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新)教跟天主教區別在哪裡?


首先不可否認是,新教諸派是在16世紀一些天主教神職人員和平信徒為了反抗教廷的一些政策而來,這一點我相信新教也不會否認。由於是出自對天主教的反抗,所以一些觀點和天主教自然不同。

1. 組織結構

天主教認為真教會只有一個,那就是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即天主教會。領導人是羅馬教宗(大陸的非天主教教友及日韓一般稱為「羅馬教皇」,他在理論(注意是理論上)上牧養的不僅僅是天主教徒,而是所有基督徒。),天主教認為第一任教宗是聖伯多祿(聖彼得)。

新教主張恢復初期宗徒時代的狀態,故它的教會觀不同於天主教。新教沒有統一的領導人,也不用聖統制。

2. 聖經觀

天主教舊約目錄中包含次經,即多俾亞傳、友弟德傳、馬加伯上、馬加伯下、智慧篇、德訓篇、巴路克。次經的希伯來語版本已經散失,但是它的希臘語譯本卻保留在七十士譯本中。天主教的聖經譯本多數採用思高本及牧靈本。

新教多數教派主張「唯獨聖經」,即認為聖經是唯一的信仰依據。絕大部分新教教派認為舊約目錄中只包括舊約正典。主張個人解經,聖經譯本多數採用和合本及新譯本。

3. 聖傳

天主教認為聖傳和聖經同樣重要,都是聖神所默示。

新教因為唯獨聖經,所以不認可聖傳。

4. 聖餐觀

天主教認為祝聖之後的麵餅和葡萄酒確確實實變成了基督的血肉。(即餅酒變質說)

新教的聖餐觀並不統一。比如路德宗認為聖餅只有在聖餐儀式這一時刻地點才是基督的血肉,加爾文宗認為餅和酒是可見的象徵,更重要的是人與基督的結合。

5. 聖事

天主教有七件聖事,及聖洗(洗禮)、堅振、告解、聖體(聖體血)、終傅、神品、婚配。

高派新教保留七件聖事(不過據說聖公會並不太重視告解聖事)。

低派新教認為耶穌只確立了洗禮和聖餐(某些低派新教甚至不認為這兩個是聖事)。故低派新教只承認洗禮和聖餐禮(而且新教的聖餐儀式和天主教的聖體聖事不一樣)。

6. 聖像

天主堂內有聖像,用作紀念。而且有聖像敬禮(不是崇拜!)。

新教,高派保留聖像,有的教派還有聖像敬禮。低派沒有,甚至認為它是舊約中提到的「偶像」。

7. 聖母諸聖敬禮

天主教敬禮聖母及諸位聖人,認為他們在天上可以為我們代求。《玫瑰經》就是一系列聖母禱詞。

高派新教有些人會祈求聖母,甚至念誦《玫瑰經》,但是大部分新教徒都不認同聖母諸聖敬禮。

8. 預定論

加爾文神學中有「雙重預定論」這一說法,認為你的言行及結局已經是上主安排好的,你無法拒絕。

9. 成義論

現在的主流新教和天主教在實質上的成義論差不多,認為信德是成義的必要條件,但是你也需要做好事

(天主教並不是某些人所認為的「因行稱義」)。

據說早期的宗教改革者是唯獨因信稱義的主張,說通俗點就是就算你殺人放火無惡不作,但你因為是基督徒,所以可以得救升天。

還有一些其他內容,比如傳教方式什麼的就不討論了。

本人才疏學淺,目前就寫這麼多。歡迎提出建議。

另外奉勸這個題目下的某些中特誓,請不要把自己的偏見與無知帶到答案中來。

最後感謝 @Eleanor 對新教的舊約次經觀及加爾文聖餐觀的指正,感謝 @趙家人 對於低派新教聖事的指正。


前基督徒,之前在四川傳過教,很多傳教的人和信徒都不知道各個教派間的區別。我主要說說廣義的三個派別間的聯繫和歷史。基督教這個東西大家完全不必視它為洪水猛獸,了解它方便你更好地理解西方國家,也可以讓你聽懂更多的宗教梗和笑話。

三個大派別分別是天主教(Catholic),東正教(Orthodox)和新教(Protestant)。三個教派都是上帝的信徒,最終目的的是死後上天堂;類似於佛教里的小乘佛教(Hinayana),大乘佛教(Mahayana)和密宗佛教(Vajrayana),最終的目的都是跳脫六界之外,不受輪迴之苦。

我國傳統意義上的基督教就是新教這一支上面的,我們一般國內看到的也是新教教徒。我們印象中的大部分中西歐和南美國家以天主教徒居多,北美,韓國和中國以新教徒居多,東歐以及前蘇聯部分國家以東正教徒居多。

他們的區別在哪兒呢?其實你可以說他們之間沒區別,因為他們的最終目的是一樣的;但你也可以說他們有區別的,因為不同教徒之間對教義的理解和貫徹是有區別的。

一開始只有一個基督教(Christianity),沒錯,你聽過的聖公會,希臘正教會全都是後來演變出來的。基督教一直是有開大公會議的傳統的,在大公會議上不同的主教們會就宗教問題展開討論,最終達成一致後教導給手下的信徒們。可隨著時間慢慢的推移,主教們之間開始慢慢出現分歧,對教義理解的不同成為了基督教分裂的基石。

上面這張圖展示出的是基督教歷史上比較重要的分支演變歷史,其中我加圈的兩個點分別是基督教(Christianity)分裂為天主教會(Catholic)和東正教會(Orthodox)的日期(1054年)以及從天主教會(Catholic)中進一步分裂出新教(Protestant)的日期(1517年)。

這兩次大的分裂運動分別叫東西教會大分裂(The Great Schism)和宗教改革運動(The Reformation Movement)。

新教的出現出為了反對天主教會領導階層出現的日益嚴重的腐敗行為,因為當時贖罪券(indulgence letters)的買賣被天主教會內部人員斂財的工具。

新教和天主教具體有什麼不同呢?主要是一下幾點。

新教教堂從外面你不一定能開的出是個教堂;天主教堂歐洲風明顯,你一眼就可以從外表看出來是個教堂。

新教不承認教皇,主教,神父的權威,基本上是各個教堂各自為陣;天主教里教皇是絕對宗教領袖,等級制度結構嚴謹。

新教教堂里你看不到耶穌像,因為他們拒絕偶像崇拜,天主教教堂肯定會有耶穌畫像。

新教教堂里你聽講道聽到的更多的是聖經怎麼怎麼說;天主教堂里你可以聽到教皇怎麼怎麼說。

新教教徒大部分會主動向你傳教;天主教徒在得知你願意信教後會很開心,但一般不會主動勸你。

新教教徒祈禱低頭就行,天主教徒需要比手勢,代表聖父聖子聖靈。

現在只能想到這麼多,以後有機會再補。

更新聖公會和路德宗 @白熊咖啡叮噹貓

聖公會(Anglicanism)和路德宗(Lutheranism)都是宗教改革(The Reformation Movement)的產物,兩者分別在英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影響深遠的。

上面這個男人叫亨利八世(Henry VIII),他的原配叫凱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凱瑟琳的爸爸媽媽當時統治著伊比利亞半島(Iberian Peninsula),他們的結合是個典型的政治婚姻。凱瑟琳原來是他哥哥的老婆,但因為亨利的哥哥阿瑟(Arthur)和凱瑟琳成婚後沒多久就死了,亨利的爸爸,亨利七世(Henry VII)為了維持和西班牙王室的聯盟,就讓二兒子 亨利娶了他的嫂子。

亨利繼承爸爸的王位後,一直想要個兒子,但凱瑟琳生了好幾次,除了一個女兒以外,其他孩子全部早夭,亨利也就慢慢對原配失去了興趣。這時亨利和凱瑟琳的侍女安妮博林(Anne Bolyen)開始私通,但安妮堅持不與亨利發生實質性的性關係(為了避免誕下私生子),直到亨利同意娶她。

但在當時國王離婚需要通過教皇的同意,亨利遞交的離婚申請被教皇駁回,一怒之下,亨利通過了至尊法案(Acts of Supremacy),將英國的國教從天主教改為聖公會,從此以後英國國王是宗教的的最高領袖,而不是教皇。對,沒錯,聖公會的出現的最根本原因是因為一個小三要上位。但值得玩味的是,安妮博林嫁給亨利之後,還是只生了一個女兒,於是後來亨利找了個借口把她給砍了。

照片里的人叫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是宗教改革的主要領袖,路德宗的名字也是由他而來,他是德意志人。

在馬丁路德生活的年代,我上文提到的贖罪券的販賣成災。那時人們犯錯可以通過買贖罪券來清除自己所犯的錯,而不會導致死後不能上天堂。贖罪券由宗教領袖發放,只要有錢就可以通過買賣贖罪券來減輕心裡的罪惡感(甚至可以給已經死去的人買,減輕他們在煉獄受到的刑罰),這也導致了宗教領袖的絕對權威以及天主教會內部的腐敗。

馬丁路德看不慣當時的腐敗現象,寫下了《九十五條論綱》(Ninety-five Theses),批判當時天主教會的錯誤。結果《九十五條論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馬丁路德和天主教會決裂,在當時歐洲慢慢形成了和一個可以和天主教會對立的新教會。

路德宗的核心理論是因信稱義,意思是救贖實現的前提是你一心一意的信奉上帝,而不是通過買賣任何的宗教產品,天主教等級森嚴的體制也為之摒棄,路德宗圍繞上帝,而不是圍繞體制,教皇的權威被否定。


天主教是標準宗教產品,要求信徒適應產品。如同固定電話。

基督教新教是細分宗教產品,按信徒需求提供專屬產品。如同手機,甚至通話功能都被弱化了一樣,其他功能倒是不少。

在工業化大生產大分工的社會,個性專屬產品更能吸引信徒,最大限度挖掘信仰之力。


天主教重組織結構,認為教會建立在使徒彼得的職務上,因而有完整的金字塔形升遷的組織架構。

新教重教義不重組織,認為教會建立在使徒彼得那樣對基督的認信上,因此重要的不是外在的組織,而是內心。因此什麼五花八門的組織結構都有,雖多有互相認同,卻是互不統屬。

天主教認為組織有解經權威,平信徒應以規定好的聖經解釋為標準,禁止平信徒私自解經。

新教則認為解經在於認識真理,而不在於教會職務。對於不同的解經則採取放任的自由競爭。


哪那麼多廢話,就看認不認教皇做扛把子


核心問題上其實是一致的,新教 是 在天主教 的基礎上 在禮儀層面 追求 極簡 的 結果。

字句 跟 精意 的區別

新教 保留了 天主教 (原基督教)最核心的元素,大道至簡,因此 更有生命力 更易於傳播。


在通俗的口語中

基督教 可指新教,也可指所有基督宗教的總稱。

關鍵是看語境。

如果需要強調錶示總稱時,可以使用「基督宗教」。

強調為新教時,可說「新教」。

當然,由於我身邊沒有細分教派的語境,所以,一般說的基督教指統稱。

如果細分,新教也是一個統稱,細分成「xx教會」


基督教與天主教最大的區別就是基督教「唯獨聖經、全部聖經、聖經至上」,而天主教卻是對聖經各種篡改。「申12:32凡我所吩咐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不可加添,也不可刪減。」

天主教自稱神父,而聖經教導「太23:9也不要稱呼地上的人為父,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聖經對天主教早有預言:

《龍,獸,和婦人》(喬.克魯斯牧師)

一、獸及其背景

嚴肅的警告

在整卷聖經中,最最可怕的警告,莫過於啟示錄14章9-10節:「又有第三位天使接著他們,大聲說:『若有人拜獸和獸像,在額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記,這人也必喝上帝大怒的酒,此酒斟在上帝忿怒的杯中純一不雜。他要在聖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與硫磺之中受痛苦。』」

這段經文不但令人感到恐懼,其對上帝品格的描述,也與其它經文迥然不同。甚至令人感到戰慄不安。很顯然,它指向一個特別的時期——上帝的憐憫從一味抗拒上天權威之人的身上收回。這在上帝與人類的關係中,是前所未有的驚人之舉。近六千年來,即使對罪大惡極之人的判決,也都摻雜著几絲憐憫。然而此刻,反叛的程度已達頂點,上帝要親自干預。人類違抗上帝政權的可怕程度,將要暴露無遺。

你可能會好奇,究竟是什麼罪惡,招致了上帝如此的忿怒,以致要降下硫磺烈火,燒滅惡人。請注意,這段經文中提到了「拜獸和獸像」——這兩個詞在聖經預言中並不陌生。閱讀整段經文可知,在世界的未了,世人將要分為兩大陣營:一等人敬拜真神上帝,另一等人敬拜啟示錄13章所說的獸。那麼,是什麼導致世人分成兩大陣營呢?使徒約翰在對拜獸之人作了描述之後,(啟14:9-11)緊接著在第12節寫道:「聖徒的忍耐就在此,他們是守上帝誡命和有耶穌信心的。」(啟14:12 根據英文KJV聖經直譯)——這是拜獸之人與跟隨羔羊之聖徒的鮮明對比。請注意,這一事件是以「守上帝誡命」為核心的。拒絕接受獸印之人,便是順從上帝誡命的聖徒。而其他的人則會拜獸和獸像,他們要遭受上帝純一不雜的忿怒。這與保羅在羅馬書6:16節的論述完全一致:「豈不曉得你們獻上自己作奴僕,順從誰,就作誰的奴僕嗎?或作罪的奴僕,以至於死;或作順命的奴僕,以至成義。」 (羅6:16)

最大的忠誠,是藉著順從的行動顯明出來的。在世界的未了,地上絕大多數的人,將要違背上帝神聖的十誡,進而去接受敵基督者虛假的權威。每個人都要選擇自己站在哪一邊。聖經明確的指出,生與死,將取決於人們最終的抉擇,要麼選擇啟示錄13章的獸,要麼選擇上帝。奇怪的是,當代神學家們,竟對啟示錄14章所發出的有關「獸之印記」的警告充耳不聞。成千上萬的牧師們,並不重視約翰在啟示錄中所發出的嚴肅警告,而眾人對真理的興趣也被這些人的影響所磨滅。這些牧者往往稱啟示錄是令人困惑、無關緊要的書信,僅僅適用於早期教會的個別問題。由於某種原因,啟示錄被稱為高深莫測的天書,其字面意思並未揭示明確的真理。然而,請留意聖經對於挖掘其中真理之人的神聖應許:「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期近了。」(啟1:3)約翰生動地描述了基督與撒但最終的對決,在深入研究這一主題之前,我們先來確定這場鬥爭的參與者,它的起因,以及如何終結。

善惡之爭

儘管善惡之爭的頂點,是在人類歷史的最後時刻,屆時世人要分為兩大敵對陣營。然而,基督與撒但之間的戰爭,卻已經持續了約六千年之久。它始於天庭。美麗的天使路錫甫,[譯註:路錫甫(Lucifer)是撒但未墮落之前的名字,中文譯為「明亮之星」。(賽14:12)]因貪圖上帝對宇宙的統治權,而發動叛亂。對此,舊約聖經中的先知書多有提及。以賽亞曾論到這位榮耀的天使,說:「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從天墜落?你這攻敗列國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你心裡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上帝眾星以上;我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賽14:12-14) 由於這位天使長自私與叛逆的種子迅速蔓延,致使其他天使的忠誠也被動搖。不久,三分之一的天使加入了路錫甫反叛的行列,大爭戰一觸即發——這場戰爭已經肆虐全地六千多年。天地間的每一生靈都必須在正義與邪惡之間,做出自己最終的抉擇。無法調和的結果就是戰爭——於是「在天上就有了爭戰。」最終,撒但及其黨羽從上帝和忠誠的天使面前被驅逐。使徒約翰對這一事件描述如下:「在天上就有了爭戰。米迦勒同祂的使者與龍爭戰,龍也同它的使者去爭戰,並沒有得勝,天上再沒有它們的地方。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它被摔在地上,它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啟12:7-9)「路錫甫」——「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因墮落而成為了撒但——意為「敵對者」。自此,戰爭從天下轉移到地上,且愈演愈烈,直達頂點。——在世界的未了,全地的人將要分為兩大陣營,一方遵守上帝的誡命,另一方卻拒絕順從。最初的叛亂,源於撒但反抗上帝的權威,同樣,末後也會有一等人蔑視上帝之律法的權威。

從被逐出天庭的那一刻起,直至今日,撒但一直與追隨他的惡天使同在。帶著邪惡與狡猾,撒但不斷嘗試著以新的戰術來反抗上帝,並摧毀祂的救贖人類計劃。借著種種陰險的手段,撒但企圖顛覆上帝的政權。撰寫本文的目的,正是為要揭露撒但對真理之根基的猛烈攻擊。歷代以來,撒但一直在努力破壞上天拯救世人的計劃。每一代人,都見證了邪惡勢力最新的表現。聖經清楚的指明,仇敵在世界未了的最後伎倆,將藉著啟示錄13章中的獸反映出來。偽裝的權勢將與上帝的律法進行殊死的搏鬥。世上的每個人,都要選擇自己的立場。邪惡的大聯盟將要團結一致,與忠於上帝之人進行最後一搏。在這場戰鬥中,沒有人可以保持中立。要麼順從上帝,要麼順從撒但,除此之外,你別無選擇。

生死攸關的問題

對爭戰雙方的背景有所了解之後,接下來我們要看看聖經對於大爭戰最後一役的描述。請注意,啟示錄13章的獸代表著龐大的敵基督者的勢力,它企圖徹底取代上帝。以下是對這一勢力的描述:「我又看見一個獸從海中上來,有十角七頭,在十角上戴著十個冠冕,七頭上有褻瀆的名號。我所看見的獸,形狀像豹,腳像熊的腳,口像獅子的口。那龍將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權柄都給了它。我看見獸的七頭中,有一個似乎受了死傷,那死傷卻醫好了。全地的人都希奇跟從那獸,又拜那龍,因為它將自己的權柄給了獸,也拜獸說:『誰能比這獸,誰能與它交戰呢?』又賜給它說誇大褻瀆話的口,又有權柄賜給它,可以任意而行四十二個月。獸就開口向上帝說褻瀆的話,褻瀆上帝的名並祂的帳幕,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又任憑它與聖徒爭戰,並且得勝。也把權柄賜給它,制伏各族、各民、各方、各國。」(啟13:1-7)

此種反抗上帝、迫害其子民的規模是史無前例的。在同一章的後半部分,我們發現獸的勢力要在地上發揮強大的影響,以致世人紛紛在額上和手上受了它的印記。(啟13:16)在世界的末了,蓋有獸印之人將遭受上帝的震怒。(啟14:9,10)下面的經文進一步闡述了上帝的忿怒:「七位天使掌管末了的七災,因為上帝的大怒在這七災中發盡了。」(啟15:1)蓋有獸印之人將遭受空前的災殃與痛苦,其可怕性質在啟示錄16章中已經表露無遺,此處不再贅述。但我們要提醒自己,這一問題涉及到所有人的永生或永死,所以我們必須清楚預言中的「獸」代表什麼?以免受了它可怕的印記。對於這樣攸關生死的主題,我們不能只是去猜測或推斷,而是應當以空前認真的態度,去查明危險所在,並獲知怎樣避免遭受災殃。大多數的基督徒,對於這一重大主題幾乎是聞所未聞。儘管這個問題和他們自身的命運密切相關,但他們對於「獸及其印記」竟然毫無概念。很多牧師安慰聽眾說:「這些內容無關緊要,不知道也沒什麼,不要去擔心獸。這些內容太複雜了,很難理解。只要愛主就夠了。你沒法真正知道誰是獸。」難道上帝會一邊警告我們關於獸的危險——它關乎每個人永恆的命運,同時卻又告訴我們——你不可能理解獸是什麼?難道上帝會說:「如果你受了獸的印記,就要被扔進火湖,遭受永死,但我是不會告訴你什麼是獸的!」不!上帝不會那樣做,相反,祂在啟示錄中已經向我們發出的強烈警告,以避免這一危險。因此,我們惟有依據聖經,弄清楚獸及其印記的所指,方能免受其害。

預表性的獸

人有可能理解「獸的印記」嗎?毫無疑問,我們可以明白,也必須明白。不過,首先要查明預言中「獸」的身份。在預言中,這個奇怪而複雜的動物,不可能以字面意思去解釋,因為現實中沒有任何人見過豹身、獅口、熊掌集於一身的怪物。聖經的預言習慣於使用象徵或表號。這個獸一定有所預表,它究竟象徵什麼呢?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猜測的層面。聖經並未給疑惑留有餘地。經文可以解釋經文,聖經自身提供了理解預言的鑰匙。聖經中所有對於獸的描述都是象徵性的。例如,獸所興起的眾水。它代表什麼呢?「天使又對我說:「你所看見…的眾水,就是多民、多人、多國、多方。」(啟17:15)毋庸置疑,在這裡,上帝清楚地解釋了預言中「眾水」代表什麼。在聖經中,如果一個表號在某個預言中給出了解釋及其象徵意義,那麼這一解釋便同樣可以應用於其它的聖經預言中。事實上,在聖經預言中,眾水始終象徵多人。

那麼,與獸有關的其它象徵性描述又意味著什麼呢?為了弄清這個獸,我們必須查閱舊約聖經中的但以理書,以經文對照經文。仔細研究過聖經的人都承認,但以理書和啟示錄是可以相互解釋的,並且相互吻合,就像手和手套一樣。請注意,但以理與約翰所見的異象極其相似。但以理說:「我夜裡見異象,看見天的四風陡起,刮在大海之上。有四個大獸從海中上來,形狀各有不同。」(但7:2,3)正如約翰一樣,他也看到了具有預言意義的水(海),不同的是,但以理看到有四個獸從海中上來,而不是一個。

我們已經得知水象徵多民或多人,那麼獸又代表什麼呢?答案在第17節:「這四個大獸就是四王將要在世上興起。」(但7:17)沒有人可以質疑如此清晰的解釋。上帝說預言中的獸代表國家。就像白頭鷹代表美國,北極熊代表俄羅斯一樣。上帝在很久以前就以動物作為國家的喻表。為了更加明確這一點,在第23節又作了補充:「第四獸就是世上必有的第四國。」既然第四獸代表第四個帝國,那麼前三個獸自然就是代表前三個帝國。事實上,從但以理的時代直至今日,地球上僅出現過四個世界性的帝國。如果我們記得這一點,那麼這個解釋就變得極其清晰明了了。在聖經預言中,上帝常常提及這些帝國,甚至在但以理書的某些相關的預言中,還直接記載了它們的名字。例如但以理書8章20至21節和11章2節。另外,在但以理書第2章中,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王夢到一個由四種金屬組成的巨大人像,而這四種金屬,正預表那四個世界性的帝國。它們分別是: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和羅馬。

歷史上的四大帝國

你是否願意一一查看先知在異象中見到的獸?頭一個獸「像獅子,有鷹的翅膀。」(但7:4)獅子是百獸之王,它代表宏偉的巴比倫帝國。巴比倫是歷史上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請注意,這個獸還有翅膀。在預言術語中,翅膀代表速度。(哈1:6-8)果真如此,查閱歷史可知,巴比倫帝國迅速崛起,成為全世界的統治者。從公元前606至公元前538年,巴比倫一直在行使其龐大的勢力。但變故即將發生。但以理看到第二個獸「如熊…旁跨而坐,口齒內銜著三根肋骨。」(但7:5)公元前538年,瑪代-波斯帝國的聯軍消滅了巴比倫,於是第二個世界性帝國登上了歷史舞台。那頭如熊的獸「旁跨而坐」——一邊高一邊低,這代表在瑪代波斯的聯合帝國中,波斯要比瑪代強大。這兩個強大勢力的聯合起來統治著當時的世界。而其口中所銜著的「三根肋骨」則象徵著被其征服,並成為其國中三個省的區域,即巴比倫,呂底亞和埃及。

接著,到了公元前331年,瑪代波斯國勢衰退,第三個世界性帝國隨之登場。根據但以理書的預言,這個帝國「得了權柄。」它「如豹,背上有鳥的四個翅膀;這獸有四個頭。」 (但7:6)任何一位認真學習古代歐洲史的學生都知道,接下來興起的乃是希臘帝國。亞歷山大大帝向西部進軍,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征服了世界。但以理所說的「四個翅膀」正象徵著亞歷山大征服列國的驚人速度。他25歲成為希臘王,而後用了短短的八年時間,便征服了世界,其軍隊曾進佔到印度的恆河邊。據傳他當時望江興嘆,並在馬背上哭了起來,因為在當時,再沒有可供其征服的地區了。雖然亞歷山大征服了世界,卻沒能征服自己。其33歲時,正值統治的鼎盛時期,卻因縱酒而絕命。在其過世之後,帝國被他的四個將軍,卡山得(Cassander)、利西馬克(Lysimachus)塞流古(Seleucus)、托勒密(Ptolemy)瓜分。這獸的四個頭,正預表希臘帝國的四個版塊兒。到了公元前168年,希臘帝國正式垮台。至此,但以理書預言中前三個獸所預表的每一個細節,都毫釐不爽的準確應驗了。

第四個可怕的獸

現在,我們來關注第四個獸的崛起,「第四獸就是世上必有的第四國,」(但7:23)儘管但以理已經在異象中見過了前三個獸,但第四個獸卻令他十分震驚,因為這個獸與其它的獸截然不同,極其可怕。聖經這樣描述:「其後我在夜間的異象中觀看,見第四獸甚是可怕,極其強壯,大有力量,有大鐵牙,吞吃嚼碎,所剩下的用腳踐踏。…頭有十角。」(但7:7)前面已經講過,這這個獸代表第四個世界性的帝國——羅馬。其具有鐵一般的君主政體,且史書上對其殘暴的統治也有著詳細的記述。然而,即使這樣強大的帝國,也終將分裂。請看第24節:「至於那十角,就是從這國中必興起的十王。」請注意,這是上帝對「那十角」所作的解釋。羅馬將分成十個不同的區域。

追隨歷史的進程,我們發現在公元476年,這個預言準確應驗了。蠻族部落從北部突襲,擊垮了西羅馬,最終將其分為十個版塊兒。這些區域的數目恰恰與那大像(但2章)的十個腳趾相吻合。學過世界史的人都會很熟悉在公元476年入侵羅馬的那些部族的名字。它們分別是:

(1)盎格魯?薩克遜人(Anglo-Saxons),(2)法蘭克人(Franks),(3)阿勒曼尼人(Alemanni),(4)倫巴第人(Lombards)(5)西哥特人(Visigoths)(6)蘇維人(Suevi)(7)勃艮第人(Burgundians),(8)東哥特人(Ostrogoths)(9)汪達爾人(Vandals),(10)赫魯利人(Heruli)其中的七個部族至今還在,已演變為近代的國家。瀏覽歐洲地圖,我們會發現它們是二十世紀主要的勢力。其中三個部族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台,稍後會講。

小角

接下來,我們要研究預言中的下一節經文,查明但以理異象中的「小角」。「我正觀看這些角,見其中又長起一個小角,先前的角中有三角在這角前,連根被它拔出來。這角有眼,像人的眼,有口說誇大的話。」(但7:8)對此,我們務須慎而又慎,切不可得出錯誤的結論,因為「小角就是歷史上敵基督的勢力。對於這個問題,為了避免在身份鑒定中出現任何差錯,我們首先要一一查看但以理的預言中所提到的敵基督的九個典型特徵。這些特徵將會幫助我們得出準確的結論。關於「小角」的歷史身份,我們斷不能僅停留在臆測的層面。

下面我們就來逐一查看預言中「小角」的九個特徵:

1、小角是從十角中長起來的。在前面我們已經講過,十角皆在西歐,所以在地理位置上,我們首先將其鎖定在西歐。

2、小角是在十角之後興起的。因為預言說它從十角「中」長起來。既然十角於公元476年興起,那麼小角必然是在此後,才開始得勢的。

3、小角掌權之後,它要連根拔掉十角中的三個角(即三個部族)。第8節說,在小角之前「有三角…連根被它拔出來。」

4、「這角有眼,像人的眼,有口說誇大的話。」(但7:8)這表明小角代表某個以人為首的勢力。

5、「後來又興起一王,與先前的不同。」(但7:24)這是指小角的勢力與先前那些純帝國性、政治性的權力不同。

6、「他必向至高者說誇大的話。」(但7:25)還有一處記載:「又賜給它說誇大褻瀆(blasphemies)話的口。」(啟13:5)

(譯註:在原文和英文聖經中,「褻瀆」和「僭妄」是同一個詞。)那麼,聖經是如何定義「褻瀆」的呢?在約翰福音中,耶穌因為聲稱「我與父原為一」(約10:30)而險些被石頭砸死。拿起石頭要打祂的猶太人說:「我們不是為善事拿石頭打你,是為你說僭妄(blasphemy)的話;又為你是個人,反將自己當作上帝。」(約10:33)根據這節經文,人若以上帝自居,就會被視為僭妄、褻瀆之舉。下面,我們再來翻閱另一處對於褻瀆的定義。耶穌赦免了一個人的罪,文士們說:「這個人為什麼這樣說呢?祂說僭妄(blasphemies)的話了,除了上帝以外,誰能赦罪呢?」(可2:7)無疑,耶穌並沒有說僭妄的話,因為祂就是上帝,祂有赦罪的權柄。但若有人自稱能赦罪,根據聖經的定義,他就算犯了褻瀆、僭妄的罪了。

因此,小角的第六個特徵,便是它犯有明顯的褻瀆之罪:「將自己置於與上帝同等的地位,」(約10:33)並且「聲稱自己有赦罪的權柄」(可2:7)

7、它「必折磨至高者的聖民。」(但7:25)這說明小角是一股迫害上帝百姓的勢力。它將與上帝的子民爭戰,將他們置於死地。

8、它「必想改變節期和律法。」(但7:25)顯然,小角極力反抗天上的上帝,口出「誇大的話」,又「企圖」改變上帝的律法——這一舉動只是嘗試而已。毫無疑問,任何人都無法更改上帝的道德律法。

掌權1260年

9、在但以理書7章25節中,還給出了小角的最後一個特徵,這是一個時間性的預言。這裡明確說明了小角在地上掌權的時間,「聖民必交付他手一載、二載、半載。」這一表達看似非常奇怪。其實,這是聖經預言中十分常見時間表述方法,指的是一個時間性期限。

在啟示錄12章14節的預言中,我們可以找到同一描述:「於是有大鷹的兩個翅膀賜給婦人,叫她能飛到曠野,到自己的地方躲避那蛇,她在那裡被養活一載二載半載。」(啟12:14)再看同一章的第6節,雖然是相同的時間,卻使用了另一種表達:「一千二百六十天。」(啟12:6)比較這兩節經文,我們可以知道,這兩個預言性的時間,即「一載二載半載」和「一千二百六十天」指的是同一時期。因此,我們知道在聖經預言中,「載(time)」也就是「年(year)」的意思。一載代表一年,二載代表兩年,半載代表半年,「一載、二載、半載」加起來就是三載半,或說三年半。而三年半又恰恰是1260天。當然,這是根據聖經中一年為360天來計算。下面我們要應用另一個解釋預言的重要原則。請注意,在涉及到預言性的時間時,上帝始終以「一日頂一年」。在以西結書4章6節中,上帝給出計算日間的原則:「我給你定規側卧四十日,一日頂一年。」(結46:6;也見民14:34)這是聖經預言中固定的時間演算法。照此說來,小角的勢力要掌權1260年,而不僅僅是1260天。

準確應驗

關於但以理書第7章對於小角勢力的描述,以上已經列舉了九個具體的特徵。當考察小角的勢力是什麼時,我們要找到全部符合這九個特徵的那一勢力。而回顧歷史便可以知道,在整個人類歷史中,只有一個勢力與之吻合。換言之,上帝排除了其它選項,及至我們只能得出惟一個的結論:惟有天主教與這九個特徵完全吻合。

何以證明呢?下面我們來將天主教與上述小角的九個特徵逐一對應:

1、首先,教皇權的確是在西歐(信奉異教的羅馬帝國的腹地),也就是羅馬興起。

2、如預言所說,它將在公元476年之後漸漸得勢。果然,在公元538年,羅馬皇帝查士丁尼的一道法令正式生效,賦予羅馬教會以絕對的權威(宗教、政治、軍事)。所有權威的史料及歷史學家都可以證明這些事實。

3、羅馬帝國垮台之後,在十個入侵的部落中,有三個部落起來反對天主教。它們分別是汪達爾人、東哥特人和赫魯利人,這些人全都是阿里烏斯派的基督徒,他們強烈反對天主教的興起。羅馬軍隊徹底毀滅了這三個部族,經上說「連根被它拔出來。」(但7:8)最後一個部族的毀滅恰恰是在公元538年,也就是查士丁尼皇帝的法令生效的那一年。

4、天主教的確是以某個人為其元首。

5、與之前的各帝國的政力不同,「教皇權」是一股不同的勢力。它是一個「政教聯合」的體系,不同於之前的任何勢力。

6、「他必向至高者(上帝)說誇大的話。」(但7:25)「又賜給它說誇大褻瀆話的口。」(啟13:5)教皇權與之吻合嗎?要知道,天主教自稱擁有赦罪的權柄。至於「誇大的話」,請看魯西?費拉里斯(Adm.REV.P.F. Lucii Ferraris)的文章,該文被收入《標準教規道德神學促進文庫》(Prompta Bibliotheca Cononica Juridica Moralis Theologica)一書中,且此書在羅馬付印,被天主教百科全書所認可。請看文中誇大的話:「教皇如此尊貴、威嚴,他不僅是人,也可以說是神,是上帝的代理人。教皇就是地上的上帝,是萬王之王,統轄萬國。」(卷六,第2529頁)這僅僅是幾句被聖經視為「褻瀆話」的內容。除此之外,在天主教的教理當中,還包含諸多從聖經角度看是「褻瀆上帝」的主張。可見,教皇權與小角勢力的身份特徵完全吻合。

7、大量的史料,皆可作為教皇迫害上帝百姓之行徑的有力證據。在中世紀,被天主教宗教法庭折磨、殺害的人數以千萬計。一位紅衣主教在書中(該書也被天主教所認可)寫道:「天主教……以血腥而聞名。不論何時有異端分子興起……她總能對其進行肉體的刑罰與折磨。她創辦了像宗教裁判所這樣的法庭。天主教稱國家的律法乃是幫助她的……尤其是她在16世紀對新教徒所施的手段。……在弗朗西斯一世和亨利二世統治之下的法國,在瑪麗?都鐸統治下的英國,天主教折磨、拷打了大批的異端分子。」(《天主教、文藝復興與新教》原文182-184頁)(The Catholic Church, The Renaissance and Protestantism, by Alfred Baudrillart,182-184)

在天主教、新教、以及史學家的資料中,記錄天主教殘害新教徒的著作比比皆是。可見,有關小角的第7個特徵在天主教中得到了完全的應驗。

8、但以理書7章25節記載,小角必想改變上帝的律法(即十誡)。這一特徵適用於天主教的教皇權嗎?請注意以下事實:天主教從其教義性書籍和教理問答中,刪除了第二條誡命,因為這條誡命譴責拜偶像的行為。為了湊夠十條,他們將第十條誡命一分為二。這樣一來,有兩條誡命禁止人貪婪,卻沒有任何一條禁止人拜偶像。這正是應驗了預言,教皇權必想改變上帝的律法。但人豈能更改上帝的律法。

9、最後一點,但以理書7章25節的預言,昭示了教皇權統治的具體期限——1260年。這與歷史的記載相符嗎?上文提到,由於查士丁尼皇帝頒布的法令,教皇權於公元538年得勢。以此為起點,向後推1260年,就到了公元1798年。恰是那一年,法國將軍伯賽氏的軍隊攻入羅馬,將教皇趕下寶座,流放遠方,教會的財產全部充公。法國革命政府宣布,羅馬教會將不再有主教。就全世界而言,從表面看,天主教已經徹底滅亡了。藉此,預言中的1260年得以準確應驗。羅馬天主教失去了其世界性的統治權。就此,最後一點也清楚地應驗在教皇權身上,且惟有她應驗了這一點。

獸就是小角

你或許會問,這一切與啟示錄13章的獸有何關聯。現在,我們就來識別啟示錄13章中的那頭奇怪而又複雜的獸。先來看有關獸的描述。在啟示錄13章1-2節出現的這個獸,形狀像豹,腳像熊的腳,口像獅子的口,接著,經上說:「又賜給它說誇大褻瀆話的口。」(啟13:5)請注意,這個獸與小角所行的事完全相同。第5節後半句說:「又有權柄賜給它,可以任意而行四十二個月。」四十二個月是多少天?恰恰是1260日,或說是1260年——這與但以理所說的一載、二載、半載是相同的時間。(一載+二載+半載=3年半=42個月=1260天,而在預言的解釋中,一日頂一年,1260日代表1260年。)下面是對這個獸的進一步論述:「又任憑它與聖徒爭戰,並且得勝。也把權柄賜給它,制伏各族、各民、各方、各國。」(啟13:7)可見,這獸也是一股逼迫的勢力。換句話說,啟示錄13章的獸與小角是同一股勢力。它們都象徵著教皇權。這是上帝對於教皇權勢力的圖解,它要實施獨裁、專制,在地上「任意而行」1260年。「我看見獸的七頭中,有一個似乎受了死傷,那死傷卻醫好了。全地的人都希奇,跟從那獸。」(啟13:3)這節經文進一步說明了它們的相似性。之前講過,法國部隊於1798年將教皇流放,以致這獸「受了死傷」。然而,那「死傷卻醫好了。」結果,全地的人都將再次追隨並效忠於教皇權。今日,這一預言不是已經鮮活地應驗在我們眼前了嗎?公元1929年,義大利總統墨索里尼和教皇簽署了和平條約,並恢復天主教會曾被沒收的財產。事實上,這使得教皇再次登上了國王的地位,小小的梵蒂岡,竟再度成為最高的政治權力之中心。此後,教皇的勢力開始飛速擴張。

如今,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都與梵蒂岡建交,或派駐了政治代表。教皇在全球事務上發揮著不可思議的影響力,現今各大報章的頭版頭條便是明證。教皇的每一次講話,幾乎都會迅速傳遍全世界,不計其數的人們視教皇的權力為今日政界最強大的影響力。甚至某些國家的總統一就職,就要立即起程去拜見教皇,可見其政治影響力何其強大深遠。——的確,它的死傷已經醫好了,全地的人都在跟從那獸。

二、龍和婦人

那麼,獸的權柄從何而來?她從何處獲得權力,及至統治世界長達1260年之久,並迫害數以千萬計的基督徒?答案在啟示錄13章2節:「那龍將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權柄都給了它。」請注意,她的權力源於「那龍」。龍是誰?啟示錄12章7至9節:「在天上就有了爭戰。米迦勒同祂的使者與龍爭戰,龍也同它的使者去爭戰,並沒有得勝,天上再沒有它們的地方。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它被摔在地上,它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

當然,龍就是撒但。他何時矇騙了全世界?撒但被趕出天庭之後,地球上只有兩個人,這二人當時代表著全世界。藉著在伊甸園欺騙亞當和夏娃,撒但使全世界誤入罪的歧途,於是,他暫時竊取並成了這個世界的王。善惡之間的大爭戰雖然源於天庭,如今卻轉移至地上。

「彼此為仇」的預言

當人類在伊甸園被誘惑而墮落之後,上帝對最初的犯罪者、以及對蛇即魔鬼宣布了判決。在創世記3章15節,我們看到魔鬼,也就是那龍受了咒詛:「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這裡預言,龍和女人(woman即婦人)、龍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之間要有爭戰。那麼,預言中的女人(婦人)是指誰呢?在聖經預言中,婦人始終代表教會。耶利米書6章2節記載:「那秀美嬌嫩的錫安女子。」錫安是誰?以賽亞書51章16節:「又對錫安說:你是我的百姓。」所以,從伊甸園至今,善惡之爭從未止戈,一直都存在善與惡的兩大陣營。龍和他的黨羽,控告上帝及其子民。真理與錯謬,撒但與教會。

兩大陣營

撒但和上帝一直在爭奪世人,前者企圖控制人,而上帝希望獲得人的忠心。甚至從亞當的兩個兒子開始,這兩個陣營業已出現。該隱站在了龍的一邊,他希望用自己的方法替代上帝指定的方法。亞伯屬於上帝這一邊,他是個義人,而該隱卻殺了他。雖然上帝吩咐亞當的兩個兒子要牽著羊羔來獻祭,但該隱卻故意用地里的出產代替上帝指定的祭物。你會發現,這始終都是龍的印記。他試圖替代、偽造上帝顯而易見的真理。

由於該隱的後裔使得這個世界敗壞到極點,上帝最終用洪水毀滅了世界。然而,洪水之後,這兩大陣營再度出現。站在龍這一邊的人,聚集在示拿平原,建造了通天的巴別塔,試圖藉此反抗上帝,並傳揚自己的名。當然,計劃失敗了,而巴比塔的遺址,恰是後來巴比倫帝國的所在地,該國於公元前606年崛起,迅速成為第一個世界性的帝國。

在最初的那段混亂年間,上帝呼召亞伯拉罕出離巴比倫(迦勒底的吾珥即屬於巴比倫),去到迦南。亞伯拉罕是在美索不達米亞,即巴別塔遺址附近長大的,而這裡就是日後的巴比倫帝國。可見,在上帝的計劃中,祂始終在呼召人遠離混亂與虛謊。

龍與拜日

接下來,我們要簡單地回顧一下龍的歷史。巴比倫城是龍在地上的首個京都。異教的宗教體系以拜太陽(拜日)的形式在那裡滋長蔓延。拜日是一種具有褻瀆性質的偶像崇拜,充滿了各種淫亂、放蕩的禮節與卑劣可恥的儀式。不久之後,龍的追隨者之間起了爭鬥,瑪代波斯攻佔了巴比倫,開始掌權。但巴比倫依然是龍的大本營。敬拜巴力(Baal 古代太陽神)的習慣也成了瑪代波斯帝國的主導宗教。隨後,希臘帝國消滅了瑪代波斯,並延續了敬拜太陽神的宗教(Helios、Titan、Apollo 希臘太陽神)。最後,羅馬稱霸了世界,但其宗教並未改變。密特拉教(Mithraism),也稱拜日教,盛行整個羅馬帝國。可見,從巴比倫到羅馬,龍一直通過有著太陽崇拜的勢力來掌權。但在羅馬帝國統治期間,發生了一件大事!女人的後裔出現了。要記得,預言里記載女人的後裔要與龍的後裔為仇。女人的後裔在羅馬統治期間降生了。啟示錄12章1節:「天上現出大異象來:有一個婦人身披日頭,腳踏月亮,頭戴十二星的冠冕。」切記,在預言中婦人代表教會。純潔的婦人象徵真教會,墮落的婦人代表錯謬的偽宗教體系。

女人的後裔

啟示錄12章中那位身穿白衣的婦人,代表教義純正的真教會,也就是使徒時代的教會。她頭上的十二顆星代表十二位使徒。「她懷了孕,在生產的艱難中疼痛呼叫。天上又現出異象來:有一條大紅龍,七頭十角…龍就站在那將要生產的婦人面前,等她生產之後,要吞吃她的孩子。婦人生了一個男孩子,是將來要用鐵杖轄管萬國的(『轄管』原文作『牧養』)。她的孩子被提到上帝寶座那裡去了。」(啟12:2-5)那麼,這個男孩子是誰?只有一個男孩子註定要統治萬國,而且祂最後被提到上帝的寶座那裡去了——祂就是耶穌基督。在耶穌出生時,是誰企圖殺害祂?答案是「羅馬分封的王希律。」千真萬確。希律企圖殺害伯利恆城所有的男嬰,從而達到除滅基督的目的。

在聖經預言中,羅馬帝國是以同一條「大紅龍」為預表,它就是魔鬼。為要殺害耶穌而與地上的羅馬政權緊密合作。在聖經預言中,異教羅馬(即信奉異教的羅馬帝國。下同)和魔鬼都是以相同的事物——龍作為預表的。

希律並沒有成功殺害那個「男孩」。馬利亞和約瑟逃往埃及,躲過了可怕的屠殺。撒但試圖藉著十字架的酷刑徹底毀滅耶穌,而被釘的基督卻在星期日的清晨打破了死亡的枷鎖——復活了。四十天後,耶穌被接升天,準確地應驗了預言。

龍見自己再無法傷害基督,便將怒氣統統發泄在地上的教會。根據啟示錄12章13節的記載:「龍見自己被摔在地上,就逼迫那生男孩子的婦人。」(啟12:13)當時,世界上只有為數不多的基督徒,撒但以為他能通過逼迫將這一小撮基督徒一舉殲滅。在羅馬帝國的暴政之下,數以萬計的基督徒在可怕的迫害下殉道。但逼迫非但沒能止息福音,卻是叫福音更加興旺。殉道者的鮮血,似乎成了福音的種子。一人倒下、百人起來,接續福音的工作。使徒保羅甚至將福音傳到了羅馬城。於是,這條大龍開始擔憂,此刻,它的後裔到了該登場的時候。

龍的後裔

數個世紀以來,撒但試圖藉助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和羅馬猛烈的逼迫,毀滅上帝的子民。然而,事實證明,暴力與迫害並未熄滅真理的火炬。於是,龍改變了策略,試圖以欺騙取勝。他要組建自己的偽宗教體系,將古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和羅馬的異教教義和哲學與基督教的教訓相混合,企圖藉此來欺騙並毀滅世人。

龍的後裔是以什麼形式登場的?請看啟示錄13章所描寫的獸。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獸兼具獅子、豹、熊以及那頭難以形容之怪獸(但7章)的諸多特徵。上帝所闡述的教皇權,也兼具這些異教帝國的特徵。尤為突出的是,教皇的權柄,恰是從羅馬帝國而來。根據啟示錄13章2節,龍將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權柄都給了它。而龍不但象徵羅馬帝國,也象徵魔鬼。

羅馬帝國是否曾將權力賦予教皇?公元330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遷都於君士坦丁堡(即拜占庭),從而將整個羅馬城移交給教皇,使之成為教皇權力的所在地。令人稱其的是,史書幾乎是直接引用了聖經預言中的話語來描述這一事實,下面的引文,分別摘自天主教書籍和一本相關的史書:「羅馬皇帝皈依基督教之後,教會的平安便獲得了保證,皇帝將羅馬城拱手讓給了教皇,使羅馬成為『基督之代表』的權力所在地。教皇可以不受人類任何權力的管轄,直到永遠。」(《教皇的權力與特權》13,14頁 Papal Rights and Privileges,pp.13,14.)

「羅馬帝國於公元330年從羅馬城遷都至君士坦丁堡,這使得西部教會脫離了皇帝的管轄,教會開始建立起自己的組織。羅馬城的主教不久便被推舉為政治與靈性的以重元首,他坐在凱撒的寶座上,成為西方最具權勢之人。」(《中世紀教會的崛起》原文168頁,The Rise of the Medieva1 Church,p.168.)

這些記載清楚地說明,天主教從異教羅馬領受了寶座與權柄。那麼,羅馬的權柄又是從何而來?答案是希臘;希臘的權柄從何而來?瑪代波斯;瑪代波斯的權柄從何而來?巴比倫;而巴比倫的權柄是從那龍而來。從此,我們便清楚地明白,上帝為何對獸的勢力發出如此可怕的警告,因為龍才是背後的主使者。

異教的偽裝

異教教義是如保滲入、並立足於撒但偽造的宗教體系當中的?偽造與替代乃是「龍之權柄」的印記。因此,在這一政教聯合的體系中,我們會看到撒但窮凶極惡的手段。正如該隱以土產替代羔羊,企圖藉此滿足上帝律法的要求一樣。一系列虛偽的教義也潛入了天主教會,以便使天主教可以博得當時拜太陽之異教徒的好感。異教的偶像雖被遺棄在教會門外,但取而代之的是,卻是彼得、馬利亞和眾聖徒的雕像。

異教的觀念是如何潛入教會的?我們以聖誕節為例。大家知道聖誕節的起源嗎?事實上,早在基督誕生之前,人們就已開始遵守12月25日為慶祝的節日了。當時,異教徒們崇拜太陽,而他們發現,晝短夜長的現象在12月份頗為明顯,以為是太陽離他們越來越遠了。由於擔心太陽神會徹底離棄他們,於是這些信徒又是祈禱,又是獻祭。後來在12月25日,他們發現太陽好像離他們又逐漸靠近了一些,並且白天的時間開始變長了。所以他們說:「太陽為我們而重生了。」此後,他們稱12月25日為太陽或太陽神的生日,那一天也成了重大的宗教節日。

在教皇體系成形之前,只有異教徒慶祝這一節日。後來,羅馬天主教採納了這一節日,將太陽的生日稱之為聖子的生日。牛津大學希臘文教授傑爾波特?默里博士寫道:「密特拉教(即太陽教)普遍為人所接受,它使得基督教界以星期日(拜太陽神的日子)代替了安息日;並將太陽神的生日——12月25日——作為耶穌的生日。」(《基督教歷史新編》第三章,宗教與哲學,原文73,74頁.紐約:1929.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the Light of Modern Knowledge Chapter Ⅲ.)事實上,我們不曉得基督降生的確切日期。如你所見,12月25日的聖誕節純粹是基於對太陽神的崇拜。請留意異教的制度是如何輕而易舉地、巧妙地潛入了基督教,並且波及了新教。

那麼,復活節呢?這是當代基督教界最著名的節日之一。不過,早在基督復活之前,異教徒就已經開始慶祝該節日了。所有基督教團體都知道,每年復活節的時間,往往相差五個星期(其範圍為每年的3月22日-4月25日,如果今年是3月22日,明年往往會推遲五個星期,即4月25日前後)。鮮為人知的是,該節日均由天體的運行規律來掌控。復活節始終是春分月圓之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很久以前,異教徒發現早春,即太陽剛剛越過春分點的時候,似乎是萬物復甦的時刻。於是,他們在春天指定了一個日子,以尊榮孕育女神伊斯塔(Ishtar,古代亞述和巴比倫的愛情、生育和戰爭的女神)。事實上,復活節(原文為:Easter(伊斯塔))一詞就是女神伊斯塔的直譯,所以,該節日也採納了對伊斯塔的敬拜儀式。

很多時候,令平信徒不解的是,兔寶寶和復活節彩蛋與基督的復活有何關聯。當然,它們之間沒有任何聯繫。異教徒選擇兔子作為伊斯塔日的象徵,因為論到繁殖能力,兔子是動物界的佼佼者。彩蛋也被選作是多產的象徵。在異教徒眼裡,這一日乃是恣情縱慾、淫亂放蕩的代名詞。

在異教盛行的時期,伊斯塔日(Easter)被教會採納,並貫之為復活節(Easter)。與此同時,兔寶寶和彩蛋也保留了下來,以此提醒這日的異教淵源。通過以上的例證,我們看到撒但可以輕而易舉的將異教的觀點強加給基督教。隨著羅馬天主教的壯大,它隨時會接受與聖經相悖的傳統,這清楚表明天主教就是上帝在啟示錄13章中所說的偽宗教之勢力。有人會問:「我們一切的教義不都是在遵循聖經嗎?既然傳統與異教的風俗如此輕易地潛入了教會,其它的教義又如何呢?」以上提及的事情,並未與上帝的律法有直接的衝突。任何誡命都未曾禁止人紀念基督的復活與降生。我們可以在一年當中的任何一天,來回顧祂的降生與復活。然而,在接下來的一章,我們將探索與聖經的核心教義大相徑庭的異教教義。若非這些道理與上帝清晰的命令格格不入,我們也不會如此關心。教皇的勢力日漸壯大,並不斷以偽造的教義來取代上帝聖言中至關重要的真理。惟願我們能睜開眼睛,認清這些偽真理,並忠於真理本來的面目。

三、獸的數目與印記

啟示錄13章的論述揭露了獸最重要的兩個方面:「它又叫眾人,無論大小貧富,自主的、為奴的,都在右手上或是在額上受一個印記。除了那受印記、有了獸名或有獸名數目的,都不得作買賣。在這裡有智慧。凡有聰明的,可以算計獸的數目,因為這是人的數目,它的數目是六百六十六。」(啟13:16-18)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描述了九個識別標記,以及各個標記與教皇權出奇的吻合。下面,我們要計算它名字的數目,以便找出第十個標誌。

根據啟示錄13章17-18節可知,獸的數目也是人的數目。毫無疑問,這是指擁有獸之權勢的人。古時,人們通過將各個字母的數值相加,最後得出某個名字的數目。若想計算出教皇——自稱為教會的元首——名字的數目,必須先找出他的官名。倘若這是「人的數目」,這人自然是該組織的最高領導人。

值得關注的是,教皇有一個教會所賦予的拉丁文官名。羅馬的出版物上屢次出現這一名字。但在1915年4月的天主教周報《主日訪客》上,教皇的官名刻在他的法冠上。以下是該周報的原文:「刻在教皇法冠上的字母是:Vicarius Filii Dei,這是拉丁文,意即『上帝之子的化身』。天主教徒認為教會是看得見的組織,也必須有看得見的元首;基督在升天之前指定聖彼得作為祂的代表。因此,羅馬的主教也可作為教會的元首,賦予『基督之化身』的頭銜。」目前,教皇的法冠上並沒有刻有該拉丁文頭銜,但在歷任教皇的加冕禮上,都會刻有這一名字。找到了教皇的官名,我們可以繼續驗證上帝的聖言。如何得出他名字的數目?將這一名字中各個字母所對應的羅馬數值相加,最終會得出一個數字——666。請看下錶各個字母對應的數值:

有人或許認為這純屬巧合。如果僅此一個證據,我們也可能認為這屬於偶然。而事實上,教皇與聖經中所描述的十個特徵,或說十個識別標誌完全吻合。這一計算結果恰恰使得前面的證據更有份量,更為確鑿。這個數字與經文中清晰表述的九個標誌一起,形成了鑿鑿鐵證。

獸的印記

關於獸的勢力,它偽造的巔峰之作是什麼?前面講到這一勢力要偽造許多重要的真理。它要將異教的觀點與基督教的教義相結合,從而產生混亂的教義,也就是聖經里所說的「巴比倫」。

以下是偽造的幾個方面:以遺傳替代上帝的聖言;以教皇替代聖靈;以點水禮替代浸禮;以聖餐變體論替代聖餐禮;以更改的律法替代上帝永恆不變的律法;以稅收和贖罪券替代什一;以煉獄替代死亡;以獸的印記替代上帝的印記。

這裡,我們要格外關注獸的印記。啟示錄14章記著說:「若有人拜獸…在額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記,這人也必喝上帝大怒的酒,此酒斟在上帝忿怒的杯中純一不雜。」(啟14:9,10)這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我們務須明白何為獸的印記,並曉得如何避免它。

首先,在聖經中,獸的印記始終與上帝的印記作對。啟示錄7章2,3節記載,上帝的印記印在人的額上,而獸的印記也是如此。對於每個人來講,這兩個印是不共戴天的。而它們卻都印在人的額上。我們或許會問「印是什麼?」該問題的答案有助於查明何為獸的印記。

上帝的印記

印與法律事務密不可分。公文必須要由主管部門蓋章才能生效。各地政府都有自己的印章,蓋有印章的法律文件就是有效的文書。印章的目的是為要表明文件背後的權威。關於這一點,國家的法律尤為突出。每一則新的法律都要蓋上印,以此表明法律背後的政府與權力。

請注意,每個印章都含有三項內容。它必須要刻有統治者的姓名、頭銜、以及管轄範圍。美國總統的印包含以下內容:巴拉克?奧巴馬,總統,美利堅合眾國。一旦在法律或官方文件上蓋上這個印,就說明總統支持這一聲明。上帝的印也與祂的律法有關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何以證明?請閱讀以賽亞書8章16節:「你要捲起律法書,在我門徒中間為律法蓋上印。」(KJV直譯)這表明印與律法有關。事實上,上帝的律法在「門徒中間」蓋了印。律法究竟寫在了忠心信徒的什麼地方?答案在希伯來書,「主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他們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寫在他們心上,又要放在他們的裡面。」(來10:16)上帝的印就是這樣蓋在門徒身上。這印刻在他們心上,或以蓋在額上為預表。箴言7章2,3節有更為清晰的闡述:「遵守我的命令就得存活。保守我的法則(或作:指教),好像保守眼中的瞳人,系在你指頭上,刻在你心版上。」

上帝權威的標誌

哪一條誡命是上帝的印記?首先,我們要找出是什麼構成了上帝的權威。總統憑藉自己作為總統的頭銜行使職權。上帝的權力乃是基於祂為宇宙之創造主的地位。耶利米書10章10至12節記著說:「惟耶和華是真上帝,是活上帝,是永遠的王……你們要對他們如此說:不是那創造天地的神,必從地上從天下被除滅!耶和華用能力創造大地。」再看詩篇96章5節「外邦的神都屬虛無,惟獨耶和華創造諸天。」還有以賽亞書40章25,26節「那聖者說:『你們將誰比我,叫他與我相等呢?你們向上舉目,看誰創造這萬象。」

創造之能是區分真假神的重要標記。上帝之所以以獨一的真神自居,皆是基於祂創造的大能。那麼,祂創造的標記與紀念是什麼?上帝的答案在創世記:「到第七日,上帝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祂一切的工,安息了。上帝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上帝歇了祂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2:2,3)安息日是對上帝創造之能的紀念,將祂與眾假神區分開來。

律法中的印記

下面來查考上帝的律法,從而斷定祂權威的印記。要記得,印記必須包含三個內容:名字,頭銜,以及管轄範圍。通過一一查考十條誡命,最後我們鎖定了其中一條。惟獨這條誡命包含印記的三個必要條件:上帝的名字,頭銜與管轄範圍。

第四條誡命在律法的中心位置,它吩咐人當記念上帝的創造大能,而且包含印記的三要素。「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上帝(名字)當守的安息日……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頭銜—創造主)天、地、海(管轄範圍)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出20:8-11)換言之,安息日是上帝的印記,是獨一之創造主的標記,祂有統治世界的權柄。為使十誡具有權威,上帝在其上蓋了印,表明祂是每一條誡命的制定者。

你或許會問「安息日真是上帝的印記嗎?」請打開以西結書20章,「又將我的安息日賜給他們,好在我與他們中間為證據,使他們知道我耶和華是叫他們成為聖的。」(結20:12)這裡稱安息日為上帝的「證據」。證據和印記是一回事嗎?羅馬書4章11節表明「記號」(同「證據」)就是「印證」(同「印記」),在聖經中,這兩個詞可以互用。「並且他受了割禮的記號,作他未受割禮的時候因信稱義的印證。」(羅4:11)

獸印與上帝的印

試問上帝的印記與獸印之間存在什麼關係?它們彼此相爭。第三位天使的信息這樣描繪受了獸印之人:「又有第三位天使接著他們,大聲說:『若有人拜獸和獸像,在額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記,這人也必喝上帝大怒的酒,此酒斟在上帝忿怒的杯中純一不雜。他要在聖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與硫磺之中受痛苦。』」(啟14:9,10)

第12節描述了另一班人:「聖徒的忍耐就在此,他們是守上帝誡命和耶穌真道的。」換句話說,守上帝誡命之人沒有獸的印記,受了獸印之人不守上帝的誡命。十誡——含有上帝的印記——與獸的印記是對立的。上帝的印記是安息日;因此安息日就成了獸印仇恨的對象。那麼,獸的印記是什麼?

企圖改變律法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再次回到但以理書7章25節,這裡稱教皇權是一股「必想改變節期和律法」的勢力。通過研究天主教教理問答,我們得知他們擅自廢除了第二條誡命,第十條誡命也被一分為二。那麼,但以理所說的「節期(同「時間」)」是什麼意思?哪條誡命提到了時間?第四條誡命。教皇權企圖改變律法所指定的唯一時間——安息日嗎?是的。

異教的宗教體系是以拜日為基礎的。他們所守的聖日乃是一周的第一日,並將這日命名為太陽日(星期日),以此尊榮他們的太陽神。異教徒遵守星期日,而基督徒遵守安息日。但是在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時代,發生了一次重大的變革。君士坦丁聲稱自己皈依了基督教,並向一切異教徒打開了基督教的大門。

為了獲得權力和威望,為了增加教會的人數,君士坦丁接受了許許多多拜日的風俗。種種妥協的現象潛入了教會,如上文提及的聖誕節和復活節,此處不再贅述。與此同時,基督徒也開始效法異教徒,遵守他們的星期日,因為這樣更便於異教徒繼續遵守太陽日。事實上,君士坦丁首次制定了遵守星期日——而非安息日——的法案。羅馬教議會堅固了該法案,直到它在基督教界穩穩紮根。

歷史的見證

現在來關注歷史學家的見證,你也可以親自查閱這些歷史事實。史料中對每一個論述都做出了明確的定義。論到「星期日」,大英百科全書有以下記載:「最初是君士坦丁制定了法律,命令整個羅馬帝國遵守並慶祝星期日。」牛津大學希臘文教授傑爾波特?默里博士寫道:「由於密特拉神是指『不可征服的太陽』,而太陽是『皇家之星』。密特拉派在盼望一位能在地上代表密特拉神的帝王。……顯然,羅馬皇帝被視為真正的王。密特拉教與基督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者視凱撒為神聖恩惠的承載者,在羅馬的軍隊與行政機構中,大都是拜日教(密特拉教)信徒。……這一教派普遍為人接受,它使得基督教界以星期日代替了安息日;並將太陽神的生日——12月25日——作為耶穌的生日。」《基督教歷史新編》

威廉?弗雷德里克博士陳述了相同的歷史事實:「異教徒將太陽奉為偶像,星期日(或作:太陽日、日曜日)是他們最為神聖的日子。如今,為了吸引大批的異教徒加入教會,似乎很自然,也很有必要將星期日定為教會的禮拜日。這時,有一件事勢在必行:要麼教會接受異教徒敬拜的日子;要麼異教徒改變禮拜的日子。然而,後者必定會冒犯並絆倒許多異教徒。於是教會為了討好這些人,就做出了讓步。」《星期日與基督教的安息日》原文169,170頁

《北英評論》(North British Review)提供了基督徒接受太陽日的幾點原因:「星期日本是基督徒的異教鄰舍和同胞所守的節日,出於對國家的忠誠,那些懷揣愛國主義情節的基督徒,很快便欣然將星期日推崇為主日和安息日。……事實上,當時教會中忠實的信徒拒絕在星期日禮拜,——直到星期日徹底得勢,那時再做出改變為時已晚了。」(第十八卷,原文409頁 Volume XVIII, p. 409.)

天主教的協議

但以理預言羅馬天主教「必想改變節期和律法」。那麼,她究竟與安息日的更改有關係嗎?為了公平公正,我們只引用真實可信的見證。下面的引文全部摘自天主教著名的權威作品,證明確有其事。天主教百科全書中記載:「教會…更改了禮拜的日子,將猶太人的安息日從一周的第七日改為第一日,此後,教會制定了第三條誡命,吩咐人守星期日為主日。」(卷四,原文153頁)

《救贖史與誡命》的作者瑞夫利奧?崔斯與約翰?卡斯特羅寫道:「聖經從未記載將主日從星期六改到星期日,因為這僅僅是教會的傳統,而非聖經的道理。吩咐我們遵守星期日的不是聖經,乃是教會。所以,許多非天主教徒的態度極其不合邏輯,他們自稱惟獨相信聖經中的真理,與此同時卻遵守天主教所設立的星期日為主日。」(原文294頁,1963年版)

另一個著名的天主教作家這樣解釋:「天主教將安息日從一周的第七日該為第一日。……天主教認為,星期日比星期六更合適作為基督教的節日。」《天主教教義》1959年版,約翰?沃爾什著,原文325頁

凱勒門和韋伯將1958年的教理問答命名為《基督里的生命——天主教信仰指南》,他們在書中這樣解釋:「教會為何將主日從安息日改為星期日?憑藉基督賦予教皇捆綁與釋放的能力,教會將主日改為星期日。」(原文243頁)

瑞夫?史蒂芬?基南在《教義問答》中寫道:「問:何以證明教會有權柄創立敬拜的日子?答:倘若沒有此等權力,她怎能博得近代眾宗教家的贊同呢?怎能以星期日(第一日)取代星期六(第七日)呢?畢竟這一更改沒有任何聖經根據。」請注意這裡所說的「取代」,這是該勢力慣用的手段。

紅衣主教吉本斯在《問題集》中坦承:「倘若聖經是基督徒唯一的指南,那麼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是純正的,他們與猶太人一樣都在遵守星期六。……奇怪的是,那些自稱以聖經為唯一教師之人,在這件事情上,竟然遵循天主教的傳統,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嗎?」(原文179頁)

瑞夫?約翰?歐布萊恩在《天主教信仰理解》中寫道:「聖經並不包含天主教全部的教義,也並未制定天主教徒一切的職責。例如守星期日,參與聖禮,以及禮拜日的禁做事項。新教徒多年來也在強調這些規矩。聖經從未稱星期日為主日;真正的主日乃是安息日——一周中的第七日。初期教會(天主教)由於意識到有權奉基督的名教導人,便故意將安息日改為星期日。」(原文13頁,1955版)

恩萊特神父,美國至聖救主會大學校長,曾向新教徒提出了某項最嚴峻的挑戰:「將安息日從星期六改為星期日(一周的第一日)的乃是聖天主教會。她不但強迫人守星期日,而且力勸眾人在第七日勞作,違者將革除教門。新教徒……雖自稱敬重聖經,然而,他們守星期日恰恰是承認了天主教的權威。經上記著說:『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而天主教稱:『不,當守一周的第一日』,看哪,全世界都屈膝,恭敬地順從聖天主教的命令。」

你必須要對此挑戰做出回應!你要順從誰?請聽C. F.托馬斯——紅衣主教吉本斯的司鐸——就更改安息日的問題作出的回答:「當然,天主教稱更改安息日是她所為。此舉乃是一個印記,表明天主教在宗教事務上所具有的權威與勢力。」問題再清楚不過了,上帝說祂是真神,並以安息日作為祂權柄與創造的記號。通過遵守安息日,我們承認上帝作為真神的權威。然而,天主教卻說:「不,不要守安息日;當守每周的第一日。我們已經更改了安息日。這一變更是一個印記,說明我們的權柄大過上帝的律法與權威。」

可見,獸的印記就是偽安息日(星期日),它企圖藉此表明自己的勢力高過了創造主的權威。上帝權威的記號,或印記(安息日),被羅馬教皇的印記(星期日)所取代,天主教聲稱這一印記代表她的權柄。全世界都會清晰地看到這一大事。我們將順從誰——上帝還是那獸?明白了這些問題之後,我們必須做出重大的抉擇,要麼遵守真安息日,承認上帝的權威;要麼守偽安息日,認可天主教的吩咐。最終,我們要麼接受上帝的印記,要麼接受獸的印記。只有兩大陣營——上帝和龍,真理與錯謬,聖經與遺傳。

1956年出版了一本天主教的教科書,名為《千萬人的信仰》,天主教書店有售。該書473頁有一段有趣的記載:「由於聖經所強調的是星期六,而不是星期日,奇怪的是,非天主教徒稱他們的信仰是直接以聖經為基礎,而不以教會為基礎,既然如此,他們遵守星期日豈不奇怪?這顯然是自相矛盾的。但這一改變大約是在15世紀,也就是新教出現之前做出的。那時,信徒普遍遵守傳統。後來,這一傳統保留了下來,儘管它是建立在天主教的權威之上,而非以聖經明確的經文為基礎。事實上,守星期日是對非天主教徒的提醒,讓他們時刻記得自己的母教會——就像一個離家出走的孩子,口袋裡依然揣著媽媽的照片,或者媽媽的一綹頭髮。」

很久以前,紅衣主教吉本斯這樣總結安息日的問題:「理智要求我們在以下二者之中做出選擇:要麼像那些忠於聖經的新教徒一樣守星期六為聖,要麼像天主教徒一樣守星期日為聖。妥協是不可能的。」(《天主教鏡報》1893年12月23日)

新教徒的一致意見

關於以上所探討的問題,你或許想了解新教徒所持的態度。他們會為自己辯護。以下是這些教會就安息日問題做出的坦率回答,所有論述均摘自最具權威的發言人。愛德華?西斯科斯博士(浸信會手冊的作者)寫道:「遵守安息日的誡命至今未變,而且安息日並非星期日。有人或許稱安息日已從每周的第七日改為第一日……請問何處有這樣的記載?新約聖經中沒有——絕對沒有。……當然,我們從基督教的先輩以及相關資料中得知,早在教會歷史的初期,星期日就已成了宗教節日。背道的天主教將這日定為聖日——星期日銘刻著異教的印記,且以太陽神的名字命名——最令人惋惜的是,星期日竟然作為一份神聖的禮物,遺贈給了新教徒。」(該文於1893年11月13日,舉辦紐約牧師大會時宣讀)這位浸信會領袖用短短几句話概括了該論文的大意。

長老會說:「有人企圖在使徒的吩咐上建立對星期日的遵守,儘管使徒從未吩咐人如此行……事實是,一旦我們以聖經為標準,守安息日之人的論據將最為充分。」(1883年4月19日)衛理公會神學綱要里記載:「千真萬確,為嬰兒施洗並無任何聖經根據……守第一日為聖也是如此。」

W. R.戴爾博士(公理會信徒)在《十誡》一書中寫道:「不論對星期日的遵守多麼嚴格、虔誠,我們都不是在遵守安息日,這一點毋庸置疑。安息日是以一條明確而神聖的誡命為基礎的,而遵守星期日沒有任何根據……新約聖經中從未提及星期日為聖日,也從未記載違背這日會遭受刑罰。」(原文106,107頁)

路德宗的立場在奧斯堡信綱中可見一斑:「上帝從未吩咐人遵守主日(他們認為的星期日),這是教會自己的決定。」美國聖公會發言人內安得在《基督教歷史》一書中寫道:「如其它所有節日一樣,禮拜日僅僅是人的吩咐。眾使徒從未企圖讓人守星期日為聖,將安息日改為星期日是與早期教會,並與使徒的教訓大相徑庭的。」(原文186頁)

克洛維斯G.查普爾在《人生十大準則》中記著說:「當記得安息日是上帝賜予人類的禮物。當然,我們所遵守的安息日與猶太人不同。他們遵守一周的第七日,而我們遵守第一日。我們這樣行並沒有任何明確的根據。若想在聖經中尋得將安息日改為第一日的根據,你必將無功而返。早期的基督徒之所以在第一日敬拜,是為了紀念耶穌的復活。久而久之,這一日演變成了休息、敬拜的日子,也成了法定假日。這件事發生在公元321年。因此,我們教會所說的安息日(星期日)並非基於明確的命令。」(原文61頁)

強迫人接受獸的印記

我們本可以從其它宗派的資料里再找出幾十個證據,但是篇幅有限。對於這些事情,你的回答是什麼?顯然,我們看到上帝預言了這一勢力(企圖改變安息日)的崛起;歷史上有明確的記載;就連這一勢力本身也承認他們「必想改變節期(安息日)」;新教徒也承認他們私自修改了誡命。究竟有多少人會站在聖經的真理之上?

世界正在迅速駛往某個時刻,到那時,上帝的安息日要成為順從的大試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要聽到這一宣稱。在那時,當這事顯明之時,世界上的每個人,要麼接受上帝的印,要麼受獸的印記。啟示錄書描述了地上政府的最後法令乃是強迫人接受獸的印記。「它又叫眾人,無論大小貧富,自主的、為奴的,都在右手上或是在額上受一個印記。」(啟13:16)

顯然,在地上的政府將其立法之前,沒有人會受獸的印記。真安息日和偽安息日(星期日)必將真相大白,沒有人能逃避這一決定——要麼在手上和額上(心裡)遵守安息日;要麼屈服教皇權所宣稱的偽安息日。在接下來的一章,你會學習某個國家的身份,它將影響全世界接受偽安息日,強迫人接受獸的印記,並忠於教皇權。

四、預言中的美國

每個美國人都該感到自豪。的確,世界上沒有哪個地方享有比美國更大的自由。知道為什麼嗎?這個民主政體的崛起是有原因的。美國榮登世界自由之都並非偶然。事實上,啟示錄13章那個獸的勢力與美國的崛起密不可分。你或許會問「教皇的勢力怎麼會與美國有連帶關係呢?」美國的出現是因為歐洲的信徒受到了獸的迫害。大批清教徒逃往新大陸,躲避教皇的宗教迫害,以便憑著良心敬拜上帝。下面我們通過聖經預言來描繪這幅畫面。啟示錄13章1-10節描述了教皇權的崛起。前面已經詳細研究了這段預言。第10節記載教皇於1798年被俘:「擄掠人的,必被擄掠;用刀殺人的,必被刀殺。聖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約翰隨後在異象中見了第二個獸,他這樣描述:「我又看見另有一個獸從地中上來,有兩角如同羊羔,說話好像龍。」(啟13:11)對於這個獸的辨別,但願我們能慎而又慎。有幾點會顯明這一勢力的真實身份。

首先,第一個獸的死傷醫好之後,約翰看到另一個獸從地中「上來」。既然第一個獸(教皇權)於1798年受了死傷(伯賽氏將軍囚禁了教皇),那麼這段時期應該會有第二個獸的蹤跡。換言之,第二個獸的勢力大約會在十八世紀末崛起。再者,與第一個獸不同(從水中上來),第二個獸要「從地中上來」。啟示錄17章15節的「水」象徵「多民、多人、多國、多方」。第二個獸是從地中上來,這預示它要從一片人煙稀少的、新的地區崛起。這裡沒有提到水,說明該地區人煙稀少。第三,這個國家有兩角如同羔羊,其上沒有冠冕,正如第一個獸。它像羊羔一樣和平地崛起,沒有冠冕代表沒有帝王。它不是君主制,不是獨裁專制。這個獸的方方面面都指向一個和平的民主政體。

查明第二個獸

我們現在來查明第二個獸。它的身份非常明確。在歷史上,只有一個國家與這裡的描述吻合。在第一個獸受了死傷之後,美利堅合眾國是唯一一個於1798年「上來」的國家。1787年,美國投票選出國家憲法,人權法案於1791年採納。同樣,在1798年,美國首次被公認為世界大國。歷史學家記載,這個國家的興起既奇妙而又有天意。這個在新大陸(之前未曾有人居住)上興起的國家準確應驗了預言。它是以和平而民主的方式崛起的,而且是建立在新教教義和共和政體兩個重要的原則之上。教會和國家互不干涉,政教分離。美國的先驅已經看夠了教會/政府的邪惡。

約翰?衛斯理(衛理公會創始人,了不起的聖經學者)在1754年所著的《新約聖經注釋》中說明,啟示錄13章的獸便是教皇權,他隨後寫道:「另一個…獸…還沒有到,卻也已臨近,因為他要在第一個獸任意而行42個月之後出現。」(第427頁)請注意,衛斯理所尋找的,是一個在極短時間內興起、與這段預言吻合的國家,而只有美國能完全滿足這些條件。

如若沒有下文,讀者會感覺良好。然而,若不閱讀餘下的預言,我們便不是完全忠於聖經。第11,12節接著說:「有兩角如同羊羔,說話好像龍。它在頭一個獸面前,施行頭一個獸所有的權柄,並且叫地和住在地上的人拜那死傷醫好的頭一個獸。」(啟13:11,12)換句話說,當美國改變其和平與民主的基調時,那日就臨近了。在某些影響之下,美國要強迫人敬拜,「它因賜給它權柄在獸面前能行奇事,就迷惑住在地上的人,說:『要給那受刀傷還活著的獸作個像。』又有權柄賜給它,叫獸像有生氣,並且能說話,又叫所有不拜獸像的人都被殺害。它又叫眾人,無論大小貧富,自主的、為奴的,都在右手上或是在額上受一個印記。除了那受印記、有了獸名或有獸名數目的,都不得作買賣。」(啟13:14-17)國家是通過法律說話的。對於今天的美國人來講,這些預言——美國將頒布宗教法,強迫人以特定的方式敬拜——簡直令人不可思議,但聖經的預言從未落空。美國將為教皇權做一個像,或者建立一個與此勢力相似的體系。教會與國家要聯合起來,強制推行宗教法,與教皇的體制極為相似。根據預言,美國最終要強迫人接受獸的印記。這是什麼意思?獸的印記是什麼?上帝的聖言向我們顯明獸的勢力要設立偽安息日。依照天主教神父和領袖的說法,以星期日替代聖經中的安息日就是忠於教會的標記。那麼,美國當真要強迫人守星期日嗎?千真萬確,美國政界已在醞釀此事。

不論我們有何異議,美國將利用其影響力強迫人遵守星期日。鋪墊工作已經預備妥當。目前,美國大部分州政府已經出台了一些與星期日相關的法案。在某些地區,這些宗教法無異於是對守安息日之人的經濟制裁。有一些大都市受到慫恿,聯合抵制那些拒絕遵守星期日的人。啟示錄13章17節早已說明要有經濟制裁:「除了那受印記、有了獸名或有獸名數目的,都不得作買賣。」

星期日法案臨近

美國最高法院規定,星期日法案並不違背憲法,也不存在歧視性。這一定義將打開門路,使目前美國各州混亂而矛盾的法律由國家憲法統一取代,從而達到在全美強迫人守星期日的目的。美國邁出的這一大步簡直令人不可思議,他們竟然允許聯邦控制個人的自由。有朝一日,當政府強迫人遵守某個敬拜的日子時,我們也會不以為奇了。

請注意:這些變化即將發生。那些拒絕接受偽安息日之人將面對罰款、聯合抵制、監禁、最終會面對性命的威脅。當安息日上升為全國性的問題時,人們將被迫選定某一立場。每一個人都要做出決定。一切選擇違背上帝的誡命,不遵守安息日為聖之人都將受獸的印記。這表明他們忠於教皇權(星期日),拒絕了上帝權威的標記——第七日的安息日。

決定

有人或許會問:「這些與我有何關係?」這個問題很重要,答案更重要。你的永生賴乎此刻的決定。既然已曉得安息日的誡命,就當謹守,切不可不屑一顧。這個問題不在於便利與否。我們所面對的乃是上帝親手所寫的十誡。違背任何一條都是罪,而一切故意犯罪的人都不能得拯救。遵守第七日的安息日乃是在考驗人對上帝的忠誠與愛。「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雅4:17)

不久,世界要分為兩大陣營。時間越來越少,善惡大戰正進入最後的階段。縱使普世教會要團結起來,形成一個自由大聯盟,並違背上帝神聖的安息日,但另一個陣營也必出現,他們的特徵是「守上帝誡命和耶穌真道的。」(啟14:12)隨著考驗越來越嚴峻,每個人必須做出選擇:要麼順從上帝,要麼順從人;要麼順從上帝的誡命,要麼順從人的傳統;要麼持守真安息日,要麼守偽安息日;要麼受上帝的印記,要麼接受獸的印記。今日就是定奪的時刻。「那些洗凈自己衣服的(原文作「遵守誡命的」)有福了!可得權柄能到生命樹那裡,也能從門進城。」(啟22:14)

耶穌再來會是什麼情形?末日審判又是怎樣的情形?未來天國究竟什麼樣?http://www.qimiaozhenxiang.com/sp.html?ejid=11 《神奇的聖經預言系列》


推薦閱讀:

義和團前期一段時間全國各個教會是否真的不受清朝政府管?
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伊斯蘭教,猶太教,這些宗教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塞維利亞的聖像藝術
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和承認聖體的部分基督新教中)的聖體(也叫聖髑,聖徒的屍體或部分)是怎麼回事?
基督教東西兩派的分歧對拜占庭教堂和天主教教堂產生了什麼影響?

TAG:基督教 | 天主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