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是甚麼?

我們的下一代需要知道良知嗎?

有甚麼意義?

如果父母行事有違良知,子女應該如何面對?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

所以,按照王守仁的說法...良知就是善惡觀念,而且這玩意是天生的,需要不需要你都有,個人的觀念不同,也沒有統一的標準

意義就是......這是對人本性的一種認識


人被造是 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所以我們也有善,也會追求善。


良知是什麼? 我從來沒有這麼思考過, 我覺得良知是一種同理心, 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能替他人著想的一種本能, 從先天就有, 是人就有的。


良知,首先是一種本能,它指導人們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什麼是美的,什麼是丑的,做了壞事會受到法律的懲罰和良心的譴責。其次,良知也是一種智慧,只有當人們都擁有這種智慧時,這個社會才會變得美好,生活才會變得有意義。某些動物尚且有點良知,如果人類反而沒有足夠的良知,那隻能說是人類的悲劇。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我害人人,人人害我。


&<樂吾韓先生遺事&>

有一野老問先生曰:「先生日講良心,不知良心是何物?」先生曰,:「吾欲向汝晰言,恐終難曉,汝試解汝衣,可乎?」於是野者先脫襖袍,再脫至褲,不覺自慚,曰,:「予愧不能脫也」,先生曰「即此就是良心。」

良知俺想也差不多吧= =。


良知是什麼?(來自百度百科)

1.良好的道德意識.

2.知識.

3.好友,知己.

下一代需要良知么?

需要.3樣都需要.無論哪代都需要.

意義:

1.木有這個與禽獸無異.

(周雲蓬:中國的孩子

不要做中國人的孩子

餓極了他們會把你吃掉

還不如曠野中的老山羊

為保護小羊而目露凶光)

這種情況很令人遺憾.

2.好東西要吧.

3.好東西要吧.


1. 「人」給自己設定的價值。

你和動物有啥區別?

甲說:「動物挖洞我蓋樓」。

乙說:「這似乎不夠,只是手段不同嘛,層次得再高點。」

丙說:「我們有豐富的感情和理性,我們不僅追求個人的幸福,也希望『人人幸福『,『世界和平』。」

甲說:「怎麼這麼羅嗦,給個簡單的說法。」

丙說:「良知。」

2.人群間的默認行為規範。

"竟敢在幼兒奶粉里加三聚氰胺?拉出去斃了!"

3.你與他人合作的「工具」。

「我想搞個基金會,幫助貧困兒童。」

「就你那名聲,我看算了吧。」

4.宣傳語言,道德標杆。

「學習雷鋒好榜樣,艱苦樸素為了黨。」

5. 罵人。

「你個傻X,還有良知么?」

誰再給補充補充?呵呵

忘了子問題:

1. 需要上述的一部分,不需要一部分。

2. 以我的角度來看很有意義:

2.1 人與人之間可以建立廣泛的信賴關係(超出血緣關係)。

2.2 去探索「人的意義」,讓我知道「人有啥意義」。


良知者,死其可死,生其可生,得其所宜,變其所通,昌其文,昭其明,養其正,培其德,融融樂樂,去惡存善;堂堂正正,委曲致道。


我覺得良知就是一種悲憫之心。有悲憫之心,或者足夠多。你就會有底線,不會損人利己。


良知就是發自於善良之心,符合道德標準的行為準則


人天性中善的一面。

人後天道德教育。


是非,羞惡,辭讓,惻隱之心,人生而不學恆有之,即良知也。孟夫子說的。歸根到底是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為了促進個體和群體的持續良性發展而產生的天生的一種價值判斷。即本能。


談論陽明,孤立的談致良知和知行合一都是難以理解的,而且,陽明學本身不是孤立的學說,其基礎是孔門整套體系。可以把孔門學說當成寶藏,而陽明學是同樣這個寶藏的路徑和鑰匙,在此貼一段自修陽明四句教的心得:

四句教是陽明的理論框架、入門之匙,更是中華文明血脈——孔門儒學的心傳之法。

首句"無善無噁心之體"標明了孔門學問並非外在"禮教",也更非朱子所言之"格物窮理"。而是求諸於內,聖人之道,吾性俱足。宇宙之大,無非我心。萬事萬物的"道",與我們能視聽言動的知行本體是相通、一體的,故可知"心外無物"。按照麥肯錫問題解決框架,此即為situation,客觀、穩定、無所變化的條件。也即是《中庸》之"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也即是"道生一"之意。此為陽明龍場悟道之最大價值,實現了與孔門正途相連的作用。

次句"有善有惡意之動"可謂對"人世間"一言以蔽之的總結之語,一切"是非、善惡",無非是人在後天形成的積習、人慾之偏私造成。大到國家戰爭,小到雞毛蒜皮的家務之事,均由此而生。用麥肯錫的問題框架而言,此即為question,也就是打破平靜的那個"麻煩、問題",所以正如當下的力量所言,頭腦和其共同製造的"ego"小我,才是這個世界真正的麻煩,也是人類離樂得苦的終究原因。到此為止,世間一切的大哉問皆是如此。如須菩提之"云何應住、云何降服其心",大學之"欲明明德於天下",也即"二生三、三生萬物"。

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可謂陽明為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做出的最胸大的貢獻,稱之為"人類思想的最高峰"亦不為過。從陽明思想脈絡看,其是先發現了"心即理"後,提出的"知行合一",此時,陽明在正確的路上賣出了一大步,即當將心之本體回歸於正,也即是"發而皆中節"時,行與知幾乎是一體的,也即剎那之間,此一發現,讓陽明學對實踐有了指導意義,然而,多數學習理解陽明的同學,均困於"知行合一"的新奇名相,可以說,是否能夠跨過此一層,是當世承學陽明的關鍵所在。知行合一沒錯,其問題在於不夠精也就是真的在意動的時候,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弄不好就變成了"拍腦袋",自圓其說。陽明這麼干,可以,因為他是天縱奇才,他事事成功,這即是他的福分,又是他的劫數,福分是其作為一個做事者,無往不利。劫數是作為一個傳道者,他不知分解,沒悟出來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件事是要區分出技術要領個層次的,也即是"梅西當教練",說有人來搶你球,擺脫他就夠了,而世人一臉懵逼,學不來。我斗膽說一句,知行仍是兩件,即為兩個層次,行來源於知,然則知分為"意動、良知",意動,剛才已言明,而良知,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闕(待查)中"來說,其實也即是大學之"誠意",唯天下之至誠,能務天下之大本。

而第四句為善去惡是良知,與上句知行的知得成分,也即,當良知之發後,行發諸於此,自然為善去惡,自然而然的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從而最終實現了心歸本體。最終實現了致知格物。

孔子教人之"一以貫之",被陽明發現,道破天機,實現此話,即為"吾心光明,亦復何言"之大境界。


任何人都有良知,良知的存在不僅是人們常見的不作惡,還有默默接受懲罰。而其運作也應該是很複雜的。比如說,某個小偷在偷東西後,突然被當事人發現了並被暴打了一頓。小偷偷東西你可以說他泯滅了良知,但小偷被暴打了之後一般不會對暴打他的人產生怨恨,甚至某種程度上是甘願受罰的,當然另一方面看即使暴打了他之後他會覺得自己已經收到了處罰,反而不會從良,而會繼續再次偷竊,從這方面看我覺得暴打小偷是否能夠讓人從良是值得懷疑的。再寬泛的說一下,處罰使人從善我也覺得值得懷疑。讓人從善的根源我更覺得是惡有惡報,也就是一旦作惡一定被罰,而且等量被罰,這樣人一定會願意從善。


如果能把英文 gewissen 和德文 gewissenheit 合起來來理解良知,那麼,就會發現它們有著相同的詞根「wissen」。

wissen 是「知道」的意思,那麼良知可不可以理解成:「我確定我知道」?或「我知道我應該怎麼辦」?

孟子和後來的王陽明雖然都說過「致良知」,但那跟「知」無關,跟心有關,更多的是指人的心情、情感之類的活動,可以直接理解為:良心。

顯然,一個人有否良知,不能跟他的此時此刻的心情、跟他當時當下的情感有關,你總不能說我心情好的時候就有良知,情緒煩躁的時候就沒有良知吧

所以,我覺得良知是一種「知」,而非「心」。

這種「心」包含著樓上說的什麼悲天憫人之心、區別善惡之心、格物致知之心。


同理心,同情心。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作家劉永彪在95年湖州滅門慘案事件?
老闆,來三斤窮骨頭

TAG:哲學 | 教育 | 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