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真的沒有無不是的父母嗎?

從小到大,每次只要我和母親有矛盾,她從來都不會打我,從來都不會。但她會盡其所能的運用她所知道的罵人的話來罵我。在我十二歲的時候小學剛畢業的那個暑假,我剛剛接觸到自慰這個東西,覺得它很舒服,但是我不知道它是不被接受的(我當時在看h小說),直到我母親有一次看見我在下手機遊戲,(那之後的幾天我要去軍訓,想著無聊可以玩點遊戲)名字叫「叢林有情豬」,好像是一個很正常的跑酷遊戲,我記得不是很清了。不知道這個遊戲觸動了她的哪根弦,馬上就指著我:「我早就發現你在看那些小說了,你還在玩這個,你這樣和街上站著賣的人有什麼區別!」我當時沒反應過來,後來知道所謂「賣的」就是指妓女。哈哈哈。後來我便對自慰有了一種負罪感。後來有很多,有時大庭廣眾之下,她都會變翻白眼邊罵我神經病,瘋狗之類的。現在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加倍努力學習的同時一點一點攢錢,然後脫離這個家。儘早脫離。

有人跟我說,你要原諒你的母親,那都是氣頭上的話,不能往心裡去的。我試著和我母親談過,說在訓斥我的時候能不能不要說的那麼難聽。她還說我頂嘴。哈哈。之後就變本加厲了。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氣話說不定也是某種內心真話的折射吧。

所以,那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是對的嗎?


直接了當地說,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這是邪教禍害倉生的。沒有比這更扭曲人性的語言了。

這已經不是對父母的敬重了。

因為這句話從一個人出生開始就開始,讓好多人生長在一個扭曲的環境中。

與之相同的邪言惡語,在中國這個幾千年歷史的社會中,還很多。

魯訊抨擊舊社會扭曲人性,抨擊了那麼多,就是沒有直接了當把這句結論說出來。

我說出來了。不過,反動勢力還很強大。為了自保,請允許我匿。

要學會分辯是好是壞,用一個人正常的感覺就感受就知道了。你按照這些教條待人,是什麼後果顯而易見。自己感受一下自己是痛苦還是快樂,再感受一下別人是不是和你一樣感受,擁有正常感知能力的人,是可以判斷出來的。

判斷出來,痛苦的一方肯定會有反抗。如果不想反抗,那就默默忍受。同時要學會保護自己,避開傷害。

有句話說,吾愛吾師,吾更更愛真理。愛你的父母,但不要去愛扭曲人性的教條。


簡單的說,這句話是孩子自己這麼想的,但是這句話不能單獨這麼看。這句話是孩子們心裡要這麼想的,但是與此同時,父母不能自己這麼說。就好像我以前回答過一個「是否父母生了孩子,所以孩子就欠父母的」這個問題,我的意見:孩子要時時刻刻想著父母生養了自己,自己欠父母一條命,要孝敬父母;但是同時,父母一定要記住孩子其實不欠自己什麼,你生孩子的時候沒徵求過他的意見,所以他也沒必要一定為你做什麼。雙方都這麼想,才行。這句話也是一樣:如果全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那麼也沒有不是的兒女。兒女要時刻想著父母不論做什麼都是為了自己好,而父母也要時刻記住孩子總歸是一個「旁人」不是物件。其實我覺得,這才是「父父,子子」的真意。


不是,這是錯誤的觀念,這是一種奴隸道德,要勇敢的反對它。

沒有人命令和規定他們必須要生孩子,是他們自己要生的,生了就要負責,這是他們不可推卸的責任。你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對你的責任的第一條就是要尊重你的人格尊嚴。


上了知乎才發現,天下無不是的孩子。凡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就會有一幫小年輕有跳出來要與父母斷絕關係。這個問題客觀的分析。你的錯誤是,自慰和看黃色書。你母親的觀念比較傳統接受不了 ,我也接受不了。你母親的錯誤是,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問題。當她發現孩子犯了錯,首先想到是罵孩子,而不是教育孩子。我也有女兒,網上一些文章和育兒書籍都會告訴父母不要打罵孩子,要溫柔教育。用過之後發現,太溫柔似乎沒啥效果,孩子的錯誤也沒改。雖然你的問題是討伐你母親的,但是我想說:「女孩子還是應該盡量避免婚前性行為,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如果你母親能像我這樣和你講是不是就好多了。你母親的成長經歷和文化程度有限,所以她不太擅長教育孩子。你也不要總是懷恨在心,而是應該正面和母親溝通,看看能不能解決問題。


推薦閱讀:

TAG:道德 | 倫理道德 | 父母 | 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