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該不該有信念?為什麼那麼多人選擇留在大城市 選擇北漂 而不願意回家鄉…?

為什麼那麼多人選擇留在大城市 選擇北漂 而不願意回家鄉…


很多人說家鄉的硬體爛,軟體爛,各種爛,但很多人(我猜的)其實迴避了一個很重要的理由

那就不想跟「看起來比自己low」的人競爭——而且這種競爭還存在著競爭不過人家的可能性。

你發現當年實力和背景統統不如你的人,通通和你站在了一條起跑線上,得和這群人一起競爭崗位,和這群人一起拼工作業績,和這群人一起談笑風生,當你知道當年學校的頭號問題學生用一個三本專科的學歷考上了公務員,當你知道當年半路輟學的同學已經成為了一個小領導而你還要給他打工。。那種感覺,仔細想想,其實挺那啥的。

很多人選擇外地,選擇大城市,其實就是想逃避這些東西,寧願讓自己看起來是在和高級人才競爭,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心理。


第一次回答這種問題竟然是在知乎。

首先,第一個問題。人應該有信念,因為信念是讓你做所有決定的一個思想前提。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知道信念的定義。

信念是意志行為的基礎,是個體動機目標與其整體長遠目標相互的統一,沒有信念人們就不會有意志,更不會有積極主動性的行為。信念是一種心理動能,其行為上的作用在於通過士氣激發人們潛在的精力、體力、智力和其他各種能力,以實現與基本需求和慾望和信仰相應的行為志向。

ok

其實簡而言之就是你相信的一種念想。但是信念很寬泛,可以是近期的,也可以是宏觀的。可以是人生的,也可以是工作的。你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你到底為了什麼來到大城市?這些都是被你的信念所支配。但是現在大部分人都會進去一種盲目跟風的狀態。所以很多人的信念是不明確的。

樓主看過蝸居吧,其實我認為這就是一種盲目的從流心態,也是中國人傳統的道德綁架,因為你的親戚都會認為你如果回到家鄉(一二線城市以下)是一種很low的表現。不過有些人留在大城市確實是因為自己的專業在大城市有更好的發展或者更多的機會。其實,家鄉也是需要建設的,家鄉也需要有才華的人。只要自己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堅持自己的信念就足夠了。


其實這是人的一個普遍的「我相」的心理造成的,人們都認為「我」是最好的,「我」是能在大城市這種環境里遇到機遇的,"我"是能以後在這裡出人頭地的,」我「是不能在那種小城市裡默默無名活一生的,而在大城市裡的「成功」的同齡人的例子更是堅定了"我"的這種想法。實際上現實是你不過是芸芸眾生中很平凡的一個個體,相對於那些成功的人的比例來說你的成功的幾率太小了,即便你有高學歷,出眾的條件,要想獲得所謂的成功也有太多自身無法決定的因素,特別是在大城市中。我的觀點是人生有簡單模式就不要走複雜模式,能簡單輕鬆的生活就不要去追求不切實際的高壓力的所謂大城市白領生活,你的資產在沒有達到3,4線城市首富的情況下,就不能看不起3,4線城市,同樣你的專業知識沒有達到或者超過註冊會計師的水平情況下,就不能看不起我這個生活居住在3,4線城市的小會計。


曾經聽過有妹子吐槽,假期回到鎮上,超市裡想買的某種洗髮水都沒有,但是在帝都門口便利店就有。

想看話劇,在帝都買了票到點去看;換了二線以下城市,人家可能根本不來你這裡演。


其實我覺得之所以選擇北漂和信念沒有太大的關係。

我們選擇生活的地方,是會綜合各種因素來考慮的,就目前中國的情況來看,在所謂的北上廣地區確實聚集了太多其他地方不具有的優勢資源,從生活資料到文化教育等等……

另外一方面考慮,在三四線的城市確實太少機會了,各種人脈各種潛規則是主導一個人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當然不排除一線城市也有,但是相對而言機會會多很多……


推薦閱讀:

那麼我的2017就過去了,你們的呢?
跟著Mj?lk看西方人眼中的東方美學
養馬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第一次選購Red Wing的鞋子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

TAG:生活方式 | 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