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有趣的靈魂「

【音源:一思:什麼是靈魂?你的靈魂在哪?】

【鏈接:m.ximalaya.com/23958392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這句話是對的,但問題是有些人理解錯了,他們以為沒有好看的皮囊就一定會有有趣的靈魂。其實很多人兩樣都沒有。」——來自網路

本篇文章所講均為一家之言,如有雷同,那很6哦~

你對「靈魂」是怎麼看的?

是思想嗎?是內在?人格?追求?還是什麼別的?

關於靈魂這個話題,其實我們自己思考的時候往往容易進入一個形而上的思維狀態里,越描述越模糊,越想表達卻越抓不住。而不管你是不是無神論者,或者你擁有什麼宗教信仰,也不管你在哪個年齡段,關於靈魂這件事,我們都不會否定其存在。沒有不認可靈魂的。這是為什麼?

我們都認可靈魂的存在,但是它在哪裡?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

我們要講的是關於三個層面的內容:

1.精神寄託——宗教信仰

說到精神寄託就必然聯繫到宗教信仰。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依託的大背景均有靈魂存在說。基督教,佛教,均有輪迴、天地一說,而哪怕是沒有宗教,我們說的精神寄託都會有關於靈魂,會把我們的精神虛擬為除本身肉體以外的另外一個層次的意識空間的事物。它是存在的,只是我們看不見,好像很玄乎。

精神是什麼?

在新中國成立前,在老人那輩兒,你覺得他們的精神信仰跟我們一樣嗎?不一樣。不一樣在哪兒呢?他們為什麼很能吃苦呢?這也是他們跟我們這一代最大的區別?那代人有信仰。他們真的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共產主義,他們真的覺得這是自己的未來,真的覺得這是我們人類發展的里程碑,自己做什麼都在為這個目標奮鬥,所以他們有精神信仰。

精神最大的作用是什麼?它是人的整個思維體系所賴以生存的核心支柱。現在這一代人不是沒有精神追求,只是比較弱,拜金主義也是一種精神追求,求生也是人的一種本能需求。炒股炒到跳樓的人不是因為什麼虧錢,其實是因為他的精神世界崩塌了,因為一直相信的東西突然展現了其本面目,他崩潰了。

每個人都會本能的想追求美好,嚮往未來,但有的人卻在看到真相之後崩潰了,因為他們原有的自己虛擬的精神世界崩潰了,可見精神追求對我們來說多重要。

一個有自己的精神追求的人,絕對會積極向上,會敢於挑戰,會勇往直前,而當一個人精神萎靡不振空洞虛無的時候,他會發現自己不知道該幹什麼,沒有人生目標,沒有追求,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這就是精神層面的問題。

2.思維意識——個人認知

思維意識里的個人認知,「無聊的人很多,有趣的靈魂太少」,靈魂在這裡指的是什麼?人與人之間相處,走不走心是看的出來的,談戀愛時你會因為思念對方而魂不守舍,你不開心或者獨處時會跟自己說話,我們會有一個內在的體系,這是思維意識的自我對話系統,我們自己心裡的東西,這也很玄,你會感覺身體里有很多個自己。

思維,通俗的來說就是「腦子」。

想問題,思考,解決,這是需要一套邏輯思維體系結構的,如果精神是框架的話,思維就是裡面填充的各種豐富人生的東西。用極致法來看看,如果一個人沒有思維的話,他的人生該是什麼樣的?

人類的奴隸制結束才過去兩百多年,中國的奴隸制其實是在戰亂中過渡到現在的社會制度的,一直到清朝末年,奴隸制還存在,那時候的奴隸和奴隸主之間是什麼關係呢?是怎麼管理的呢?

奴隸是不能有自己的思維想法和意見的,奴隸和正常人最大的區別就在這裡。如果只是身體被控制和奴役就稱之為奴隸的話,那現在所有的上班族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在被奴役了。真正的奴役是什麼?是讓你沒有思想,沒有自由,不能有自己的東西。

從這個角度看靈魂,我們可以發現,當一個人沒有獨立思維的時候,當一個人的思維意識完全喪失的時候,他就會變得盲從,沒有思想,這就是奴隸。被驅使的行屍走肉,連思考能力都沒有,本身行為不可控,也就是沒有靈魂。

靈魂會指導我們認識世界,了解世界,了解規則,指導我們的行為,這是思維帶來的。

3.情緒情感----外因內果

我們活在這世上,做事情,跟人相處,會有情緒,會憤怒,會悲傷,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我們認為所有事情都是有起因經過結果,但在我們不懂的領域,在我們無法解釋的時候,我們就把一切歸結在靈魂層面上,說自己控制不了情緒,其實都是因為情感情緒得不到釋放,還不方便跟人說,但又需要一個傾訴的渠道,因為身體里有東西在煎熬自己,所以要釋放自己,你覺得自己被困住了,這時候你會深切感受到自己靈魂的存在,他在掙扎。

一個人有了精神追求和思維意識之後,你覺得這就完整了嗎?我們作為人,是有情感的,有自己的情感處理系統,快樂的時候會笑,悲傷憤怒的時候需要發泄,情緒辣雞需要發泄出來。

一個人沒有情感的話會怎麼樣?會不會變得冷漠?沒有情感的人,會麻木,會冷血,就是無情,更有甚者——反社會人格。沒有情感,除了極少數是天生的之外,那些後天教育里沒有情感培養的人,他們對於殺戮、虐待、搶奪和違反規則是不會有愧疚之情的,沒有擔心和憐憫,他們心裡什麼都沒有。

這三個層面,一個人少了其中一項會怎麼樣?會發生什麼事情?

會不正常。一個人精神崩潰之後他會變得或神神叨叨,或灰心喪氣,或無欲無求,甚至有的人會如同行屍走肉。一個人沒有思維就會變得低三下四,奴性十足,沒有自己。把一個人的情感摘掉之後他會變成惡魔,會變得殘忍。所以只有把這三項合起來之後,我們才會看到一個完整的人。

我們的精神、思維和情感是看不見的,摸不著的,這三者同時存在於我們的身上,不是以看得見的物理形態存在的,不是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改變的,打個針就讓你從冷漠變得有情感,這是不可能的,變興奮或者冷靜倒是有可能。

既然技術手段是不能改變這些的,那麼問題來了,馬列主義等流傳下來的精神是怎麼影響人的呢?沒有對世界做出物理或者化學上的影響,但是卻改變了這個世界,這到底是什麼在起作用?

我們探討的靈魂其實是指一個人脫離肉體之外的精神意識、思維方式以及情感情緒,他會影響我們每個人,同時也作用於我們本身。但問題是我們又不能像對平時的事物管理一樣對他們進行有效管控,然後我們就會對我們無法認知的東西進行特定名詞和方式來歸類和總結。靈魂是區別於我們肉體物理可見的卻又在我們生活中能感知到的確實存在的事物。

如果偏要讓我用科學的方式來解釋的話,我只能說,他就是我們大腦中的腦電波,是生物介質的傳遞方式隨著外界信息引入之後發生了不同的組合變化從而來影響我們個人或群體的思維和行為方式。

靈魂就是精神、思維、情感三位一體互相作用組成一個人的內在。

如品格,修養,氣質,內在的思維方式,這都是靈魂的綜合體。

說到底,就是我們中國人常說的那幾個事兒——精、氣、神。

這就是我們說的靈魂,也不是什麼玄幻的東西,生死輪迴、靈魂出竅等等其實都是我們對靈魂存在的形象感覺比喻。其實他一直伴隨在我們身邊,在我們每個人身邊。

一個人的內在就是他的靈魂,一個獨特的內在,靈魂系統。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靈魂。」跟上面說的靈魂存在每個人的身邊不衝突,因為靈魂存在的前提是精氣神三者共同在於一個人的身上,這才謂之靈魂。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精氣神。

影響靈魂的六個因素:

1.慾望

慾望決定一個人是不是能存活,這是求生慾望,慾望決定一個人是否貪婪而追名逐利,這決定一個人活得好不好,在一個人縱慾貪婪的情況下,他的靈魂一定會墮落。也就是我們在寓言故事裡講到的「跟魔鬼做交易」,魔鬼會不斷放大你的慾望,讓你活得不知意義何在。

2.知識

在問答環節里回答的問題,留守兒童在老家無人管教,不好好讀書,到了大城市之後發現自己沒有一技之長,如果他只是處於不知道做什麼的狀態還好,如果是那種17歲沒有身份證到了外面,不能正式被錄用去工作,每天就是去零工市場做做零工,每天掙個一兩百塊,然後不知道該幹嘛就去網吧通宵幾天,沒錢了就再去打零工,反反覆復,揮霍青春你覺得這種生活好嗎?這在他們的世界裡卻很「正常」。

3.情商

有的人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每天就是宅在家裡,不跟人打交道,一來諮詢就是說「我情商低,不會跟人打交道,不會表達,我懦弱,我膽小……」你都不走出去,你怎麼會有情商?越是沒有這種能力,還偏封閉自己,越是會讓自己墮落啊!

有的人是因為職業原因所以需要一個人待著,為了工作而宅,其他時候還是會出去跟人打交道的,但是有的人,沒事也把自己關在家裡,玩遊戲也沒意思,每天東搞搞西搞搞,一天就這麼過了,不改變和提高自己,讓自己像困獸一樣,到了夜裡寂寞的之後給我們發語言傾訴……

4.能力

連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沒有,就別談什麼靈魂了。一個人什麼事情都搞不定的時候,想要的無法實現,他一定會被外界排斥,他的自信心一定會有問題,一定會很內向。自卑來源於別人的鄙夷,看不起,嘲笑,挖苦,排斥……做不好事情,就會自卑,如果每個人都說你長得好看,誇你好帥,說你好美,你還會自卑嗎?其實自卑只是一種結果,做事沒有能力,結果沒達成,最紅就必然會自卑。

5.心態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心態的積極、卑微、失落等等,會改變事情的發展方向,有不好的心態,你做事就必然會發生不好的結果,甚至有時候還錯得離譜,你都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就把自己給推進深淵了。

6.價值觀

分清是非對錯,那些拿著一兩百的工資之後去網吧呆三天的人,他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他會覺得這是通過自己的勞動換來的生活,他很滿意,這是他的追求,他做到了,但是我們看呢?價值觀的打造就是讓我們分清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然後去做。

人一出生就有完整的靈魂嗎?

不,你出生時什麼都不會,不會有羞恥感,不會有思維想法,更不用說有精神追求——靈魂是後天打造的。

改變自己,升華靈魂:

1.搭建思維體系——擁有完整的思維,想清楚問題。

2提升情商——與人相處讓人感覺到舒服。

3.情緒自我管理——約束自己,別一遇到事情就是情緒上腦。

4.知識能力儲蓄——靈魂升華的基本條件。

5.自我價值體系——分清對錯善惡,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做自己,做有內在的自己,擁有人性的光輝,擁有人格魅力。鍛造完整的靈魂,因為有靈魂的人,一點就透,敢於追求,眼裡有光,心裡有愛。

本文整理自

-一思社交情商公開課-

原文來自公眾號:

凡事都有解(gz-evolution)

歡迎來公眾號留言提出問題

如果有好的問題我們會撰文來分析解答哦~

想聽更多精彩公開課的朋友歡迎加群:

凡事都有解直播群H 428958090

點擊鏈接加入群【凡事都有解直播群H】:

jq.qq.com/?

○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為·凡事都有解·原創,轉載請註明

推薦閱讀:

無聊把我們當點心吃掉了!
想說又不敢說,單身狗的悲哀
幽默的女人到底有多賺
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改變和成長?
一個人能走多遠,看他的逆商就知道

TAG:心理学 | 情商 | 自我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