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自殺,是有用勇氣去死,還是沒勇氣活著?

一個人活著,為什麼要自殺呢?

這個自殺的人,我們該說他是沒有勇氣活下去,還是該說他有勇氣去死呢?

一百多年前,社會學三大開山鼻祖之一的塗爾干,他頗具開創性地用社會學方法來研究自殺這一問題。這個問題不是那麼好研究,因為成功自殺的人,我們都沒法去研究了。

不過,塗爾干可不是一般人。在他的《自殺論》中,他從社會整合度和規製程度這兩個維度,將自殺分為四個類型。有利己型自殺和利他型自殺,有失范型自殺和宿命型自殺。和這個問題相關的,是利己型自殺和利他型自殺。

何謂利己型自殺?在塗爾乾的理論里,利己型自殺就是這個人沒有建立對群體的認同,沒有社會歸屬感,在社會中活得不開心,通過死來解脫自己的痛苦。

何謂利他型自殺?利他型自殺就是個體在群體中失去了自己的個性,他願意為群體的目標和理念而自殺,願意為了群體的所謂更高的善,更偉大的目標而犧牲自己。

塗爾乾的理論畢竟是一百多年前的理論了,有些陳舊。但他對利己型自殺和利他型自殺做出的區分,依然能為我們回答開頭所提出的那個問題,給出提示。

如果一個人的自殺,是為了他者的利益,是為了實踐某個超越個人的理念,那我們就會說此人具備赴死的勇氣。如果一個人的自殺,是為了解脫自己的痛苦,或許自己的自殺行為,對他者還造成了一定的損害,那我們會說此人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前者,我們可以看到為了傳播宗教而冒著生命的傳道士。在戰爭中,我們可以看到為了同伴的存活,或者為了最終的勝利而犧牲自己的士兵。在日本,我們能看到神風特攻隊和切腹以循武士道精神的軍人。在中國古代,我們能看到寧死不事二君的文臣武將。在某些自殺式恐怖襲擊當中,我們也能說那位擔任人體炸彈的人,為了實現「聖戰」的目標,而具備了赴死的勇氣。從這點我們也能看出,具備赴死的勇氣並不總是什麼好事。

後者,我們可以看到因失戀而自殺的傷心者。我們能看到因為失業等生活事件而對未來失去信心的人。我們可以看到嚴重抑鬱症患者的自殺。我們還能看到畏罪自殺等等例子。這種利己型自殺,通常是個體生活得很痛苦,或者預見自己將面臨極大的困難,從而選擇自殺以結束痛苦或避免那個困難。所以,有時候很難分辨切腹自殺究竟是貫徹武士道,還是屬於畏罪自殺。

如果以此標準來劃分,那麼未來如果對某人是美好的,但他為了實現另一個目標而選擇自殺,那我們會說此人具備自殺的勇氣。如果未來對某人是痛苦的,而他為了結束或避免這個痛苦而選擇自殺,那我們就會說此人失去了活著的勇氣。
推薦閱讀:

為什麼艷照門的主角要道歉?
為什麼會有國家?
重感情等於低情商嗎?
裝逼是否是一種美德?是如何演變的?
Jeff Kaplan: 辛梅塔有自閉症!守望先鋒背景故事的政治正確是包容還是在有意吸引特殊人群?

TAG:社会学 | 自杀 |