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離你究竟有多遠?

糖尿病可以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與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四種,但病因總結起來無非都與遺傳和環境有關。以常見的2型糖尿病為例,從遺傳和環境兩大因素具體闡述下:

遺傳因素

有不少人可能有這樣的疑問:我家裡有糖尿病遺傳史,我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大嘛?

的確,現代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是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如果母親患有該病,子女患病概率高達60%;父親患病,則子女遺傳概率近50%。遺傳率雖然高,但同時也意味著,並非糖尿病患者的子女一定會得該病。糖尿病的形成與環境因素也有密切的關係。

環境因素

①飲食因素:

飲食因素,可以說是糖尿病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天天美食佳肴造成營養過剩,久而久之,便會由於攝入量過多,而增加胰島素的負擔。「2型糖尿病是吃出來的」,此言是不爭的事實。

②運動缺乏:

2型糖尿病的發生,常常也與缺乏運動有關。運動不僅可以降低血糖、血脂,還能夠改善胰島素抵抗。運動能增加葡萄糖利用率,堅持30分鐘後,血糖能發現明顯的下降,運動結束後,身體仍會吸收大量葡萄糖,能有效減重、降脂。

③吸煙:

吸煙是2型糖尿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不論男女,吸煙量越大,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就越高,不僅如此,「二手煙」同樣也能導致2型糖尿病的發生。吸煙通過氧化應激、炎症反應等,導致胰島素抵抗,而戒煙則有利於血糖的控制。

④肥胖因素:

肥胖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也是導致糖尿病的一大因素之一。可以說,肥胖與糖尿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肥胖者發生2型糖尿病概率是普通患者的3倍。

那麼,為何肥胖的人容易患糖尿病?根本原因就在於肥胖者體內存在著胰島素抵抗,此外,肥胖還會對胰島素合成和分泌產生影響。

⑤年齡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往往會發現周邊患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這是由於人體各項機能逐漸減退,胰島細胞變性增加,隨之造成胰島素合成與分泌減少,因此血糖因而產生波動。此外,老年人群腸胃功能減退,運動相對也減少,加上可能長期吸煙等因素,因此患病者越來越多。


最後,來個小總結,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 年齡超過40歲
  • 超重(BMI≥24)或者肥胖(BMI≥28)
  • 多食少動
  • 家庭成員中有2型糖尿病患者
  • 有妊娠糖尿病史
  • 有高血壓或血脂異常
  • 動脈粥樣硬化
  • 多囊軟巢綜合征患者

推薦閱讀:

一直想戒煙,電子香煙有用嗎?
金剛狼如果用爪子殺死一個艾滋病人,爪子上有了艾滋病人的血,會不會得艾滋病?
金龍魚油2012年的還能食用嗎?
怎麼選購純水機?家裡衛生間和廚房都想用過濾過的水,只安裝一個純水機就可以嗎?

TAG:糖尿病 | 糖尿病饮食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