什麼病,用錯方法都是不可避免的。那作為心理專家,就抑鬱症的治療,你都有看到哪些誤區呢?

A:說到誤區的話,很多來訪者會擔心用藥。很多人會覺得抑鬱很嚴重的才需要用藥,或者認為一用藥就會變成瘋子,又或者擔心用藥了就停不下來。因為很多患者及其家屬會問這樣的問題,所以做醫生的時候幾乎每天都在解釋這類問題。說到藥物,這裡需要說明的是,藥物通過血腦屏障,在大腦內從藥理上達到穩定的藥物濃度,可能需要兩周的時間,也就是說,藥物治療大抵要兩周才起效;有時會快一些,因人而異。可問題是,有的抑鬱症患者覺得剛吃了葯沒用、或者出現一些不良反應感到害怕就不繼續吃了,那其實是藥物還沒起作用。如果出現輕微的不良反應,適應幾天,不舒服的感覺可能會慢慢消失,並且可以到醫院請醫生幫忙調整藥物的劑量。

首先,用藥合理的話,是不會產生依賴性的。從臨床上看,在治療早期,抑鬱症藥物需要兩個星期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起效,所以在用藥的第一個星期或者是頭兩個星期可能會輔助用一點安定類的藥物幫助改善睡眠。要明確的是,藥物是補充腦內缺乏的神經遞質,經驗豐富的醫生在用量上會有把握,不會產生依賴性。

其次,有人會擔心藥物後的不良反應。要知道,一個藥品的上市是需要經過很嚴格的藥物實驗的,藥品說明書上列的不良反應,是把所收集到的所有不良反應一長串地記錄下來,但這並不意味著服用該葯之後,所有的不良反應都會出現,可能只是出現一部分,或者不會出現不良反應,這是因人而異的。

另外,有人認為只做心理治療就夠了。有的重度抑鬱症患者出現了自殺、自殘的行為,對於這類患者在進行心理治療的同時是必須要用藥的,因為一旦產生強烈的自殺念頭,他們是會去找各種各樣的機會的。

還有就是,醫生能不能去問抑鬱症患者有沒有自殺傾向?對於精神科醫生來說,是必須要詢問自殺這類問題的,而且事實上,患者不會介意、甚至希望醫生詢問這類問題的。

如果不是自殺無法知道他患有抑鬱症?雖然有的抑鬱症病人比較隱匿,但是他可能會通過寫遺書之類或其他的方式,流露出絕望的念頭,是有一些蛛絲馬跡可循的。所以身邊的人,如果有流露出自殺的念頭,還是要引起我們的重視,提供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幫助。

採訪後記:

一如採訪中王老師也認同的:自殺和人生的幸福與成功與否沒有絕對關係,導致自殺的心理因素必定十分深層且痛苦,對於罹患抑鬱症的患者而言,他們只是想要終止身心飽受摧殘的狀態。想來,如果那些明星的死若能夠讓社會開始展開行動而非僅僅感到悲傷,那就會是紀念他們最好的方式。

在這,我也希望抑鬱症患者自殺之類的憾事能使社會大眾和政府積極重視抑鬱症所產生的問題,並以公共衛生問題來看待精神疾病。


推薦閱讀:

離開了手機,你就一傻逼
朋友得了抑鬱症想自殺,作為好朋友的我該怎麼做?
重度抑鬱症患者的記錄本,不知道自己可以活到什麼時候,把一些話留在這裡?
抑鬱症是無法自愈的病
怎樣理解張國榮遺書最後一句話?

TAG:抑郁症 | 自杀 | 心理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