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叫醒我的是......

香港作家張小嫻曾經說:「每天早上叫醒我的,不是夢想,也不是工作,而是早餐。有早餐的一天,就是美好的一天。肚子幸福了,才有力氣去夢想和工作」。這應該也是很多都市人的心聲吧。

早餐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傳統飲食文化以及人們對於飲食或者說生活的態度,說一句「通過早餐認識世界」也不為過。那就跟著我們走遍世界吧,第一期的主題是美國、土耳其與日本。

美國

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早餐彙集了英國和歐洲大陸各國的內容,品目繁多。有煮燕麥粥、香腸、煎土豆餅、餅乾、麵包片、華夫餅、甜麵包圈、法式煎麵包片、英國鬆餅、牛角包、丹麥包等等。其中最特別的要數美式Brunch。

Brunch一詞由 Breakfast 和 Lunch 組合而成,意為「早午餐」。最初起源於19 世紀末英國上流社會,當時的英國貴族熱衷於晨間打獵,因此早餐用得比較晚。後來早午餐的概念被引入美國並被發揚光大,從而逐漸聞名全球。在一周繁忙的工作後,周五晚上玩個痛快、喝到爽,周六早上舒舒服服地睡個懶覺,然後悠閑自得地享用一頓美味的早午餐,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文化。

Eggs Benedict(班尼迪克蛋)是美式早午餐的典型代表。關於它的由來有好幾種說法,其中最廣為流傳的應該是1942年《紐約客》上的一篇採訪。一位名叫Lemuel Benedict的華爾街股票經紀人告訴《紐約客》記者,Eggs Benedict是華爾道夫酒店做給他的。

1894年的一天早晨,Lemuel Benedict在宿醉之後想吃點東西來緩解頭痛,於是點了一份這樣的早餐:「黃油烤吐司、水波蛋、脆培根和一小杯荷蘭醬」。當時的酒店大廚Oscar Tschirky非常喜歡這個創意,於是就將這道菜加入到酒店菜單中,並對其進行了一些改良:比如用烘烤的英式馬芬替代了烤吐司。於是,一道顏值高、營養豐富的早午餐由此誕生,併流傳至今仍人氣不減。

一份傳統的Eggs Benedict包括:英式馬芬、水波蛋、培根、荷蘭醬。雖然看似簡單,實際上卻非常考驗廚師的功力。

首先,馬芬不能用餐刀切開,而應用叉子從中間劃開,凹凸不平的表面受熱不均,在烤制後才能形成焦脆與柔軟並存的口感。

其次,水波蛋想要做得漂亮,一定要選用新鮮的雞蛋不可,這樣蛋白的絮狀物才會少。而要想使水波蛋呈橢圓形,不要太扁塌,最好用深口的鍋子來煮。總的來說,蛋白要凝固,蛋黃則要保持流狀,這對於時間與火候的掌握是要求很高的。

最後是荷蘭醬。荷蘭醬是用蛋黃、黃油和檸檬汁做成的一種口感清淡的暖凝醬汁,極其順滑,酸甜中帶著點奶香。新鮮的荷蘭醬保存時間最多不超過2小時,因為時間一久又會出現水油分離。

在英式馬芬、培根和水波蛋上淋上香濃絲滑的荷蘭醬,一刀下去,蛋黃混合著荷蘭醬緩緩流出,簡直就是天堂。

現在有一些餐廳還會用貝果麵包(bagel)或者傳統的吐司來代替英式馬芬,或加入火腿、煙熏三文魚和蔬菜等,應該也都非常好吃。

在美國,人們特別喜歡點一杯酒來搭配早午餐。美國民間有個俗語:The way to get over a hangover is to drink more(解酒最好的方法就是繼續喝酒,以毒攻毒)。雖然聽上去不過是一個想要在白天喝酒的借口,但因此brunch配酒成為了一個經典的組合,而最有名的要數Bloody Mary(血腥瑪麗)了。

Bloody Mary由伏特加、番茄汁、檸檬片、芹菜根、胡椒粉、Tabasco辣椒醬等混合而成,加了大量Tabasco辣椒醬的血腥瑪麗也許真的可以讓宿醉的「酒鬼」一下子就醒過來吧。

土耳其

作為世界三大菜系之一的土耳其菜,早餐的豐富程度並不亞於中國。傳統的土耳其早餐有果仁、果脯、橄欖、番茄、三明治、火腿乳酪、蔬菜沙拉、蒸雞蛋等等。

△土耳其散蛋飯

Menemen是傳統的土耳其早餐,一般分兩種——散蛋和全蛋。散蛋就是把雞蛋打散後慢慢澆在鍋里,全蛋則是直接把蛋打在鍋里。把打散的雞蛋或全蛋、西紅柿、辣椒一起炒,做成糊糊,然後配上香酥的麵包一起吃。

△全蛋版

具體做法為:所有蔬菜切丁,平底鍋內先用橄欖油把洋蔥和青椒小火煎軟,炒到有香氣飄出時,再下番茄丁,慢慢燉出汁水,等所有菜都燉到綿軟時再放鹽。喜歡散蛋的就把雞蛋打散,均勻地澆到蔬菜里,喜歡全蛋的就把雞蛋直接打到鍋里,注意不要用鏟子翻動或者攪拌,等雞蛋稍微有些凝固就關火,以保留下番茄的汁水。(參考大小麥一家的博客)

在中東、北非也有一道類似的菜肴叫做Shakshuka。Shashuka是希伯來語,意為「混合物」,是一道富含濃郁中東風情的營養早餐。

Shashuka由番茄、雞蛋、洋蔥、乳酪等混合烹制,在燉至軟爛的番茄中融入煎製得當的雞蛋,製造出滑嫩細膩的口感,洋蔥的添加則中和了部分甜膩,增加了一份酸爽,再加上辣椒等香辛料的配合,層層疊疊的豐富滋味讓人舌尖顫動。

日本

現代日本家庭的早餐一般分和式和洋式。傳統和式早餐以米飯為主,搭配味噌湯、烤魚、玉子燒、漬菜和納豆等;洋式早餐則以麵包為主,搭配牛奶、火腿、沙拉等。除了學校食堂,すき家、松屋這樣的24小時連鎖店以及酒店自帶早餐外,日本幾乎沒有專賣和式早餐的店或小吃攤,因為他們一般都在家裡吃早餐。

傳統和式早餐離不開的東西是味增湯,傳統味增湯的做法如下。

材料:海帶、味噌、豆腐、柴魚片、蔥

1.豆腐切小塊,海帶泡水10分鐘後瀝干待用,蔥花少許備用;

2.水中加入柴魚片燒出鮮味後,濾去柴魚片,湯水留用;

3.將豆腐放進柴魚湯水中煮滾後加入海帶,嘗一嘗鹹淡,關火;

4.用二匙開水將適量味噌充分溶解後加入到湯中,攪拌均勻,撒蔥花即可。

2015年有一部電影叫做《小花的味增湯》,這是一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講述了罹癌的媽媽千惠和丈夫信吾、女兒小花之間的感人故事。在千惠發現自己癌症複發和擴散後,她決定教小花做味增湯,因為她認為飲食對於生命而言真的太重要了。她相信只要小花學會做味增湯,就一定會尊重、善待自己的生命。

誰說不是呢?認真過好每一天,認真吃好每一餐,大概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吧。

Kitchen Affection 共享廚房生活美學


推薦閱讀:

如何布置獨居小房間能愜意地生活?
你的父親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對你的今天有哪些影響?
如何避免文胸肩帶帶來的尷尬情況?如果尷尬情況發生,如何處理?
讓你潸然淚下的背景音樂?
郭京飛咋火了呢?

TAG:早餐 | 美食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