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漫談PHA(4)全自動細胞工廠——PHA的生物合成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藍晶實驗室

作者:尹進

————————————————————————————————

上上期和上期的漫談PHA,分別介紹了聚羥基脂肪酸酯PHA——一種來自微生物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在醫學組織工程領域和藥劑學領域中的應用。大家看完有沒有覺得PHA棒棒噠?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如何得到這種材料呢

前幾期的作者北華揚天同學去參加一個偉(zhuang)大(bi)的項目了,這個問題交給了我代為回答[捂臉]。所以,本期專欄,就由我來給大家介紹下PHA的生物合成

PHA來源於微生物

前幾期的介紹中已經提到,PHA是微生物體內的碳源和能量的儲存物質,就好比植物儲存澱粉、動物儲存脂肪。動物有胖瘦,同樣的,不同的微生物儲存PHA的能力也不同。顯然,能夠大量積累PHA的微生物更符合工業生產的需求,例如代表性的PHA生產菌——羅氏真養菌,其體內積累的PHA就能佔到細胞乾重(除掉水分後的細胞重量)的80%。

微生物也分「瘦子」和「胖子」

使用生物反應器(發酵罐),可以給微生物提供適宜生長的條件(養分、溫度、pH、溶氧等),從而使其大量繁殖並積累PHA。之後,將這些微生物富集到一起並提取純化其體內的PHA,就可以得到原始的PHA材料。

不同的PHA的合成途徑不同

PHA是一類具有相似化學結構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統稱,微生物合成不同的PHA所用的途徑是不同的。這裡的途徑是指養分(一般為碳源)在微生物體內經過一系列酶催化反應最終變成PHA的過程。某一種特定的PHA可能對應一個或多個合成途徑,這些途徑里,有些是天然存在的,有些是在實驗室里人為創造出來的。將已知的PHA合成途徑都寫下來,就得到了下圖:

PHA的多條合成途徑,而且還在不斷更新中

信息量太大?

沒關係,

今天我們不講細節。

PHA的合成途徑有那麼多,所以目前還沒有一種「超級微生物」能擁有全部的途徑。某一種微生物,只有其中一部分合成途徑,所以只適合用來生產某一種PHA(姑且叫A品種吧),另外一些有其他合成途徑的微生物,則適合用來生產另外一種PHA(B品種)。還有些微生物,雖然擁有多種PHA合成途徑,但是在不同培養條件下,發揮作用的途徑不同,所以會出現某類微生物在條件A下合成A品種,在條件B下合成B品種的情況。

微生物就好比是一個細胞尺度的微小工廠,裡面有不同的生產線(PHA合成途徑),不同的生產線負責生產不同的產品(PHA)。

不同微生物和不同的合成途徑可以得到不同的PHA,有著不同的應用領域

全自動細胞工廠

來看看騰哥是怎麼描述微生物細胞工廠的:首先,這個工廠的運轉是全自動的,無需人值守。其次,如果工廠出現了問題,它可以自己找到問題並修復。這兩點已經很厲害了,而更神奇的是,工廠每隔30分鐘就能在它旁邊複製一個同樣全自動、可自我修復的自己。另外,這個工廠非常小,窄的地方只有500納米左右。

想聽騰哥的親述,可點擊這裡,觀看他的一席演講視頻

PHA就是由這種全自動的細胞工廠來合成的。其實不光是PHA,所有微生物發酵產品(如抗生素、氨基酸、啤酒、酸奶等等)都是由全自動細胞工廠生產的,它們的區別只在於工廠不同。

就像工廠可以改建生產線一樣,微生物也是可以改造的。我們可以把一個工廠(微生物)里的某一個生產線(PHA合成途徑)改成另一個;也可以在已有生產線的基礎上添加另一個;當已有的多個生產線相互干擾時,還可以拆除不必要的生產線(刪除合成途徑)。

這種改造細胞工廠的技術涉及到代謝工程和合成生物學,就不在這裡展開說明了,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參考張浩千博士的知乎live

現實中的工廠生產線要有一套編程系統來進行控制,微生物細胞工廠里也有這樣一套控制系統,就是DNA。我們對微生物的DNA進行修改,就是對細胞工廠的生產線進行重編程,從而達到提高效率、增大產量的目的。

所以……

其實……

我們就是生物領域裡的碼農。

我們來小結一下

  • PHA的合成是由微生物這種全自動細胞工廠來完成的;

  • 不同的PHA對應著不同的生產線(合成途徑);

  • 細胞工廠里的生產線可以人為的進行重編碼(代謝工程、合成生物學)。

最後來兩句,真的只有兩句!

從PHA的合成到它們的生產,從微小的細胞工廠到巨型的鋼鐵工廠,其實這中間還有很多路要走。Bluepha目前致力於PHA的生產和應用,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生產出PHA產品,我們一直在努力。

下一期……我們大概可以聊一聊PHA的發酵工藝和生產了。

PS:為了保持漫談PHA系列的風格,筆者已經很盡(dou)力(bi)了。

參考文獻

[1] 天然高分子基新材料——微生物聚羥基脂肪酸酯,陳國強,魏岱旭,化學工業出版社

[2] Li T, Ye J, Shen R, et al. ACS Synth. Biol. 2016, 5:1308-1317.

————————————————————————————————————————

歡迎關注藍晶實驗室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智能瓶塞,讓你在家複製世界名酒!
沒有發酵箱,我該怎麼控制麵糰的濕度?
醪糟的奧義
關於紅茶菌你了解多少?
忙裡偷個閑,躺著也能做麵包!

TAG:生物材料 | 发酵 | 合成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