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聲之形沒有大火?

作為一位京密,個人還是很認真地去看了新海誠的《你的名字。》這部作品,個人表示看完了以後實在很難說出有什麼感覺,很無聊,並且沒感覺出有什麼內涵。至於細節,個人認為京阿尼也是一直以細緻入微著稱的,這一點與新海誠導演相比應該是過猶不及。可是,為什麼,票房周邊銷量差距這麼大呢?明明是這麼關注世界,關注生活的作品卻還不如普通中學生的親親密密小打小鬧的普通不能再普通的日常嗎?


因為二次元文化是亞文化。

在中國電影市場,京阿尼跟新海誠根本不是一量級的。

《你的名字》是一部很火的動畫電影,它之所以會火不是因為「動畫」。

這是《你的名字》和《聲之形》媒體指數的直觀對比圖,綠色為《你的名字》。

這是新海誠和京阿尼的媒體指數對比,綠色為新海誠。

直觀對比下,《聲之形》被吊打,但有趣的一點是新海誠《你的名字》的頂峰搜索量大體相當;而《聲之形》京阿尼的頂峰搜索量可以差個幾萬

如果把「京阿尼」換成「京都動畫」更慘。

《你的名字》,聽起來很文藝。

新海誠,聽起來也很文藝。

這故事談戀愛的,高中生!文藝的!

哎你知道一個名字叫《秒速五厘米》的動畫嗎?

知道知道!!文藝的!

新海誠的喲!

打從最開始,《你的名字》就不是走二次元路線,它成功有很多種因素,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新海誠是日本文藝的一塊牌匾——起碼在國人概念里的是。

《聲之形》為什麼沒有大火?

名字還不錯,製作公司京阿尼聽起來像絲襪品牌,差評。

在大熒幕上刷過臉嗎?沒聽說啊感覺。

號召力這種東西,京阿尼在中國基本沒有。

別提新番多麼多麼火,免費的東西算不得數。

就像主播幾百萬觀眾的看,上個電視台照樣看得觀眾一臉懵逼,這人誰?

亞文化跟主流本來就有一道牆,不是你想躍就躍的。


???等等...聲之形作為一部在京都動畫賞擊敗《你的名字。》的作品,可以說無論口碑還是質量都遠超《你的名字。》,可是票房等一系列卻被遠遠拋於其後

請問這是從哪得來的數據?

還有為什麼,票房周邊銷量差距這麼大呢?明明是這麼關注世界,關注生活的作品卻還不如普通中學生的親親密密小打小鬧的普通不能再普通的日常嗎?

我和答主真是看的是同一個電影嘛?聲之形的劇情難道不是講校園暴力和男主的自我救贖嘛?

正式回答問題,為什麼聲之形沒有你的名字,我就簡單點說把,有新海誠,有宣傳(指宣傳力度),以及超高質量的作畫(這方面京都我覺得做的更好) 以及最後一個你的名字比聲之形要容易看得懂


說來有些怕被噴,個人確實喜歡聲之形遠超你的名字,但也不敢斷言這部片子一定比你的名字要好很多。

票房原因嘛,一是你的名字宣傳好,名氣足,噱頭大,上映之前已經引起了相當的話題,更有「看了《你的名字》還不想談戀愛,那基本上沒救了」的言論大行其道。這方面聲之形就差遠了 。

二是題材和受眾問題。愛情是永恆的話題,老少咸宜,萬古常新。拍得好了,是曠世經典——如《泰坦尼克號》《亂世佳人》;拍得爛了,至少票房還有保證——君不見如今風靡的票房奇高的頂級爛片,基本是愛情主題(與IP也不無關係)。

想要達到高票房,受眾一定要廣,即使像我這樣的聲之形大粉絲,一刷二刷三刷,也堆不起金山銀山。而聲之形的主題是校園暴力及救贖,雖不冷門,卻也不熱門;雖然結尾溫暖治癒,卻無法吸引對此片一無所知的人走進影院——即使這些人中的一部分在看過此片後,將會像我一樣成為它的大粉絲。

更有甚者,觀時根本無法產生共鳴,認為該片誇大其詞,矯揉造作——小孩子怎麼會動不動就自殺呢?小學生怎麼做這種事呢?在知乎上隨便一搜校園暴力有關話題,就可以發現國內校園暴力情形之嚴峻,以及國人對此的忽視誤解之深重。此片雖為日本所制,卻將國內情形反映得恰如其分——除了一點:國內的殘疾兒童,一般是不可能在普通學校念書的。

也許是因為從未體會到偉大如時空,沉重如世界的愛情,也難以相信存在這樣的愛情,《你的名字》對我來說更加虛幻,而《聲之形》卻是平凡的直擊人心的心碎與溫暖。不如說,本人對《聲之形》比《你的名字》更有共鳴。只能說各人有各人的內心世界,我雖遺憾《聲之形》未曾大火,卻不意外也不強求。

——————————劇透分割線—————————

對《聲之形》這部影片實在太過喜愛,第一次看完只覺感動萬分,心潮澎湃,到第二次看,就能夠發現影片的情感線及細節同樣令人動容。將也想要自殺的想法,已經最終站著橋上放棄自殺的原因,都有跡可循。而硝子的自殺更是全篇的主線之一,鋪墊詳細,態度的變化順理成章,絕非粗暴的「矯情」。

將也本是調皮搗蛋的「孩子王」,因為欺負硝子,搶走亂扔她的助聽器,最終不小心割破了硝子的耳朵,而終於被揪出來,被全班孤立欺負,而他的媽媽為此賠償了170萬日元,同時被硝子的媽媽直接扯掉耳環作為報復。

將也在被全班欺負之後體會到了硝子的痛苦,對硝子,也對為他受傷的媽媽,有深深的負罪感。同時對於全班的孤立欺負,他在感到孤獨痛苦的同時,也認為自己罪有應得。

越來越厭惡自己的將也終於在高中選擇自殺。作為自殺前的儀式,他去見了硝子,發現曾經的硝子是想和他做朋友的,而他也想與硝子成為朋友來贖罪。就是這一點想法,使他最終放棄了自殺,走上了贖罪的道路。

然而他依然處在深深的自我厭惡中,且因為曾被孤立的緣故,不敢直視周圍的人。在他努力彌補硝子,硝子最終卻仍選擇自殺後,將也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未曾改變的自己是無法改變硝子的。於是他在硝子與朋友們的鼓勵下,在文化祭第一次鼓起勇氣接受了身邊的世界,獲得了內心的救贖。

而小學的硝子仍有一顆赤誠的希望和眾人做朋友的心。因為自身的聽障會給別人帶來麻煩,無論發生什麼,硝子總是習慣性地道歉與道謝,這也使她的許多同學們感到怪異,因此在將也越來越過分的霸凌中保持沉默甚至助長其氣焰。

到了高中,或是因為長大懂事,或是因為初中的經歷(相信與小學也相差無幾),硝子意識到了自己的特殊,也意識到曾經那些欺負她的行為中包含的惡意,從而產生了對自身的厭惡。但為了關心她的媽媽和妹妹,也一直苟且生活著。之後將也找來,表達了希望與她做朋友的想法。而在與將也相處的過程中,硝子逐漸變得開朗,最終喜歡上了將也。

她希望用言語告白,但將也無法聽懂(聽障人士由於聽不見自己說話的聲音,發音極容易跑偏),這令她十分沮喪。而之後去遊樂園時,小學的同班同學、霸凌的參與者之一植野,在摩天輪上明確表達了對她的厭惡,以及認為她給將也帶來不幸——正是因為硝子的存在,才使將也原來的人際關係被打破,成為全班被孤立的存在,彷彿當頭棒喝,將硝子打回原形。在此之後,將也與他的朋友們關於硝子的事爆發了一場爭執,終於使硝子深信自己會破壞將也身邊的一切。

而之後發生的一隻耳朵完全失聰、深愛自己的婆婆去世等事情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稻草。在設法修復將也與媽媽的關係之後,硝子決定自殺。在臨走之前,她對將也說:

而後

最終硝子被救,將也卻為了救她墜樓昏迷。而此事也讓她明白,死亡也無法阻止她給將也帶來不幸,她只能努力將她破壞的東西找回來。是她說服將也的朋友們齊聚文化祭,完成對將也的救贖。將也救贖了她,她也救贖了將也。

就是這樣一個,美好的故事。


因為剪了20分鐘。


不是多數人的就一定是相對好的那個,而是要看個人理解,100個人看聲之形或許會有一百個聲之形,還有覺得看不懂劇情的建議了解一下漫畫,還有這是男主的自我救贖,不是霸凌的強行洗白。最後不要以一顆成年人的心去思考小學六年級的人物心理活動。


看來樓主是求同而不是存異的。

就聲之形這片子,正常人應該是找不到共鳴感的


因為大部分人看不懂


我也是京蜜,但是我及其厭惡捧一踩一的行為!好好討論作品本身不行,每次都要拉上其他作品撕,從千與千尋對比君名,現在又開始搞聲之形對比君名,不撕會死啊!!!這是充滿主觀的文藝作品,請合理尊重每個人的不同觀感!


真正喜歡動漫的人,其實沒你想的那麼多,而你的名字這部作品,很多人其實是跟風看的,泡沫觀眾多了,造成一種聲之形相形見絀的錯覺。

就我個人經歷而言,在你的名字臨近檔期前,國內媒體鋪天蓋地宣傳和討論之前,其實你的名字的預告很早就出了,很早我就在我當時就在朋友圈刷了你的名字,以及推薦了秒速五厘米和言葉之庭,並且對你的名字表示了期待,沒一個人點贊和評論,大家都表示,tm你這個說說是什麼鬼?盜號了?那時候說新海誠什麼的,誰知道啊?

就後來鋪天蓋地宣傳一波,很多從來不看動漫的都進影院買票了,造成了你的名字這部作品現象級大火,雖然作品本身確實優秀。在這場本來屬於少數人的盛宴成為了全國人民的狂歡之後,後來的作品就不可避免的被君之名比較了。

聲之形?什麼鬼?有你的名字火么?

心靈想要大聲呼喊?什麼鬼?沒聽過?

說句遭罵的話,很多看不懂動漫或者偽動漫愛好者,就愛拿票房說話,但是作品質量並不能完全被票房所反映的,肖生克救贖有小時代票房高?有的電影是商業大片,有的電影是拍給小眾的。新海誠並不需要你的名字,單憑秒五和言葉,在他對應的圈子裡面都已經有足夠的號召力了,但是在之前的大眾看來,中國誰tm認識新海誠啊。

其實,你的名字和聲之形都是一樣的,是給少數人看的,新海誠自己也說過,並不是想成為宮崎駿那樣的國民漫畫家,新海誠的作品是作給孤獨的年輕人的。

兩部都很優秀,孰優孰劣,伯仲之間。


《聲之形》在宅圈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作品,放到外面,連浪花都翻不出來。

只說國內,二次元的圈子太小了

截圖自最新一期bilibili周刊,作為「立站之本」,動畫區無緣前八、番劇區跌出前14


我選擇《心靈想要大聲呼喊》


劇情是硬傷好不好,一堆角色刻畫的並不深入,有的配角存在的根本意義不明。而且女主簡直太善良了···在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關於欺凌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女主的善良跟軟弱不也是直接導致受到欺凌的一部分嗎···而且女主還原諒了他們。按照微博上的風氣應該是以惡制惡的,估計大陸上映會有很多人來噴這個劇情太無腦了,而且植野明明就是個碧池還想洗白,川井也不是好貨就知道裝可憐裝無辜比植野更加噁心。


1.題材太冷門,國人還有大部分人停留在動畫片就是幼稚片的認知,他們認為聲之形所描述的關於「什麼是朋友」,動畫片是不能有這麼深刻的描寫的,以至於我身邊好多朋友說聲之形三觀不正

2.排片場次太少,至少我在的城市幾個影院都是一天一場,還都是下午3、4點,唯一一個多場次的電影院排片又太晚(晚上9、10點)

至於為什麼你名火了,這個問題你還可以想想為啥秒5和言葉到不了這個高度,

身邊一票人,看了你名才知道,哦,還有秒5這種大片,

看了你名才知道,哇塞言葉之庭好好看


看不太懂

get不到點上

或許正常的學校生活的人都沒有共鳴吧

用一起去看的小夥伴的話說

這是孤獨症患者的自我救贖么……

我覺得男主情商很低 女主也是一直對不起 還想不開 唉qwq

就是看得我想買買買了 幾個人的jk制服都挺好看


《涼宮春日的消失》劇場版上映的時候你不提這種問題。

《輕音少女》劇場版上映的時候你不提問這種問題。

《聲之形》日本票房破20億的時候你不提問這種問題。

現在要對標《你的名字》你來提問這個問題?還說自己是京蜜?

怕不是反串黑?

你蜜字還打錯成了密,怕不是要深度挖掘京阿尼的秘密?


首先,聲之形真的不火嗎?

聲之形在日本票房超過20億日元,也許你會覺得換算一下也就一兩億人民幣,但是和日本那麼多的深夜動畫劇場版以十億為目標還不可得比起來,這已經是非常好的成績了。京都動畫可從來沒有想過和吉卜力一樣製作國民級動畫的想法。而聲之形也正是京都動畫所製作的那麼多劇場版中票房首位的存在。

不僅如此,聲之形還打敗了你的名字一舉獲得了東京動畫賞,可以說也是對它影響力的一種肯定。

你再想想,日本動畫引進中國的幾個,柯南火影海賊等高人氣民工漫劇場版有粉絲基礎,你的名字是全世界範圍內的大火,銀魂刀劍也有固定消費人群。而聲之形,作為一部獨立動畫電影,在中國沒有什麼粉絲基礎(我看也不會那麼好心專門引進給京蜜看),能夠引進中國已經是對它的熱度的一種肯定了。

我想題主想問的是:為什麼沒有像你的名字一樣大火?

這不能怪聲之形,只能怪你的名字太火了。你的名字去年的巨大成功震撼了整個動畫業界甚至是電影界,你去問去年哪部日本電影給人留下的印象最深的話,要麼是你名要麼是哥斯拉。突破兩百億日元的票房的成績在日本本土電影史里已經僅次於千與千尋了。在日本的大火帶動了全球範圍內的大火,因為它成功地吸引了邊緣消費者,你的名字是很有普世商業性的,是一部大眾容易接受的愛情片。很多不看動畫的人也會因為朋友圈的刷屏跟著刷波熱度,這不代表他就喜歡看動畫了,也許他只是把它當作一部畫面好看的愛情熱片而已。

聲之形就完全不是這樣,如果把它當作愛情商業片去看估計會失望的。取材就很有爭議性,不是動畫圈子裡的人去看估計都不太喜歡這個故事。況且聲之形是bd發售後才引進的,而且之前一直沒有什麼引進消息,可以說原先想看的那些人早就看過了,只有核心粉絲會去電影院再看一遍這部被剪了二十分鐘且富有爭議的動畫電影。

所以,聲之形不是不火,它能引進中國就挺奇蹟了。就像你就算喜歡哪部國產電影,覺得它很好,那也不用跟今年的戰狼比熱度是不?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