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當代中國女權可行性與操作方式

由於網路大大縮短了每一個網民在獲取信息方面的距離和時間,於是乎近年來(尤其是微博興起),我們可以頻繁在個人的朋友圈、社交平台看到大量有關女權主義的言論。不過有感於言論、方法等普遍存在嚴重混亂局面,故寫此文進行簡單地(貌似字數不太簡單……)分析。

【目錄】

一、你的女權主張是什麼?

1.女性在生活、學習、工作中免受侵害的權益

2.女性擁有和男性完全相同的待遇,也稱為完美平權主義

3.女性地位要優於男性,也稱為女尊主義

4.男性應該消失,也稱為女性唯一主義或仇男主義

二、女權為何在中國難以推廣

1.認識到女權問題的人不多,願意改變現狀者不多

2.生產力不足決定了女權缺乏足夠操作性,並且她們總想一口吃個胖子

3.存在較多披著女尊外皮的案例

4.很多人聲稱要女權,卻缺乏自相矛盾

5.潛移默化宣傳貶低女權的文化較多

6.看熱鬧發泄者居多

三、女權主義者如何得到更多的支持

1.對話解決極端思想,對話將可爭取對象從符號轉化為實實在在的「人」

2.避免同其他有明確主張的團體聯合,進一步縮小陣線

3.減少極端思想傳播

四、我個人對如何有效解決免受侵害的幾點建議

1.城市包圍農村戰術

2.與信用制度的結合

3.小區、社區、公司大屏幕曝光制度

五、願意為女權服務應具備的覺悟

1.個人時間將被大量佔用,甚至於保證不了正常工作

2.遭遇到家庭、社會輿論的誤解

3.受傷甚至於生命的代價

一、你的女權主張是什麼?

如果想要有效推動女權在國內發展,首先我們應該對自己有明確定位。據觀察,當前國內存在的女權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女性在生活、學習、工作中免受侵害的權益

儘管國內早有相關法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女性公民的權益進行了保障。但很顯然,在保障女性權益方面,國內目前還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很多法律很難起到有效執行作用,再加上眾多女性遭受侵害之後迫於輿論壓力而不敢發聲,以及遭遇侵害之後認為理所當然,進而讓女性權益保護變得更加困難。因此,很多女權主義者認為這方面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視,因此也在網路上呼籲性別平等,並且呼籲國家有效利用法律維護女性權益,等等。

在這篇文章當中,我也將以這一點為主體,講述如何循序漸進地在國內逐步完善女性權益。

2.女性擁有和男性完全相同的待遇,也稱為完美平權主義

支持這一觀點的女性堅信,男女在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應當被完全平等對待。男性收入1000元,那麼同樣崗位的女性也必須是1000元。就業方面不得存在性別不對等現象。日常生活當中,也必須杜絕「生兒子最重要」「女兒沒必要多讀書」「只有懷了兒子才能領證」等傳統文化導致的歧視現象。

儘管說「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思想在建國初期即形成了輿論規模,但具體執行方面依然困難重重。關於這一點,本文當前暫時無法提供有效的應對方式。具體原因會在第二節「女權為何在中國難以推廣」中進行解釋。

3.女性地位要優於男性,也稱為女尊主義

如標題所述,持有這一觀點者認為,女性先天擁有著比男性優秀的條件。女性理應在社會上獲得多於男性的權利,並且背負比男性更少的義務。網路上最常見的女尊主義可以體現在「你負責掙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每一個女孩子都是公主,應該得到男人無微不至的寵愛(而不需要承擔任何義務)」等。

很明顯,這一思想雖然在國內部分女性群體當中有基礎,但大規模推廣可行性幾乎沒有,甚至於得不到多數女性的支持。故本文無法提供推廣方法。

4.男性應該消失,也稱為女性唯一主義或仇男主義

持有這一觀點的女性,有部分因為曾經遭遇過男性侵害,也有部分在長期關注極端女性權利賬號之後,自然而然產生了對男性的仇恨情緒。她們主張女性應該拒絕同任何男性發生關係,拒絕同任何男性結婚生子。

有趣的是,擁有這一觀點的女性往往容易將仇男的對象局限於「中國男人」身上,例如稱中國男人為「DIAO國男人」。關注她們的賬號,通常為轉發中國男人千奇百怪的醜態,進一步擴大仇男情緒。而考慮到她們無法也不可能殺死每天接觸的全部男性,甚至於發一條仇男微博背後都有很多男性程序員日以繼夜地操勞,因此不用說,想要在中國推廣女權,卻將中國男人視為必須被消滅的對象,這樣的思想也是不可能具備操作性了。

以上是我個人對當前國內女權群體的總結。當然,也許有很多人介於不同群體類型之間,但總體應該沒有特別大問題。閱讀本文的讀者也可對號入座。

二、女權為何在中國難以推廣

儘管說如果有人經常關注一些女權類型的新聞、賬號或者意見領袖言論的話,會產生中國女權已經覺醒的想法。但實際上事情遠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樂觀。以下是幾點分析:

1.認識到女權問題的人不多,願意改變現狀者不多

互聯網是個好東西,因為哪怕我們有著再怎麼不可思議的想法,總能夠在網路上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而隨著我們關注對象都是跟自己有著同樣「三觀」的網友,那麼自然會形成一種「我就是世界」的感覺。目前一些人樂觀認為只要多轉發關於女權的信息,就可以促進全國女性覺醒。

這顯然是太理想化的想法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微博上在宣揚女權思想(且不論它屬於哪一種女權)的賬號是存在的。假設它們有著不俗的關注量(假設關注賬號的人全部真實存在),並且關注者都是女性。如「女權之聲」,其粉絲數為14萬。

但目前中國女性人口總數在6億左右,用14萬除以6億,會得到0.00023333的結果。

也就是說,14萬看起來很多,但只要稀釋到總人口當中,就會顯得微不足道。

與此同時,我們不妨將手機或者電腦關掉,去對自己身邊的女性進行調查,詢問她們是否對女權真正感興趣。而我可以打包票地說,絕大多數的女性也是不感興趣,亦或者毫無意識的。

也許有人會用「我朋友某某整天忙著女權」「我親戚某某熱心女權」來反駁我,但本次文章想要強調一個概念就是:個例不能夠拿來說明整體。就好像生活在北京的小王一個月拿2000塊錢活得很好,不代表所有拿2000塊錢的人都能在北京活得很好一樣。

進一步的數據證明是:

2017年女性最感興趣的APP為

可見,女性最為關心的往往是美圖、美顏、遊戲、娛樂。而很少存在跟社會類資訊有關的APP。

很多人肯定覺得只用APP習慣就評價女權的觀點太偏激,那麼在女權最為活躍的微博,人們對女性和女人的微博印象是:

看不到任何跟「女權」有直接關聯的印象關鍵詞。很多的形容詞,更是可以跟上面的APP功能對應上。

然後我又去找了一下百度年度熱搜榜的數據,具體為:

沒有一個跟女性有直接關係。

辱母案雖然涉及到女性侵害問題,但這其中存在記者使用春秋筆法,將黑吃黑變成一邊倒的娛樂狂歡的行為,因此也很難認為是女權覺醒的符號。除此之外並無直接關係到女權的社會表情。

現象人群當中同樣看不到明顯提示「女權」的關鍵詞。

2017年唯一能夠明確提示到女性權益受損的,是在「十大群眾圍觀」當中有一條劉洲成家暴。但之所以被圍觀,主要也是因為劉洲成、馬蘇等事件焦點人物是「明星」的關係。也就是說,我辛辛苦苦搜了一大堆的數據,僅能找到這麼一條得到廣泛關注的女權消息而已。

基於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女權問題即便客觀存在,在國人、尤其是網友當中卻並不能引發廣泛和持續的關注。這也是女權難以推廣的原因之一吧!

2.生產力不足決定了女權缺乏足夠操作性,並且她們總想一口吃個胖子

根據我的觀察,很多女權主義者雖然看起來熱血沸騰、彷彿要喚醒沉睡中的同胞。但她們往往在追求目標的時候過於理想化,或者說試圖一口吃個胖子。彷彿今天針對某個事件發出呼籲,明天一切就可以解決一樣。而一旦不能解決,她們立刻就會自暴自棄,認為「事情根本解決不了」。

但實際上,女權推廣絕對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方面需要有個人的努力,一方面也得考慮歷史的進程。

根據維基百科的描述,現代女權主義(也叫第二波女權主義)最早開始於1960年代初的美國,最終波及至整個西方世界和其他地區。那麼美國和西方世界有個什麼樣的特點呢?

生產力相對於其他國家和地區高度發達,人均收入水平、生產力水平遙遙領先。關於這一點,知乎上有個話題叫做「美國究竟發達到什麼程度?」。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列舉了幾十年前,差不多五六十年代或者更早之前美國的數據。比如一位匿名用戶的回答:

由於發達國家生產力相對較高,生活水平也相對較高,即便到了今天依然領先於其他國家和地區,因此這些國家的女性也更容易擁有相對較高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於是乎可以將更多精力用在維護自己的權益上。與此同時,二戰對西方人口的消耗以及對勞動力結構的改變,也促使了女權主義的覺醒。

一篇名為「戰後美國女性中產階級地位變化解析 ( 1960—1980)」(soci.cssn.cn/shx/shx_ls)的論文當中就提到了有關這方面的問題。簡單截圖如下:

當女性掌握了更多的社會資源,便更有能力對自身權益進行維護。而發達國家相對輕鬆的生產環境,讓女性可以擁有跟男性相同甚至於更高效率的工作可能性。因此,女權主義在西方率先覺醒也就顯得理所當然了。

那麼中國呢?

即便是到了2018年的今天,國家依然在為了扶貧而努力。與此同時,中國依然存在著約9億的小農經濟人口。小農經濟人口從事著技術含量相對較低、更加依靠於體力的工作。如務農、進城當農民工,等等。

即便是極端女權主義者,我相信也會認同這樣一個觀點:同等條件下,女性的體力要比男性差,尤其是考慮到經期、懷孕育兒的影響,差距也將進一步拉大。

如此一來,若是農村住戶不能夠擁有男性勞動力,那麼就將難以維持家庭的生活水平。在中國一些農村,如果家裡只有一個女兒的話,甚至於也會被列為是「貧困戶」。女兒如果出嫁之後,就會被認為跟娘家無關,不承擔娘家的責任。就在這幾天還有個類似新聞出現:

「安徽一女子4年為亡父還債72萬,曾被勸已出嫁無義務」(認真你就輸啦 (?ω?)ノ- ( ゜- ゜)つロ)

也就是說在一些地方,有著「女兒出嫁之後,理論上家裡的債務都跟自己無關」的觀念,以至於女兒願意承擔債務都變成了美談。

在這種情況下,女權主義者諷刺的「生兒子是指望家裡有王位繼承」的段子其實很難說通。因為生兒子在眾多地區,被認為是維持家庭生活水平的基本條件。並且考慮到小農經濟在中國還會長期存在,因此想要扭轉中國大部分地區女性地位低下的問題並不容易。除非生產力能夠在未來得到一個質的飛躍。所以說生產力不光決定了生產關係,還決定了性別關係。

部分女權主義者希望一夜之間連農村都能夠實現權利平等,那麼就必須首先解決「農村女性生產力普遍比不上男性」的問題。那麼你們能解決嗎?

以上的部分參考數據來自於賀雪峰撰寫《最後一公里村莊》,其中對中國廣大農村地區的現狀進行了深度解讀,感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

相比起來,計劃生育執行較為完善的城市,尤其是北上廣一線大城市,無論從生產力結構亦或者觀念而言,都會更容易接受女權思想,至少是接受女性不受侵害的思想。這一點我們將在第五節進行詳述。

3.存在較多披著女尊外皮的案例

如今是自媒體時代,我在網路「帶節奏」時代的生存指南(2.0)當中提到過,自媒體為了流量,將會最大限度迎合受眾潛在心理需求,並加以放大,從而讓受眾成為忠實粉絲。自媒體本身是否存在原罪,我不好做出結論。但現在部分自媒體因過分強調「女尊」的思想,導致了中國女權出現了未富先奢的情況。

儘管說從整體而言,中國女權狀況並不算理想。但總會在一些地區,尤其是二線以上城市,出現女性地位並不算特別差,甚至於有一定優越性的案例。這些案例會被自媒體進行有意無意 地放大,進而確實會讓部分女性產生「女人天生要享福」的想法。

但這樣的想法,自然會令大多數男性產生反感心理。因此每當男女比例相對均衡,或者男性較多的平台(如知乎)出現女權問題討論時,總會有一大堆人拿著自媒體宣傳的案例,證明「中國女權已經變成了女尊」或者稱之為「中華田園女權」,而這毫無疑問成為了推進女權的巨大阻力——缺乏足夠的輿論基礎。

但事實在於,中國依然並將長期存在大量女性權益受到侵害的案例,如果被自媒體或者公眾輿論一棍子打死,讓很多網民尤其是男性網民產生「中國女性地位已經很高」的錯覺,這顯然是非常悲哀的事情。

4.很多人聲稱要女權,卻缺乏自相矛盾

如我們在第一節提到的那樣,即便都可以稱之為「女權主義者」,但群體之間依然存在著比較多的分歧,甚至於出現互相矛盾之情況。

例如說,女尊強調的是通過建立比男性更高的地位,獲得更多的權利,承擔更少的義務。但完美平等主義者則認為男人能做啥,女人就能做啥。這兩者之間就必然存在著觀念衝突。而如果說只是堅持「維護女性權益不受損害」,也有可能被極端主義者認為是「懦弱」「不徹底」「對男權妥協」,這也會引發衝突。

如果說你是一個為了女權而奔走的人,一定也會有這樣的苦惱吧?

5.潛移默化宣傳貶低女權的文化較多

這一點其實非常重要,也是女權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很難發展到完美平權主義的原因。

從現實來說,諸如「女孩子沒必要多讀書,差不多就行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人天生就該照顧孩子」等思想始終會長期存在。並且堅信這些思想的女性也並不是少數。恐怕很多人最經常遭遇的性別不平等,就是「家裡某個親戚(往往還是女性)一定要讓新加入的女性成員生兒子」吧?這固然有生產力的問題,但更多還是一種思想問題。

這就是很多極端女權主義者認為「中國沒救」的原因。但在此我想強調一點是:實際上真正可怕的洗腦,還不是這種能夠一眼看出來的東西。而是我們小時候接觸的童話、動漫以及長大之後看的各種小說、影視劇。

童話部分,列舉幾個比較經典的吧:

《灰姑娘》,一個受盡親人欺凌的少女,因為得到了「王子」垂青而改變了命運。

《美人魚》,一個為了救「王子」、同「王子」見面而付出重大代價的美人魚,最終只能看著「王子」愛上別人,自己變成泡沫。

《白雪公主》,一個遭遇皇后追殺的公主,得到了男性「小矮人」的幫助,最終在「王子」出現之後得以反殺皇后。

這些童話故事,無一例外不在告訴孩子們:女孩子的力量是弱小的,如果想要改變她們的命運,必須有一個男性出來才行。而就算你愛上了一個男人,為他做出了犧牲,也未必就能夠得到回報。

因此,「王子救公主」的套路,往往就是能夠讓不少女性尖叫的主題。而之前日本有個學者吐槽《白雪公主》跟《睡美人》里「王子」強吻公主的舉動分明是猥褻,還被網友一片吐槽。

動漫方面的話,我估摸著很多人也不屑於國漫,那麼就說日漫吧:

《龍珠》《海賊王》《火影忍者》《死神》《名偵探柯南》,這幾部夠不夠經典?但影響力最大的這幾部作品,卻沒有一部體現出女性擁有跟男性同等地位的要素,甚至於作品裡頻繁出現「主人公營救女主角1、2、3」的劇情,也就是「王子救公主」的延伸。

至於現在比較流行的什麼後宮題材的動漫,那基本上就更不需要多說了。

少數能夠成為例外的,就是《哆啦A夢》。劇場版《大雄與夢幻三劍士》裡面倒是提到了靜香試圖成為外交官的覺悟。但藤子老師之後很快就去世了,也沒辦法將這種思想傳播下去。

小時候看的是這類作品,長大了之後,很多女性本身也都會對浪漫主義的內容(浪漫往往就是男性對女性的寵愛)產生興趣,喜歡看言情方面的小說、影視劇作品。而這些作品往往也缺不了一個「霸道總裁愛上我」的主題,或者說「霸道王爺愛上我」。如果說大多數女性對這樣的作品感興趣,那麼自然會在心裡形成了「女子不如男」的潛意識。這是更加難以被糾正的。

正巧最近幾天在看一本講存在主義者的書,裡面提到了一位叫做波伏娃的女性,她有本經典女權著作叫做《第二性》,其中很好地講述了女嬰是如何在社會洗腦過程當中變成女人的,絕對值得每一個女權主義者閱讀。

6.看熱鬧發泄者居多

雖然說現在有著很多限制,不過依然無法阻止鍵盤俠的存在。不光是女權,公正平等、利益、體育比賽、動漫里誰比誰強之類的,都能夠成為鍵盤俠熱衷於討論的話題。這其中,很多的事情只不過是被鍵盤俠當成談資,他們也許並不會因為一件事情而真的遭遇什麼實際利益的損害,因此聊幾下也就算了。可女權損害的問題,在中國每一個地方都有可能存在,每一名女性也都有可能成為受害者,那麼如果還持有鍵盤俠心態,顯然是無濟於事的。

接下來要說的這段話或許很難聽。事實上,很多的女權主義者,恰恰就是鍵盤俠。我關注過部分從原本對女權不關心,到後來熱衷於轉發女權微博的一些網友。她們也只是跟風地轉發一些大V、熱門賬號關於「女性受到權益損害」的微博,然後跟著發表一些衝動的言論,諸如「DIAO國」等。如果說是真的關心一件事情,那麼言論激烈一些我覺得無可厚非。但比較有趣的一點在於,她們對熱點事件的關係也往往只限於「轉發大V」意見而已。當大V不說話了,她們也就對這件事不關注了。

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現象。那就是很多鍵盤俠女權主義者的情緒轉換快到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比如說一天發5條微博,第一條是轉發「震驚!某地男人家暴老婆成習慣」,然後評論一句「呵呵,我就知道DIAO國男人怎麼怎麼」。然後下一條就變成「淘寶秒殺怎麼這麼難」,再下一條是「微信跳一跳終於刷到朋友圈第一了」……

這樣的態度,自然只能用「看熱鬧」形容。說到底,轉發女權的信息,不過是她們生活當中跟幾點秒殺、吃飯打折差不多級別的「閑事」罷了。

要是有男性看到這兒,估計會諷刺「看,我就知道女人掀不起風浪」。但這一點並不是女性的錯,而是娛樂化時代的錯。多年前,《娛樂至死》當中就提到了電視對社會的傷害。一條報道大屠殺的新聞之後馬上放薯片廣告的節目手法,將會讓觀眾只存在著一時的感情衝動,而很快就不再去關注事件本身了。

儘管說互聯網跟電視存在一定區別。但如果說每天關注的永遠是類似的賬號,那麼你也就等同於是在準點觀看大V播新聞了。大V說啥,你也就聽啥。然後迅速將這件事扔到腦後……

而作為「這不僅僅只是女性會出現的問題」的證據,去年夏天的時候B站下架電視劇那事兒鬧得網路大爆炸,我在第一時間寫過一篇文章(zhuanlan.zhihu.com/p/27),說的就是這背後主要是生意問題,不是你們哀嚎的「藥丸」。但那段時間,稍微有點名氣的大V幾乎都拿這個事兒說事情,恐怕跟風者也不是少數吧?至少,在我那篇文章的評論區里還有不少呢(笑)。

三、女權主義者如何得到更多的支持

在第二節當中,我們分析了為啥在中國難以推廣女權的問題。那麼接下來要說明的就是:面對這樣不利的局面,女權主義者究竟應該如何得到更多的支持呢?

需要聲明的是,這兒得到更多的支持,僅針對第一類女權、即「女性在生活、學習、工作中免受侵害的權益」有作用。

1.對話解決極端思想,對話將可爭取對象從符號轉化為實實在在的「人」

我前面提到,由於很多女權主義者習慣於聽從固定大V的言論,並且在有限的圈子裡「抱團」,於是乎很容易形成極端思想,認為在中國根本做不了女權,亦或者是對中國男性進行毀滅性的侮辱攻擊。

其實我完全可以理解這樣的思想,畢竟人類的劣根性在《烏合之眾》里早就寫得很清楚了,如果我自己不留意的話,也會變成這樣。但或許陷入極端思想的女權主義者,往往會忽視這樣一個問題:

中國男人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概念,而是由7億左右的人口構成的。我作為一名男性,就跟樓上的老李、樓下的小張完全不是一樣的男人。但極端思想當中,就會把我們全部變成只用下半身思考的禽獸了。

我做過一個計算,如果說每秒鐘來說一個男人的缺點,那麼你需要用22年時間說完中國全部男人的缺點哦。而極端思想的傳播者,通常喜歡用個例來說明問題,這其實對解決女權尷尬根本沒有意義。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女權主義者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對話」。

之前看過杜維明對21世紀新儒學的看法,他強調的就是儒家要去跟不同的文化、宗教、傳統進行平等對話,從而達到求同存異的結果。同樣的對話思想,也可以避免世界上很多因為宗教而導致的矛盾發生。應該說,宗教是具有強烈排他性的,那麼既然宗教都可以坐下來對話,女權為什麼不可以呢?

要知道,男人跟女人之間的距離,可遠比宗教要小得多。我們每天都會跟不同的異性打交道,我們也有很多重要的異性親人,跟他們的對話,難度會很大嗎?

其實,現在不光女性極端思想多,男性極端思想也很多。男性佔比較大的平台,例如說我經常看的虎撲步行街或者ACFUN文章區等,前者經常會有「我被女人綠了」「我老婆這麼白痴,要不要離婚」「去見家長,女方居然要多少多少彩禮,呵呵」之類,明顯是將女性視為仇敵的主題帖出來,那麼這個區往往也會呈現出敵視女性(當然如果是發女性福利除外)的傾向。而後者在某段時間,習慣於在各種新聞下面搞「旅人救世劍」的接龍,也是因為這些新聞都在說女性個例的問題。

那麼,如果說在這種情況下,兩方不是彼此躲在自己的圈子裡將思想變得更加極端,而是尋找一個中立的平台,你說你遇到的問題,我說我的煩惱,從中求得共識,例如說:

我們都能接受不打老婆、不對女性進行侵害、不應該用污衊性思想看待女性的言論。

我們都能接受女性不應該在感情當中太「作」,要經常考慮對方的立場。

等等。

將對方視為一個可以平等對話的「人」,那麼女性不受侵害的思想也就有了更多可傳播的對象,也更有利於贏得廣大男性的支持了。

2.避免同其他有明確主張的團體聯合,進一步縮小陣線

前面提到的這一點,是關於如何擴大統一戰線的問題。畢竟豐富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想要做成大事,實現不了統一戰線都是難上加難的。但這兒的統一戰線,往往會導致大家產生一個誤區:我們應當同擁有其他明確主張的團體合作,從而壯大聲勢。畢竟目前想要爭取權利的不同團體、思想往往在主流社會都還處於弱勢,弱勢者之間比較容易發生共鳴。

但問題在於,如果對方也擁有著明確的主張,那麼一旦跟他們聯手的話,就有可能出現「如果別人要支持你,那麼也必須支持你的同盟」的局面。僅以舉例來說,近年來女權可能會跟同性戀團體走得比較近,但在吃瓜群眾眼中,他們也許可以認同「女性權益不容侵害」,但未必就會認可同性戀團體的一些觀點,如此一來就變成了「因為我不能接受同性戀的觀點,所以我也沒辦法支持女權」的局面。這自然是得不償失的。國外LGBT團體近年來聲勢似乎很大,但其中各種團體、思想都混雜其中,因此也就導致了眾多的非議。

當然了,某種意義上如果同性戀團體想要爭取權利,反過來說也盡量不要跟女權團體等擁有著明確主張的群體合作。否則只能夠讓自己的潛在支持者流失。

還是那句話,用平等交流的態度去爭取大多數同情、理解女權想法的人,讓擁有極端反女權思想的團體站出來進行對話,讓對方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同時改進我方的不足,這才是統一戰線所應該起到的作用。

3.減少極端思想傳播

說實話,我之所以會寫下這篇文章,主要也是源自於個人經歷。從理性來說,推動女權發展、或者至少讓女性不在生活中受到侵害,這是每個有良知的人都該去做的事情。但如果說每天早上起來我刷一下微博,看到的就是「中國男人不配女人」「一群只想著交配的動物」乃至「DIAO國」之類言論的話,從感性上我都恨不得把前面文章全刪了。

這就是極端思想體現出的排外性。至少以我的智商,我是想不通如果要在中國推廣女權、保護女性利益,那麼沒有男性參與的話,這事兒到底能怎麼做成。而且明明可以很有效地爭取到很多男性的支持,可如果持有極端思想,那麼我是想不到哪個男人還願意做這種事情了。

舉個例子吧。美國黑人運動發展也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最初的時候林肯基於北方工業主的要求而出台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讓黑人在法律上看似擁有了跟白人一樣的地位。但是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很多地方依然是明確拒絕黑人的,這才導致了「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出爐。在黑人平權運動發展中,很明顯得到了眾多白人的支持。因為白人總歸相信大家都是平等的,所以說不應該有這樣的歧視和對黑人的傷害。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當年黑人運動的口號是「我們要殺光全部的白人」……你覺得這個運動還能成功嗎?

不多說,如果真心想要做好女權,首先別被情緒所左右,減少極端思想傳播吧!

四、我個人對如何有效解決免受侵害的幾點建議

前面洋洋洒洒也寫了差不多2萬字,可能會讓人覺得不爽:你巴拉巴拉扯那麼多,但到底該怎麼解決問題呢?別急,接下來就會提出我個人的建議供大家參考。友情提醒的是,我這兒提供的僅僅只是「保護女性不受傷害」的建議。

1.城市包圍農村戰術

因為傳統小農經濟體制、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很難在一夜之間被改變,因此指望我們立刻去派人上山下鄉宣傳「男女平等」「反對家暴」,這事兒的人力成本絕對不是一般的組織能夠承受的。

而相比起來,計劃生育執行較為徹底、男女平等意識較高的大城市,通常推進女權主義的阻力就會減少很多。一般北上廣大城市,出現女性受到侵害,並在網路上引發騷動的事件,都能夠在第一時間引發各方重視,並且通常是可以有明確結果的。最近的話,就是北航的案例了。

即便抗爭的對象是一名長江學者,但只要勇於站出來反抗,往往能夠讓正義到來。

相比起來,非大城市的情況下,即便有女性權益受到傷害的事情曝光,也較難得到輿論持續關注,網友熱情也不高,甚至於不了了之。下面這件事情是在1月2日發布的公告,截至1月18日沒有任何的下文。

而且不光是官方的表態,我們可以從這兩件事當中看出同樣作為「丈夫」的男性所擁有的立場。羅茜茜的丈夫認為妻子站出來的行為是一種驕傲,而某網民則是將妻子視為自家的奴隸。

本文中,我不會過多展開對以上兩件個例的看法。但希望強調一個事實:在大城市,很多有利於女性權益的事情都可以更有效地開展,並且得到有效監督。所以說,通過在大城市徹底完善對女性權益保護的體系,進而逐步擴散到周邊地區、二三線城市,進而影響整個國家,這是比較理性的「城市包圍農村」的做法。

而具體的運作方式,我覺得可以從教育入手。具體建議為:

(1)大城市所有中小學(必須包含農民工子弟學校)開設「反暴力、反侵害」的課程。每周一節課只要效果到位就足夠了。針對小學生,主要強調的就是遭遇成年人侵害時如何保護自己,以及及時同監護人聯繫,懲治施害者。而中學階段,則強調男女生相處時,應合理看待女生身體發育情況,不可將其視為「開玩笑」的對象,否則即便是未成年人依然會面臨法律制裁風險。與此同時鼓勵學生監督家庭可能存在的家暴行為,及時勸阻或者採取聯絡學校等其他有效方式。

這麼做的好處在於,只要教育實施到位,那麼學生從小就會形成「不應傷害女性」的觀念。三觀這種東西需要多年的培養,而學校自然是最好的「培養基地」。

與此同時,我專門提到了農民工子弟學校這一點。現如今農民工數量非常龐大,各大城市也在為了農民工子女上學問題發愁,並且建立各種學校。但這類學校不能僅僅只是教授應試知識,而是也應該對學生宣傳、教導保護女性權益的知識。試想,如此一來當他們長大後回到家鄉,是否能夠在下一代人當中形成較為良好的輿論基礎?並且若上學期間家裡出現歧視、傷害女性的事件,也可以鼓勵他們站出來勸阻,或者聯繫教育機關。由於是在大城市,這些事情更容易得到政府和媒體關注,從而獲得更好效果。

若北上廣深和其他大型城市能夠率先有效執行這樣的教育政策,那麼樂觀估計,20年之後中國的女性權益問題將得到質的改善。

(2)在大學校園內由校方出資成立女生、女性教職工權益保障志願者組織。組織成員可由教職工和學生代表以及社會法律人士擔任。該組織的作用在於對發生在校內的女性受侵害事件進行第一時間處理、維護受害者尊嚴,並且對施害者進行曝光。甚至我個人建議,凡是想要在學校內晉陞領導級別幹部的教職工,都應有在該組織工作的經歷和成績。學生若申請入黨,則在組織的經歷可作為重要參考標準。對積极參与組織並作出成績的學生,應在學分、保研、出國名額等方面給予適當資源傾斜。

這麼做雖然會顯得過於功利化,但卻可以極大激發學生、教職工對保護女性權益的熱情,也能夠有效震懾如陳小武等人試圖利用自身權威逼迫女性遭遇侵害的氣焰。而一旦在大城市重點院校形成了這樣良好的風氣,則可以感染到周邊院校,進而擴大到全國。

在這方面,若能夠得到國家相關組織,如婦聯的有效配合,自然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3)針對進城農民工的教育體系。現如今,很多大城市為了改善農民工工作環境和業餘文化生活,都想到了很多的方式。而保護女性權益的問題同樣可以包含其中。例如由當地文化部門組織牽頭,定期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在農民工聚集地進行保障女性權益的演齣節目,如反家暴、反性別歧視等。讓農民工在娛樂之餘,逐漸意識到尊重女性的意義。

當然,我沒做過這方面的工作,因此很難判斷是否有操作性,僅作為建議提出。

2.與信用制度的結合

對很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來說,信用的存在價值至關重要。良好的信用可以幫助我們獲得更多的借款額(例如說螞蟻借唄、花唄等),並且保證我們在買房、買車的時候不至於因為信用問題而導致無法貸款。同時,企業也經常需要通過銀行貸款來獲得資金周轉,讓公司得以順利運營下去。

因此,如果說一個人或者企業的信用出現了危機,這也會對生活在現代的人造成重大影響,甚至於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但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可以從信用入手來保障女性權益,或許可以起到奇效。

舉例說明,現在職場性騷擾事件頻發,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也是因為對受害者而言,舉報這類事件的成本較高,並且對個人生活將造成極大影響(臨時無法工作、輿論指指點點等),再加上性騷擾的處罰力度也不夠,因此讓施害者有恃無恐。

而在這種情況下,假如說馬雲願意在支付寶上推出這樣的舉措呢?凡是被確認(這兒自然是要核實,避免有人鑽空子)遭遇性騷擾的受害者,則可以將借唄、花唄的額度提升一定比例。相反,如果被核實進行過性騷擾的人,則其借唄、花唄額度在一定時期內將被清零,情節嚴重者將永遠被拉入黑名單。

若是銀行方面也能夠參與進來,對施加了性騷擾的人員進行停止提供貸款等懲罰措施,那麼也必將給施害者造成極大震懾。如此一來,性騷擾這種在很多施害者看來「沒什麼大不了」的行為,就將影響到他們的後半生。

家暴以及其他女性權益受到侵害的行為,也都同理。

而從企業角度來說,出於部分性騷擾施害者往往在公司處於中高層地位,企業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必然會對他們進行維護,即便曝光了類似事件,可能也只是罰款等輕描淡寫處理。那麼如果說這個時候銀行可以介入,推出「若某家企業某個時間段出現N次以上性騷擾事件,則停止提供貸款」的政策,那麼會不會也對企業管理造成極大的震懾呢?若企業想要再維護性騷擾員工,就得承擔公司資金鏈斷裂甚至於倒閉的威脅。那麼企業也必將會加強對員工的管理。

利用信用進行女性權益維護,大家也可以開腦洞,提出更多有效方式。例如說,大學校園內女生若遭遇教職工侵害,則在查實之後獲得更高貸款額度甚至於免息貸款。而若是加入維護女性權益組織,並作出成績的人,也可以相應得到當地銀行低息貸款。如有傷害女性記錄,將影響到養老金,等等。

由於大城市信用體系已經非常完善,以上的想法理應有可操作性空間。而如果效果得當,則可以逐漸推廣到二三線城市,最終伴隨著全國建立更全面信用體系而實現全覆蓋,讓全國大多數地區的潛在施害者不敢再伸出魔爪。

3.小區、社區、公司大屏幕曝光制度

可能很多生活在城市當中的人都發現,如今在很多的十字路口,出現了一塊大屏幕。這個屏幕不是為了播放廣告或者其他的內容,僅僅只是將闖紅燈的人抓拍下來,然後給予曝光,可謂是「公開處刑」。

在過去,闖紅燈一直都被認為是日常生活最不道德的行為之一,甚至於還一度被上升到了國民劣根性的地步(直到後來外國人花式闖紅燈照片曝光)。但因為這種行為比較難以監管,執法成本太高,因此很難得到有效解決。而現在就好了,我也不多說啥,你闖紅燈的過程被拍了下來,那麼就當街展示吧。相信如此一來,願意闖紅燈的人就將大大減少了。

那麼同理,現在大城市當中的小區、社區和公司往往都會有大屏幕。那麼為什麼不如法炮製呢?如某個家庭出現了家暴(必須得到證實)的現象,那麼施害者就會被曝光在小區大屏幕上。從而承擔巨大的輿論壓力。甚至於都不需要將姓名等信息放在上面(畢竟我們很重視隱私權嘛),只要把照片拿出來,這樣在該小區,如果誰還想對妻子或者孩子施暴,就得好好掂量一下了。

而在企業或者學校當中若出現性騷擾事件,也可以在相關大屏幕上進行展示。相信如此一來,很多人就算有賊心,也必然沒有了賊膽。久而久之,女性受到侵害的事件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五、願意為女權服務應具備的覺悟

上一節介紹我個人認為對當前女性受侵害、權益受損問題的部分解決方法。但很明顯,這些事情不能光是嘴上鼓個掌,網上轉發一下那麼簡單,必須要落實到生活中方才有效。

但如此一來,爭取女性權利的群體,自然也就應該具備相當一定程度的覺悟,方能讓事情真正推行下去。相關覺悟有:

1.個人時間將被大量佔用,甚至於保證不了正常工作

在網上當鍵盤俠並沒有什麼實際作用,那麼就必須讓大家在現實中去花費大量時間、精力推廣。往簡單了說,可能我們每天就沒什麼時間追劇、刷微博或者買買買了。而複雜了說,我們可能會因此而影響到正常的生活跟工作。

2.遭遇到家庭、社會輿論的誤解

我前面用很多篇幅提到,現在女權在中國並不具備足夠的市場。因此,如果說想要推廣女權,遭遇到眾多白眼是必然的事情。諸如「多管閑事」「無聊」「傻」甚至於更多污衊性的言論,都是必須面對的現實。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擁有強健的內心和足夠的心理準備,耐心地說服那些對自己存在誤解的人。而一旦讓他們接受了你的觀點,或許在經歷了無數打擊後,你也能夠收穫更多的同志,以及更大的成就感。

3.受傷甚至於生命的代價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譚嗣同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康有為

看懂這段話,基本上我的意思也就表達出來了。思考一下其他群體,例如說黑人運動。林肯的結局如何?馬丁路德金的結局如何?

但如果真的有志向去做推廣,那麼就該擁有這樣的覺悟。而我之所以反覆強調「統一戰線」的作用,是因為當女權主義者得到更多人支持後,遭遇的危險也將越來越少。

OK,以上就是本次文章的全部內容。不用說,因為個人水平有限,談論問題肯定存在不客觀、不靠譜、數據不科學等方面的缺點。但如果能夠給有志於推動女權發展的人一定啟發,則本文目的也就達到。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川普寫信向奧巴馬政府為其在華生意求助,並稱中國文化狡詐,中國法庭以及政治系統無信仰,腐敗透頂?
為什麼中國的無神論教育能夠取得成功?
非洲人在中國|一路向東,西非小哥的中國故事
如何看待「不排隊的國家沒有資格談愛國」這篇文章?
為什麼中國的課堂秩序那麼好,社會秩序那麼差?

TAG:女权运动 | 中国 | 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