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鏡廳的陰影

對於德國來說,戰爭結束得猝不及防。首先,德國公海艦隊收到了一項拚死求榮的最終任務,要求他們直接攻擊英國本土,於是水兵們就嘩變了。艦船上升起了白旗,軍官遭到槍決,火車遭到徵用。革命浪潮席捲了沿海城市,工人與水手仿照俄國人的先例紛紛成立理事會。奧爾登堡的共產主義者們還成立了一個沒能維持幾天的共和國,國家主席是一位輪機加煤工。身穿制服的德國軍官被憤怒的平民們滿街追打。魯登道夫引咎辭職。德皇在威爾遜總統的壓力下被迫退位,德國宣布成立共和國。接下來威廉逃到了中立國荷蘭,終日以「熱騰騰的英格蘭好茶」與黃油酥餅以及司康餅之類的英式茶點自我安慰。儘管德國國內很多人都要求荷蘭將他交還德國接受審判,但是荷蘭人依然為他提供了庇護,讓他棲身在多倫的一座小城堡里。德皇平時依靠砍伐木材來打發時間,裝扮成鄉紳的架勢,懷著五味雜陳的心情觀望著希特勒的崛起。威廉的軍隊希望戰場上能實現停火,然後作戰雙方就未來局勢進行審慎的談判。飽受顛簸的德國代表團乘車穿越前線來到聯軍面前,卻未曾想到聯軍立刻要求德軍放下武器全面後撤。面對著國內的革命浪潮,他們在進行了一番毫無成果的抗議之後終究還是簽字了。德國就此踏上了羞辱遊行的第一階段。

與1945年不同,1918年的德國並未被解除武裝或者遭到佔領。德軍依然還在法國作戰,在中東贏得決定性勝利。德國人以為自己要進行和平談判,其實他們收到了一份最終通牒。鑒於一年前這個國家剛剛蠻橫地向俄國頭上強加了一套不平等條約,如今大概只能說是報應不爽。但是匯聚在巴黎的各國領袖們——領頭的是剛剛乘船從美國趕來的威爾遜總統,其他人包括勞合.喬治,克里蒙梭以及義大利的維托里奧.奧蘭多——遠沒有看上去那樣強大。這場戰爭震撼了世界,就算是戰勝國也已經精疲力竭了。他們不理解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究竟意味著什麼,也無法與布爾什維克談判。在巴黎以外,從布達佩斯到慕尼黑,共產主義者的起義此起彼伏。身穿禮服頭戴禮帽的代表團成員很清楚飢餓與憤怒很可能顛覆整個歐洲。

如今的人們對於《凡爾賽條約》的印象並不太好。這份條約在戰敗德國的頭上積壓了巨量的賠償條款,導致希特勒上台並且引發了英德之間的第二次戰爭。這份條約將德國羞辱得體無完膚,但卻又未能將其捆綁結實,從而避免下一次對抗。這份條約的主導原則是威爾遜總統提出的民族自決,可是這一原則掀起的希望很快就被粉碎了,因為民族自決就意味著帝國主義的末日,而這場戰爭的贏家恰恰是帝國,尤其是大英帝國。美國人大概很反感大英帝國體系以及歐洲領導人組成的古老幫派,但是他們也沒多少辦法。很多在1919年離開巴黎的國家都心存怨憤,例如日本與義大利這兩個未來的帝國。美國參議院多少意識到了這其中的問題並且拒絕批准協議,因此美國從未加入國聯,儘管國聯正是威爾遜一手促成的。法國輿論認為這份條約過於寬大,以至於法國的戰時領袖克里蒙梭在第二年就被選民趕下了台。條約墨跡未乾,波蘭、愛爾蘭與土耳其就重燃戰火。《凡爾賽條約》的用意是徹底終結舊式戰爭,結果卻僅僅畫下了一個逗號。

對於英國來說,在停戰日的歡欣鼓舞情緒逐漸消散之後,並沒有多少人能夠看清上述的各項問題。無論威爾遜與克里蒙梭回國之後要面對多少麻煩都與勞合.喬治無關,此時正是他春風得意的時候。1918年12月他贏得了一場壓倒性的普選勝利。支持聯合政府的自由黨人以及聯合主義者都同意暫時不會相互作對,因此戰時聯盟得到了延續。大量女性剛剛獲得投票權,再加上政府進行了新一輪選民註冊,使得1910年大選的投票人數足有上一次大選的兩倍,而且選舉結果是勞合.喬治這位「贏得戰爭之人」的重大個人勝利。聯合主義者與支持勞合.喬治的候選人總共在下院贏得了473個席位,阿斯奎斯一派的自由黨人只剩下了可憐兮兮的29個席位——就連阿斯奎斯本人都丟掉了自己的議席。工黨內部都和平主義者全都丟掉了議席,但總體而言工黨的席位卻增加了二十個,一躍成為了下院第二大黨派。女性現在也有了參選議員的資格,但是此時的威斯敏斯特依然一名女性議員也沒有——這一時期唯一一位通過選舉步入政壇的女性就是貴族出身的新芬黨成員康絲坦斯.馬科維奇(1)。她與其他新芬黨同志們席捲了愛爾蘭南部的各個席位,並且一起走進了都柏林自行成立的下議院。勞合.喬治確實為自己埋下了隱患。他過度依賴聯合主義者,並且在競選期間誇下海口,要讓英國成為一片配得上英雄的土地。聯合主義者將會主導的新政府,他的承諾也成了空話。這兩點都將令他在日後後悔不迭。但是這個反覆無常、才華橫溢、貪污成性且充滿魅力的人此時正處在人望與權力的最頂峰。

戰爭將勞合.喬治從激進派變成了建制派的支柱。他比許多同僚都更加穩健,始終希望能與德國達成更公平的停戰條件,並且一直保持著對於福利體系的興趣。但是在國際舞台上他已經成為了大英帝國的領袖。英國從沒像現在這樣傾慕法國與美國這兩位盟友,但是英國人依然感到這場勝利是屬於大英帝國的勝利,因為美軍戰後並未駐紮在英國,而且美國人來得畢竟有點太晚了。當弗蘭德斯與加里波利幾乎沒能帶來任何好消息的時候,次級戰場依然傳來了令英國人歡欣鼓舞的捷報:T.E.勞倫斯積极參与了阿拉伯人對抗土耳其人的叛亂,德軍勢力在東非也遭到了挫敗。在戰爭最黑暗的日子裡,勞合.喬治一手創建了帝國戰爭內閣。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以及南非與英國本土一起承受了犧牲,也分享了勝利。英聯邦各個成員之間的關係遠比現在更加緊密,英聯邦的意義也遠比現在更為顯著。來自加拿大、澳大利亞與印度的士兵都留下了令人嘆為觀止的英雄事迹。來自南非的揚.史末資在布爾戰爭期間曾經率領別動隊與英軍為敵,一戰開始之後卻成為了戰爭內閣的成員,被封為英國陸軍元帥,還先後成為了國聯與聯合國的創始人。以他為代表的眾多英聯邦成員國國民都成為了英國人心目當中的英雄。現在戰爭結束了,帝國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時候似乎都更加鞏固。愛爾蘭問題顯然是不能再拖延下去,印度也發出了不詳的喧鬧聲,但現在看來此刻正是帝國向外擴張而不是向內收縮的好時機。

英國做出的最糟糕的決定就是在中東地區上下其手。二十世紀初大英帝國的中東戰略這個題目實在太大,無法在這裡分析清楚。但是英國在應對穆斯林世界時的顢頇無能與兩面三刀的確留下了至今也無法忽視的惡劣遺產。大英帝國貪圖中東的土地與石油,同時對於伊斯蘭教的了解又淺薄得可憐。至於帝國軍人則在中東留下了一個個或者充滿英雄氣概或者令人大呼荒唐的時刻。大英帝國的所作所為在中東留下了當代伊拉克這道創傷,還催生了好幾個或極端或專制的政權。一開始英國主要與埃及打交道。為了控制住蘇伊士運河以及石油儲量豐富的波斯灣,埃及幾乎成為了英國的屬國。由於丘吉爾在戰前就完成了英國海軍從燃煤艦隊向燃油艦隊的升級,波斯灣的油田與阿巴丹的煉油廠就成了國家利益的關鍵——也為盎格魯-波斯公司的股東們帶來了巨額收益。但是1914年奧斯曼帝國決定站在德國一邊,這樣一來英國的中東戰略就有了新的可能。在戰爭初期,為了保護波斯灣的石油,一支英印聯軍入侵了奧斯曼帝國,入侵地區相當於今天的伊拉克南部。在當地居民睡眼惺忪之際,他們佔領了由一片土牆小屋組成的巴士拉,直到當時現代世界都遺忘了這個城鎮的存在。一支向北穿越美索不達米亞的大型先遣軍一開始打了不少勝仗,但是後來將戰線拖得過長,又被切斷了後路,在巴格達以南的庫特-阿瑪拉遭到土耳其人圍困,最後不得不投降。到了1917年,一支規模更大的英軍終於佔領了巴格達。

另一隻英軍打得更加精彩。經歷了不太順利的開局之後,他們在1917年將土耳其軍隊與德國顧問從巴勒斯坦與敘利亞趕了出去。艾德蒙.艾倫比將軍是一位性如烈火、體格敦實並且才能卓著的將領,還是克倫威爾的後人。他在埃及組建了一支軍隊,成員幾乎來自大英帝國的每一個角落,此外還有三個營的猶太志願兵,主要來自美國。艾倫比擁有12000名來自英國、澳大利亞與印度的騎兵,還有飛機、裝甲車與魚雷艇助陣,在武力上壓倒了土軍。另外他本人也算得上機變百出,屢屢使出妙計。他首先佔領了加沙,然後威爾士近衛營又在橄欖山下小小地打了一仗,從而佔領了耶路撒冷。於是艾倫比就成為了七百年來第一支抵達耶路撒冷的基督教軍隊的領袖。他步行走進這座城市,身上沒有攜帶任何武器。朝聖完畢之後他又向北打入了敘利亞並且擊潰了當地的土耳其軍隊。這一仗算得上是一戰期間最靠後也最重要的戰鬥之一。另一位與艾倫比一起成為傳奇的英國人是T.E.勞倫斯或者說「阿拉伯的勞倫斯」。他不僅是學者、作家與考古學家,還是一名自我炒作的能手。他促成了今天沙特地區的阿拉伯部落的叛亂,並且很謙虛地將其稱作「餘興節目的餘興節目」。整天穿著阿拉伯長袍到處招搖的勞倫斯說服了艾倫比,假如能動員哈希姆家族將駱駝背上的貝都因人聯合起來打游擊戰,並且由他自己擔任指揮,那麼正面戰場將會受益良多。他們需要支付的代價則是向哈西姆家族的費薩爾酋長許諾在未來建立一個全新的阿拉伯王國,橫跨今天的敘利亞、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與伊拉克。當勞倫斯與費薩爾酋長伴隨著艾倫比的騎兵步入大馬士革的時候,兩人都以為這樣的前景已經板上釘釘了。

他們的想法可謂大錯特錯。首先英國外交部長阿瑟.貝爾福早已在著名的1917年宣言當中承諾要支持猶太人建國。在一次內閣會議之後他給羅斯柴爾德勛爵送去了一封簡訊,聲稱英國「同情猶太復國主義者的抱負」,而且英國很看好「在巴勒斯坦地區為猶太人建立一個國家級的家園」的設想,並且願助一臂之力,前提是「應當明確意識到不應以任何形式損害巴勒斯坦現有的非猶太人群體的民事與宗教權利。」從那以後人們一直在爭辯這番話究竟是什麼意思一方面這封信似乎許諾要讓猶太復國主義者們擁有一個自己的國家,另一方面又認為這種做法未必一定要損害當地阿拉伯穆斯林的利益。但是無論怎樣拐彎抹角,這番話都絕不意味著一個獨立的阿拉伯國家可以將巴勒斯坦包括在內。這份聲明令艾倫比憂心忡忡,以至於暫時瞞報了這條消息。但是對於費薩爾酋長與阿拉伯叛軍來說更糟糕的事情還在後面。奧斯曼帝國剛剛崩潰,英國與法國就為了瓜分帝國殘骸而大打出手。英國人一直覬覦美索不達米亞。從前的理由是為了預防沙皇或者德皇——後者自封為全體穆斯林的保護者——可能會取道此地向南侵入。一戰結束之後這個威脅算是不存在了,但是英國人又意識到巴士拉、摩蘇爾與巴格達的沙地里滲出來的黑色粘稠物質幾乎肯定是石油,而他們想要石油。與法國人簽訂了一系列複雜的分潤協議之後,中東就遭到了瓜分。巴勒斯坦與今天的伊拉克成為了英國的勢力範圍,英國也就此將自己的地盤擴展到了埃及與波斯灣之外。法國人則得到了敘利亞與黎巴嫩。民族自決的高調這下算是唱不下去了。

因此在巴黎和會上,費薩爾酋長與陪同他參會的勞倫斯一併遭到了羞辱。另一位幾乎與他們遭受同等羞辱的街頭請願者胡志明此時還是巴黎餐廳的一名侍應生,但是他的心中已經生髮了越南獨立的夢想。阿拉伯人這一次喪失的顏面多少還能在兩年以後找補回來一部分,到時候丘吉爾將會在埃及再次召開一場會議,費薩爾將會成為第一任伊拉克國王,他的兄弟阿卜杜拉將會成為外約旦酋長——說穿了就是兩個為了英國利益而服務的冒牌君主。哈西姆家族的勢力就此遭到了削弱,阿拉伯世界的權力將會轉向另一個叛逆的家族。這個伊本沙特家族奉行瓦哈比主義伊斯蘭教,而這一理念對於當代世界的影響已經有目共睹了。站在德國一邊並針對德國的敵人發動聖戰的奧斯曼帝國是穆斯林世界的最後一個哈里發國,現在這個國家已經消失了。英國曾經鼓勵阿拉伯人相信,哈里發國不應位於土耳其,而應當位於麥地那與麥加的統治者的所在地。戰後奧斯曼帝國的毀滅與解體也意味著君士坦丁堡哈里發國的終結。這一事實在印度(當時與巴勒斯坦仍為一體)引發了大規模抗議與憤怒,因為當時印度足有七千萬穆斯林人口。這些事件的情節都很複雜,但是很值得在這裡簡單捋一捋。我們憑空創造了好幾個由傀儡統治者掌控的國家,我們將阿拉伯民族主義挑逗起來卻又加以奚落,我們聽任極端主義形式的伊斯蘭思想發展壯大,我們根除了原有的哈里發國並且在穆斯林世界掀起了一場關於替代者的大辯論。一戰的後果絕不僅限於每年佩戴在胸前的罌粟紙花,而是圍繞在我們身邊。

(1)Constance Markievicz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國際共運?它為什麼會在20世紀席捲全球?
厲害了!我的鴿!《戰地1》信鴿的真相竟然是……
轉捩點——博都雅和巴西聯合帝國
也許一戰的這些事是你不知道的
一戰德皇威廉二世戰爭動員演說的原文和英文版是什麼呀?

TAG:英国 | 第一次世界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